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2號在月球拍到凝膠狀物質,科學家:可能是玻璃

2020-12-21 ALENG

【ALENG 自媒體】8月31日晚間自媒體專稿,正在月球南極開展科學工作的玉兔2號月球車,目前再次有了新的重大發現:在一個火山口附近發現一塊凝膠狀物質,顏色也與周圍物質截然不同,這個發現令科學家感到非常困惑。

據美國太空新聞網(Space)報導,這個發現是玉兔2號在月球的第8個月晝工作期間偶然發現的。當時,玉兔2號月球車正在短暫」午休「,以保護月球車不受高溫和太陽輻射的影響。地面控制團隊的一名科學家在查看月球車主攝像頭的圖像時,偶然發現在不遠處的一個火山口附近,存在著一些明顯與周圍月面不同的物質。

意外的發現驚動了玉兔2號的地麵團隊。由於這個奇怪的物質明顯迥異於周圍物質,科學家決定,臨時變更任務計劃,指揮玉兔2號對這些奇特的物質進行詳細研究。在防障相機的指導下,科學家命令玉兔2號小心翼翼地接近該物質,對這些顏色奇特的物質和周邊地貌進行拍照。玉兔2號使用可見光和近紅外光譜儀(VNIS)檢測了這兩個區域,並且成功捕獲這些奇異物質的反射光譜。

截至目前,科學家仍然不清楚這些奇怪的物質究竟是什麼,只是說這些物質呈」凝膠狀「,並且具有顯著不同於周邊物質的顏色。一種推測是,這些奇怪的物質,很可能是一個撞擊月球表面的隕石融化之後形成的玻璃。無論如何,這個奇特的玻璃一樣的物質,不可能形成於月球自身。

玉兔2號發射於2018年12月,並於2019年1月成功在月球南極的遠端區域著陸。著陸以來,玉兔2號先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包括今年5月份在該區域發現的疑似來自月球內部的物質,這個發現在解釋關於月球如何形成的理論中,具有重大的意義。

當然,作為人類的足跡唯一經過的地球之外的天體,月球仍然有太多的謎題等待科學家來揭開。上個世紀美國阿波羅登月期間,太空人也曾經在月球上發現了一些奇特的物質。1972年,阿波羅17號太空人、地質學家哈裡森施密特曾經在月面發現了橙色的月壤,最終認為這些橙色的土壤,可能是在一次發生在36億年前的火山爆發中噴發出來的。

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8月25日8時10分和24日8時42分自主喚醒,各項儀器工作正常,正在進行第9個月晝的工作任務。期待這個中國人自主研發的機器人能夠取得更大的探測成果,幫助人類更多了解這個地球的近鄰。

相關焦點

  • 我國玉兔二號在月球上發現了奇怪的凝膠狀物質 網友評論炸鍋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我國玉兔二號在月球上發現了奇怪的凝膠狀物質】,新聞一經爆出,就引來各界圍觀,分分鐘上了熱門頭條~一時之間多家媒體紛紛發表、轉載,如網易、新浪、騰訊等均有報導,大家可直接在百度中搜索該話題查看~僅在網易新聞中,24小時內點擊已經超過
  • 玉兔二號帶來「驚喜」 美媒:發現「凝膠狀」物質
    參考消息網9月4日報導 美媒稱,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探測月球背面的活動中發現了一種顏色非同尋常的「凝膠狀」物質。據美國太空新聞網9月1日報導,玉兔二號月球車偶然發現了這一「驚喜」。這一發現促使科學家們推遲了這臺月球車的其他行駛計劃,轉而將研究重點放在弄清這種奇怪物質是什麼上面。
  • 玉兔二號又立下大功,月背勘察神秘物質,科學家們異常興奮
    據悉,月球因為被潮汐鎖定的緣故,總會有一面朝著地球旋轉,這也直接導致了月球與地球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差,準確的說應該是,在月球上的27.3天相當於地球上的一天。因此,對於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來說,探索月球奧秘是一種漫長的考驗。當然,玉兔二號屢次立下大功,並沒有辜負科學家們的期望,而此次在月球背面又有重大的發現,勘察到神秘物質,更是讓科學家們異常興奮。
  • 中國玉兔2號在月球發現奇異顏色的物質是什麼?來自於哪裡?
    2019年7月28日,當嫦娥4項目團隊正在切斷玉兔2號月球車的動力使其進入正午午休來保護它免受太陽直射的高溫和輻射損傷時,一名項目成員在確認來自玉兔2號主攝像頭傳回的照片時,他發現一個小的隕石坑裡面有一個奇異顏色的物質,跟月球表面周邊顏色不一樣。
  • 「玉兔2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發現奇怪淺色巖石
    這些巖石的相對亮度也表明,它們可能起源於一個與「玉兔2號」探測的區域非常不同的地方。2019年1月,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實現了歷史性的首次軟著陸。馮·卡門隕石坑直徑約110英裡(180公裡),距今約36億年。自從它形成以來,熔巖已經多次淹沒了它,使得它相對光滑和黑暗。隕石坑本身位於南極-艾特肯盆地,這是一個更大、更古老的隕石坑。
  • 「玉兔二號」又醒了,帶來月球背面一個大發現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在遙遠的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10日3時12分和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順利工作677個地球日。
  • 玉兔二號:月球漫步道阻且長
    月球背面玄武巖覆蓋區域(紅色線條內),白色十字為玉兔二號所在位置。月球背面大型深坑照片。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供圖截至目前,玉兔二號已在月球背面存活400多天,累計行駛裡程405.44米。算下來,這隻「兔子」平均一天才走一米左右,月球上漫步,有那麼難嗎?
  • 玉兔二號月球迎來家人「玉兔二號駕駛日記」
    ,第一步繞到撞擊坑南側後,連續兩步向西來到了月午點。在這裡玉兔利用上個月晝更換了「眼鏡」的科學家——中性原子探測儀,對周邊太陽風粒子進行了開機探測,這是玉兔第一次正式使用新的掃描參數進行科學探測,過程十分順利。參數下傳後地面科學家們就埋頭開始了深入研究,相信會揭示更多月亮女神的奧秘。
  • 月球背面的地下都有啥?玉兔二號給月球做的「CT」結果出來了
    「玉兔二號」上搭載的測月雷達獲取的就位探測數據,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發現地下物質由低損耗的月壤物質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塊組成,並闡述了其作用與演化機制。中國的玉兔二號可能是第一個發現的。緊接著第二天,又跟進發布:晚安,嫦娥四號,中國在月球背面的探測器進入月夜休眠。
  • 「玉兔二號」在月球上做了個月餅網友:這是什麼餡兒的?
    昨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發布了一張「玉兔二號」在月球表面畫月餅的照片。從照片可以看出月球車的行駛軌跡形成了一個正圓,酷似月餅的形狀。「玉兔二號」畫月餅,網友們樂壞了,紛紛調侃起來,問得最多的自然是想知道月餅裡到底是啥餡料。
  • 超齡服役的「玉兔」圓夢:等待接續月球故事
    2014年2月10日,「玉兔號」第一次喚醒失敗,工作人員沒有放棄對故障的分析和排查。兩天後,「玉兔」全面甦醒。「玉兔仍然存在故障無法移動。」當時,探月工程新聞發言人裴照宇宣布。這期間,「玉兔號」上搭載的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等4臺科學載荷運行正常,獲得了大量的數據。
  • 長壽的玉兔2號在月球背面走了600多米了!
    嫦娥5號行雲流水一般的巨大成功,在讓人振奮的同時,光芒幾乎掩蓋了已經發射幾年的嫦娥4號和嫦娥3號,也取得了同樣可觀的重大成果。嫦娥4號的著陸器,玉兔二號月球表面巡視器,加上遠在拉格朗日點附近的鵲橋中繼衛星,整個系統已經連續正常工作了719天之久,等於是安全渡過了25個月晝和月夜的轉換,也就是相當於地球上的25個月。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累計安全行走了600.55米。一裡多路已經走出去了。嫦娥4和嫦娥3的成果,首先是對月球表面進行長期的「精確天氣觀測」。
  •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 背後原因有哪些?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於今天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隨即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開始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
  • 玉兔二號: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
    2018年12月8日,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並於2019年1月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太空飛行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截至2019年12月13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探測器已在月球背面工作340天,「玉兔二號」月球車累計安全行走超過345米,打破【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金氏世界紀錄稱號。
  • 玉兔二號發現奇怪月球石,美專家:數據應共享
    據媒體報導稱,我國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背面停留了14個月的時間。然而就在近期,結束休眠期重新甦醒,開始它第15個月晝的工作。玉兔二號作為人類歷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進行工作的航天探測器,已經在月球上搜集到了大量的數據。
  • 玉兔二號月球行駛超600米,神秘月球中國探索全貌,再次搶先國際
    「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2月22日5時和21日19時22分完成第25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面工作719天,月球車累計行駛600.55米。不要小看這小小的600米,月球行駛本來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從最早衛星拍攝到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知道,月球表面受侵蝕所形成的地貌是不平整的。所以月球車的行駛不是直接開動就可以了,需要探知地貌情況才能實現下一步的前進方向。
  • 「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
    7月15日電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7月15日5時30分,在月球背面的「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截至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度過559個地球日,兩器的順利喚醒標誌著「嫦娥」攜手「玉兔」進入第20月晝工作期,不斷創造著新的記錄。
  • 玉兔2號:我遇到一塊在隕石撞擊後「浴火重生」的小石頭
    玉兔2號月球車前三月晝行進路線及沿途探測點 來源 | NSR 2019年1月3日,玉兔2號月球車與嫦娥四號著陸器分離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林楊挺研究團隊分析了玉兔2號在前3個月晝對月球背面9處月壤和一塊石塊的探測數據,確認這塊石頭為橄欖石蘇長巖,並推測出它的來歷:幾十億年前隕石撞擊月背,下月殼與上月幔物質熔融形成巖漿湖,巖漿分異結晶重新成為巖石。 小兔子看見了什麼?
  • 最新照片曝光:嫦娥三號月球遇「不速之客」(組圖)
    近日,美國在軌的探測器拍到一組關於中國嫦娥三號和「玉兔」月球車在月球表面畫面。   LRO相機(LROC)的高分辨能力將使其可以覺察到嫦娥三號下降反衝發動機點火造成的月表擾動,在此之前的月球著陸器在軟著陸時也都會無一例外地造成月表塵土環境的擾動。
  • 嫦娥四號進入第十九月晝: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自主喚醒
    嫦娥四號探測器自2019年1月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以來,目前已經在月背工作近一年半的時間了。昨天(15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九月晝工作期。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在13時49分和0時54分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九月晝工作期。在本月晝期間,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搭載的科學載荷將按計劃開機,繼續開展科學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