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6月21日19時02分訊(記者 黃宇)夏至到,意味著真正的夏天由此開始。不過,今年的雨水特別多,潮溼的氣候讓不少市民的身體頻繁出狀況:溼疹、上火、腹瀉等。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教授晉獻春表示,其實,這些都是溼氣太重惹的禍,關鍵還是得祛溼。
治溼疹:內服薏仁紅豆 外洗艾葉荊芥
體內溼氣太重,不僅會長溼疹,還可能引起腹瀉、痢疾等疾病,需要祛溼。晉獻春教授指出,平時除了要少吃油膩、甜食、冷飲外,還可多吃點具有健脾祛溼作用的食物,如冬瓜、小米、紅豆、茯苓、冬瓜皮、薏仁、山藥等。
其中,把薏仁和紅豆搭配一起煮水吃,祛溼的效果更強勁,這也是晉獻春教授家中常備的夏季飲品,正因為如此,家中很少有人被溼氣困擾。「紅豆有利溼、利尿的作用,在薏米化溼的同時,搭配紅豆可以把溼氣更好地排出去,同時還有清熱、健脾胃的效果,口感也比較好。」晉獻春教授說。
此外,運動出汗也是很好的祛溼方法。溼氣重的人可嘗試跑步、健步走、遊泳、瑜伽、太極等「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晉獻春教授提醒,祛溼是個慢功夫,關鍵得堅持。如果溼疹太多或瘙癢,可以外擦爐甘石洗劑,有燥溼止癢的作用,或是熬些艾葉、荊芥水外洗,止癢祛溼。
降火氣:綠豆更勝金銀花 清熱方式要注意
一到夏天,不少市民還喜歡清熱降火,總是覺得自己火氣大,每天金銀花水、苦丁茶、老鷹茶不離口。
晉獻春教授介紹,夏天的「火」多是虛火,是由於人體陽氣不足引起。「今天門診有個病人,三十多歲,最近總是覺得身上熱,手腳心特別明顯。以為是上火了,就用各種辦法清熱,結果發熱的情況更厲害了。」經過晉獻春教授診斷,患者這是虛火,是因為陽氣不足引起的,還得通過補氣來解決問題。
一般來說,在室內工作的人,吹空調的時間多,曬太陽的時間少,大多都是陽氣不足導致的虛火,比如潮熱、盜汗、口乾咽燥不想喝水、心煩等,此時喝綠豆湯最好。「綠豆偏涼性卻不寒,能清熱、利水、祛溼,夏天吃最好。」晉獻春教授說,金銀花水、菊花茶、苦丁茶等也不是完全不能喝,如果有牙齦腫痛、喉痛、口舌生瘡、大便乾結、小便黃赤等實火症狀時,可以短時間服用,症狀緩解即可停服,否則容易傷脾胃。
祛暑溼:泡杯枸杞薑茶 久待室內可飲用
辦公室裡,大家都喜歡泡點茶來喝喝。晉獻春教授推薦,可用枸杞數十顆、胖大海一顆、兩片生薑泡水做茶飲。「枸杞能滋補肝腎,胖大海有宣肺、祛溼的作用,還能助通便,生薑則可祛溼、溫中,特別適合夏季長期待在室內的人飲用。」晉獻春教授表示,若是沒有便秘等症狀,可將胖大海換成大棗,口感微甜,還有散熱、驅寒、除溼、活血、養顏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