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風光無限美——衡山縣江東鄉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2020-12-19 華聲在線

朱章永 李兵

這裡,奏響了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的積極樂曲;

這裡,書寫了精準扶貧服務民生的嶄新篇章;

這裡,記錄了美麗鄉村建設推進的堅定步伐;

這裡就是衡山縣江東鄉。

走進江東鄉,這裡生機盎然、萬千景象;相約江東鄉,這裡宜商宜居、激情蕩漾、無限暢想。

江東鄉位于衡山縣西北部,距縣城47公裡,東臨嶺坡鄉,北鄰白果鎮,西界貫塘鄉,南接東湖、新橋兩鎮。鄉境內南河下遊原有一座兩個石墩的木板橋,名「雙墩橋」,後演變為「江東橋」,江東鄉即以此得名。全鄉總面積34.3平方公裡,耕地面積1.34萬畝,總人口2.1萬餘人。

近年來,江東鄉黨委政府緊密圍繞「生態立鄉、富民強鄉」的發展戰略,立足實際,科學謀劃。積極適應新常態,以轉型升級為主線,堅持統籌兼顧,堅持低調務實,奮力做大經濟,做實民生,做優環境,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局面。該鄉多次獲評「衡陽市文明村鎮」「衡陽市糧食生產工作先進鄉鎮」「 衡陽市農村環境和衛生綜合整治十佳鄉鎮」「衡山縣農業農村工作先進單位」等殊榮。

調結構促增收,打造特色產業

「無農不穩,無商不富,糧安天下。」懷著深厚的百姓情懷,江東鄉政府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優化產業結構,加速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發展,不斷優化城鄉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油罐子」。

構建現代農業發展體系。不斷探索「訂單農業」,實行「企業+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積極培養種糧大戶,扶持農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現全鄉共流轉土地6500畝,全鄉3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有81戶,比前年增加24戶;1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有8戶,5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有3戶,1000畝以上農業發展公司有1家。

突出特色種養殖業發展。江東鄉的特色種養殖業實現了從無到初具規模。帥兵烏雞場養殖規模已接近2萬羽,出產的烏雞、烏雞蛋暢銷城鄉消費市場。嶽北龍騰生態立體養殖合作社,依靠當地獨特的生態資源和地理條件,養殖業的迅速發展不僅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而且豐富了城鄉居民舌尖上的美味。同時,以公司帶農戶形式的黃山羊、黑山羊、龍蝦養殖已在多村推廣,一個多方位的特色種養殖鏈正在逐步形成。

促推特色油茶林業和珍貴花卉發展。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和珍貴花卉苗木農場建設,全鄉開荒種植油茶600多畝。衡山縣大坪景觀花卉苗木家庭農場在培植名貴花卉、綠化苗木等方面來勢良好,不少珍貴苗木在市場上廣受歡迎,贏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激活內生動力,推進脫貧攻堅

「多虧了陳書記的大力幫扶,讓我家脫貧有了希望。現在不僅我自己有事情做,兒子也被幫忙聯繫去廣州打工,有了一份不錯的收入,現在全家人都努力把日子過得更好……」這是江東鄉江東村旺州組村民李清明的一番感言。

據了解,李清明今年50歲,膝下育有2個兒子,其妻曹運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長期慢性病,2個兒子分別做學徒、讀書。原本比較清貧的家庭後因病致貧,由於經濟來源有限,他家一直未能脫貧。

李清明口所說的陳書記便是該鄉黨委書記陳昌義。去年4月,陳昌義接手幫扶李清明家,陳昌義通過走訪了解情況,針對該戶實際情況,制定了具體幫扶措施。一方面幫助李清明發展產業,種植了35畝優質稻;另一方面對其兒子進行就業扶貧,聯繫安排他們都去廣東務工,為之爭取了外出交通補助,此外還進行了醫療救助,政府代繳醫療保險600元,提高報銷比例10%。

有了政府幫扶,李清明在欣喜之餘,更是能量滿滿。現在通過一家人共同努力,他種植的優質稻有2萬收入;外出務工的兒子,1年也有2.8萬元收入;全家人均收入有了1.2萬元,已超過脫貧標準。

和李清明一樣,受到精準幫扶的貧困戶不在少數,該鄉馬鞍村杉山組村民劉紅玉也是其中之一。

據悉,劉紅玉現年27歲,說不了話,她的丈夫劉愛國,今年33歲,患長期慢性病痛風。二人育有1女,在職業學校學軟體,其家中還有年邁多病的父母需要照料。由於沒什麼經濟來源,一家人日子過得很貧困。

2017年,鄉紀委書記李建軍接手幫扶該戶後,通過各種幫扶措施,讓劉紅玉家成功實現脫貧。

「扶貧先扶志,產業就業扶貧,是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的關鍵之舉。」該鄉黨委書記陳昌義如是說。近年來,該鄉黨委政府充分激活內生動力,利用各種扶貧項目的支撐,落實各項精準扶貧惠民政策,奮力推進脫貧攻堅。

強化認識抓脫貧。切實將脫貧攻堅作為當下最重要的民生工作來抓,以超常舉措、超強力度予以推進。成立鄉扶貧辦,負責具體工作開展。黨委書記和鄉長作為「第一責任人」,構建覆蓋全鄉、一抓到底的責任網絡,掀起了集中整改的強大攻勢。每周周前會進行一次調度,聽取和掌握各村帶隊領導工作開展情況,確保責任層層落實,幫扶舉措落到實處。全鄉結對幫扶100%覆蓋,每個村明確了帶隊領導、業務指導員、聯絡員,確保建檔立卡工作檯帳規範詳實。深入開展走訪,全面開展幹部結對幫扶,鄉村兩級幹部充分利用下班周末時間對貧困戶進行走訪,全面了解貧困戶當前的生活、收入等情況。

聚焦問題促整改。多措並舉強化宣傳。多次召開鄉村兩級業務培訓會,建立江東鄉脫貧攻堅微信群,及時傳遞扶貧信息。精準把控貧困戶進退。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回頭看」,為各村清理「假貧困戶」提供了依據。同時,該鄉紮實落實「五個一批」,結合貧困戶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進行幫扶脫貧。

建設美麗鄉村,打造幸福家園

「以前環境差的時候,村裡人想帶著家人搬出去,現在環境好了,大家都想勸親戚搬過來。」村民們都說,現在農村和以前可不一樣了,現在不比城裡差,美麗鄉村建設,讓村裡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今,走進江東鄉廣大農村,只見一排排整齊的房屋美觀氣派,房前屋後綠樹成蔭,寬闊的水泥路乾淨整潔,別致的庭院鮮花怒放,敞亮的文化廣場氣派非凡,村民相聚談笑風生……一幅幅新農村建設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據了解,為使美麗鄉村建設落地深根,該鄉以「生態立鄉」為著力點,堅持把農村大環境整治作為改善民生的切入點,集聚力量,著力打造亮麗新鄉鎮、新鄉村。

——推進文體廣場建設。投資460餘萬元的鄉文體廣場通過高標準規劃設計,經過一年不懈努力,現已建成投入使用。其中廣場佔地約10畝,包含了地標性小花園、觀光綠化帶、鵝卵石休閒小道,大理石鋪裝廣場,標準化籃球場、高清LED顯示屏、健身小區等文化、體育、娛樂設施。廣場啟用後,極大地豐富了周邊群眾的文娛生活。佔地20餘畝的集貿市場新建搬遷項目已完成「三通一平」工作,現正在進入主體工程建設階段。

——夯實水利設施建設。去年,對新橋水庫主幹道和重點河道、水渠、溝圳、U型渠實施水泥硬化,確保旱澇保收。特別是在「6·15」特大洪水之後,該鄉爭取上級資金和村民投工投勞共計達80餘萬元,修繕小農水項目37處,電排2處,小水閘2處,河堤2處,山平塘15口,渠道1710米,整固南河河堤兩公裡。對4個小二型水庫進行除險加固,通過對這些水利設施的新建與維修,從而保障了江東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

——做好鄉村路橋建設。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流車流的不斷增加,該鄉原有的鄉村路橋承載能力日漸捉襟見肘,為緩解交通壓力,去年,全鄉新修水泥公路6公裡、砂石公路12公裡,拓寬原鄉村水泥路3.5公裡,維修橋梁1座。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以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為切入點,整合力量,加大投入,創建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去年,對白龍社區實施了新農村示範點建設,同時組織資金50萬元對全鄉主要街道和重點村組進行衛生大整治,從而確保農村環境衛生有了良好的改觀,村民宜居環境幸福指數顯著提高。

「鄉村振興戰略、人居環境改善、環保整治等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為此,我們將不遺餘力做好這項工作,讓更多百姓受惠……」談及美麗鄉村建設,鄉長胡向軍語調堅定道。

9月29號,江東鄉召開「愛滿江東、心繫你我」慈善募捐暨衡山縣第一家江東鄉慈善分會成立大會。

活動以文藝演出與會議議程穿插的方式進行,舞蹈《盛世花開》拉開了活動的序幕。活動現場對江東鄉慈善分會理事、榮譽會長及副會長進行了授牌,並向8名貧困對象進行了愛心資助。

潮平岸闊催人進,風正揚帆正當時。江東鄉正在無比堅定地奏響發展的最強音,激情飛揚地譜寫著奮飛發展的新華章!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王梅]

相關焦點

  • 2019湖南衡山縣鄉村小學教師招聘100人公告
    為落實《中共衡陽市委 衡陽市人民政府 關於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重點解決我縣鄉村學校師資不足的問題,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我縣基礎教育成果,根據《湖南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辦法》(湘人社發〔2019〕1號),擬面向全社會公開招聘100名鄉村小學教師。
  • 衡山縣稅務局: 積極落實減稅降費為企業發展添動力
    衡陽日報10月10日訊(通訊員曹海濤 陳信良)  今年以來,衡山縣稅務局以納稅人為中心,大力開展「非接觸式」辦稅,針對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讓減稅降費的紅利扎紮實實落在企業
  • 一村一品丨衡山縣龍塘村:湘蓮產業美了鄉村富了農民
    衡山縣江東鄉龍塘村的「一村一品」湘蓮產業扶貧基地,400畝的連片荷塘裡,蓮蓬果實纍纍。蓮農們背著背簍在荷塘裡採摘蓮子。盛開的蓮花美不勝收。「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盛景美了鄉村。紅網時刻衡陽7月20日訊(通訊員 廖晶 劉永歡 文雅婷 記者 宋美君)俗話說:「五月花,六月蓮,七月八月採蓮蓬。」近日,在衡山縣江東鄉龍塘村的「一村一品」湘蓮產業扶貧基地,400畝的連片荷塘裡,蓮蓬果實纍纍,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 福建漳州江東往來人 最愛鱸魚美
    福建漳州江東往來人 最愛鱸魚美出處:廈門日報 作者:張奇輝 水產養殖網 2015-03-09 08:49:00其中尤以江東鱸魚館、江東大酒店廣為名揚,可同時容納1000多人就餐,特色美味菜餚以鮮活的江東鱸魚最為著名。【故事】江東鱸魚謂之「東溪奉母魚」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寫出了「忽憶鱸魚膾,扁舟往江東」的佳句。然而他詩中的「江東」,並非漳州龍海的江東,泛指長江東面,特指烏江一帶。傳說中的江東鱸魚的來歷,正好來自長江三角洲的松江。
  • 衡山縣查處一起運輸車嚴重路灑案件
    紅網時刻7月3日訊(衡山縣分站記者 陳亮)7月2日,記者從湖南省衡山縣城管局獲悉,近期從嚴從重查處了一起運輸車嚴重路灑案件,這是《衡陽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正式執行以來衡山縣查處的第一起行政處罰案件。
  • 煙臺,一座風光無限的城市
    煙臺,這座風光無限的城市,最值得「慢慢」品味。漫步街頭,總有些念舊的老街區在街角等候,駐足的你頃刻便能訪古憶昔。在領事館舊址屏息凝神,感受開埠百年的變遷,在熱鬧的商行靜靜聆聽,叫賣吆喝似乎迴蕩耳邊。在這座城,緩緩徜徉於整潔的街道,點點留戀於秀美的風光。這座風光無限的城市真的值得慢慢品味、慢慢生活、慢慢欣賞、慢慢享受。待到疫情結束,我在煙臺等你!
  • 衡山縣:實施三舉措保護黑惡犯罪線索舉報人
    近日,衡山縣出臺了《衡山縣關於廣泛收集黑惡犯罪線索的通告》《衡山縣黑惡犯罪及「保護傘」線索舉報獎勵實施辦法》《關於保護黑惡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試行)》,規範線索舉報人保護工作。   《衡山縣關於廣泛收集黑惡犯罪線索的通告》,詳細列舉了12種涉黑涉惡犯罪的行為,向社會公布了舉報電話、郵箱,迅速提升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社會影響力和群眾知曉率。
  • 鞏義南嶺風光無限美 山丹丹開花豔豔紅
    夏日南嶺草木榮,風光無限別樣情。 山丹花開紅似火,花如燈籠葉如松。 道道水來道道嶺,道道山嶺有美景; 南嶺風光無限好,山丹花開豔豔紅。
  • 日本在聯合國風光無限,美代表卻憤怒離席,網友:損兵折將
    引言 日本這次在聯合國可謂是風光無限,屆時美國代表卻憤怒離席,有網友對此表示:日本這次要損兵折將了。 在聯合國風光無限 據相關消息報導,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日本在聯合國就提出了一個讓人難以理解的要求。
  • 80後阿菜的「環球社會創新紀實之旅」
    2012年7月,他開始為期一年半的「環球社會創新紀實之旅」,在路途上,他用攝像機對準了那些用創新方法解決社會問題的年輕人,用他們的故事來啟發與鼓勵中國的年輕人參與到社會創新的浪潮中。從出發至今,阿菜已經走過了15個國家,用近100小時的素材紀錄了60個正在改變世界的故事。也許每個人都會有過環遊世界的夢想,但阿菜的這一個,有點不一樣。
  • 產業扶貧挑起富民「大梁」 衡山縣產業幫扶100%全覆蓋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衡山縣堅持「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把產業扶貧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的核心舉措,積極培育壯大扶貧產業,促進貧困群眾增收,全縣鄉村處處湧動著產業扶貧的股股激流——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建設扶貧基地、開展消費扶貧……全縣正朝著脫貧攻堅目標攻堅克難,穩健邁進。
  • 先行先試拓新天 ——于都縣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踏著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激昂鼓點,今日的於都百萬兒女砥礪奮進,先行先試,用一次又一次的精彩跨越,繪就幸福於都的新篇章。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惠風時雨已經來臨,於都振興發展、跨越發展新的帷幕已經拉開。
  • 陣痛之後的新生——阿城市克難攻堅謀求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東北網12月23日電 題:陣痛之後的新生——阿城市克難攻堅謀求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到阿城採訪,一股空前的活力,使人感到生機撲面。沉悶的局面是怎樣打破的?老工業基地改造的歷史堅冰是怎樣打破的?如何重鑄昔日的輝煌?
  • 衡山縣遠教脫貧顯身手
    華聲在線4月2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德榮 通訊員 夏建軍 曹俊峰)4月20日10時許,衡山縣福田鋪鄉石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曠正昌打開家裡電腦,進入智慧遠教綜合服務雲平臺「綠心」土產網店,輕輕點擊幾下,就把土雞蛋、手工豆腐乳等農副產品賣出去了,賺了200多元。
  • 衡山縣全力打好馬路市場整治攻堅戰
    紅網時刻衡陽12月24日訊(通訊員 唐欣穎 文雅婷 記者 宋美君)近年來,衡山縣大力開展馬路市場專項整治活動,取締以路代市、佔道經營的「馬路市場」,實現 「還路於民,還貿於市」。衡山縣白果鎮曉嵐村與湘潭縣青山橋鎮和花石鎮隔江相望。
  • 衡山縣:仙逸人間生態旅遊項目舉行規劃評審會
    (原標題:衡山縣:仙逸人間生態旅遊項目舉行規劃評審會) 紅網衡山縣分站
  • 衡山縣第四中學捐建圖書室大型聯合助學活動
    出席本次活動的有衡山縣白果鎮黨委書記朱學峰及衡山縣教育局負責人。 2019年6月份,廣東獅子會資助衡山縣四中36名學生,12月份,又資助該校價值29萬元的1200套高中生課桌椅。今天,又給衡山四中學生送來了愛心滿滿的資助。
  • 星辰文藝 | 王超斌:醉美江東銀杏黃
    參加完每年一屆的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工藝發展研討會,我暫別銀裝素裹的京城,馬不停蹄地飛抵騰衝,專程去欣賞正當盛時的江東銀杏黃。 走出機場,遠近高低不同的叢叢綠意映入眼帘,不溫不涼的習習和風撲面而來,一派迥異北國的西南風光讓我神清氣爽。  我脫下臃腫的冬裝,換上輕便的休閒服,跟著西垂的斜陽,乘車直達江東古村。
  • 火了冰天雪地 美了綠水青山——新疆持續推進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紀實
    火了冰天雪地 美了綠水青山——新疆持續推進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紀實年磊攝(中經視覺)對大多數人來說,新疆之美也許是千裡花海、萬裡雪山,也許是高寒草甸、大漠胡楊;也許是燦爛星河、茫茫戈壁,也許是碧水如鏡、層林盡染……在這些景象的背後,新疆之美更是人與自然的相依相伴,和諧共生。一句歌詞的變遷「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克拉瑪依之歌》是60多年前這座石油城市的真實寫照。
  • 2020我鏡頭中的時光流水,足跡下的金色中原,兩都一國紀實篇
    中原大地美景無限,河南開封菊香四海,大美洛陽綻放金光,美麗的山西澤州飛燕傳情,使我盡情地漫步追風。十一月,金色的世界無處不有,十一月東京汴梁的美麗菊花還在飄香,十一月千年陽阿飛燕故裡傳出陣陣樂聲。這一月,我跟隨時光的流水,去追尋暢遊這兩都一國的無限風情(洛陽九朝古都、開封六朝古都、大陽曾是漢時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