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虎牙合併落錘,誰才是直播界真正「一哥」?

2020-12-27 EMBA

左手一隻虎、右手一條鯊,在大股東騰訊的全力推動下,千播大戰中一路廝殺的兩位玩家——鬥魚和虎牙,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默契迅速走到了一起。

10月12日晚間,鬥魚、虎牙雙雙發布公告:鬥魚虎牙雙方將按照1股鬥魚ADS換0.73股虎牙ADS的比例進行合併,與虎牙相對等的1:1市值水平兌換新股,鬥魚現有股東和虎牙現有股東將在合併後公司中各佔50%的經濟權益。同時,虎牙將通過以股換股合併收購鬥魚所有已發行股份,包括由美國存託憑證(ADS)所代表的普通股。這意味著,登陸納斯達克15個月之後鬥魚將退市。

根據合併協議,若合併完成,虎牙現任CEO董榮傑和鬥魚現任CEO陳少傑將成為合併後公司的聯席CEO,陳少傑也將成為虎牙董事會第十名成員。合併預計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交割。

通過收購各方股份,騰訊成為合併後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將擁有60%以上投票權。

隨著靴子落地,業內猜測近兩個月的交易細節,也終於得到了補全。

1

鬥魚、虎牙合併落定

兩個月前,也就是2020年8月10日,大股東騰訊率先提出了合併方案,不過在當時的提案中,僅明確了未來虎牙將作為主體,鬥魚退市,至於其它方面則並未透露。

圖片來源:合併公告

而昨晚的公告,無疑給胡思亂想的從業者們,提供了一個佐證猜想的事實依據。

首先是交易價格,公告中提到了1:1估值。

要知道,在交易確定的前一個交易日,虎牙市值為57.36億美元,鬥魚市值為44.45億美元;換句話說,在這次合併中,作為交易的主導方,騰訊變相給鬥魚抬了價。

也正因如此,方案確定之後,鬥魚股價開盤便暴漲12%,相應虎牙暴跌10%,雙方股價最終都穩定在了50-51億美元左右。

業內人士看來,1:1估值,對鬥魚來說等同於價格上的重新評估,哪怕市場普遍認為虎牙更具價值,但在騰訊眼中,雙方是完全對等的存在。

可以說,在騰訊已經控股虎牙的前提下,這份方案給足了鬥魚面子。

其次是聯席CEO。

資本寒冬之下,網際網路企業的合併實在正常不過,聯姻之後,兩位CEO共同管理企業,由此催生出聯席CE0制度。只是「好景不長」,從以往行業龍頭的合併案例來看,聯席CEO大多都只是過渡方案,最後還得有一個人留下,一個人離開,在大膽些,兩人全部離開也不是沒有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公告最終明確了新公司將有騰訊控制。

在今天的交易之前,騰訊擁有虎牙51%股份和70.4%投票權;擁有鬥魚38.0%的股權和投票權。按照1:1合併之後,那就是44.5%股權和54.2%的投票權,距離67.5%投票權尚有一定差距,怎麼辦呢——收購兩位CEO的部分或者全部股份。

根據公告,騰訊控股的全資子公司Linen Investment Limited將向陳、董二人購買其擁有的鬥魚和虎牙的普通股。交割完成後,預計騰訊持有合併後公司的投票權將為67.5%,而陳、董二人在各自公司所佔股權將被進一步稀釋,直至2%-3%左右。

2

強勢背後的考量

對被投公司採取強勢態度,這在騰訊的投資史上並不常見。一直以來,阿里和騰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投資風格,前者追求控股乃至併購,熱衷於將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裡;而後者則強調「把半條命交給合作夥伴」,只擁有少數股權,與創始團隊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

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騰訊似乎有了向阿里看齊的趨勢。

近兩年,騰訊的出手極為密集。去年9月,騰訊並表芬蘭手遊公司Supercell;今年4月,騰訊成為虎牙最大股東,為合併掃清障礙;緊接著,騰訊宣布全面接管閱文集團,並更換最高管理層;不久前,騰訊將搜狗納入氅下,後者成為其間接全資子公司。

如今,虎牙鬥魚合併,亦是騰訊的意志。短短一年時間裡,騰訊已經牢牢握住了幾個行業巨頭的控制權。

業內普遍認為,騰訊投資風格轉變的一大原因,是為了夯實其在內容領域的護城河。

過去一年裡,騰訊在投資風格上表現強硬的也的確都集中在內容與社交兩項核心業務上。其中,遊戲是內容領域的重中之重,也是騰訊的吸金利器,騰訊必須它的絕對強勢。

3

聯手是一種必然

被稱為「遊戲公司」的騰訊,儘管在其陣營中已經擁有快手、B戰等拔尖選手,但也免不了防範來自於外部的挑戰。

圖片來源:鬥魚官網

和鬥魚、虎牙一樣,隨著短視頻的興起,快手、B站也在逐步發力遊戲直播,成為遊戲的重要聯運平臺。

根據QuestMobile的報告,受短視頻平臺爭奪用戶時長的影響,鬥魚和虎牙新用戶的規模呈現同比下降趨勢。

從去年7月份開始,遊戲直播市場分化變得愈發嚴重。

2019年7月,快手公布遊戲直播移動端日活達到3500萬,反觀鬥魚DAU為1500萬,虎牙DAU為1100萬。也就是說,鬥魚、虎牙日活之和都不及快手。

2019年12月10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了《2019快手直播生態報告》。報告顯示,快手直播DAU突破1億,遊戲直播日活超過5100萬。同一時期的鬥魚日活大概只有1300萬左右;虎牙則在1000萬左右。

今年,B站在遊戲直播押下了重注,以5000萬的籤約費挖來了前「鬥魚一姐」馮提莫,還斥資8億拍得英雄聯盟(LOL)全球總決賽(S賽)中國地區三年獨家直播版權。B站CEO陳睿曾公開表示,B站的直播業務始終保持著100%左右的增長。

而快手則是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發力,一邊頻繁直播英雄聯盟總決賽等職業賽事,一邊給遊戲創作者流量扶持。

有騰訊的《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版權資源撐腰,加上自身天然的流量優勢,快手幾乎輕鬆地追趕上了大有後來具上之勢。2019年底,快手公布其遊戲直播日活超過5100萬,這個數字超過鬥魚、虎牙之和;今年,快手再次高調宣布,截至2020年5月底,其遊戲直播的月活用戶已超2.2億,同樣超過前二者。

但儘管如此,擁有龐大流量池、在低線城市有高滲透率的今日頭條、抖音早已成為各大遊戲廠商的投放重點。根據App Growing此前發布的數據(2019年2月),各熱門流量平臺投放手遊數量中,有47.1%的手遊在進行廣告投放時選擇了頭條系產品。《財經》報導稱,抖音的收入有50%左右來源於遊戲廣告。

甚至有遊戲廠商表示,在遊戲分發上,字節跳動和騰訊系已在伯仲之間。

4

「壟斷」從何說起

看到了嗎?所有人都在想方設法爭奪這塊蛋糕。

試問,如果你是這兩家平臺的股東、CEO,又會怎麼做?是各自為營,還是依託於騰訊這個大流量池聯合起來對抗市場衝擊?

年初在虎牙鬥魚初談合併之際,曾經有人提到過關於壟斷的說法。這樣的擔憂其實大可不必,連一枝獨秀都算不上,又哪有壟斷可言呢?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他的幾家平臺,不僅僅有遊戲直播,它們還有短視頻,還有長視頻,而鬥魚和虎牙,它們本質上是相似的,因為大家做的都是遊戲直播。

同質化愈發嚴重,意味著競爭會更加激烈,在近幾年的直播爭霸中,兩家的內耗其實非常嚴重。問題遠遠不止內耗,比起鬥魚和虎牙合併,二者焦灼的拉鋸戰更容易破壞整個遊戲直播的生態。

如今兩家聯手,是解決了內憂的問題,兩個平臺不再是競爭對手,不用打消耗戰、拉鋸戰,可以統一步調,解決外憂。

5

合併之後該如何?

至於未來的發展如何?其實業內更加關心,鬥魚和虎牙合併之後,能否找到機會重塑部分行業規則。

可以預見的是,大主播的議價權有望縮水,直播行業的收入將更加趨向理性。

因為對主播而言,即便為了收入跳槽去鬥魚虎牙之外的平臺,對自身發展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在遊戲直播賽道格局明晰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了平臺本身往往比某個大主播更具吸引力,跳槽去B站的馮提莫正是最好的例子。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她在B站首播當天,CEO陳睿都曾空降馮提莫直播間捧場。但若分析B站的平臺數據,很難說馮提莫給B站直播帶來了多大改變。

有媒體做過統計,2019年12月馮提莫加入B站直播後的5個月時間內,B站直播的禮物收入、送禮人物和彈幕數並沒有發生顯著性增長。不僅如此,今年1月,B站直播的禮物收入還從1.11億元跌到了0.76億元左右。

馮提莫本人的B站粉絲量也停留在258萬,熱度遠不足LexBurner等頭部UP主。而她離開鬥魚之前,直播間的訂閱數是2048萬。

如今的各大平臺都有足夠豐富的直播內容,一個大主播走了之後,用戶也能輕易找到其他內容作為替補。相比之下,跟著主播換平臺意味著將花費更多的精力成本,這對非死忠粉來說往往不太能接受。

主播的走紅,自然離不開平臺的包裝與扶持。

近幾年頗受外界關注的遊戲主播「一條小團團」,正是依靠鬥魚所孵化。合併之後,作為頭部的鬥魚虎牙將站在一條戰線上。主播如若仍想違約跳槽,他們將沒有太多的選項。

與此同時,資源的整合意味著騰訊可以如TME(騰訊音樂)一般,提供給用戶更加優質、多元化的直播內容。

從今年3月開始,TME就推出了全新業務——TME live,和楊丞琳、五月天、劉德華等多位著名歌手組合一起辦了多場免費線上演唱會。TME live的內容和形式受到了一致的好評,其中五月天的線上演唱會更是一度霸佔了當晚各大社交媒體的熱搜榜。

TME能如此迅速、高頻率地推出TME live的節目,正是源於整合後強大的資源協同能力。

在內容形式上,遊戲直播賽道一直沒有做出大的創新。騰訊對遊戲直播領域的整合,或許也將如TME一般誕生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內容,足以令人期待。

來自雲掌財經 素材來源:

創事記:《鬥魚虎牙合併為什麼是一種必然?》

財視傳媒:《鬥魚虎牙宣布合併 騰訊成控股股東》

楚天都市報:《直播巨頭鬥魚虎牙合併 新公司各佔50%經濟權益》

相關焦點

  • 鬥魚遠古一哥談平臺合併十分支持 喊話電競圈混子主播將窮途末路
    鬥魚和虎牙合併已經不算是秘密了,畢竟這兩家平臺背後的大金主騰訊實力雄厚,想要對直播行業形成壟斷的趨勢,一旦合併直播行業必將會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撇開兩家平臺的員工調動不談,光是鬥魚和虎牙的主播中就有不少人該要擔心自己的前途問題,近日來自鬥魚平臺的遠古一哥李老八也談到了合併已經主播該如何面對這些變化的問題。首先對於平臺的合併這位遠古一哥顯得十分支持,因為他認為合併以後,將會對已經死水的鬥魚乃至虎牙平臺產生新的變化,像這兩家平臺對於新人主播來說其實十分不友好。
  • 虎牙鬥魚正式合併,直播公會員工分析:頭部主播或降薪,成最大「輸家」
    正式籤訂協議 虎牙和鬥魚的股價一跌一漲 根據公布的協議,騰訊將以總價5億美元將「企鵝電競」遊戲直播業務轉讓給鬥魚,鬥魚與企鵝電競合併後的整體再與虎牙合併。
  • 鬥魚虎牙將合併,網友熱心起名豆芽直播?
    在直播行業最火的2016年,千播大戰搶佔國內直播市場競爭激烈,而隨著資金鍊斷裂,以盈補虧難以繼續,再加上融不到資、監管加強等問題,在大洗牌最終存活下來的,只有鬥魚和虎牙兩大巨頭。  在未來直播生態中,整合資源,減少不必要的內耗,合併也就顯得勢在必行,於是在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們也聽到了很多「騰訊將要合併鬥魚虎牙」的小道消息。
  • 「豆芽直播」要來了!虎牙遭央視點名後,年底將與鬥魚合併?
    直播行業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產物,短短數年間就發展到了誰都無法忽視的地步。前幾年如雨後春筍般爆發式增長的直播平臺,在時間的沉澱下已經所剩無幾,現在能夠留下來的,也都成為了真正的行業標杆。
  • 鬥魚虎牙合併在即,小智透露對大主播不是好事,主播紅利快到頭了
    在眾多直播平臺中,對於遊戲玩家來說,選擇最多的就是鬥魚和虎牙這兩大直播平臺了。早在幾個月前就一直在傳鬥魚和虎牙將會合併,而合併的建議是由騰訊推動的,因為早在前年騰訊就已經成為這兩大直播公司的最大金主了。
  • 虎牙和鬥魚合併後,不再是分蛋糕,而是為了把蛋糕做得更大
    10月12日,虎牙和鬥魚宣布了合併的消息,早在今年8月10日就已經發布公告說騰訊出了合併提案,鬥魚、虎牙按照市值進行 1:1 合併,合併後公司為騰訊控股公司,預計將在 2021 年上半年完成。以虎牙為主體,虎牙將通過以股換股合併收購鬥魚所有已發行股份,其中關鍵信息為鬥魚將成為虎牙私有全資子公司,並將從納斯達克退市。鬥魚和虎牙均為國內領先的遊戲直播平臺,根據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這兩大遊戲直播平臺二季度平均月活躍用戶均突破1.6億,單季度營收超過25億人民幣;兩家公司的合併,將誕生一家覆蓋數億用戶的大型遊戲直播平臺,並在多方面產生協同效應。
  • 鬥魚和虎牙官宣合併,網友卻為新名字操碎了心,豆芽或者虎魚?
    正是這種社會風氣下,一大批直播平臺,小視頻APP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讓人眼花繚亂。最近,直播界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兩大直播巨頭鬥魚和虎牙在騰訊的做媒下宣布合併,成為無數網友茶餘飯後的談資。說起直播平臺,目前巨頭只有兩位,一個是鬥魚,一個是虎牙。這兩位爺,從一開始就相愛相殺,互挖主播,天價籤約,各種騷操作不斷。
  • 虎牙賣身騰訊!「萬年老二」業績反超鬥魚,遊戲直播走向何處?
    交易完成後,騰訊成為虎牙最大股東,在完全稀釋的基礎上佔虎牙總投票權的50.1%。經歷了千播大戰的硝煙瀰漫,虎牙、鬥魚成為遊戲直播領域中僅存的兩個頭部玩家,而騰訊則是它們的共同股東。2018年3月8日,鬥魚與虎牙在同一天裡,先後收到了來自騰訊的6.3億美元與4.6億美元投資。
  • PDD旭旭寶寶誰是鬥魚一哥?奇排「5yb.in」官方給了答案,服不服
    那可能就是鬥魚還有虎牙直播了吧,這兩個直播平臺可以算得上是直播界裡面的常青藤了,能夠在這兩個直播平臺出名也算得上是每一個主播的夢想了。在鬥魚直播之中有兩個人一直在爭奪鬥魚一哥的位置,這兩個人就是PDD還有旭旭寶寶,PDD原來是在王思聰的熊貓直播,後來熊貓直播倒閉之後就來到了鬥魚直播,而旭旭寶寶原來是在龍珠直播當頂梁柱,後來龍珠直播準備取消遊戲板塊,於是就把旭旭寶寶推薦到了鬥魚。
  • 鬥魚虎牙合併在即,留給行業三個新命題
    此前沸沸揚揚的虎牙鬥魚合併流言,在此刻算是等來了官方回應。儘管鬥魚和虎牙都專門強調,因董事會剛剛收到建議書,沒有機會仔細審查和評估建議交易或就公司對建議交易的回應做出任何決定,公司董事會無法保證將會執行與提議有關合併的協議,以及協議是否會被批准或完成。但是,圍繞著鬥魚與虎牙合併事宜的猜測仍然熱火朝天。
  • 騰訊發出鬥魚虎牙合併邀約 行業老大老二「聯姻」在即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北京時間8月10日晚間,鬥魚宣布收到來自騰訊有關與虎牙直播合併的建議書,該建議書雖然並不具備約束力,但也宣告遊戲直播領域的老大與老二「聯姻」在即。截止周一收盤,鬥魚下跌8.51%,報13.97美元,總市值44.35億美元;虎牙下跌9.83%,報24.04美元,總市值52.77億美元。目前騰訊是鬥魚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約為38%。同時,騰訊也持有相當份額的虎牙股票,持股比例為37%,所以推動雙方合併騰訊有著十足的把握。
  • 「原創」騰訊牽線搭橋 鬥魚虎牙合併「靴子落地」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邱清月之前市場就傳出鬥魚和虎牙將要合併的消息,此事終於得到兩家「官宣」。兩家公司均發布公告稱,收到騰訊非約束性收購提議和合併建議,根據騰訊提議,鬥魚和虎牙達成「換股合併」,由虎牙或其子公司收購鬥魚。根據擬議交易,鬥魚股東將各自持有的鬥魚股份換取約定數量的新發行公司的A類普通股。虎牙公告顯示,騰訊已與歡聚集團(虎牙原控股股東)籤訂股份轉讓協議,並與虎牙執行長董榮傑籤訂了單獨的股份轉讓協議。
  • 從虎牙鬥魚案看網際網路合併審查三個重點
    由此可見,虎牙與鬥魚合併案雖然已向市場監管總局申報,但市場主體的申報僅是合法的經營者集中的第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在收到申報材料後,還要需要進一步評估經營者集中對相關市場競爭的影響,判斷該經營者集中是否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下面,本文擬結合虎牙鬥魚合併案等案例,具體分析在網際網路企業經營者集中時應重點考慮的因素。
  • 騰訊整合虎牙鬥魚對抗流量焦慮 遊戲直播拉開新競爭序章
    10月12日晚間,虎牙與鬥魚聯合宣布雙方已籤訂「合併協議與計劃」。在恩怨糾葛了數年後,國內兩大頭部遊戲直播平臺虎牙和鬥魚終於拋開成見,成為了一家人。百億美元遊戲直播新公司的序幕也由此拉開。遊戲直播領域老大和老二合併後,牽頭方騰訊成了最大贏家。目前來看,騰訊在遊戲直播行業,左手握著頭部幾大遊戲IP和海量玩家,右手掌控電競賽事和頭部直播平臺,在遊戲行業佔據絕對優勢。
  • 虎牙2大佬主播爭一哥,鬥魚2女神爭一姐,最後的贏家卻都是別人
    虎牙上的一線主播有很多,但是有一哥實力的卻不多,就拿最近在虎牙上大火的張大仙來說吧。他的直播間人氣很高,直播的收入也很低,但是張大仙在鬥魚上的受認可度並不高,甚至一直還有很多粉絲覺得他是外來戶,有意無意的還對他有所「欺凌」。
  • 鬥魚喜迎春天,虎牙大量神豪入駐,愛冒險的夢有望重回鬥魚撒錢!
    對於各大直播平臺來說除了要保證非常高的流量之外,其實背後金主更願意看到他們擁有超高的流水,畢竟如今各大平臺都已經到了變現的關鍵期,所以誰能在流水壓對方一頭顯然比流量來得更加重要,其實大家也不難發現從早期各大直播平臺爭奇鬥豔,到如今真正活下來的只剩下非常有實力的鬥魚和虎牙,而鬥魚和虎牙能存活至今靠的也是背後的資本
  • 熊貓關停虎牙盈利鬥魚狂奔 直播行業的"冰與火"
    原標題:直播行業的冰與火 2016年,被稱為直播元年,一大批直播平臺相繼誕生,熱錢湧動、千播大戰。然而,隨著風口的冷卻、資本的退潮,各大直播平臺的命運卻大不相同。搶先一步上市的虎牙,連續5個季度盈利;「直播一哥」鬥魚正在上市的路上,一路狂奔;熊貓直播則因為資金缺口的問題,提前掉隊。
  • 千播戰後熊貓出局,虎牙鬥魚越來越像,騰訊成遊戲直播的最大贏家
    因此直播行業從無到有隻經過了短短的幾年時間,而在直播行業最火的那幾年,直播平臺更是猶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但其中要說最為成功的應屬鬥魚和虎牙,曾經熊貓也是非常出色的直播平臺,用戶數量更是排在第三,但可惜的是在去年熊貓徹底的從直播圈出局了。可能很多人以為在熬走熊貓之後鬥魚和虎牙肯定會分出一個直播一哥,但隨著老平臺的消散,新的平臺又冒了出來。
  • 鬥魚上市又懸了?一哥淪陷,一姐腦抽,禁封陳一發全平臺整改!
    直播界的兩大巨頭鬥魚和虎牙的一哥之爭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如今虎牙已經成功登陸美股,而鬥魚還在為上市奮鬥,雖然虎牙已經成功上市但是在國內的平臺中鬥魚才更像老大,無論從直播所佔份額還是吸金能力都比國內的其他平臺要強,但無奈鬥魚的上市之路卻一直坎坎坷坷,直到今天鬥魚搞了一次又一次的活動,
  • 騰訊讓虎牙買了帶著企鵝電競的鬥魚
    來源:鈦媒體APP圖片來源@視覺中國10月12日,虎牙與鬥魚宣布雙方已籤訂「合併協議與計劃」,協議要點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虎牙將通過以股換股合併收購鬥魚所有已發行股份,包括由美國存託憑證(ADS)所代表的普通股,生效時間前發行和流通中的鬥魚ADS將被取消,在鬥魚存管銀行指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