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市場繼續結構性行情,保險、銀行穩住指數和人氣,煤炭板塊大概率階段性頭部構築成功,釀酒和食品飲料一枝獨秀,ST板塊現跌停潮。滬指連收兩根「十字星」,是醞釀做多呢?還是中繼企穩完畢繼續下跌?
行情概覽
周三,三大股指微幅高開,隨後展開窄幅震蕩,銀行和保險十連陰之後,迎來技術性反彈,但受制於年末效應,城內外資金均選擇觀望的情況,也僅僅是一個技術性反彈,全天股指呈現縮量窄幅震蕩走勢。
道理很簡單,企穩並不代表著上漲,還可能出現橫盤。
這裡我就哆嗦一句,我們經常說大盤或者個股企穩,或者說估值合理,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事實的陳述,並不意味著上漲,但是很多投資者就將這話理解成上漲。
記住,在股票市場,整個上漲或者下跌,並非非此即彼的邏輯關係,股市和個股的漲跌是一個混沌的、非線性系統。
截至收盤,上證微跌0.01%,深成指微跌0.09%,創業板指數微漲0.06%,兩市合計成交約7000億,和前兩個交易日持平。
盤面上看,酒店餐飲、釀酒、食品飲料、家電以及保險板塊領漲,通信設備、傳媒娛樂、半導體、汽車類以及軟體服務領跌。
個股方面漲少跌多,翻紅個股1042家,下跌個股3036家,漲停個股39家,跌停71家,漲幅超過5%個股111家。
而昨天跌停的個股僅只有48家,在股指漲跌有限的背景下,個股跌停數量增加,而且市場並未見恐慌情緒的情況下。這意味著市場分化更加嚴重,存量資金經過折騰後全部湧向藍籌白馬股,對於題材概念的炒作逐漸被市場邊緣化。
對於場外資金而言,還有十個左右交易日就將結束2020年,也不會急著在這幾天入場。
換言之,年前剩下的交易日,股指大概率還是延續震蕩走勢,機會或主要出現在被中小機構獨家持有的中小市值個股上。
原因很簡單,拉拉個股,做做階段性脈衝,淨值好看一點,明年產品好發一點。
北上資金持續淨流入,日內兩市合計淨流入43.82億,其中滬股通淨流入40.60億,深股通淨流入3.22億。
這是繼上周以來,北上資金連續第8個交易日淨流入,這意味著外資壓根就不在意短期的調整,意在長遠。
而縱觀最近一年行情,北上資金幾乎踩中了每一次階段性的漲升,顯然,目前這種膠著的局面,需要投資者多一份耐心的和淡定,少一份急躁。
一個積極的信號
午後,整個食品飲料板塊全線飆漲,不管是賣面的,還是賣粉絲的,亦還是賣牛奶的,統統開啟拉升模式,板塊指數上漲3.02%。
群體性的上漲,這意味著就不是個股邏輯,大概率是整個板塊有了新的炒作理由。
顯然,目前市場有炒作通脹概念的意圖,雖然國內流動性收緊,但是海外流動性目前仍舊泛濫,輸入性的通脹符合邏輯。
後市或可以持續跟蹤。
說個個人體會,11月初,我去成都百家批發市場,羊肉僅僅約40元一斤,而最新的價格已經漲到了約50元一斤。
順周期邏輯或炒作完畢
今日煤炭板塊再次走低,板塊指數從近期高點計算已經下跌近10%。
期貨市場給了我們更加明確的方向,動力煤主連合約今日下跌了6.63%,留下了一個巨大向下跳空缺口,短期很難再次形成上行趨勢。
這或將帶來整個順周期邏輯炒作的熄火,後市或應該警惕。
在此前的分析中,溯源說過,周期性炒作股價和業績彈性大,漲時一陣風,跌時更猛烈,皆是階段性行情,當不得真,交易交易就好了。
一個好消息
繼昨天央行超級麻辣粉(MLF)之後,今天央行再次公開市場操作了100億逆回購,雖然絕對數額不大,但體現了央行呵護整個經濟體流動的意圖,這利好市場。
為什麼市場走勢相對弱勢,甚至有點雞肋?
其實,對於目前的行情,日內漲跌一二十個點實屬正常,其主要原因在於:
1、年底效應,資金回籠,而意欲進入市場的資金也不會急在一時,導致市場階段性交投清淡;
2、強勁的宏觀數據封殺了下跌空間,同時上方3400壓力有目共睹,即上有壓力下有支撐,股指橫向震蕩阻力最小;
3、年報行情逐漸展開,機構投資者在博弈排名之際,也在忙著調倉換股。
綜合分析:基本面良好,短期特殊時間窗口擾動,股指後市或繼續橫向運行!
(文章系溯源投資思路整理,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