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最好的中學,一定是眾說紛紜。比如廣為人知的王源畢業的南開中學、王俊凱就讀過的樹人中學,都是全國頂尖名校,北大清華實名推薦制學校。另外,還有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這樣從初中部到高中部再到國際部的超級中學。不過,如果在「中國最好的中學」這個問題裡再加一個限制條件「縣城」,那麼,答案範圍就會瞬間縮小。
有些人或許會想到衡水中學,可惜的是赫赫有名的衡中,在1996年之前確實是縣級中學,但是,1996年之後,衡水縣升格為地級市後,衡中就從此和縣城告別了。也有的人可能會想到「超級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不可否認,它也是一所聞名全國的中學,而且地處毛坦廠鎮,確實符合限制條件。但是,它並不是中國最好的縣城中學。那麼,誰才能榮膺這項美譽呢?鄲城一中!
地處河南周口鄲城的這所中學,2019年的高考成績讓人側目,全校一共有43名同學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在全國縣級中學排名第一。不要以為它只是曇花一現,從2012年起到2018年,連續7年,該校一共被清華、北大錄取217人,在全國所有縣城中學裡也是獨佔鰲頭。然而,任誰也不會想到,這所高考戰績輝煌的中學,當年建校時卻是靠著10萬斤小麥才籌辦而成。
時光倒流至1951年,當時鄲城都還沒有建縣,只有一個辦事處。但是,主持工作的領導十分重視當地的教育,因為除了鄲城之外,淮陽、界首、太和、沈丘都沒有中學,為了讓這5個地區的孩子能夠繼續有學上,辦事處的副主任董慶發果斷地撥了10萬斤小麥作為籌辦經費,鄲城一中這才成立,當時還只是初中,第一期一共招收了4個班188名學生。如今,69年過去了,鄲城一中早已成為了一所現代化的中學,衛星電視、網上閱卷系統、多媒體教室、理化生實驗室等等一應俱全。
曾經只有巴掌大的面積,如今也有了新老兩個校區。老校區相對而言條件差一些,食堂口味不怎麼樣,時常需要到校門外打牙祭。學生宿舍三十幾號人擠在一個寢室裡,沒有陽臺,洗衣服為了接水還要排半天隊,廁所的衛生也不好。但是,就是這種簡陋的學習生活條件,也創造了不少傳奇。曾經就有一位同學,在晚上從不熄燈的廁所裡熬夜補習數學,把成績從90分提升到130分以上,最終,高考被全國TOP5的大學錄取,堪稱老校區的傳奇。
新校區較之老校區完全不同,首先就是食堂,兩棟三層樓的餐廳拔地而起,十分氣派。當然夥食費也貴了一些,好在東西好吃,種類也非常豐富,廣東腸粉、河南燴麵、福建鴨腿飯、黃橋燒餅、麻辣燙應有盡有。學生宿舍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每間寢室都有獨立衛生間,三十人一個寢室也變成了十人一個寢室。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水壓問題,到了5樓6樓,水基本都要等上至少5分鐘才能有。
但是,老校區也罷,新校區也好,學風卻是標準如一。任教老師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名校畢業生,管理雖然十分嚴格,但並不呆板。「終身學習」和「育人比教書更重要」是校內許多老師欣賞的格言。因此,兩個校區的學風都非常好,學生都十分善於規劃時間,基本都捨不得浪費一分一秒,一日三餐所需的時間都被嚴格管控,總計耗時不會超過40分鐘。正是因為了這些優秀的老師和勤奮的學生,才會有鄲城一中驚嘆全國的成績。從高分人數、一本上線人數、清北錄取人數,在號稱「高考大省」的河南乃至全國都無與倫比。
這就是中國最好的縣城中學,雖然是用10萬斤小麥作為啟動資金才籌建而成,但是,篳路藍縷、砥礪前行、勵精圖治、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傳統,讓它從經濟落後地區一飛沖天,展翅翱翔。即便是大城市的中學,也不得不向它投去欽佩的目光。
不過,卻有一種說法「來自縣城中學的好學生只是讀書機器,比不上大城市出來的孩子」,你認可這種觀點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