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茅香村

2020-12-27 大民族酒

又是一年清明節,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得以有效的控制,中國人又開始」忙碌「起來了!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今天小編整理了6首清明時節的「飲酒詩」,祝願全球華人六六大順、身體安康;同時把愛祖國,願奉獻、惜年華,志高遠、重情親,禮為先、為人善,待人寬、喜交友、愛美酒的傳統美德一直發揚下去。

一起來欣賞欣賞吧!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自然會想到杜牧的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情景清爽、愜意也不乏豪情。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唐代:賈島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

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

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

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

此詩是詩人在與朋友聚會園林中即興所至,詩文大概的意思就是描述了清明時節的情景,清明這一天,詩人和幾個好友一起在園林當中小聚,天氣晴朗,春風和煦,柳絮隨風飛揚,清明乞新火過後,人們的廚房裡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飯的輕煙,下闕詩文表達的就是對於兩位好朋友的寄語,表達了詩人對於友人的希望和祝願。

通篇讀下來,不難發現,歡樂的小聚會中,不免透露出了詩人朋友目前不堪的處境,略略的表達了詩人的一種無奈的心情。

《清明日對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日對酒》

之所以能夠流傳近千年,一是因為對清明的描寫細緻入微,另一方面是因為作者的豪爽心態。對於部分讀者揣測高翥是個無神論者或者所謂的及時行樂並不能完全成立。

祭掃本身就是對已逝長輩的追悼,只是心中的寄託,這個和有神論無神論沒有任何關係。而及時行樂,高翥並沒有及時行樂的資本,一直以來都是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樂從何來?樂從心態來。

黃宗羲稱高翥為餘姚的詩祖,葛紹體稱高翥「詩名空滿浙江東」。縱觀高翥的所有詩篇,寫的也都是相對直白生動容易理解。

暢遊四方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高翥寫《清明日對酒》,就是在清明祭掃完以後回家和友人一起喝酒聊天的場景,一個文人和江湖好友一起過個節,僅此而已。

《郊行即事》

宋代: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這首詩是宋代「理學派」的作品。作者描寫了清明節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將追逐落花的小遊戲寫進了詩裡,在平添幾許稚趣的同時,勸說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時光。

《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

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這首詞描寫清明時節西湖遊春的熱鬧繁華景象,特別著重描繪日暮回城時喧譁熙攘的情景,著意描繪遊春的歡樂氣氛,從側面來寫西湖之美。

這首詞寫得人歡景豔,別具一格,不乏動人之處。

《清明日獨酌》

宋代:王禹偁

一郡官閒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

春來春去何時盡,閒恨閒愁觸處生。

漆燕黃鸝誇舌健,柳花榆莢鬥身輕。

脫衣換得商山酒,笑把離騷獨自傾。

詩題點明詩意、詩境,透露出詩人的謫宦之苦。

尾聯用了商山四皓、屈原《離騷》的典故,詩人情緒變得十分灑脫,既來之則安之,不如將滿腔鬱悶出之於「笑」,和著《離騷》飲酒賞春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古代人清明外出,就有欣賞風光的意識,初春出門踏青、親近自然,可以讓人的心情更加舒暢而不易生病,大家在清明節可以和親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喝酒,這樣的習俗對身體有好處,也對傳承文化、維繫感情有益處。

但也不能縱酒酗酒,俗話說得好:美酒再好,可不能貪杯呦!

相關焦點

  • 杜牧的清明詩像個鬼故事:「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 杜牧的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一開場,就是一幅陰慘慘的畫面:清明,這是祭祀亡者的日子,本就籠罩著一層悲情的氛圍,又是陰天,下起濛濛細雨,更加陰氣濃重。第二幅畫面,路上行人個個都像是沒了魂一樣。在這種陰慘慘的氛圍中,讓人感覺那些路上沒了魂的行人像鬼一樣。
  •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個關於杏花村的故事~
    提起那首膾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講到的是一個細雨綿綿的清明時節,一位行色匆匆的路人觸景生情,深感異鄉的惆悵,於是便向借酒消愁。當問及路旁的牧童時,牧童給他指出了杏花村的方位。
  •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原來真實的杏花村是這樣
    又到清明時節,不禁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千古佳作——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不過,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不是清明節,而是「杏花村」。話說回來,杏花村正是因為杜牧的這首詩,從此變成了釀酒或賣酒的名址。
  • 借問酒家何處有?清明節懷念親友,這六首詩把清明的哀悼寫到極致
    清明作者:杜牧 (唐)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寒食野望吟作者:白居易 (唐)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到是有一個好的去處可以介紹給您,那裡有一份難得的清靜。從山西的省會太原出發,一個小時的車程便可以把您帶到馳名中外的酒都杏花村,傾刻間又會給你一種與城市生活完全不同的感受。杏花村就在這大片杏林的深處。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連兒童都耳熟能詳的詩句,給杏花村以風採;而有1500多年歷史的汾酒、竹葉青酒又給牡牧以光採。
  •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記得小時候除了上學就是去奶奶家跟小姑姑玩兒,她跟一般人不一樣,我的小姑姑有點傻,是真的傻智商有問題,年齡不小了跟個孩子一樣。天天跟著我們一起玩兒!我也是心裡很牴觸傻姑出來,我也怕同學鄰居說,但慢慢我發現,事實就是我有一個傻姑,她出來不出來她都在那裡,我得接受。
  • 呂梁: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留下的這句詩,被廣泛流傳,婦孺兼知。一詩一村一瓶酒,便成為了人們認識呂梁的「鑰匙」。 呂梁市,隸屬山西省,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呂梁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呂梁市歷史悠久,紅色文化、黃河文化以及白酒文化在這裡相互融合。
  • 今日對聯13,借問酒家何處有,求下聯
    【閒言】一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的大白話,幾千年來,讓人如痴如醉,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現在有的「詩人」,裝作古人,硬把「白話」入詩說成是詩的「禁忌」,老杜牧聽後不知作何感想?【今日對聯13徵下聯】上聯:借問酒家何處有下聯:徵稿投稿方式:直接在百度此頁留言投稿,投稿後收藏本刊
  • 把不相干的詩句合在一起: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倒拔垂楊柳
    1.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倒拔垂楊2.柳東風不與周郎便,下午還泡方便麵 3.有朋自遠方來,雖遠必誅 4.仰天大笑出門去,歸來倚杖自嘆息 5.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雙截棍》
  • 《借問酒家何處有》——新月潭
    小學課本上曾經學過一首詩叫《清明》,當中有一句,叫 「借問酒家何處有!」在這裡我就用此段詩句來命名我的文章,和我的嚮往。在當今高壓狀態的江湖之下,很多人會選擇用酒來解放自己,釋放靈魂。酒,是人們常用的一種「催情劑」,酒喝多了以後,人們常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達到了「自我」,「本我」,更有可能是「超我」的狀態。
  • 美酒地理丨呂梁: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留下的這句詩,被廣泛流傳,婦孺兼知。一詩一村一瓶酒,便成為了人們認識呂梁的「鑰匙」。 呂梁市,隸屬山西省,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呂梁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呂梁市歷史悠久,紅色文化、黃河文化以及白酒文化在這裡相互融合。
  • 借問酒家何處有,汾陽杏花村裡有座汾酒博物館,長見識了!
    身體和心靈總得有一個在路上,如果你也喜歡旅行,那麼就一起去看看這美麗的世界吧。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雖然詩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何處,還沒有確定的答案,不過,汾陽的杏花村可謂是有著滿滿酒香,著實醉人。汾酒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白酒史。
  • 杜牧清明節為何借問「酒家」何處有,而不是借問「茶館」何處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這首詩,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到白髮蒼蒼的老者,都能背得下來。這首詩以詩人的視角,講述了他清明的所見。詩中提到的「杏花村」,現在是知名白酒品牌。
  • 借問酒家何處有?來杏花村看中國汾酒城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從青銀高速「杏花村」口駛出,一大片宏偉的仿古建築映入眼帘,高大的城門,綿延聳立的青磚城牆,宛若一座古城。這個「古城」就是位於呂梁汾陽縣杏花村的中國汾酒城。淌出的酒香,讓來到這裡的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的媒體記者們意猶未盡。
  • 杜牧《清明》中,「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杏花村」,到底在哪裡?
    之後,杜牧兩次趁清明時節從太原南下汾陽,祭拜他的曾祖父。《清明》詩中那種「欲斷魂」的情緒,就是因為杜牧在悼念曾祖杜希望時產生的。過去人們品評杜牧這首詩,一般認為杜牧是羈旅途中,適逢清明時節,感覺旅行中的孤單,於是開始思念逝去的親人,他想找一個酒家,借酒澆愁。
  • 杜牧《清明》一詩中牧童遙指的「杏花村」原來它在這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是一首廣為流傳的佳作。然而,詩人筆下的「杏花村」究竟在何處呢?泛指說。此說以《唐詩鑑賞辭典》為代表,認為杜牧詩中「牧童」所指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而只是「牧童」所指的那個杏花深處的村莊,美麗的村莊裡有一家小小的酒店,正等候著雨中來客。杜牧所描繪的意境,確實讓人回味無窮。二,山西汾陽說。
  • 每日一笑:借問酒家何處有,3.14159,誰教你這麼寫的?
    Top5畫好的停車位那都是有道理的,停車一定要停在停車位知道不。Top6借問酒家何處有,3.14159?你別說,念得還挺順溜,下面一句是啥?牧童遙指杏花村,為啥我不寫?因為26!Top7可控制夢境的眼罩,這也太神奇了。要是戴上這個眼罩,那不是夜夜當新郎了,嘿嘿嘿。完!
  • 清明時節雨紛紛的下一句是什麼?作者是誰?詩意是什麼?
    1 《清明》一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作者:杜牧。2 作者詳解杜牧:唐朝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3 詩意詳解《清明》這首詩簡單的四句,意思比較簡單。我們給出全詩的翻譯:清明節的時候,陰雨連綿,路上的行人情緒很低落。問問路人哪有賣酒的,想要借酒消愁。牧童指著遠處的杏花村,告訴我杏花村有賣酒的。
  •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天津金昇國旅,ID:TJ2702020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池州秀山門外的杏花村正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筆下的"牧童遙指杏花村在唐代許多詩人的心目中,人生的最大快樂,就是有詩與酒的享受。杏花村也不例外。除此之外,杏花村還有許多可觀的景點!
  • 清明活動:杏花美酒何處尋《劍網3》中解憂愁
    其中,「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詩更是讓產自杏花村的美酒揚名內外。國產3D武俠網遊巨作《劍俠情緣網絡版叄》(下稱《劍網3》)清明系列活動仍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各位少俠如想一嘗杏花村美酒的味道,那就不妨在活動中痛快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