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美關係緊張,是否會發生衝突?是許多政治評論員、學者、媒體及民眾熱議的話題。臺軍前教官、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理事柯畊宇28日分析,暫時給出「不會」的答案。
對於理由,柯畊宇表示,「沒有利益的戰爭是沒有人會打的」,看待中美關係時不能從單一事件入手,否則將「見樹不見林」。中美爭奪的是世界霸權,過程必受「理性決策」制約,絕非小孩子之間的扮家家酒或意氣之爭。在兩岸軍事方面,柯畊宇也強調,臺軍應該是「不戰謂之勝、若戰且敗」,對於臺灣的勝利,應該是在「戰爭之前,而非之後」。
柯畊宇指出,戰爭是哲學、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士兵為何上戰場,對於「為何殺人」需有信仰,是「以戰止戰」或「霸權擴張」,這些都屬「戰爭哲學」;此外,打勝仗需多少武器、多少軍力、多少後勤物資、要打多久都需要精密計算,因此古人稱「妙算者勝」,現在則是「大數據」得天下;另外,同樣的戰爭手段不可能在戰場重複出現兩次,如同藝術具有不可被複製的特性,一旦模仿複製,之於藝術稱為「匠氣」、戰爭亦然。任何軍隊想開戰,都要先掂掂自己對於戰場哲思、信仰、軍備熟悉度、兵力運用靈活度及素養,方可打贏勝仗。只要大陸決定開打,臺灣幾乎就已經輸了。
來源:中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