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勇士」號帶來深海4000米奇妙畫面:仙女魚、深淵鉤蝦……

2020-12-26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央視網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已3次成功下潛至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海,此次科考,4500米級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也承擔著多項下潛任務,不過它下潛的位置在馬裡亞納海溝較淺的位置。

今天(18日),「深海勇士」號進行第297次下潛,這也是本次載人深潛科考「深海勇士」號的第四次下潛。到達太平洋後,「深海勇士」號已經進行了三次下潛,今天的下潛任務完成度如何?依靠攜帶的照相、攝像設備,「深海勇士」號帶回了大量珍貴照片和視頻。4000多米的深海是什麼樣?有什麼生物?

馬溝弧前區4000米深處發現白色碳酸巖

今天在現場展示的畫面是「深海勇士」號前兩次下潛帶回來的。中科院深海所杜夢然介紹,「深海勇士」在馬裡亞納海溝弧前區4000米深度的區域下潛,該區域底部大部分都是黑色的積巖,但是這次很意外,在這樣的深度發現有一片白色的碳酸巖。

地球深部滲漏流體在海底形成白色碳酸巖

中科院深海所 杜夢然:碳酸巖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但是在海洋裡的產生和存在則需要一定的條件。該區域的構造活動把地球撕開了一個個裂隙,海水通過裂隙下滲到地球的深部,跟深部的巖石發生反應釋放氣體甲烷,甲烷需要釋放壓力,沿著裂隙上來,通過一系列的反應就生成了我們所見的非常特殊的白色碳酸巖。

海底構造形成特殊生態群落

那碳酸鹽巖透露出什麼樣的關鍵細節?

中科院深海所 杜夢然:如果放大畫面會看到非常明顯的管狀生物,是非常典型的以滲漏流體為食的海洋生物。而在採集到的另一張樣品照片中,碳酸鹽巖上分布著很有規則的凹坑,而這樣的凹坑跟某些雙翹類的生物活動痕跡非常吻合。

這樣的一個滲漏過程,地球深部的甲烷氣體釋放到了這個區域,甲烷經過氧化等過程,為冷泉生物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碳源,是冷泉生態圈非常重要的物質和能量來源。「深海勇士」號今天的潛次也是為了尋找冷泉活動的範圍或依然活躍的冷泉滲漏。

海綿:最原始 最低等的多細胞海洋生物

畫面中的生物叫海綿,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初級的多細胞生物,至少在五億年前就生活在海洋裡。

畫面中像風車一樣的生物也是一種動物。現在是舒展狀態,但當它吃飽了過後,會閉合起來進行休眠。

圖片中展示的是深海的冷水珊瑚,它有像樹幹一樣的年輪,可以充當很好的古地質溫度計,告訴我們它生長的環境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研究人員介紹這個魚叫鼠尾鱈,是非常活潑的魚,在下潛過程中常能看到。

這條非常漂亮的魚叫仙女魚,它的習性與鼠尾鱈非常不一樣,它喜歡安靜地待在海底。每次下潛都會遇到不同的生物,它們有著不同的形態和習性。

深淵鉤蝦是獵食能手

海深6000米以下就叫深淵區,中科院深海所蔡珊雅介紹了深淵區的主人公之一深淵鉤蝦。但凡落在深淵區的生物殘骸,都能被深淵鉤蝦定位。它只是因為長得像蝦,被稱作「蝦」,實際上並非是蝦。與我們常見的蝦在四、五億年前就開始分化了,經過數億年的演化,差異已經非常大。

原標題:鼠尾鱈、仙女魚、深淵鉤蝦……「深海勇士」號帶來深海4000米畫面

相關焦點

  • 鼠尾鱈、仙女魚、深淵鉤蝦……「深海勇士」號帶來深海4000米畫面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已3次成功下潛至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海,此次科考,4500米級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也承擔著多項下潛任務,不過它下潛的位置在馬裡亞納海溝較淺的位置。  今天,「深海勇士」號進行第297次下潛,這也是本次載人深潛科考「深海勇士」號的第四次下潛。
  • 「蛟龍」號在雅浦海溝成功採集8000米深海底鉤蝦兩千多隻
    「蛟龍」號在雅浦海溝成功採集8000米深海底鉤蝦兩千多隻 中國大洋38航次科考隊員6月6日在雅浦海溝作業區回收深海著陸器生物誘捕系統,成功採集8000米海底鉤蝦2000多隻。
  • 我國科考隊員在雅浦海溝成功採集8000米深海鉤蝦
    6月6日,科考隊員在雅浦海溝作業區回收深海著陸器生物誘捕系統。 6月6日,中國大洋38航次科考隊員在雅浦海溝作業區回收深海著陸器生物誘捕系統,成功採集8000米海底鉤蝦2000多隻。深海著陸器是在6月3日布放的,這是本航次第三航段首次布放8000米深海著陸器。除了採集到2000多隻鉤蝦外,還獲取了8000米深海底棲生物和遊泳生物攝像資料。
  • 深海動物比海洋表層大嗎?科學家:小多了!
    >上層:海面200米以內;中層:海面以下水深200-1000米;深層:水深1000-4000米;深淵層:水深4000-6000米;超深淵層:水深6000這種鉤蝦能消化埋在海底深處的木屑,這是它能夠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生存的原因之一。
  • 萬米深潛!「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了深海的...
    葉聰,曾擔任「蛟龍」號首席潛航員和「深海勇士」號副總設計師,被任命為「奮鬥者」號總設計師。「奮鬥者」號總設計師 葉聰:「奮鬥者」號目前是乘載人數最多、使用最頻繁、深度最大的潛水器。這樣的深海到達和作業能力是全世界唯一的。
  • 中國潛水器核心設備國產「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海試成功
    央廣網北京10月4日消息(記者馬喆 郭淼)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我國「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完成全部海上試驗任務後,昨天(3日)勝利返航海南三亞港。作為我國第二臺深海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的作業深度達到水下4500米,同時提高了核心設備的國產化率,成為我國挺進深海的又一重器。
  • 雅浦海溝動物世界探秘:「蛟龍」號5000米深海大型動物見聞
    新華社「向陽紅09」船6月6日電 題:雅浦海溝動物世界探秘:「蛟龍」號5000米深海大型動物見聞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海參、讓研究人員吃驚的罕見海綿、各具特色的海星和海蛇尾、悠然遊著的魚和蝦以及叫不出名字的神秘動物……  在雅浦海溝5000米左右的深海,有著超乎想像的動物世界。
  • 突破深海7000米「地獄禁區」的獅子魚
    西北工業大學供圖 或許你並不了解:從廣闊無邊的海平面向下、向下、再向下……那片深度達6000米以下的深海水域,有著一個令人心悸的名稱——「海鬥深淵」。這裡終年無光、溫度低寒、缺乏氧氣、食物資源匱乏,有著巨大的海水壓力,化學環境也非常獨特,對於常規生命來說,這裡是地獄一般的禁區。
  • 獅子魚為您揭開深海7000米的生命奧秘
    然而,海底世界可不像海平面那樣風和日麗,隨著深度的增加,光線逐漸消失,溫度逐漸下降,水壓逐漸增大,生物多樣性種類逐漸減少……6000米以下的深海被稱作海鬥深淵(Hadal&nbsptrench),代表著地球上最深的海洋區域。這裡,呃~(⊙o⊙)黑~~~冷~~~餓~~~壓力山大~~~奇異物種出沒~~~~w(゚Д゚)w~能在這樣地獄般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都是強者。
  • 奮鬥者號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 哪些神器助力探底成功
    原標題:奮鬥者號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 哪些神器助力探底成功     今天上午,創造並連續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器勝利返航。     過去一個多月,「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區域共開展了13次下潛,其中8次下潛突破萬米。
  • 突破深海7000米「地獄禁區」 獅子魚身體結構很神奇
    &nbsp&nbsp&nbsp&nbsp或許你並不了解:從廣闊無邊的海平面向下、向下、再向下……那片深度達6000米以下的深海水域,有著一個令人心悸的名稱——「海鬥深淵」。這裡終年無光、溫度低寒、缺乏氧氣、食物資源匱乏,有著巨大的海水壓力,化學環境也非常獨特,對於常規生命來說,這裡是地獄一般的禁區。
  • 突破深海7000米「地獄禁區」的獅子魚有著怎樣的身體結構?
    西北工業大學供圖  或許你並不了解:從廣闊無邊的海平面向下、向下、再向下……那片深度達6000米以下的深海水域,有著一個令人心悸的名稱——「海鬥深淵」。這裡終年無光、溫度低寒、缺乏氧氣、食物資源匱乏,有著巨大的海水壓力,化學環境也非常獨特,對於常規生命來說,這裡是地獄一般的禁區。
  • 【南方周末】深度與高度——7000米深海科考側記
    2012年6月30日,「蛟龍」號最終完成了7000米級的所有海試。本次海試共進行了6次下潛試驗,有3次下潛深度超過了7000米,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海試團隊對潛水器的各項功能逐一進行驗證,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深海調查作業,首次獲取了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動物影像和取樣。
  • 10909米是大洋最深處嗎?為何一定要載人去深海?專家這樣說
    「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深度為10909米,這是大洋最深處嗎?為何其他國家測得深度有10911米?在萬米深淵,「奮鬥者」號又是如何採樣作業的?參與「奮鬥者」號研製與海試的專家向記者解釋了其中緣由。 深潛測深更精準 1995年,日本「海溝」號潛水器測出馬裡亞納海溝深度為10911米;2009年,美國「海神」號測得深度為10903米;2012年,「深海挑戰者」號測出10908米……為何大家測得的「大洋最深處」數值會不同?
  • 你想像不到的深海世界
    1700m這裡生活著一種非常兇惡的捕食者——深海龍魚,也叫黑巨口魚。和鮟鱇魚類似,它在下頜的地方長著一個發光器用以誘惑獵物。2500m這是抹香鯨的下潛深度。3700m鐵達尼號,1912年建造完畢,是當時世界上體積最大、設施最豪華的客運輪船。同年4月14日晚上十一點四十分左右,鐵達尼號與一座冰山相撞。15日凌晨兩點,其船體斷裂,沉入大西洋3700米左右的位置。船上2224名船員及乘客,僅有700多人生還。
  • 探索| 支持保障萬米級載人潛水器 「探索二號」入列,深海產業再添...
    交匯點訊 6月底,我國首艘全數配備國產化科考作業設備的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船抵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正式入列。  「探索二號」集聚國內各方力量,歷時一年半在福建馬尾船廠完成適應性增裝建造。該船除支持深遠海常規科考作業,還可搭載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和4500米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
  • 深海10000米究竟有什麼?專業潛水員也不敢前往,充滿未知!
    科學家根據海洋深度將海洋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200米深的上層、2000米深的中層、2000-4000米的深層、4000-6000米深的深淵層以及10000米深的超深淵層。我們普通人能夠下潛的深度大約是10米到17米,專業的潛水員他們可以下潛大約40米左右,這個深度的氣壓就非常明顯了。
  • 深海最深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
    深海確實是可怕的,人類陷於深海就如同進入一個無法走出的恐怖深淵,唯有死路一條。但深海的可怕在於其環境本身,並沒有什麼可怕的生物,超深淵的海溝裡其環境已經可怕到罕有生物能生存的地步了。深海的可怕之二是低溫海洋最表層的水溫是隨著氣溫變化的,只不過變化不那麼劇烈,赤道的水溫低於氣溫,而兩極的水溫高於氣溫。100米以下水溫就很少有波動了,全球海洋在1000米深的地方水溫都在7℃左右,2000米以下直到萬米的海底,水溫維持在0-4℃,接近冰點但不會結冰,這個溫度下水的密度最大。
  • 來自深海的捷報!揭秘-10909米的「奮鬥」故事
    除了載人潛水器,我國還有「海鬥」號、「海燕」號和「海翼」號等許許多多的無人潛水器。其中,「海鬥」號有遠程遙控和自動作業兩種模式,是中國首臺萬米級科考潛水器,讓中國擁有了自主研究萬米深海的能力。終於,2009年,中國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橫空出世,這就是大家熟悉的「蛟龍」號。
  • 「蛟龍」帶來深海秘密-光明日報-光明網
    8月18日上午,當96名「蛟龍」號5000米級海試隊員出現在江蘇江陰蘇南國際碼頭時,歡迎勇士們歸來的人群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在過去的49天時間裡,「蛟龍」號在5000米的海底順利開展了海底攝像、地形地貌測量、環境參數測量、定點取錳結核等各項作業,並從深海帶回了一隻半月形、長6釐米至7釐米的巨型單細胞原生動物,這是國內科學家首次在深海發現這麼大的單細胞原生動物。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親赴凱旋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