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的糧食總產穩定在6.5億噸,我們中國的人口是13.95億,也就是說我們平均每個人每天可以分配到2.55斤糧食,一年每個人可以分配到931斤糧食。美國是2690斤,日本人均糧食產量77公斤,日本的人均穀物消費量是230斤。我們注意一個問題,日本的人均糧食自給率只有38%而我們的糧食自給率是95%,但是日本的糧食安全高於我國。
糧食產量高為何糧食安全卻不高?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我們這1.3萬億斤糧食都是什麼?
我們把糧食毛產量換算成我們所食用的,大米,白面等食物之後我們的糧食人均只有395.43,也就是一個人一斤多糧食。大家這回覺得我們的糧食還多嗎?我們所說的糧食自給率只是衡量一個國家每年所消耗的糧食有多少是自己生產的,並不代表糧食自給率高我們的糧食就安全。因為我們的飲食包括蔬菜,肉蛋,水果,淡水魚,酒類,以及牛奶等,我們看糧食是否安全還要看其他的食品供給是否充足。
我們看看世界上幾個具有代表意義的國家的食物消費量KG單位
我們看到的這個表格會發現,發達國家和我們發展中國家,以及印度這類經濟稍差一些的發展中國家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我們看到發達國家的穀物攝入量明顯偏高,而發達國家肉類牛奶和水果的攝入量高很多,我們國家的牛奶消費量每人平均只有30千克,如果這個圖表還不夠直觀地化,我們看看我們攝入的能量是多少就比較直觀了。
我們國家的食物熱量,蛋白量和脂肪量都低於發達國家,高於發展中國家。我們中國有著14億人口有著這樣的成就我們本應該感到驕傲,但是我們還要認識到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國家的糧食以及其他食品的進口量是多少?
我國的進口總量是11555萬噸,其中大豆進口量佔到世界大豆出口的65%,這些只是糧食進口,我們再來看看肉類以及其他的食品進口是多少?
我們所國家的進口食品總額達到了700億美元,也就是說我們每個國人平均消費50美元的進口食品,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的飲食標準是建立在,每年人均消費進口食品50美元,以及進口糧食11555萬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很多人認為我們的人均飲食標準高於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而且和其他的發達國家比較,我們除了牛奶的指標較低之外,我們已經很好了,我們還有什麼問題呢?那麼就來說說讓我們比較自豪的果蔬人均佔有量和糧食的人均佔有量是怎麼來的?
我國是世界上使用農藥最多的國家,達到了174.1萬噸,每人平均,(這是在網絡上看到的數據)我國農藥生產的最高產量是378萬噸。2019年1-8月出口農藥109萬噸,進口農藥6.25萬噸,我國是名副其實的農藥生產大國,也是使用大國。
我們國家每年使用的化肥約是5800萬噸,是世界化肥產量的1/3,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中國礦物肥料及化肥進口量為950萬噸,同比增加4.9%。我們每年的化肥出口量是718萬噸,看來還是自己用得多,賣的化肥少。
我們糧食高產離不開高投入,我們的化肥和農藥的用量都是世界第一的,而且我們還面臨著其他的較為嚴重的問題,比如說我們有2億畝耕地存在食品安全問題,5000萬畝耕地存在金屬中重度汙染的問題,而且我們的水土流失以及土地佔用問題也比較突出。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藍虹曾撰文表示,即使對汙染土壤採取成本最低的植物修復法,耕地修復所需資金總額也將高達6萬億元人民幣。我們可以說我們的糧食高產都是建立在高耗能,高汙染的基礎上的,就連我們的果蔬人均佔有量也是水分多多。
因為我們的農業從業人員較多,所以果蔬的生產比較多,在發達國家都是機械生產為主要的生產模式,所以損耗較大。換句話說,不是因為我們需求果蔬多,而是農民較多,所以需要以勞動密集型為代表的果蔬生產行業來承載眾多的農業人口。而我們人均佔有的果蔬雖多但是我們的損耗更大達到了35%,我們去除這35%的損耗我們的果蔬還會多嗎?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和農業爭地的問題,汙染的問題,化肥和農藥高消耗的問題,以及農業人口減少造成的食品減少的問題都會凸顯出來。很多人都認為土地規模化糧食安全更有保證,那麼我們就以日本的一個數據作為我們文章的結尾吧!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