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助脫貧_科技_中國西藏網

2020-12-11 中國西藏網


俯瞰青海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湟中區扶貧開發局供圖

  12月8日,走進位於西寧市湟中區田家寨鎮的青海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四季在這裡交匯,冬夏在這裡交融,700餘戶貧困戶的生活在這裡發生轉折,270名貧困勞動力在這裡與過去的生活揮手道別。

  冬日的千紫緣,太空植物博覽園外是雪白的冰雪世界,遊客們在這裡盡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太空植物博覽園內是鬱鬱蔥蔥的蔬菜王國,在溫暖的博覽園內各種植物舒展枝葉講述著科學的奧秘;玻璃棧道、360度全景影院、科普教育……這裡從來不缺少樂趣。

  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李生貴來說,這裡便是他新生活的開始。四年前,李生貴生活的小卡陽村是湟中區確定的重點貧困村,地處田家寨鎮東北方向的淺山地區,山大溝深、交通極為不便,用李生貴的話說就是「生活沒有奔頭」。脫貧攻堅戰的打響,給小卡陽村帶來了整村搬遷的好消息,李生貴也迎來了人生轉變。

  2017年,小卡陽村從山裡搬到了離田家寨鎮不遠的東河新村,李生貴一家五口搬進了新家。當年,他們得到了5400元產業發展資金,李生貴與妻子盤算著買了一頭牛發展養殖業。因兒時的一次意外,李生貴腿部有殘疾,無法外出務工。於是,這一年他被介紹到了千紫緣建設部門工作,負責現場的施工和材料調度,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變成了農業科技博覽園裡的工人。

  「就在家門口工作,月工資3000元,以前可不敢想會有這樣的好事兒發生在我身上!」李生貴爽朗地說道:「現在家裡的肉牛已經發展成4頭,每月有工資,每年有分紅,一年有五六萬元的收入呢,日子特別有盼頭!等兩個娃娃長大了,我還要帶著妻子出去轉轉,看看咱祖國的大好河山!」

  千紫緣讓他的生活就像這個園區裡的蔬菜和鮮花一樣生機勃勃,而千紫緣也像他的生活一樣,在四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從無到有、發展壯大的華麗蛻變。

  四年前,千紫緣所在的河西灘還是一片荒地,就像李生貴當年的生活一樣——毫無生機!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蔡有鵬在寧夏的朋友處喝到了枸杞芽茶。「青海也盛產枸杞,但沒聽說誰搞枸杞芽茶。」嗅到商機的蔡有鵬決定做青海省第一個枸杞芽茶種植基地。

  2016年剛過完春節,蔡有鵬在田家寨鎮北面的龍頭山上流轉了村裡的80公頃荒灘和鹽鹼地,一座佔地14.67公頃,包括玫瑰、葡萄、西紅柿、藜麥、油葵等24個蔬菜果品大棚的青海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拔地而起。

  當年投資,當年建設,當年見成效。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建成後的兩個月時間裡,16萬遊客慕名而來,只為一睹千紫緣花海的美麗。曾經的窮山村,成了香餑餑。同年,園區成立了黨支部,企業有了揚帆遠航的「壓艙石」「定盤星」。

  如今的青海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現代農業、文化旅遊、科研應用」於一體的綜合性實業企業,累計投資1.14億元,逐步發展成為佔地440公頃、擁有員工309名的大型現代產業園區。初步建成田園觀賞區、鄉趣體驗區、特色種植區、科普教育區和青海惟一一個太空植物博覽園,打造形成了「四區一園」的功能格局,配套建設了觀光採摘大棚、徒步木棧道、休閒遊樂場等基礎設施。先後研發推出了枸杞芽茶、火焰參茶、山野菜等38個品種的特色農產品,先後被全國工商聯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千紫緣枸杞芽茶一村一品特色種植示範村」,被青海省政府評為「脫貧攻堅社會扶貧先進單位」,被青海省農業農村廳評為「青海省休閒農牧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秉承著「立足鄉土,轉型創新、發展實業,扶貧濟困」的發展理念,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緊圍繞精準扶貧工作大局,發揮產業扶貧帶動優勢,為湟中區脫貧攻堅注入了一股強大力量。

  湟中區扶貧開發局工作人員田曉軍介紹道:「多年來,青海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積極吸納田家寨鎮28個貧困村的721戶2203名貧困人口的產業扶持資金915.7萬元入股園區,每年按照入股資金的10%進行固定分紅;吸納公牙村、河灣村、甘家村等11個村的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501.6萬元入股園區,每年分紅30.09萬元;帶動周邊272名貧困勞動力到園區務工,通過技能培訓、崗位鍛鍊等形式,使其掌握了一技之長,部分貧困勞動力成為園區的業務骨幹。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和村民的生活,像李生貴一樣因為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實現了華麗蛻變。」

  據青海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統計,截至目前,通過園區務工、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等形式,已累計發放務工工資1440餘萬元,支付土地流轉費370萬餘元,五年來年均發放分紅140餘萬元,貧困戶在園區的產業帶動下,得到了真金白銀的增收,為助力鄉村振興、帶動精準扶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掙錢為了啥?我們不能忘本。過去我的心願只是發展鄉村旅遊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如今,隨著園區規模的擴大,我感覺擔子更重了。」青海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的董事長蔡有鵬說:「我們要繼續積極探索發展四季旅遊的路子,創造更多的就業平臺,讓更多的村民都能富起來!」 (原標題:有一種脫貧力量叫千紫緣)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日喀則珠峰農業現代科技創新博覽園—造福群眾果蔬飄香
    圖為日喀則珠峰農業現代科技創新博覽園的人參果。這裡宛如一個世外桃源——嬌豔的月季花、紫君子蘭,還有玲瓏精緻的小西紅柿、鮮紅的辣椒,可口的西瓜、清甜多汁的人參果。走進日喀則珠峰農業現代科技創新博覽園,一定會被這裡的花香、蔬果香所吸引。
  • 萬紫千紅迎客來——西寧千紫緣從荒灘到花園變身記
    新華社西寧10月4日電 題:萬紫千紅迎客來——西寧千紫緣從荒灘到花園變身記  新華社記者陳杰  3米長的絲瓜、重達315斤的南瓜、無土栽培的太空西紅柿樹……十一假期,記者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田家寨鎮田家寨村的千紫緣農業科技博覽園內見到了太空植物
  • 烏鎮國際互聯農業博覽園「5G科技小番茄」在進博會大展光彩
    「5G科技小番茄」生長於烏鎮國際互聯農業博覽園5G智慧農場。 作為踐行紐西蘭食品安全標準的農產品,烏鎮「5G科技小番茄」以浙江首個農業展品的身份精彩亮進博會紐西蘭展館,引來了國內貿易考察團的高度關注及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11月8日),烏鎮國際互聯農業博覽園還與紐西蘭ANC貿易公司籤訂了300噸、價值159萬美元的番茄訂單。
  • 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永不落幕的田園農博盛宴
    9月24日,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2019年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成都新津天府農博園舉行。 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主展館佔地202畝,建築面積12.3萬㎡,總投資15.53億元,由中國建築設計院崔愷團隊按照「田間地頭」辦農博理念和「複合多樣、前展后街」功能布局進行設計,
  • 中國信達集團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與樂都區青海東牧灣農牧科技開發...
    2020年11月24日,中國信達集團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與樂都區青海東牧灣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籤訂產業扶貧協議,籤約扶貧資金2500萬元。此次籤約成功不僅為樂都區青海東牧灣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扶貧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為樂都區今後畜牧業發展和扶貧產業的鞏固提升展現了美好願景。
  • 浙阿兩地聯動 助推阿克蘇農業科技發展
    浙江在線·浙江援疆網阿克蘇4月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甘居鵬)4月3日下午,浙江省援疆指揮部40位幹部人才在指揮長王通林、副指揮長陳建忠的率領下,前往阿克蘇農業博覽園,參觀特色大棚展示區、牡丹觀賞區等項目,了解當地特色農業的發展情況。
  • 太空果蔬種子在青海湟中落地生根
    【解說】  5月1號,記者來到了位於青海省湟中縣田家寨鎮的中國青海太空植物博覽園,在太空植物標本展示廳內,數十種在太空空間有過遨遊經歷的果蔬種子在此安家落戶,生根發芽,這些「太空植物」也被稱作為太空育種地球栽種植物。
  • 西藏長投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
    湖北日報訊(通訊員李紅、吳超、江建軍)9月7日,西藏長投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山南市乃東區武漢產業援藏園掛牌成立。該公司由湖北省糧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南藏禾糧油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北省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3億元成立。「該項目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議結束後,落地山南的第一個重點產業項目,也是2020年湖北省產業援藏重點項目之一。」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領隊、山南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李修武介紹。
  • 河北德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榮登央視
    2020年7月31日,河北德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強勢登陸央視CCTV-7頻道黃金時段,將為14億多觀眾上演一場視聽享受的大片,讓全國觀眾進一步了解德助農業。本次榮登央視廣告,將成為德助農業發展史上又一重大裡程碑,不僅意味著德助農業將為更多的用戶所知,揭開企業品牌宣傳的新篇章,同時也將全力推動德助農業的綜合影響力,迎來新的發展。
  • 農業科技界首次!中國農大聯合40餘家單位發起成立國家農業科技發展...
    會上,武維華主席,科技部原副部長、中國軟科學研究會會長張來武,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姜沛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蔣丹平,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二級巡視員張文共同為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鄭林:科技「活水」助脫貧||李官磊...
    原創 黔西南日報 中國黔西南科技「活水」助脫貧冊亨縣納福街道秧慶村第一書記 鄭林2017年5月,單位派我到冊亨縣納福街道秧慶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 甘肅召開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工作會議 發布甘肅農業科技綠皮書
    每日甘肅網3月20日訊(記者王佔東)今日上午,甘肅省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工作會議在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舉行。來自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和西北農林科技創新聯盟等單位和機構的專家出席。與會專家圍繞農業科技創新主題,為推進甘肅鄉村振興和三農工作建言獻策。會議還發布了甘肅農業科技綠皮書??
  • 青海科技創新論壇關注高原特色農牧產業化發展
    為展現青海省農牧業特色資源的價值和優勢,進一步推進青海省農牧產業化建設,由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青海省人才辦、青海省農業農村廳、青海省科學技術廳、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等5家單位聯合主辦,中國農科院、青海大學、青海省農學會、青海省畜牧獸醫學會協辦的「青海科技創新論壇」將於7月15-16日在西寧舉行。
  • 扶農助農,中國農林科技網在行動!西北首例菌類新品種羊肚耳
    ,中國農林科技網在行動!今天為大家介紹的產品是來自楊凌臻菌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菌類新品種「羊肚耳」。羊肚耳又名珍珠菌,是一種野生菌類,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此品種由扶農助農,中國農林科技網在行動!今天為大家介紹的產品是來自在陝西楊凌引種試種成功,這在西北尚屬首列。
  • 鎮巴有個博士碩士科技鎮長團 用農業科技助力脫貧攻堅
    西部網訊(記者石永波)7月5日,「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陝西在行動」網絡主題活動來到了鎮巴縣小洋鎮魯家壩村。記者遇到了正在鎮巴科技鎮長團工作站坐班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中藥學碩士生、小洋鎮掛職副鎮長王寧,他是鎮巴科技鎮長團的第二批成員,今年3月份剛剛到小洋鎮掛副鎮長,主要負責農業、科技、人才等工作,每周會來工作站兩次,在當地開展農業技術普及等工作。
  • 科技創新助力農業產業化發展
    廣西合浦香芋科技小院是北海市成立的首家科技小院,是在中國農技協的指導下,依託合浦縣安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由廣西科協聯合廣西大學、廣西農業農村廳、北海市科協、合浦縣科協共同創建,是集農業科技創新、農業技術服務、農村科學普及和人才培養「四位一體」服務「三農」和鄉村振興的新模式。
  • 5G+質量碼 網紅科技小番茄亮相進博會
    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道濟農業作為國內高質量農業企業代表,繼第二屆進博會首秀後,今年再次盛裝出展,攜「5G+質量碼」科技小番茄,亮相上海國家會展中心2號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