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點頭條】金鄉70歲退伍老兵拆掉老宅,耗資300多萬元建紅色博物館

2020-12-14 澎湃新聞

【壹點頭條】金鄉70歲退伍老兵拆掉老宅,耗資300多萬元建紅色博物館

2020-07-03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從偉 康巖

在金鄉霄雲鎮鮑樓村有一座紅色抗戰博物館,裡面陳列著一千多件革命戰爭時期的「老物件」,免費向公眾開放。這座博物館的館長就是本村村民馬金朋,作為一名退伍老兵,就想著建一座紅色文化博物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抗戰精神,這不僅是政府的事,老百姓也該積極參與,我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和老黨員,更應該擔負起這份責任。孩子們也都成家立業了,有生之年能為社會和下一代做一點有益的事,沒有白活,也對得起曾經穿過的軍裝。」

花三百多萬收藏上千展品

每件展品都如數家珍

7月2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金鄉縣霄雲鎮鮑樓村村東頭,一處牆體通紅的住宅格外顯眼,一面紅旗插在房簷一角,牆體上寫著「讓歷史告訴未來」七個大字,與周邊的民房形成鮮明對比,這裡就是馬金朋的紅色博物館。

推門進去,一座解放軍的雕塑映入眼帘,刀槍、炮彈、侵華日軍用的手銬、腳鐐等各式戰爭年代的收藏品整齊陳列著,把人帶入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馬金朋正拿著雞毛撣子小心翼翼地擦拭展品上的灰塵。「現在這裡的展品有一千多件了,都是兒子從世面上一件一件買來的,大約花了三百多萬了。」馬金朋告訴記者,每一件收藏品對於他來說都如數家珍。每搜集到一件,自己都查閱資料,探究每個老物件的「底細」,「只有這樣,我才能準確地給來參觀的人講解。」

家裡傳下來的紅纓槍是館裡的第一件展品,到現在的千餘件展品,開館兩年多來,館裡的藏品越來越豐富。「這個校徽是去年從湖南一個賣家手裡買到的,是我們湖西中學的。」馬金朋指著一件收藏品說,湖西中學是金鄉一中的前身,1944年遷到鮑樓村,培養了大批革命志士。

掏出家底拆掉老宅

舉全家之力建起博物館

1950年出生的馬金朋,從小深受叔叔馬洪運先進事跡薰陶,立志成為像叔叔一樣的優秀軍人。1969年在濟南軍區工程兵6082部隊112團入伍參軍,在服役期間,他向黨組織提出了入黨申請,並於1970年6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六年後,馬金朋轉業到地方,在金鄉糖廠任職,負責糖廠技術保障工作,之後在魚臺縣二中任保衛科科長,堅守軍人本色、立足本職崗位,多次得到學校表彰。又在鮑樓先後任副隊長、計劃生育專員、村委副書記等,帶領父老鄉親脫貧致富。

抗戰時期,馬金朋的家鄉鮑樓村為湖西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區,是蘇魯豫邊區黨政機關的駐地。1938年5月,侵華日軍曾在金鄉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山東「八大慘案」之一「金鄉慘案」,共有三千多人被屠殺。「黨和人民經歷了長期的革命鬥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才取得了革命鬥爭的勝利,然而這段塵封的歷史我們很多人並不了解,絕不能讓這段歷史塵封在課本裡。」馬金朋說,為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抗戰精神,自己和家人商議後,決定建設一座免費開放的抗戰博物館。

他把家裡唯一的老宅拆掉,用於博物館建設場地用地,把自己省吃儉用的30多萬的養老積蓄和孩子們的支持資金共計320多萬,用於場館的建設和文物徵集,自己則毅然放棄城市安逸生活回到農村負責場館的日常管理。場館建設期間,為了把資金用在徵集文物和觀眾參觀體驗上,馬金朋儘量控制預算、節省費用,除了直接從廠家預定裝修材料,在身患高血壓、冠心病的情況下,能自己幹的活他都自己幹。

為了讓參觀者不白來

全天候都在這守著

馬金朋的辦公室裡放著一個厚厚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登記著來訪者的姓名和聯繫方式,有的是一個人,有的是三個人,還有的是團隊來參觀。「6月30號一天就來了4個團隊,都是來這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馬金朋說,博物館自開館就免費向公眾開放的,有的是附近村的村民帶著孩子,有的是學校裡的學生,還有的是企業組團來參觀學習。

馬金朋告訴記者,自己的孩子們都在外地上班,只有自己一個人在這打理。雖然身體上感覺有點吃不消,但是每次有人來自己就感到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記得有一次自己打算帶著嶽母去看病,剛走到嶽母家就有人給他打電話說是來參觀的,撂下電話就往家趕。兩年來,像這樣的情況,不計其數。「只要有人來,我就得在這靠著,咱不能讓人家白來。」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抗戰精神,不僅是政府的事,老百姓也該積極參與,我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和老黨員,更應該擔負起這份責任。孩子們也都成家立業了,有生之年能為社會和下一代做一點有益的事,沒有白活,也對得起曾經穿過的軍裝。」馬金朋如是說。

原標題:《【壹點頭條】金鄉70歲退伍老兵拆掉老宅,耗資300多萬元建紅色博物館》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壹點頭條】新蒜即將上市,金鄉冷庫蒜價格連降三周,仍處正常價格...
    【壹點頭條】新蒜即將上市,金鄉冷庫蒜價格連降三周,仍處正常價格波動區間 2020-05-14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95歲老兵和他的「彩虹眷村」
    因為一位老兵的偶然靈感和創作,臺灣臺中市南屯區春安路上的「彩虹眷村」逃脫了被拆掉的命運,卻成為當地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今年95歲的退伍老兵黃永阜年輕時來到臺灣,獨居眷村60年。幾年前,當地對幾個眷村進行拆遷,黃永阜懷念眷村裡難忘的歲月,拿起油漆桶和刷子在老舊的房屋上描繪可愛的人物、動物和眷村故事。
  • 武警天安門支隊315名老兵向國旗敬禮光榮退伍
    本報訊(見習記者 鄭林 通訊員 牛成浩 王雙戰 史新燕)「9·3」閱兵的紀念氛圍還未散去,今年的復退老兵便要離開警營。昨日,武警天安門支隊315名老兵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通過向國旗敬禮的方式告別自己的軍旅生涯,開啟新的人生徵程。據介紹,今年老兵退伍時間比往年的11月提前了兩個月,首次定在了9月份。
  • 老兵們平均年齡超70歲,他們已義務演講紅色故事220多場
    老兵們平均年齡超70歲,他們已義務演講紅色故事220多場 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陳伊萍 通訊員 丁藝婕 2020-06-17 14:34
  • 退伍老兵聚會品嘗紹興菜,退伍31年女兵發言引圍觀
    八一,是軍人的節日,很多退伍老兵,也選擇在這一天相聚。8月1日,在紹興尋寶記餐廳,就有14位退伍老兵,受邀來此聚餐,邀請他們的,正是尋寶記品牌創始人張亮。每逢節日,我們都會邀請一些對紹興有貢獻的社會工作者,來尋寶記聚餐,以表達敬意;建軍節是軍人的節日,所以,我們邀請退伍老兵過來,嘗嘗紹興菜,聽聽越劇。」退伍31年女老兵成「代言人」在這14名退伍老兵當中,有一位女兵阿姨很惹眼。
  • 【紫牛頭條】蘇州退伍老兵關停燒烤店去抗洪,網友暖心叮囑:平安回來
    這個場景剛好被路過的網友拍成視頻發布在短視頻平臺上,網友紛紛留言為他們點讚,並暖心祝福:一定要平安歸來! 7月25日下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見到了剛從鄱陽縣回到蘇州的燒烤店老闆之一——退伍老兵李雷,他表示:「不盡這份力感覺過意不去。」被問及關店是否會影響收入,他直言並沒有想那麼多。
  • 瀏陽永和鎮:退伍老兵的本色 網格黨員的情懷
    楊家組境內的32戶村民便是每天走過這樣的木橋到河對面去料理50畝水田和300多畝山林,讓不少村民憂心忡忡。村民想到了他們的微網格長,於是把想修一座結實的橋的願望告訴了湯成保。了解到村民們的訴求後,湯成保馬上到現場查看了真實情況,又將情況反饋到了支村兩委。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和村幹部們一起多次到實地去查勘,研究建橋方案。
  • 臺灣95歲老兵臺中創作「彩虹眷村」 成熱門景點
    因為一位老兵的偶然靈感和創作,臺灣臺中市南屯區春安路上的「彩虹眷村」逃脫了被拆掉的命運,卻成為當地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今年95歲的退伍老兵黃永阜年輕時來到臺灣,獨居眷村60年。幾年前,當地對幾個眷村進行拆遷,黃永阜懷念眷村裡難忘的歲月,拿起油漆桶和刷子在老舊的房屋上描繪可愛的人物、動物和眷村故事。
  • 退伍老兵都有的「傳家寶」,你見過哪個?
    >的退伍老兵吳承祥就給戰友交接了「傳家寶」都有啥?>退伍老兵「傳家寶」集錦除了吳承祥的這幾樣退伍老兵們的「傳家寶」還有下面的這麼幾件01毫不吝惜的「點個讚」「叫聲好」退伍老兵留下的「傳家寶」,還包括隨時隨地能聽到的「點個讚」「叫聲好」。
  • 中國老兵俱樂部:退伍不褪色 永葆軍人本色
    原標題:中國老兵俱樂部:退伍不褪色 永葆軍人本色 中國老兵俱樂部:退伍不褪色,永葆軍人本色。>中國老兵馬拉松俱樂部組建於2014年11月18日主要成員來自於現役或退役軍人,目前加入會員近2000人,在全國七個省市設立分會,獨立會長管理,參加會員必須滿足兩證:退伍或現役證和馬拉松成績證書。
  • 杭州民警冒雨翻遍西站垃圾箱,幫退伍老兵找回一生榮譽
    最近,一位68歲的退伍老兵在杭州汽車西站丟了一個帆布包,包裡面裝的是他一生的榮譽。據悉,這名退伍老兵是延安大學的一位退休老師,現在定居在南海,這次來杭州是過來旅行的,但是路上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包包給丟了,找了48個小時一無所獲。於是乎,老兵自己老伴呆坐在售票大廳裡面,神情非常沮喪。
  • 退伍季,一場獻給退伍老兵的聯歡會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張健「縱有豪情多壯志,怎堪一絲秋風寒。」又到了送老兵的日子,8月29日晚,武警某部交通第一支隊文體活動中心歌聲悠揚,舞姿翩翩,2018年度歡送退伍老兵文藝晚會在這裡上演。充滿部隊與民族特色的節目表演,奏出了退伍官兵對部隊的戀戀不捨,並抒發了退伍老兵們踏上新的人生旅程而努力奮鬥的豪情壯志。金秋九月,對老兵來說,這卻是一個伴著憂思的季節。暖場視頻一播出,就深深吸引了觀眾的眼球。
  • 邢臺信都區退役軍人返鄉創業園負責人陳建看望慰問了多名退伍老兵
    農民網際網路:(程金箱)喜迎八一,7月28日上午,信都區退役軍人返鄉創業園負責人陳建與幾名工作人員一起,看望慰問了現居我市的多名老兵。筆者從陳海英主任處了解到,現在河北省民政總醫院僅剩下70多名傷殘老英雄了,希望大家都能記住這些保衛國家的老英雄。第二站來到冶金生活區,也是邢臺市典型的退伍軍人陳瑞明家。據了解陳瑞明1971年生,中共黨員,1986年11月13日入伍,12月9日參加老山對越作戰,1990年退出現役,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人,現在定居河北邢臺市信都區。
  • 堅守防汛大堤 退伍老兵續寫軍人本色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袁昕、記者鍾良報導:連日來,受長江上遊強降雨影響,彭澤沿江大堤和內湖水位在極速上升,嚴峻的防汛形勢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同時也牽動著彭澤縣6名待安置轉業士官的心。退伍老兵巡堤查險(彭澤縣委宣傳部提供)剛出部隊 又上堤壩「前兩天在電視裡看到有武警部隊官兵駐紮在我們棉船鎮,感到汛情很嚴重,作為今年的轉業士官,我想我們有義務參加今年的防汛工作」。轉業士官劉波自豪地說。他在群裡提出想法後立即得到了其他幾個戰友的支持。
  • 伊川縣開展關愛退伍老兵義賣義演公益活動
    9月20日下午,由伊川縣民政局主辦,洛陽承宇珠寶承辦,百納瑞汀時尚酒店、中州商務酒店、來爾佳暱、豆豆故事、時尚G點、洛陽明熙空間設計、碧桂園餐飲文化有限公司、正林廣告有限公司、崑崙石油、滙豐鳳山公寓、碧生堂名媛會所、洛陽鉅惠商貿有限公司等十四家愛心企業、愛心商家協辦的「關愛退伍老兵千件商品義賣義演活動
  • 這個支隊100多名退伍老兵齊聚軍營 最關注的竟是炊事班
    原標題:這個支隊100多名退伍老兵齊聚軍營,最關注的竟是炊事班    青年官兵立志在軍營,退伍老兵齊聚回故地。當年的熱血男兒都已50多歲的人了,有生之年還能再見面嗎?這成了退伍老兵們一個共同的話題和期盼。前不久,曾在這個支隊服役的老兵們在微信群裡,紛紛感慨,「離開部隊已經整整30年,大家是否還有機會重返老部隊團聚,回到老連隊共度一次曾經的節日,回憶當年的點點滴滴。」
  • 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提供專屬體檢套餐 20名退伍老兵收到特殊禮物
    20名退伍老兵收到建軍節特殊禮物8月1日上午7時30分左右,來自奎文區各個街道的20位退伍老兵,齊聚東風東街與濰州路交叉口以北300米處路西的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他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體檢卡,並且當天就能參與體檢。
  • 延津:退伍老兵的愛心早餐
    早上7點的延津城,路上行人還不算多,鄭鋒威的早餐店裡卻是一派火熱景象,他要一碗豆漿,我來兩根油條,鄭鋒威夫妻二人忙的不可開交。即便每天都這麼忙,他們也不忘記給防疫卡點值班人員送愛心早餐,鄭鋒威說「店裡再忙,給卡點送個飯的功夫還是有的」。
  • 退伍老兵的胡楊老兵雞場
    2020年11月23日,察布查爾縣胡楊老兵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杜如正給飼養員指點蛋雞產蛋期注意管護事項    2016年開春,共產黨員、退役軍人杜如正聯合4名老兵籌資辦起「胡楊老兵雞場」,目前,日產雞蛋10萬枚,年銷售總額達到1000多萬元,解決了當地貧困戶等就業12
  • 退伍老兵,您的軍旅生涯餘額不足,但永不欠費!
    退伍前請留下你們的烙印「彎度過大一定要提前剎車,減速慢行,跟車行進要把握車距……」、「我們部隊的司機,一定要端正思想態度,不能開英雄車和霸王車,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車場日,即將退伍的駕駛員和旁邊的「徒弟」嘮叨著,言語之間透露著一種難以割捨的軍旅情懷,也是一個老兵對部隊建設的傾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