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夷陵老祖血洗不夜天,藍湛嘶吼5字,魏嬰再難回頭!在劇情中,射日之徵中夷陵老祖大發神威,因為溫氏傀儡的倒戈,四大世家完勝。岐山溫氏徹底覆滅,溫若寒一直以來都是仙門的老大,他一死,蘭陵金氏風頭日盛,金光善很是心思深沉,也打起了陰鐵乃至魏無羨手中的陰虎符的注意,於是派自己的兒子金光瑤周旋其中,以達到目的,在他的授意下,就這樣盛大的百鳳山圍獵開始了。
魏嬰一上來就射箭蒙眼5連發,讓金氏的面子很是過不去,接著在圍獵時,魏無羨靠著一把陳情輕鬆的將三成的獵物收入囊中,引起了各家的不滿,其實就是嫉妒,於是就因為魏無羨和大家所修的路子不同,被明裡暗裡的羞辱,魏無羨心大不願跟他們計較。無意中得知溫寧的遭遇後,魏嬰徹底怒了,大鬧百花宴,窮奇道上召溫寧,帶著一行人躲進了夷陵亂葬崗,算是和這些所謂的名門正道徹底劃清了界限。
原以為可以在這裡安心的過自己的小日子,別人不招惹他,他自然也不會招惹別人。窮奇道一別,魏嬰算是徹底斷了藍湛救他的一顆心,從此走上完全不同的兩條路。藍湛來到夷陵和他告別,只是沒想到這一別,下次再見就是生離死別。金子勳設伏魏嬰,差點令他喪命,重傷之下解開溫寧封禁,致使他失控殺了金子軒,金子軒慘死之後,溫寧溫情請罪被挫骨揚灰,蘭陵金氏聯合其他世家在不夜天召開誓師大會,合計殺了魏無羨。
被金光瑤影響,藍大心靈受到很大打擊,從此開始一蹶不振,這個時候藍家需要藍湛來支撐,這個伏筆說明了藍湛和魏無羨也許是志同道合的人,可他們的經歷卻註定他們不可能長久在一起。有人分析結局時認為這一段是藍忘機腹黑的表現,之前一直是他為魏無羨付出,現在他想讓魏無羨為自己擔心一次,不過如果追完整部劇的觀眾應該知道,藍湛的人設從來跟腹黑沒有關係,他是一位皎皎君子,從來都是坦蕩蕩的。第二個伏筆就是藍湛做了仙督,也許他的性格並不適合做這個職位,但藍湛一直是實幹派,別人做仙督時也許會把事情搞得越來越複雜,他卻只會讓一切變得越來越簡單,在他的管理下,幾大家族也會越來越好。
藍湛選擇做仙督或許是無奈之舉,在金光瑤去世,藍曦臣萎靡不振,聶懷桑不願意拘泥世事時,藍湛心目中的大義讓他不可能棄天下蒼生不顧,而且他只要做,就會做好。第三個伏筆就是最後結局中幾個場景的切換,有網友認為這幾個場景順序調換可能結局就不一樣,但當藍湛選擇做仙督,魏無羨浪跡天下開始,他們就註定不可能永遠在一起。只是偶爾魏無羨在外面遊玩累了後,他可能會去雲深不知處找藍湛,或許藍湛想念他的時候,也會去熟悉的地方找他。
因此,即使最後魏無羨回頭看到的是藍湛,也只說明又到了他們相見的時間,又或許當小輩們開始能承擔責任後,藍湛會卸下重擔選擇跟魏無羨一起游離。藍湛和魏無羨從來都不是普通人,我們也不能用普通人的兒女情長來形容他們,其實這個結局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好的。
以藍湛克制隱忍的性格,註定了他無法活得像魏嬰那樣任性和瀟灑,他的人生是一條平穩順遂的路。然而,魏嬰就截然不同了,他愛憎分明,有情有義,半生出走,看盡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暖,能夠接受最好美好的一面,也能接受最糟糕的一面。其實,《陳情令》中藍湛和魏嬰是人性中的兩面,一面是理性和保守,一面是張揚和肆意,這兩點並不矛盾,卻又缺一不可。即使魏嬰與全世界為敵,藍湛總是站在自己的身後,理解和懂得他追求的那個世界。而藍湛放棄雲遊,魏嬰也明白他身上的責任和重擔,彼此互相溫暖和扶持。藍湛是仙督,魏嬰修詭道,兩人立場相悖,卻互相活成了彼此的一面鏡子,愛上自己永遠不可能的另一面,成為了《陳情令》中最朦朧的那一道風景。
從始至終,藍湛都是最沉默的那一個。個人感覺,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魏嬰,凝神」。我們都知道,那些冷漠的外表下,往往都隱藏著一顆火熱的心。不是他們不會說,而是他們不願意說。因為他們害怕,害怕一張嘴就會褻瀆內心深處最美好的感情,害怕詞不達意引起彼此的誤會,所以乾脆就不說。十六年來,藍湛找了魏無羨多少次,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我們清楚記得,藍湛曾是克己守禮溫文爾雅的世家公子,可是自從魏無羨離開之後,他的身上卻多了無數戒鞭的傷疤。放在以前,這絕對是不敢想像的事情。
可是做了這麼多,當他再次面對魏無羨的時候,他依舊什麼都不說,如果不是魏無羨無意撞見,也許這將成為永遠的秘密。我們見過太多口蜜腹劍的人,當面叫哥哥,背後掏傢伙早已是很多人生活的常態,於是,我們總在慨嘆人心冷漠,學會用敵視的眼光去審視身邊的一切。其實我們忘了,在我們身邊,依舊有藍湛一樣的人,為你默默付出,卻不想讓你知道,更不圖你的回報。比如父母,比如戀人。如果有一天你不小心撞破了他們的秘密,千萬不要說出來,因為這,就是他們愛你的方式。他們要的,只是你開心快樂,至於你回報與否,他們從來都沒有放在心上。
藍湛對魏嬰真的有求必應。魏嬰提的任何要求,合理的不合理的都答應。當然,在小輩面前還是保持最後的臉面。但現在只有聶懷桑一人,也沒有所謂咯。魏嬰喝著藍湛遞過來的酒,更加分析得頭頭是道。他大概知道,藍湛會很遷就他。卻不知道,到底遷就到什麼程度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