「巨型蝸牛」3隻7年育17000個,中國吃貨不敢吃,卻是非洲人最愛

2020-12-19 一隻螞蟻什麼都做不了

」巨型蝸牛「3隻7年育17000個,中國吃貨不敢吃,卻是非洲人最愛

很多人喜歡旅遊,因為可以放鬆自己,瀏覽異域風景,拓展自己的視野,豐富人生閱歷,品嘗其它地區的美食,體驗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每一段旅行都是人生當中非常美好的記憶和經歷。即便是有的時候,因為時間或者是經濟的原因,不能立馬外出旅行,如果有一些人可以通過上網的方式,從一些文字或者是圖片當中感受其他地區的風景和美食。

生活當中有很多人特別喜歡品嘗美食,經常被大家調侃為吃貨。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經常會想盡各種方法品嘗不同的美食。

往往因為國家不同,地域不同,也是文化不同,所認可和欣賞的美食也是有差別的,比如說非洲有一種當地居民非常喜歡吃的美食,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簡直是不敢吃。

我們經常在下雨天之後看到一些蝸牛爬,在非洲,很多比較潮溼的地區,有更多非常大的蝸牛,甚至一隻都有巴掌那麼大,這種蝸牛就是在非洲當地非常受歡迎的非洲大蝸牛。

想想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見到個頭這麼大的蝸牛,肯定會嚇一跳,更別想去吃了。

曾經在中國,有人引進了這種非洲大蝸牛來飼養,雖然沒有造成多大的危害,但是因為飼養沒有成功,結果乾脆把那些非洲大蝸牛都扔在了荒山。但是曾經有一個孩子帶了三隻非洲大蝸牛到美國,最後這三隻非洲大蝸牛,在七年時間裡繁衍了17000多隻後代,因為一個母蝸牛一年都能產下1200顆卵,讓很多人驚嘆這種蝸牛的繁殖效率。因為考慮這種體型非常巨大的蝸牛身上會含有一些病菌,所以很多吃貨,也不敢下嘴。

雖然其他地區不敢吃這種大蝸牛,但是非洲的居民特別喜歡吃,他們會直接把這種蝸牛放在火上烤,告訴之後,添加一些其他的佐料直接吃,後來因為吃的量太多,野生數量不足,直接乾脆人工養殖,雖然覺得這種蝸牛身上有許多病菌,但是同時也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因為除了燒烤,還可以直接爆炒來吃。

確實是不同的地區飲食文化也不一樣,很多食物,在這個地區非常受歡迎,但是到了其他的地方,卻並不一定有同樣受歡迎,甚至會遭到唾棄。

相關焦點

  • 入侵全球的非洲野味,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根本狂不起來
    蝸牛與魚翅、乾貝、鮑魚並列成為世界四大名菜,法國蝸牛、庭園蝸牛和瑪瑙蝸牛都是不少中國饕餮的最愛,然而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吃貨卻狂不起來。在雨季到來之時,一種超大號蝸牛就在南方一些城市的街道中出現,這種超大號蝸牛一般為7-8釐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釐米,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
  • 非洲野味入侵全球: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根本狂不起來
    而在法國,也有一道著名的法菜叫法式焗蝸牛,用的是法國大蝸牛(Helix pomatia)。 只是高估了吃貨的戰鬥力,這種被主動引進的非洲大蝸牛不但沒能取代法國大蝸牛,甚至上不了餐桌几乎沒有人願意吃。於是,這些非洲大蝸牛也在養殖場紛紛逃逸,在異國他鄉紮根。
  • 非洲野味不怕中國吃貨,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狂不起來
    根據動物學家的介紹,在19世紀之前,非洲大蝸牛都只在非洲的東海岸生活,可是從19世紀開始,伴隨著人口的流動,非洲大蝸牛也開始朝著全世界進發,如今早已經在世界各地泛濫了。有趣的是,這種恐怖的大蝸牛在非洲,其實並沒有泛濫成災,反而數量甚至沒有其它地方的多,因為非洲人非常喜歡吃它們,對於非洲人來說,這種大蝸牛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如果大家有機會去非洲遊玩,會看到路邊的小吃攤很多都在售賣這種巨型蝸牛,不是將它們給煮熟了,就是給烤著吃,雖然非洲人的做飯手藝挺一般,不過處理非洲大蝸牛上,還是花樣很多的,甚至還有非洲人專門拍攝烹飪非洲大蝸牛的視頻
  • 最愛蝸牛的不是法國?這個國家把蝸牛吃到滅絕,比中國吃貨還厲害
    蝸牛,除了農村的孩子們常見認識之外,大多數的城市小孩是在書本,周杰倫的《蝸牛》和法國國菜裡認識的。蝸牛作為食物這樣的事,即使是馳騁各種食材的中國吃貨也不敢恭維,很多人去法國被推薦蝸牛大餐的時候,都是拒絕的。但是吃蝸牛的國家可不止法國,有一個國家對蝸牛熱愛到把蝸牛都吃滅絕了。
  • 非洲大蝸牛在中國泛濫,被列入「黑名單」,中國人表示不敢吃
    在非洲加納,當地人一年就能吃掉1,500萬公斤的大蝸牛,很多人會特意到野外捕捉大蝸牛,然後拿到市場上售賣。在非洲是「國民食材」的非洲大蝸牛,到了中國就不受待見了。在中國估計沒多少人敢吃非洲大蝸牛——畢竟美食雖可貴,生命價更高!
  • 非洲巨型蝸牛差點攻佔美國:連水泥都敢吃
    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生態體系,如果貿然引入外來物種,勢必對當地生物造成危害,例如在中國餐桌上的鯉魚,到了美國就成了讓人傷腦筋的外來物種。最近美國又遇上可怕的外來物種了,據《聯合早報》消息,日前美國洛杉磯機場海關人員在一次檢查中,發現一件託運的貨物存在問題,打開後發現裡面的兩個籃子中裝了整整67隻活的非洲巨型蝸牛,該貨物來自非洲奈及利亞。
  • 誰說只有中國吃貨最能吃,非洲吃貨把滿山的蝸牛都吃到差點瀕危了
    說到吃,肯定都會先想到中國的吃貨們了。中國吃貨可謂是無所不吃,只要是能入口的就都能做成美味端上飯桌,就連在國外都讓人備感頭疼的小龍蝦,都被中國吃貨吃到需要人工養殖才能供應市場需求,可見中國吃貨的可怕。不過,在遙遠的非洲大陸,我們的黑人兄弟們也是非常能吃的呢,讓我們來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誰說只有中國吃貨最能吃,非洲吃貨把滿山的蝸牛都吃到差點瀕危了。
  • 非洲吃貨瘋狂起來不輸中國人,繁殖力超強的蝸牛幾乎被吃光
    非洲吃貨瘋狂起來不輸中國人,繁殖力超強的蝸牛幾乎被吃光,對於吃貨來說,每天只要有美食可以吃就會很滿足了。說到吃貨,其實這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吃貨,因為民以食為天,所以這吃自然也就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了。不過世界各國的飲食文化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人們在吃的美食也是不一樣的。
  • 非洲最特色的「4種美食」,中國吃貨們看到後甘拜下風,你敢吃嗎
    雖然現在非洲由於常年乾旱,導致了人民生活不富裕,甚至因為缺水和糧食使得非洲成為了世界上最貧窮的七大洲之一。但是在非洲這片領土上,有很多不一樣的風味美食,依然值得我們去期待。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非洲最具有特色的5種美食,當地人非常喜歡,中國吃貨看完之後可能要甘拜下風。非洲獨有的4種「驚豔美食」,當地人非常喜歡,外地人望而生畏。第一種「泥土餅」。
  • 法國蝸牛是世界名菜,非洲蝸牛卻遭人嫌棄,中國吃貨看到都躲著走
    但是,有一種蝸牛,法國人是絕對不會拿來做菜的,那就是現在正在我國廈門泛濫的非洲大蝸牛。法國人也將它看作是一種生態危害,不會去吃它。這種蝸牛學名叫做Achatina Fulica,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陸生蝸牛,可它卻是外來入侵物種。
  • 非洲人才是真吃貨:廣東人望而卻步的食物,在非洲被吃到快要滅絕
    「吃貨」這個詞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對於喜歡吃各種美食,並對美食有一種獨特的嚮往、追求的美食愛好者被稱為吃貨。在世界各個角落肯定都有吃貨的存在,但是在世界範圍內的「吃貨」中,「中國吃貨」當屬最有名。中國人真的是靠「吃」聞名的,國人能吃,會吃,吃得講究,吃得徹底。
  • 非洲大蝸牛成為當地人的美味,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敢吃!
    ,需要經過人工培育,但事實卻恰恰相反,中國人卻不敢吃非洲大蝸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上個世紀因為非洲大蝸牛的體型非常的大,所以很多商人覺著非洲大蝸牛應該會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 吃還是不吃?巨型蝸牛讓消費者犯難了
    也正是因為菜餚太美味,很多吃過蝸牛的人總是抱怨,一份焗蝸牛,量少,蝸牛也小,不夠吃也吃不過癮,為什麼就不能換大一點的蝸牛呢?事實上,在非洲,確實有很多人會食用一種比普通蝸牛大很多的非洲大蝸牛。中國人犯難了解決入侵物種,中國人最有發言權,我們也成功通過​吃​解決了很多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營養價值很高,自然更符合中國人的胃口。然而這一次,​吃​還是不吃,中國人犯難了!
  • 生活在非洲的大號蝸牛,體型媲美兔子,非洲人視其為美食
    引言:非洲地區生活著一種身形龐大的蝸牛,身體長度在10釐米左右,體重能達上百克。它們是中國吃貨的噩夢,但卻倍受非洲人民的喜愛。在大家的記憶裡,蝸牛是一種身形嬌小的動物,它們身長不過幾釐米,身子軟軟的,給人一種小巧柔軟的感覺。不過,非洲地區生活著一種身形龐大的蝸牛,它們的身體長度在7-10釐米之間,最長能達20釐米,是普通蝸牛的2-10倍。它們的體重從幾十克到幾百克不等。早年,科學家曾經發現了一隻身長為39釐米,體重達900克的大型蝸牛。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體內含有寄生蟲和細菌,廣東人也無從下嘴
    當你到國外旅遊時,你會品嘗到當地的美食,比如法國的鵝肝,日本和韓國的泡菜生魚片等等,這些美味佳餚刺激我們的味蕾,在非洲這片土地上,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食,非洲肥沃的土地,加上其特殊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孕育了野生動物,非洲人花了幾千年的時間來適應它,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體內含有寄生蟲和細菌
  • 非洲大蝸牛多可怕?物種入侵的另類,水泥都能吃,國人也無可奈何
    從牛蛙到小龍蝦,很多入侵物種都紛紛走上餐桌,非洲大蝸牛當然也不例外。不過,這種來自非洲的入侵物種,不僅沒有成功走上餐桌,還讓各國深受傷害。和嚇哭眾多北方漢子的南方大號蟑螂一樣,非洲大蝸牛也是蝸牛家族的巨型產品。這種蝸牛是陸的最大的蝸牛之一,身子攤開幾乎能平鋪整個手掌。每當雨季來臨,這種巨型蝸牛的爆炸式增長會讓很多南方人都為之發狂。
  • 貽貝泛濫非洲,非洲人寧願餓死也不敢吃,中國吃貨卻忍不住了
    雖然在中國,貽貝是一種非常大眾化的海產品,但是在國外,人們卻並不敢吃它們。前段時間,貽貝在非洲泛濫成災,不過,很多非洲偏遠地區的人們卻並不敢吃貽貝,即使自己吃不飽飯,寧願餓死,也不敢去嘗試。科學家認為,非洲人之所以不敢吃貽貝,是因為自古以來,非洲人就不喜歡次海鮮,即使是非洲的沿海地區,人們的傳統飲食裡,海鮮也並不是主要食物。而且貽貝之類的貝殼類食物,外表都非常的醜陋,這就導致非洲人在潛意識中就對它們心生厭惡。
  • 法國人最愛吃的蝸牛,是從非洲進口的大蝸牛嗎?
    雖然中國人很愛吃,不過也不是什麼都吃,比方說,在世界名菜之中,「法式焗蝸牛」中國人就不感冒,而對於法國人來說,法式焗蝸牛可是他們最經典的美食之一,它不僅口感好,而且還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如今,在我國很多地方的法國西餐廳裡,也都可以看到法式焗蝸牛這道菜的身影,作為地方特色美食之一,也有很多人沒去過法國,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吃過法式焗蝸牛,那麼,法國人吃的蝸牛,與非洲人喜歡吃的蝸牛是一種東西嗎?根據資料顯示,在19世紀,法國商人在非洲看到非洲人喜歡吃的非洲大蝸牛之後,覺得這是一個商機,於是將非洲大蝸牛帶回法國,還專門辦起了養殖場。
  • 在非洲流行吃蝸牛,一個外國人前往非洲夜市覓食,對其讚不絕口
    在非洲流行吃蝸牛,一個外國人前往非洲夜市覓食,對其讚不絕口在這個很多美食盛行的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會有著各種各樣的美食,這些美食都會吸引五湖四海的吃貨們前來平常,有些食物是很可口的,而有些食物是很難下口的,就像這樣一道非洲的菜,是用蝸牛製作起來的
  • 蝸牛被非洲人吃到求饒,一年就被吃掉1.5噸,專家:趕緊人工養殖
    蝸牛被非洲人吃到求饒,一年就被吃掉1.5噸,專家:趕緊人工養殖哈嘍大家好,都說中國人是不折不扣的吃貨,其實還有一個國家的人「瘋狂」起來同樣不輸給中國的吃貨們,我們都知道小龍蝦在中國的命運,在外國猖獗一時的小龍蝦,當地居民也是對它們束手無策,可自從來到中國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