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系」地產板塊業務持續收縮

2020-12-21 同花順財經

順發恆業3年未拿地土儲匱乏

本報記者鄭娜童海華上海報導

「不再拿地,是不是準備轉型?」日前,有投資者在交易互動平臺向順發恆業股份公司(000631.SZ,以下簡稱「順發恆業」)發出這樣的提問。

事實上,2016年至今,順發恆業均未曾獲取新的土地儲備,除位於安徽淮南的兩個擬建項目外,也無其他土地儲備資源。

沒有「糧倉」的順發恆業,業績也逐漸失去了支撐。在經歷了2018年營業收入腰斬、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逾三成後,2019年一季度,順發恆業營收同比大跌70.66%至2.1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也同比下滑45.23%至2.14億元。

就未來的拿地計劃及公司發展戰略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致函順發恆業,公司董秘回復稱,問題涉及公司未曾對外披露的信息,同時當前窗口期,不方便接受採訪。記者也致電致函順發恆業間接控股股東萬向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萬向集團」),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進一步回復。

不過,順發恆業更新後的2018年年報補充披露的內容顯示,其「2016年起開始業務轉型的戰略思考與研究,目前公司正處於轉型重要時期」,並提出將「跟蹤大股東聚能城項目進展,適時參與新型產業園區開發建設與運營管理」。據披露,萬向集團的聚能城項目已於2019年3月舉行了開工儀式。

在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看來,大股東的項目開發對於順發恆業的影響相對有限,也並不能解決企業當下面臨的問題。

順發恆業3年未新增土地儲備

順發恆業實際上從2016年起便沒有新增土地儲備。2016年年報顯示,順發恆業累計持有兩塊土地儲備,均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分別為淮南HGTP09015地塊、淮國土掛06021地塊三期。2017年、2018年年報中,順發恆業的土地儲備依然為上述兩地塊。

據東方金誠2019年5月27日出具的跟蹤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3月末,順發恆業上述兩個項目規劃建築面積合計50.1萬平方米,平均樓面地價354.81元/平方米;土地款已全部支付,共計1.79億元。

不只是土地儲備未增加,2016年,順發恆業新開工面積僅6.98萬平方米,同比大幅下降80.58%。東方金誠評級報告披露,2017年、2018年,順發恆業連續兩年無新開

工項目;同時,其在建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也從2016年的88.86萬平方米,一路降至2018年的6.98萬平方米。

同時,由於儲備項目不足,可供在當期推售的新項目少,2016~2018年,順發恆業的合同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連續3年下降。其中,2018年,合同銷售金額、銷售面積分別為21.19億元和10.85萬平方米,均較2017年同比下滑16.41%、9.28%。

由此,順發恆業業績也從2017年的66.82億元驟降至2018年的27.16億元,同比下降59.36%;其中,房地產業務收入為24.29億元,同比下降62.8%。2019年一季度,其營收同比大降70.66%至2.1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也同比下降

45.23%至2.1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順發恆業經營的項目主要分布在杭州市、安徽淮南市和江蘇南通市。東方金誠評級報告指出,受所在經營區域房價上漲,順發恆業結算價格提高,2018年以來其毛利率提升較為明顯。數據顯示,2018年,其房地產開發與銷售毛利率為47.06%,同比上升了25.6個百分點。

不過,隨著杭州相對單價較高的可售項目減少,順發恆業業績增長將面臨挑戰。據披露,截至2018年末,其已完工項目中,杭州各項目未銷售面積合計僅剩1.94萬平方米,其餘項目皆在江蘇南通、安徽淮南,且大部分銷售進度在95%左右;位於安徽淮南的澤潤園二期的銷售進度為77.47%,位於江蘇南通的御園一期、御園

二期銷售進度為88.39%、91.15%。

而截至2019年3月末,順發恆業在建房地產項目僅1個,位於江蘇南通市,總規劃建築面積約6.98萬平方米,總可售面積4.93萬平方米,已售面積為4.8萬平方米,未售面積僅0.13萬平方米。東方金誠直言,順發恆業「在建及擬建項目少且未來可售面積有限,對未來房地產業務持續發展支撐力度弱」。

6月11日,順發恆業發布了更新後的2018年年報,其增補披露的信息顯示,2019年計劃開工建設淮國土掛06021地塊三期,規劃建設面積9.51萬平方米。

這樣一來,順發恆業的儲備項目將剩下位於安徽的淮南HGTP09015地塊,其規劃建設面積約41.61萬平方米。東方金誠

的評級報告顯示,該地塊樓面地價為377.73元/平方米,但尚未取得土地證。

順發恆業零拿地的情況或許能在2019年有所改變。關於拿地計劃,順發恆業也在更新的信息中表示,「重點關注杭州、蕭山、浙江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的機會,關注土地市場動態,積極參與目標區域的土地獲取,適時適度增加土地儲備1~2宗」。至今,順發恆業尚未有拿地的舉動。

張波指出,順發恆業開發面積偏少,同步會造成收益的減少,收益減少會影響企業自身資金實力,資金實力不足又會再次影響拿地節奏,這是一個循環過程。除非有著特殊資源優勢,中小房企如果自身發展乏力,被淘汰的機率就會逐步增大。

跟蹤「聚能城」項目

對於順發恆業來說,「特殊資源優勢」應該就是其大股東萬向集團了。

公開信息顯示,萬象集團以汽車零部件製造和銷售為主業,是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代表企業之一,其由民營企業家魯冠球於1969年創立。2017年10月25日,魯冠球逝世,其子魯偉鼎接班。在魯冠球未竟的事業中,「萬向創新聚能城」是極其重要的一項。

據《浙江日報》報導,2015年,萬向集團啟動「萬向創新聚能城」建設。這項被萬向集團稱為「轉型集大成之作」的項目位於杭州市蕭山區,佔地面積約8.32平方公裡。

作為萬向集團旗下的地產平臺,自2015年年報起,順發恆業便

將「參與大股東聚能城的建設,積累新型園區開發建設與管理的經驗」放在公司的「經營計劃」中。

中信建投在2016年初的研報中稱,「未來10年,萬向集團將投資2000億元建設一座萬向創新聚能城,其中將包括新能源零部件、電池、客車和乘用車等產業,公司作為萬向集團旗下核心地產平臺,將在聚能城的開發建設以及未來的運營方面,發揮核心的作用。」

此後,2016年、2017年年報中的經營計劃便始終包括「跟蹤大股東『聚能城』項目進展情況,適時參與新型園區開發建設與管理」,但彼時該項目並無動工的跡象。而順發恆業於2019年3月份披露的2018年年報中,也未提及

該項目。

不過,3月25日,萬向創新聚能城的開工儀式終於在杭州市蕭山區舉行。順發恆業也在其更新後的2018年年報中增補了「跟蹤大股東聚能城項目進展,適時參與新型產業園區開發建設與運營管理」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業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板塊中,順發恆業明確提到,「2016年起開始業務轉型的戰略思考與研究,目前公司正處於轉型重要時期。」而這或許正是順發恆業一直以來拿地不積極的原因。

在張波看來,大股東的項目開發對於順發恆業的影響相對有限,也並不能解決企業當下面臨的問題,參與到大股東項目對於

順發恆業或有收益方面的增長,但並不能改變其自身發展乏力的現狀。

事實上,2018年11月18日晚,順發恆業曾公告稱,萬向集團公司擬收購萬向資源所持順發恆業61.33%股權,從而成為上市公司直接控股股東。當時有分析認為,此次轉讓是為收購萬向集團酒店資產和聯合開發創新聚能城做準備。

2018年11月20日,萬向集團向證監會提交了《萬向集團公司要約收購義務豁免核准》申請材料,在收到反饋意見後,於2019年1月15日申請延期回復,但因「本次反饋意見相關事項的具體落實還需一定時間,相關材料還需要進一步補充收集與完善」,萬

向集團在2019年2月28申請中止審查豁免要約收購順發恆業申請文件。

此後,7月15日,順發恆業發布公告稱,萬向集團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CEO魯偉鼎日前宣布將萬向集團截至2018年度審計報告的資產全部捐贈設立魯冠球萬向事業基金。同時,順發恆業也強調,該項舉措並不會導致公司經營方向與戰略發展、經營決策機制等發生變化,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不會影響股東利益。

不過截至目前,該事項並無更多動向,順發恆業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也僅表示,一旦萬向集團公司準備披露具體計劃、方案時,公司將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來源: 中國經營報

相關焦點

  • 萬向信託:冒失的地產局
    萬向信託不僅踩雷長城影視、華儀集團、同濟堂醫藥、「中科系」等多家企業,它還過度依賴地產業務,曾9個月內12次「輸血」同一家房企,埋下風險隱患。地產「朋友圈」風險擋不住信託奔向地產業務的腳步。近日,萬向信託通過增資1億元入股台州盛耀置業有限公司,持股30%,同時向其提供借款3億元,期限18個月。
  • 萬向系脫實業向金融?魯偉鼎時代的萬向變了
    萬向系上市公司業績下滑區塊鏈最重要的玩家中,不能少了萬向。從2015年開始,萬向幾乎是一手炒熱了國內的區塊鏈概念,其在上海舉辦的區塊鏈峰會已經成為國際最重要的區塊鏈行業會議之一。萬向系創始人魯冠球去世後,他的兒子魯偉鼎去年底接任萬向集團董事長。不過,這位曾在早期投資華誼兄弟的年輕才俊顯然更喜歡金融投資,而非萬向系起家的汽車零配件實業。萬向控股由魯偉鼎於2007年出資組建,是以金融投資為主業的投資控股集團,其中保險業務佔比最大。
  • 寶能系減持萬科已套現718億元 地產板塊上市計劃被曝將推遲
    從2018年4月起,經過近20個月的持續減持,萬科A2019年12月19日公告披露,寶能系旗下鉅盛華和前海人壽的總持股比例已降至5%以下,有媒體估算,其已套現589億元。持股低於5%之後,寶能系的減持動作將不需要再進行披露;而從萬科的年報及一季報可發現,在去年12月公告後的103天內,寶能系的減持還在繼續,期間共減持萬科約1.42%股份。
  • 魯偉鼎掌舵900天 萬向系降速
    來源:時代周報在魯偉鼎掌舵900餘天后,萬向集團核心板塊的業績開始出現下滑。4月20日,萬向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萬向錢潮(000559.SZ)發布2019年年報。萬向集團是萬向系的旗艦,目前對外持股24家公司,所涉產業以汽車、新能源等居多,旗下持有包括萬向錢潮、萬向資源、萬向電動車、萬向新能源客車、萬向一二三在內的22家子公司股份,包含萬向錢潮和順發恆業(000631.SZ)兩家上市公司。
  • 起底寶能集團:折戟萬科與地產板塊的上市計劃
    「寶萬之爭」令寶能系和姚振華一戰成名。   2015年7月,姚振華所掌控的寶能系舉牌萬科,並通過數次增持,一度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這一場股權攻防戰持續近兩年時間,最後以寶能系敗退萬科、華潤退出、深圳地鐵上位萬科第一大股東告終。截至2019年8月28日,來自寶能系的鉅盛華已將萬科A的股份減持至7.86%。
  • 萬向系接盤燙手!浙商基金成立十年陷虧損泥淖,肖風「廉頗老矣」
    此前,萬向系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終於如願拿下浙商基金的控股權。今年1月22日,證監會官網發布關於核准浙商基金變更股權的批覆。批覆顯示,核准浙江浙大網新集團有限公司(浙大網新)、通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通聯資本)將所持公司全部股權合計50%轉讓給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民生人壽),後者正式成為浙商基金控股股東。
  • 揭秘| 大佬背後的大佬:復星系、明天系、萬向系、中植系……
    有產業,有投資,還有保險業務,實體加金融,兩手都很硬。  不誇大地說,「復星系」急劇膨脹的財富,大半來自於所併購的企業。郭廣昌給自己的定位就是要做產業整合者,他說:「中國的經濟發展現狀使整合成為一種需要,其次,競爭壁壘在降低,中國社會在走向工業化、城市化、民營化,這個過程使整合成為一種可能。」
  • 持續收縮業務 飛利浦緣何作別消費電子
    縱觀飛利浦這幾年的架構和業務調整,其消費電子業務在不斷萎縮。近年來飛利浦確立了要將主要業務向醫療電子和照明等利潤更為豐厚的領域延伸的戰略,而在消費電子領域則開始收縮業務。  飛利浦中國投資公司有關人士表示,「在CRT時代,飛利浦也曾在彩電領域取得輝煌,但在公司內部,與收益頗豐的醫療、照明等業務相比,利潤微薄的消費電子業務早就成為飛利浦眼中的雞肋。」
  • 魯冠球的萬向集團全被「捐」了!涉及4家上市公司
    同時,魯冠球的兒子、2017年11月正式接過父親衣缽的萬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魯偉鼎宣布了一件大事:萬向董事局決定,按照《信託法》和《慈善法》正式開始辦理,將萬向集團公司截止 2018 年度審計報告的資產,全部捐贈設立魯冠球萬向事業基金。
  • 多年後中糧地產板塊再啟重組 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大悅城地產方面稱,目前,中糧地產專注於住宅開發業務,大悅城地產專注於商業地產開發業務,本次交易能夠最大程度解決二者的同業競爭問題,使雙方站在同一角度更加有效地分配住宅和商業資源,給大悅城地產的業務拓展與業態配比帶來更多的靈活性和更大空間。  發展路徑  中糧集團地產業務板塊的發展路徑曾經歷過多次調整。
  • 貝特瑞40萬平米石墨烯導熱膜項目投產 三大業務板塊持續發力
    (原標題:貝特瑞40萬平米石墨烯導熱膜項目投產 三大業務板塊持續發力)
  • 傳世芳華 城市築作 懋源地產 「璟系」新品墅立北京
    城市中心區域、低密別墅產品、創新定製設計——5月4日,2018年懋源地產「璟系」產品發布會在北京寶格麗酒店舉行。 作為懋源璟系「雙璧」——位於北京三環內的懋源·璟璽和位於朝陽孫河板塊的懋源·璟璽,都將在今年年中正式呈現。 懋源璟系:為城市精英定製城市中心區的別墅 懋源地產始終專注於「為特定階層定製豪宅」的信念。5月4日當晚,懋源地產總經理助理、營銷策劃總監劉強表示,懋源地產正式推出城市低密別墅類產品「璟系」,就是為城市頂級精英提供美好生活的居所。
  • 二掌門姚建輝坐鎮 何時能圓「寶能系」地產7000億美夢
    在寶能地產板塊獲得新一輪融資後,姚振華為十年前就喊出的寶能地產IPO制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如今面對最晚2022年上市的承諾和市值最高達7000億元、淨利超400億元的目標,掌舵寶能地產多年的姚建輝如何實現?
  • 天津松江回復問詢:房地產業務業績持續下滑
    對於公司業績持續下滑並虧損的原因,天津松江表示,公司業務類型包括房地產業務、融資租賃業務和信息服務。房地產業務方面,2019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0.59億元,主營業務成本0.44億元,同比分別減少91.82%、91.29%;費用合計3.60億元,其中財務費用2.8億元,佔比77.77%。
  • 浙商銀行民企股權排序暗流洶湧 萬向系對標安邦系
    其中最亮眼的當然是萬向系,和與安邦系關係密切的旅行者汽車集團—直到2017年,雙方一直並列該行民企第一大股東。歷次增資(除2013年定向國資)中,旅行者汽車集團以唯一一家公司出面默默增持,而萬向系則通過旗下多家公司增持,且股權往往在這些公司之間輾轉騰挪。隨著目前銀監會關於銀行股權新規意見出臺,在金融領域廣泛布局的旅行者汽車集團和萬向系在浙商銀行的股權是否受到影響,開始受到廣泛關注。
  • 中色股份2.6億賣珠江稀土萬向系前董事曾投反對票
    萬向系董事曾投票反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針對珠江稀土股權的處置議案,9月25日曾在上市公司董事會引發爭議:董事韓又鴻、馮立民投下反對票,認為珠江稀土是一個乾淨且具有較大資產增值空間的公司。另外,兩位董事還認為珠江稀土以股權拍賣轉讓方式退出不妥。
  • 泛海控股:金融板塊5年複合增長率17.47% 證券業務淨利漲幅近五倍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泛海控股(000046.SZ)發布的2019年年度業績報告中顯示,在大金融轉型戰略的指導下,泛海控股報告期內整體運營穩中有進,歸母淨利潤大幅改善,金融業務板塊業績亮眼。與此同時,聚焦武漢中央商務區發展,房地產業務板塊「三位一體」轉型升級持續推進。
  • 中信集團:中國尊背後的地產遺夢
    這座耗資數百億的北京第一高樓,再次於中信地產簡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這棟大廈,還有一個不失霸氣的響亮名字——中國尊。 中國尊背後的開發運營方為中信和業投資有限公司(中信和業),後者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在某種意義上,中信和業就是中信為建造中國尊特設的一家項目公司。目前,中信和業除中國尊開發運營業務外,並無其他業務。
  • 為什麼是萬向123
    根據現有車型的系統能量密度來看,大眾目前在中國使用的應該不是NCM811電池,不過電池業務板塊的負責人Frank Blome在大眾2019年度投資者電話會議上透露,大眾將在2021年將動力電池中的鎳含量從目前的65%提升至80%。依靠NCM811電池提升能量密度的重任應該是落在寧德時代身上了,針對的應該是中高端車型。
  • 承德露露換帥 萬向系元老級人物管大源辭職
    管大源是萬向系的元老級人物。早在1980年進入萬向集團公司並成為其骨幹之後,便跟隨原掌門魯冠球,率領萬向系南徵北戰。萬向集團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萬向錢潮(000559)、萬向德農(600371)、承德露露、順發恆業(000631)。其中,管大源曾同時擔任承德露露、萬向德農、順發恆業三家公司的董事長一職,可謂是分身有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