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啥意思?牢記古人的忠告,受益終身

2020-12-18 小野聊國學

引言

俗語現在成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些俗語貼近我們的生活,通俗易懂。這樣的俗語往往來自於生活,是祖先在生活中以積累起來的經驗形成的,可以告誡後人的話

在很多時候,俗語都是起了告誡、警醒的作用,用很少的字數來表示更加深層次的意義。因此,有些俗語需要通過解析,才可以被人們明白其中的深意。

有這麼一句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就需要通過解析才可以明白是什麼樣的飯不能吃,什麼樣的酒不能喝。

「飯有三不吃」之「白飯」

「飯有三不吃」中的第一種不能吃的飯,就是白飯。當然這裡所說的白飯,並不是三餐的主食白色的米飯,而是空手白拿的飯。

古有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現有朱自清「不食嗟來之食」,這裡就是不吃白飯的強有力的例子。如果有人無緣無故地向你施捨某樣東西,那麼就說明這個人肯定不是單純地想要幫助你那麼簡單,肯定是有所圖的。你白白地接受,也就相當於欠了對方一次,之後對方對你所做的所有事,都可以被冠上曾經施捨過你的名稱。

「飯有三不吃」之「剩飯」

「飯有三不吃」的第二種不能吃的飯,就是剩飯。當然這裡說的剩飯,並不是字面意思上的剩下來的飯,也是有所引申的。這裡指的是別人做過的事。

世界上沒有兩個人是一模一樣的,就算是一個母親生出來的雙胞胎,在性格、行為上都會有不同。因此,如果看到別人做的某件事業大獲成功,就想要吃人家的剩飯,按照他的方式再複製一遍別人的成功,是肯定達不到自己預想的成功的,也許還會因此跌入人生的谷底。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在借鑑別人成功方法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長處,創造出只屬於自己的成功。可能在獲取成功的過程中也會碰到挫折、失敗,但是這些都是見證你靠自己的最好力證。

「飯有三不吃」之「軟飯」

第三種飯就是軟飯。「軟飯」就是指有些男子,只是靠著自己的老婆生活的行為。當然,這樣的行為不止是在古代,在現代也依舊是被人唾棄的。人作為獨立的個體,任何人都沒有義務去養一個,明明有四肢、可以自己賺錢的吃軟飯的人。這樣的人一般脫離了寄主之後,都是沒有什麼出息的。

「酒有三不喝」之「悶酒」

「酒有三不喝」的第一種酒就是「悶酒」,所謂「借酒消愁」,古往今來,有很多人在遭遇挫折或者傷心的事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喝酒。而只是喝悶酒,沒有人在身邊開導自己的話,喝悶酒的人很容易會因為酒精上頭,而做出很多事後會非常後悔的事情。

「酒有三不喝」之「急酒」

第二種酒就是急酒,酒這一類有刺激性、還容易上頭的液體,最忌喝太快。雖然有感情深一口悶的說法,但是這種喝急酒的行為是非常傷身體的,因為人對酒精的消化代謝能力是有限的。

「酒有三不喝」之「勸酒」

第三種酒就是勸酒,酒桌上最常見的就是勸酒,雖然有的勸酒因為客觀條件不得不喝,但是第一杯的勸酒一旦喝下,馬上就會來第二杯、第三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酒桌的氣氛選擇到底喝不喝勸酒。

結語

所謂「話糙理不糙」,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對如今的人還是有很大勸誡作用。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他們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總結出人生真理,使得它們廣為流傳,從而能發揮出應有的價值,這比時下一些無關痛癢的段子、雞湯要高明多了,你們說是不是呢?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文化概覽》、《民間俗語大全》

相關焦點

  •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說的啥意思?能做到的都是明白人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說的啥意思?能做到的都是明白人民間總是口耳相傳這一些俗語也許這些俗語並不是很有文採,卻總能包含一些道理。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句俗語,正好和現在過年的氛圍相稱。過年嘛,在家裡,總是免不得走走親戚,串串門。
  • 俗話說「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老祖宗的這些話有道理嗎?
    俗話說「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老祖宗的這些話有道理嗎?俗話說「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老祖宗留下的這些話啥意思?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吃吃喝喝是陪伴每個人一生的「日常事」。如何吃,如何喝,在古人心中,是有規矩的,這就是老話所說的「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何謂「飯有三不吃」?所謂的「三不吃」,指的是不吃閒飯、不吃軟飯、不吃剩飯。1/不吃閒飯人生在世,不勞而獲的人,是最讓古人看不起的。生活生活,就是活著得幹活,幹活才有收穫,才能餬口飽肚。
  • 農村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是什麼意思?年輕人應該看看
    農村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是什麼意思?雖然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不常在農村裡生活,但是多了解一些農村俗語,對於工作、生活都是很有幫助的。今天農夫就和家分享農村的老人常說的「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這句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值得每一個年輕人看看!飯有三不吃老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 老話說「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三不吃和三不喝分別指什麼?
    這也不得不讓我們思索,究竟我們的人生該如何度過才算不枉此生?古人曾說:「人生在世,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每一位年輕人都應該反思。飯有三不吃人每天都會吃飯,這樣才能用最好的狀態去工作與生活。但是,古人認為不是所有的飯都可以吃,這三種飯是堅決不能吃的。
  •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背後有何深意?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背後有何深意?在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文化載體,而俗語就是眾多文化載體當中的一項,它以簡練的話語向我們傳遞出深奧的知識,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句十分值得我們了解的俗語,這句俗語是這樣講的: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
  • 俗話說「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年輕人不在乎,有沒有道理?
    在《俗語》一書中,我們能見識到俗語的魅力,它集合了老祖宗們的智慧,雖然看似不入流,但其道理卻是有理有據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那麼你知道老祖宗說的是哪三樣嗎?謹記這句話,對你大有幫助。先來說說「飯有三不吃」吧,這第一種飯,就是指白飯,這裡的白飯指的是不勞而獲的事物。天上掉餡餅,對許多人來講,都是一件美事。但是餡餅很有可能就是陷阱,有的人們就是利用你喜歡貪小便宜的心態來誘你上當的,人都是有私心的,沒有人無緣無故的對你好。
  •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以後參加飯局,不妨留意一下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以後參加飯局,不妨留意一下春節剛過,大部分人應該在家裡吃了不少東西,喝了不少酒吧,畢竟春節裡需要到處走親訪友,而中國酒桌文化盛行,每逢吃飯都少不了喝酒。然而無論是酒有多好喝,飯菜有多好吃,我們也不能張口就吃的,中國是一個十分注重「吃」的國家,因此也留下了許多關於吃的方面的注意事項,教導我們該怎麼吃,怎么喝酒。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其中的一條關於這方面的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你知道是哪「三不」嗎?
    而今天,筆者帶來了一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你知道都有哪「三不」嗎?一起來看看——飯有三不吃一、白飯:這白飯並非指大米飯,而是指「免費的午餐」,古語云「無功不受祿」,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下,可謂是到處燈紅酒綠,在觥籌交錯把盞言歡間,對方對你言盡追捧,大獻殷勤,此刻就一定要有所警覺,
  • 古人講:「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但是來說有一些貪酒的人,他們根本不把先人的守則當回事,喝完一杯還想喝第二杯,喝完第二杯還想喝第三杯,直到喝到自己不省人事為止。一旦喝醉,就有可能發生一些想不到的事情,有些人會鬧事;有些人會打架;有些人會撒潑,反正就是不管不顧了。在現實生活中,因為過量喝酒而導致疾病,甚至去世的比比皆是。過量飲酒很容易引起「三高」,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 「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敗子不歸」,古人的忠告,是什麼意思?
    導語,「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敗子不歸」,是古人的忠告,是啥意思?你怎麼理解?農村俗語是老祖輩世世代代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智慧結晶,對後人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而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被農民接受,因而在廣大農村廣泛流傳,永不衰退,即使現在還有它的參考價值,其語意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關於農村建房布局方面的俗語也非常多,如俗語"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敗子不歸",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如何理解其語意呢?
  • 俗語「屋大人少,兇多吉少」,啥意思?古人的的忠告之言!
    俗語「屋大人少,兇多吉少」,啥意思?古人的的忠告之言!華夏文明經歷過幾千年的歷史滄桑,傳承了無數的經典文化,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從古代的詩詞墨客,到經久不衰的醫藥傳承,可謂是豐富生活,造福百姓。自古至今古人與當代人民都特別重視風水,上至帝王,下至貧民百姓,即便是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文人雅士,也是如痴如狂、如痴如醉。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語「屋大人少,兇多吉少」也和風水有所關聯,那麼古人的忠告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給大家細細解讀。
  • 對子女放心不下?不妨聽聽股神巴菲特的這三個忠告,受益終身!
    教育子女,巴菲特可有一套!他精心給子女準備了許多忠告。忠告一、 把閱讀當成工作當代中國大學生的閱讀量其實是遠遠不達標的,大學生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通過不斷閱讀獲得的。只有了解前人講過什麼,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斷力。相比較而言,美國的高校對於學生閱讀量的要求就特別高。
  • 古人云: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啥意思?老祖宗給年輕人的忠告
    古人云: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啥意思?老祖宗給年輕人的忠告正所謂男女有別,這並不是說男女之間的生理構造不同,而是社會對其的要求存在差異,這在古時候尤為明顯。很多人不明白「三點頭」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做人做事沒有主見,在大是大非面前只知道聽從別人,不停地點頭附和。而「闊步走」說的是女子走路時的姿勢,像男子一樣,這麼做顯然有違規矩,所以同樣不會被社會所接受。那麼為何會存在這樣的差異呢?
  • 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啥意思?古人的金玉良言!
    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啥意思?古人的金玉良言!說起貧窮與富有,自古以來這樣的貧富關係都是存在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生活中不乏富有之人,更不缺乏窮人。當然!所以我們的古人流傳下來很多的俗語用於警示人們以及後代子孫。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也和貧富有關係,其中也蘊藏著古人的哲言智語。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下這句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到底是什麼意思?古人說的有沒有道理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啥意思?古人的忠告引人深思
    我國是泱泱大國,而且是個十分有底蘊的國家。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的沉澱,讓我們不懼怕任何艱難險阻,因為這裡有古人的聖訓,有智慧的果實,我們隨意翻看任何一本經史典籍,都能從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這就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
  • 古人忠告:「人窮不省三錢,落魄不串三門」,究竟是什麼意思?
    比如俗語「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勸告世拋棄無用社交,不要結交酒肉朋友,假如你遇到困難,那些酒肉朋友跑得比兔子還快,沒有一個人願意幫你。《增廣賢文》裡有這樣一句話:「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人與人之間的交情,看似非常牢靠,恨不得對他人掏心掏肺,其實再好的關係,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趨於平淡,甚至形同陌路。當你貧窮落魄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人窮不省三錢,無錢不走三門」啥意思?牢記古人的金玉良言
    身邊的老輩人在平時說話聊天的時候,時不時就會冒出一兩句這樣的老話,比如這句「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雖然聽起來很俗氣,但弄明白其意後,還真的是這麼個理!其實類似這樣的俗語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尤其在農村。老人們說話時經常會帶出「常言道」這樣的老話,其實這些老話大都是古人在日常生活、勞作中對於人生的經驗總結。
  • 古人說「麻面青須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有道理嗎?祖宗忠告
    這句俗語是古人的忠告,說的是不可輕易深交招惹的人。麻面青須是指相貌特點,麻面就是滿臉痘印麻子臉,這說的是中年人過了青春期以後臉色黝黑滿臉麻印,這種人一般性格比較衝動極端,做事喜歡耍心眼,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臉色黝黑說明心黑,臉上麻印多代表了小心眼特別多。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指的是啥?牢記老祖宗的忠告!
    不管我們處於什麼處境,心中一定要牢記「有所為和有所不為」這句話。而對於「有所為和有所不為」,古人就曾在千百之前就以俗語的形式加以總結,老祖宗看透世態炎涼,將世人所吃過的虧凝結成一句句簡短、精練的俗語,目的就是警示世人。我們牢記老祖宗的這些經驗和教訓,免得傷及自己而毀了前程。
  • 「桑盈」桑葚紅酒好處多,但要謹記:喝酒三不吃,酒後三不喝
    既有果汁的清甜醇香,又有乙醇作用下的甘美芳冽和辛辣刺激,但下喉順滑,入腸下肚,渾身溫熱,肢體鬆弛,神經興奮,精力增長。喝桑葚原果汁發酵的「桑盈」桑葚紅酒,舒緩心情,對養生也是大有好處,喝酒怡情和養生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