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經進入冬季,是一年中魚最難釣的一段時間。如果想在這個時候騙魚兒上鉤,不僅要有合適的天氣、好的釣組,打窩也是非常關鍵的。
今天華子就跟大家分享幾個老釣手在冬季野釣時的打窩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喜歡垂釣的釣友。
一、找魚群
冬季找魚是關鍵,這也是冬釣的核心技巧。找魚群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很困難,因為魚群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位置會發生變化,憑藉經驗只能讓你儘量找到魚群,很難說每次都能找準位置。
說找魚群簡單,其實就一句話,哪裡水溫更高就選哪裡,往往就能碰上魚群。這就需要我們了解跟水溫有關的一些因素,這樣才方便推斷水溫更高的地方在哪裡。
水的深淺不同水溫差異巨大,正常來說水溫會隨著水深的變化階梯性下降,有每下降多少米水溫下降多少度的說法。
但是水又有4度是密度最大的特點,這就導致深水中水溫會穩定在4度左右。所以釣深水還是釣淺水,還是跟總體水溫有關。
水錶溫度會介於每天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之間,所以有說法是氣溫低於10度,老老實實釣深水。
某個區域是否向陽,對水溫影響也非常大,因為向陽的位置光照更加充足,而光照有升溫的效果。
所以冬季找魚群,方位要向陽是最為基本的規律,往往是在向陽的方位作為基礎,來尋找特殊地形找魚群的。
某個區域是否避風,對水溫影響也非常巨大,不被風吹的地方明顯水溫會更高一些。所以冬季釣魚在釣點的選擇上向陽避風的方位是首選。
地形的有差別,水溫也會有差別。比如水草區域,水中枯草有保溫效果,所以冬季釣草也是好選擇,也不需要像釣明水一樣那麼深遠。
或者水中有障礙物的地方,尤其適合釣河流,障礙物可以幫助魚減少流水的衝刷。比如水底有石碓,水中有樹樁,水中的橋墩,水中的停船等等。
二、讓魚咬鉤
找到魚群之後如何讓魚咬鉤,這個也是核心技巧,氣溫低魚不怎麼愛進食,技巧上都是要圍繞著讓魚輕鬆進食才行。
使用小鉤,讓魚在開口幅度不大的情況下也能把餌料吃進去。子線要細,減少檔口情況的發生(推薦用美人魚的魚線,很柔軟,更容易入口)。
必要時還可以使用更長的子線,這樣有一定的擺動誘魚的效果,可以有效提升咬鉤量。越是氣溫低,越是需要逗一逗,所以長竿短線的各種釣法在冬季更有優勢。
餌料要輕而且要小,這是保證魚能順利進食的前提。或者使用活餌來垂釣,活餌有動態蠕動的效果,也能提升咬鉤量。
但是冬季一定要牢記,不管使用何種餌料,都一定要注意餌團要小並且很輕。
比如說紅蟲,有的釣友在冬季喜歡使用紅線把紅蟲紮起來,在水中蠕動效果無敵,上鉤的往往都是大鯽魚。
原因在於餌團過大,小鯽魚吃不進去而已,所以餌料的大小和輕重不但會影響魚口的多少,還能過濾釣小鯽魚。但是往往得不償失的時候居多,所以餌料還是輕一點好。
大家記住了嗎?再簡單回顧一下。
第一就是找魚群,因為低溫低鯽魚不愛動而且喜歡扎堆,找到魚群自然收穫客觀。
第二就是如何讓魚咬鉤,氣溫低魚情不行,要儘量降低魚進食的困難度。
還有就是,要選擇細長身的細尾浮漂(推薦漁夫子的LW006),這樣的浮漂更容易被魚帶動,而且漂尾剩餘浮力小,哪怕是很輕的吃口,也能給出清晰的頓口。
做好這3點,冬季天冷也能有好收穫。
浮漂品牌排行榜前十位(最新)
浮漂到底怎麼選?(2分鐘學會)
7米2魚竿哪個牌子最輕質量好?(強烈推薦)
冬釣輕口鯽魚,應該怎樣調整?(強烈推薦)
冬釣鯽魚全攻略(大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