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巴蜀史志》又一力作「四川歷史名人...

2020-12-27 騰訊網

迎關注「方志四川」!

《巴蜀史志》又一力作

「四川歷史名人」 專刊出版

近日,四川省地方志辦策劃的《巴蜀史志》「四川歷史名人」專刊出版發行。

四川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名人巨匠燦若星辰。特別是歷史上湧現出一大批傑出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等,他們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品格,閃爍著巴蜀人民獨特的氣質風範。為傳承弘揚四川歷史名人精神品格、氣質風範,彰顯歷史名人當代價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四川省自2017年3月啟動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以來,先後公布2批20位四川歷史名人(第1批: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第2批: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

為深入挖掘提煉歷史名人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華,凝練時代所需的精神價值,重拾川人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精神記憶,彰顯巴蜀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四川省地方志辦主動作為,積極謀劃,精心籌劃編纂《巴蜀史志》「四川歷史名人」專刊:約請20位四川歷史名人出生地地方志部門撰寫稿件,並委託專業文化機構分別採訪20位歷史名人研究專家,邀請權威研究專家撰稿。為更好地再現歷史名人風採,邀請中國畫壇百傑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梅凱先生為20位四川歷史名人繪製肖像畫,用於專刊配圖。為嚴把史實關,特邀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第七屆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譚繼和對該期所有文章進行專業審讀並就欄目設置提出意見。

本期專刊440頁,版面字數70餘萬字,共刊發70篇文章、310餘幅圖片。專刊將20位歷史名人,按人物特點、成就貢獻等分為「治國理政 民惟邦本」「天地大文 吾蜀宗匠」「傳統史學 開拓新路」「蜀學薪火 守正創新」「科學技術 蜀中奇魂」「英雄史詩 民族遺產」6個欄目。

「治國理政 民惟邦本」欄目,以率領華夏先民走出洪荒、在中國歷史上首創「國家」這一新型社會政治形態的大禹,一代雄才、治蜀造福於巴蜀人民的諸葛亮,中國唯一女皇、開啟唐朝「開元之治」盛世的武則天為傳承弘揚對象,勾勒其偉大功績、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彰顯他們或公而忘私、為民造福的奉獻精神,或忠貞不渝、慎始善終的品質,或知人善任、勇開先河的王者氣概。

「天地大文 吾蜀宗匠」欄目,以初唐詩文革新旗手陳子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中唐第一才女」薛濤、文化巨人蘇軾為傳承弘揚對象,聚焦5位文學類歷史名人的性格特徵、重要成就、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彰顯他們的高尚人格和崇高精神,展現他們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褶褶光輝。

「傳統史學 開拓新路」欄目,以首創紀傳體斷代國別史體例體裁書寫《三國志》的陳壽,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華陽國志》作者常璩為傳承弘揚對象,探討研究2位史學類歷史名人的突出成就、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彰顯他們致力傳播延續中華文脈的久久為功精神。

「蜀學薪火 守正創新」欄目,以地方公學、漢代循吏第一人文翁,漢大賦奠基者和蜀學開創者司馬相如,蜀文化史上第一位具有全國性歷史影響、百科全書式文化巨匠揚雄,對宋代湖湘學派和蜀學貢獻甚大的硬核理學家張栻,明朝四川地區唯一狀元、有明一代文化巨人楊慎,清代百科全書式學者李調元為傳承弘揚對象,分析研究6位在蜀學經學發展史上有突出貢獻類歷史名人的卓越成就、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彰顯他們才高行潔的高尚人品與耀眼功績。

「科學技術 蜀中奇魂」欄目,以集蜀人治水興農業績之大成、創世界水利工程之最、為天府之國引來萬世不竭源頭活水的李冰,太初曆的主要創立者、渾天說創始人之一、中國古代先進的宇宙結構理論基礎奠定者落下閎,數學理論領先西方500年的秦九韶為傳承弘揚對象,考證研究3位科學技術類歷史名人的卓越成就、歷史貢獻、當代價值,展現他們在水利、天文、數學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對推動中國科技發展的重要作用。

「英雄史詩 民族遺產」欄目,以藏族英雄格薩爾王為傳承弘揚對象,考證研究其歷史遺蹟、歷史貢獻與當代價值,展現格薩爾王英勇無畏、為民而戰的英雄本色。

本期專刊所刊文章立意鮮明、內容豐富、史料詳實、圖文並茂。每位歷史名人至少有1篇專家訪談文章、2—3篇針對該名人的理論研究文章。這些文章視角獨特、論據充分、觀點新穎,便於社會各界全面了解四川歷史名人的突出成就及當代價值。

本期專刊是近年來四川省地方志辦充分發揮「存史、育人、資政」職能,緊扣時政熱點、服務中心大局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巴蜀史志》創刊38年來,繼「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專刊、「紀念大熊貓科學發現150周年」專刊、「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特刊、「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專刊、「脫貧攻堅」特刊後,又一策劃科學、內容厚重、圖片珍貴、製作精美、極具收藏價值的主題期刊。本期專刊的編輯出版,對彰顯歷史名人當代價值、傳承弘揚歷史名人精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歷史名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的鮮活載體,對文明的綿延發展起著重要引領作用。為讓歷史名人走出歷史,走進當代,本期專刊出版後,四川省地方志辦將結合地方志「六進」活動,除向四川省各級黨政部門、省屬高校、各大圖書館、各學術研究機構贈送外,還將贈送國家相關部委、全國地方志工作機構以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高校和史志研究機構。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撰稿:朱豔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政策法規宣傳處)

繪畫:梅 凱(中國畫壇百傑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四川省志·川茶志》出版發行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四川省志·川茶志》出版發行 2020-12-09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兩晉兩「國志」 光焰...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王國平 ‖ 李調元: 貫通古今的巴蜀大才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內容涵蓋歷史、文學、地理、語言、音韻、金石、書畫、編輯、農學、姓氏學、民俗學等,集巴蜀文化之大成的學術總構,是乾隆以前歷代四川學人的專輯總和。被譽為「巴蜀百科全書」。而且《函海》還收錄了我國現存第一部「斷域為書」的方言詞彙著作《蜀語》,記錄考訂明末四川方音詞語凡570餘條約萬言,至為珍貴。如果不是李調元,一些歷史上的蜀學重要著作或許早已失傳。
  •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巴人民俗圖志》出版發行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巴人民俗圖志》出版發行 2020-09-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特稿】盛世修志 志載盛世——四川省地方志辦...
    60年來重要發展成果,以及我省在抓實地方志成果質量提升、拓展方志發聲舞臺、擴大地方志影響上的具體舉措,重點就四川省地方志辦如何轉變「閉門修志」觀念,做好「三個服務」(服務中心大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群眾)工作作了介紹。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孫曉芬 ‖ 我與湖廣填四川和四川客家研究
    本文載《巴蜀史志》2020年第3期我與湖廣填四川和四川客家研究孫曉芬從省籍來說,我不是四川籍人, 祖先也不是湖廣填四川的移民;從漢民族的民系來說,擬從上述文化名人的各自家族家世原鄉文化、本人成長曆程與其作品作比較研究,寫成一本書。
  •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四川省志·人大志(1986—2005...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四川省志·人大志(1986—2005)》《四川省志·僑務志(1986—20… 2020-12-12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風景美 人情美 生活...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編讀往來】劉志宏 ‖ 一曲真情永駐大愛無敵的頌歌...
    感謝《巴蜀史志》編輯部用心、用情、用愛編纂出的這期刊物,讓廣大讀者透過字裡行間,尋覓到全國和四川人民在大災大難面前表現出來的凜然不懼的高尚情操、仁厚博大的高尚品性以及勠力同心、眾志成城的偉大精神。2020年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專門聽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匯報,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治療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
  • 【方志四川•論壇】陳建春 ‖ 抓住歷史機遇 積極擔當作為 推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省地方志辦會同省委黨史研究室聯合編纂《中華人民共和國 70年四川大事記》,會同省直機關工委、教育廳、團省委、四川日報社聯合開展「憶滄桑·記奮鬥·頌輝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周年」文字和影像作品徵集活動,編輯出版《巴蜀史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周年」特刊。
  • 【方志四川•工作動態】成都市、自貢市、大竹縣等地方志部門...
    會議強調,要深刻領會新形勢下方志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務,牢牢把握新時代方志工作方向和重點。要充分認識新時代開展方志理論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方志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進一步推動全市地方志系統方志理論研究水平提升。要充分發揮市本級歷史、方志專業人員的專業優勢,爭取帶頭多出高質量的理論研究成果。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李彬 ‖ 清末民初日本對川渝的調查...
    1909年,山川早水的《巴蜀》一書出版,全書20餘萬字,配圖150餘張,全面、詳盡地描述了從宜昌經萬縣到成都,從眉州經青神雙流到成都,從眉州經敘州府到重慶再經豐都、奉節回到宜昌沿途的風土人情、社會狀態、自然風貌和政治構成等。該書的完成標誌著日本對川渝的調查超越了其他列強進入了嶄新階段。
  • 【方志四川•人物】汪毅 ‖《湯紹恩述評》後記
    工作期間,我寫過屬於安嶽人文範疇的賈島、趙子仁和安嶽石刻藝術,並在1989年出版《中國佛教與安嶽石刻藝術》(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一書(2019年,再次在巴蜀書社出版《安嶽石刻藝術》一書)。後來,我主編過《高道陳摶》一書,並請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傅元天大師題署、題詞,該書於1993年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
  • 【方志四川•文史英華】段渝 ‖ 巴蜀文化 千年多元複合中的獨特...
    將巴文化和蜀文化這兩種起源不同、類型有異、族別非一的文化統稱為巴蜀文化,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第一,導源於一種地理單元觀念,即它們在地域上是緊相毗鄰的,商周時期巴國與蜀國在漢中相鄰,而蜀在四川盆地東部包有巴地,當戰國時期巴國進入四川盆地後,西與蜀國緊鄰,二者在頻繁的和與戰中得以在青銅文化、民族文化等各方面達到充分交流、互動以至部分整合。
  • 【方志四川 歷史名人】彭開富‖「義利」重千鈞 「四足」傳佳話...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為加強歷史名人宣傳推介,講好四川故事,傳播四川聲音,「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推出「歷史名人」專欄,歡迎大家投稿!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陳橋 ‖ 四川歷史上的富順井鹽
    原創 陳 橋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0年第3期四川歷史上的富順井鹽陳 橋厚重的文化積澱,使千年古縣富順擁有三張非常靚麗的歷史名片:鹽之源、才子鄉、豆花城。可是,由於諸多原因,連很多富順人至今對家鄉「鹽之源」的基本情況都缺乏了解,有的甚至還把富順井鹽歷史與自貢井鹽史混為一談。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出爐 他們開創多個「第一」
    這10位名人,從漢代到清代,來自政治、文學、思想、教育、科學、史學等領域,他們作為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以敢為人先、善於創新創造的突出特點,在中華歷史文化長河中開創多個第一,人格魅力光照千秋,功績成就影響至今。
  • 【方志四川•成渝雙城記】王國平 ‖ 一鍋融巴蜀 兩味品川渝
    器一盆裝巴蜀 火鍋的形狀是什麼?它不像一口鍋,而像一個盆子。對,我相信,就算是這個世界上反應最慢的人,他也能在鵝腸燙熟前,從如此形象的容器上看出它就是四川盆地的寫照。水一江潤巴蜀火鍋湯料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我以為,不是辣椒、花椒,不是牛油、清油,而是水。老四川是千河之省,水文化是巴蜀文明的核心內容。尤其是一條長江,千彎百繞,把四川和重慶緊緊連在了一起,兩地民眾共飲一江水,這份情誼綿延了千年,至今不息。
  • 【方志四川•美食】《二毛的老菜譜》第19期:禿頭和失眠,這些...
    《二毛的老菜譜》欄目將以不同的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為線索,在老菜譜裡探尋美食文化的歷史和變遷。人物名片二毛 二毛(原名,牟真理),上世紀60年代生於重慶酉陽。著名詩人,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中國飲食類非遺傳承與保護課題組專家(文化部和中國烹協),中國飲食文獻收藏家。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陽舸 ‖ 流沙河與羌族詩人羊子的忘年詩緣
    原創 陽 舸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