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事專家:只要大陸決定開打,臺灣幾乎就已輸了

2020-12-17 海峽導報

當前中美關係緊張,是否會發生衝突?是許多政治評論員、學者、媒體及民眾熱議的話題。臺軍前教官、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理事柯畊宇28日分析,暫時給出「不會」的答案。

對於理由,柯畊宇表示,「沒有利益的戰爭是沒有人會打的」,看待中美關係時不能從單一事件入手,否則將「見樹不見林」。中美爭奪的是世界霸權,過程必受「理性決策」制約,絕非小孩子之間的扮家家酒或意氣之爭。在兩岸軍事方面,柯畊宇也強調,臺軍應該是「不戰謂之勝、若戰且敗」,對於臺灣的勝利,應該是在「戰爭之前,而非之後」。

柯畊宇指出,戰爭是哲學、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士兵為何上戰場,對於「為何殺人」需有信仰,是「以戰止戰」或「霸權擴張」,這些都屬「戰爭哲學」;此外,打勝仗需多少武器、多少軍力、多少後勤物資、要打多久都需要精密計算,因此古人稱「妙算者勝」,現在則是「大數據」得天下;另外,同樣的戰爭手段不可能在戰場重複出現兩次,如同藝術具有不可被複製的特性,一旦模仿複製,之於藝術稱為「匠氣」、戰爭亦然。任何軍隊想開戰,都要先掂掂自己對於戰場哲思、信仰、軍備熟悉度、兵力運用靈活度及素養,方可打贏勝仗。只要大陸決定開打,臺灣幾乎就已經輸了。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2020是統一臺灣關鍵點?臺嘉賓與大陸專家激烈討論
    原標題:今天上午,環球時報年會臺灣嘉賓與大陸專家展開激烈討論今天(12月21日),《環球時報》2020年年會在北京舉行。百餘位來自國內外政界、學界和輿論界的權威人士、專家學者出席本次年會。所以誰輸誰贏,還存在著很大的變數。但王在希表示,他個人的看法是,我們沒必要太關注臺灣選舉誰輸誰贏,因為最終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是大陸。連臺灣民進黨人士的研究分析報告也認為,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在大陸。所以什麼時候解決臺灣問題、用什麼方式來統一,關鍵取決於我們的實力、我們的決心以及各項準備工作是否到位。
  • 大陸何時武力統一臺灣?美專家這樣說...
    大陸何時武力統一臺灣?美專家這樣說...... 19日,《美國之音》報導了前天(周四)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召開的一場關於中國的聽證會內容,其中美國專家預測,中國大陸至遲將在2030年前武力統一臺灣。
  • 專家:中國大陸有能力應對臺灣軍事化
    作者: 弗拉基米爾 費奧多羅夫美國宣布向臺灣出售軍事通訊系統。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們都認為,中國大陸有辦法阻止臺灣使用。他們強調,沒有任何美國軍事裝備能夠改變臺灣海峽有利於大陸的力量平衡。大陸能對臺灣軍事化作出實質性和強硬回應。
  • 臺灣專家:下令不打第一槍,兩岸重回「金門默契」?
    不過,正如我們常見到電影裡拆彈專家在最後一秒剪斷電線,阻止定時炸彈爆炸的揪心場面,換個角度想,如果兩岸軍方同時下令「不打第一槍」,那麼是否可以說明,雙方都在試圖剪斷令軍事衝突「一觸即發」的引信?換言之,以近期大陸大動作在臺海軍演、美軍機頻繁貼近大陸沿海偵查為高潮,臺海緊張情勢是否進入轉折點?
  • 美國售臺進攻性武器 臺官員叫囂轟炸大陸核設施
    美國已把臺灣納入印太戰略框架,連續派出高官訪臺,美軍艦機還出沒於臺灣附近海空區域,美國海軍陸戰隊甚至還赴臺培訓臺軍實戰演訓。與此同時,美國大肆對臺售武,其中還包括反艦飛彈、遠程多管火箭炮、陸基戰術彈道飛彈等進攻性武器。此外,美國還在2021年「國防授權法案」中明確提出協助臺灣提升自主軍事防衛能力。
  • 解放軍巷戰演練劍指臺灣?唐湘龍:2021年兩岸隨時會開打
    央視日前播放一部軍事影片,講述解放軍進行城市作戰演練。儘管沒有具體指名攻擊哪個城市,但臺灣輿論認為,解放軍此舉就是劍指臺灣。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分析,儘管大陸官方仍不放棄和平統一,但「武統」聲浪越來越大。他很擔心2021年將成為兩岸武統和反武統對決元年,到時民進黨政府要如何因應?
  • 鼓吹大陸攻臺,解放軍很難拿下澎湖?美「專家」給臺灣支了個招
    為了給「臺獨」勢力撐腰打氣,美國所謂的「專家」在鼓吹大陸攻臺時給臺灣支了一招。據環球時報7月14日報導,被一些臺媒稱為美國「軍事專家」的艾克斯在《福布斯》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聲稱解放軍要想拿下臺灣,澎湖將是重要關鍵點,但他又強調澎湖防衛堅固不易攻取,臺軍堅持的每一小時都有助於臺灣動員後備軍以及美軍馳援,時間並不站在解放軍這邊。
  • 社評:美臺對大陸切香腸,大陸應反過來切
    這是美臺之間的一個新機制,也是美方這兩年通過一系列涉臺法案後的一個明顯動作。那麼如何評價這一動作對北京的挑釁程度呢?華盛頓無疑往前拱了。首先發布這一決定的形式就不同以往,這是美國在臺協會處長40年來首次在臺「外交部」與臺「外交部長」共同舉行記者會,這本身構成了一種打破。其次,美臺構建了一個圍繞印太問題的對話,暗示了美國對臺往印太戰略裡面擠的歡迎。
  • 軍事活動越來越多 臺戰略專家:大陸已發出強烈示警
    華夏經緯網11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解放軍軍機近來頻繁進入臺灣西南空域,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示警說,大陸軍事活動越來越多,有天必然假戲真做。  據報導,習馬會5周年,馬英九基金會與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合作合辦研討會,據《風傳媒》報導,張競指出,解放軍軍機活動越來越多,到了哪一天,當它無法再讓臺灣地區產生任何反應時,大陸最後恐會逼自己動手,不然邊際效益越來越低,一旦走上用武統的話,之後還要勞民傷財、進駐大量軍隊。
  • 臺試射「雲峰」中程飛彈,臺學者:可直接攻擊大陸軍事基地
    據臺灣「中央社」4月26日報導,有臺媒報導稱,臺「中科院」研發的射程達1500公裡的「雲峰中程飛彈」4月份已試射,對此臺「中科院」不予評論。學者蘇紫雲認為,「雲峰中程飛彈」可以直接對中國大陸軍事基地發起攻擊,從而擾亂解放軍的作戰節奏。
  • 美專家稱美大選對臺灣可能是危險 選舉周為大陸攻打臺良機
    美《國會山莊》報刊登分析臺海戰事可能的文章 中評社華盛頓9月18日電(記者 餘東暉)美國軍事專家認為,美國大選中黨派對立強烈,可能令美國陷入持續的危機,從而減少幹預高端大國衝突的可能性,這對臺灣來說是危險的
  • 2036年成立「臺灣特別行政區」?大陸軍事專家:非常看好
    內容提示:大陸軍事專家李傑認為,非常看好未來20年,兩岸統一趨勢會越來越明顯,不管用什麼方式。
  • 大陸頻繁臺海軍演,新加坡專家竟稱:臺灣人不會因此「贊成」統一
    @銳看臺灣報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近日宣稱臺海不存在"海峽中線",解放軍也頻繁派戰鬥機巡視臺海,此舉受到外界關注。有新加坡專家唱起反調,指稱大陸反覆使用"越境"和"軍事飛越"的做法只會"事與願違",臺灣人不會因此"贊成"和大陸統一,也不會因此放棄"現有體制"。
  • 張惠妹震動小巨蛋 臺灣文創輸人不輸陣?
    究竟,臺灣高喊的「文化創意產業」是什麼?由臺當局扶植財團以BOT興建的園區,又真能讓文創產業茁壯嗎?     張惠妹在臺北小巨蛋開唱,連日接獲民眾投訴,住家嚴重震動,經主管單位比對,發現震動時段都是演唱《三天三夜》時,一度傳出要更換曲目。《三天三夜》歌曲本身沒問題,有問題的是聽眾集體站立、跳動,影響了公共安全。     安全疑慮之外的另一個面相,則是藝文環境丕變。
  • 臺灣除了說大陸啥啥不好,還會別的嗎?
    大陸4款疫苗,已拿到約16個國家的近5億劑合約,可望佔全球一成五至兩成市場。臺灣何時能打疫苗未定,民眾都很急。如果在大陸工作、居住的臺灣人能就近打疫苗也是好事,但臺灣官方並不認可此舉。首先,臺灣官方一直拒絕使用大陸疫苗,也憑空質疑大陸疫苗。
  • 美國明年對臺軍售會有哪些「質的突破」?大陸要警惕什麼
    新法案包括哪些涉臺軍事條款「2021財年國防法案把支持臺灣列為威懾中國的策略」,16日一篇美國媒體的報導直接點明美國對中國大陸打臺灣牌的意圖。報導稱,該法案支持美國繼續向臺灣出售防禦裝備,「維持臺灣必要的自我防衛能力」。
  • 臺灣《旺報》:窮臺不如持續惠臺,大陸不應終止ECFA
    毫無疑問,統一臺灣是大陸的「陽謀」,對臺灣而言,不需要研究大陸對臺政策的「目的」,只需要研究「手段」。隨著兩岸關係惡化,「終止ECFA」、「文統無望,只能武統」已成為大陸熱議的話題,也在臺灣輿論場引起反彈。其實大陸過去談「惠臺」,如今考慮「窮臺」,過去強調「和統」,如今倡議「武統」,都屬於手段範疇,臺灣無需把手段當成目標。
  • 【深度】美國明年對臺軍售會有哪些「質的突破」?大陸要警惕什麼
    新法案包括哪些涉臺軍事條款「2021財年國防法案把支持臺灣列為威懾中國的策略」,16日一篇美國媒體的報導直接點明美國對中國大陸打臺灣牌的意圖。報導稱,該法案支持美國繼續向臺灣出售防禦裝備,「維持臺灣必要的自我防衛能力」。
  • 外媒:大陸計劃耗盡臺灣軍力,一半臺海軍新兵連50米都遊不完
    路透社12月10日發表文章聲稱,大陸正在用非常規策略,計劃耗盡臺灣軍力。與此同時,臺軍方面則狀況不佳,有匿名臺軍士兵認為,臺軍訓練量不足,訓練方式也不對,「寧願去上班」。臺方和美方的幾位現任、前任高級官員也都認為,解放軍正在進行一波又一波的「空中威脅」,同時加強現有的壓力策略,削弱臺灣的抵抗意願,解放軍軍機巡航臺空域的做法是對「兩棲登陸演習、海軍巡邏、網絡攻擊、外交途徑」的補充。路透社稱,兩岸發生衝突的風險正處於數十年來的最高點,解放軍軍機幾乎每天都朝臺海空域飛行,有時一天還會出動多架軍機,包括一些最先進的戰鬥機和轟炸機。
  • 大陸重視國學規定必修書法 臺學者嘆:臺灣已不如大陸
    大陸教育部將書法納入中小學課程,讓學生臨摹名家書法,體會古詩、文言文與漢字之美。(新華社提供)華夏經緯網9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就在外界憂心高中語文課綱古文課量恐調降之際,大陸教育部已將書法納入中小學課程,讓學生臨摹名家書法,體會古詩、文言文與漢字之美,臺灣知名書法家張炳煌比較兩岸語文教育不禁嘆言:「臺灣對國學的重視,已不如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