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昨天是「5·29全國愛足日」,溫醫大附二院足踝外科為此舉行了義診。據該科室醫生說,平時到他們科室就診的患者中,扭傷、跟底痛、⻊母外翻的病例數量位列前三,其中不少⻊母外翻患者是常穿尖頭高跟鞋導致的,嚴重者需要手術切斷腳趾來矯正。
躍起揮拍扣殺導致跟腱斷裂
40多歲的市民李先生是羽毛球高手,幾乎每周都會和好友去運動場館揮上兩拍子。前段時間,李先生在一次揮拍扣殺中高高躍起,落地時突然右腳一軟,摔倒在地。朋友急忙上前攙扶,發現李先生的右腳踝已無法自如轉動,且腳後跟出現一個凹陷。送到醫院後,李先生的傷勢被診斷為跟腱斷裂,接受了手術治療。傷勢痊癒後,李先生再次披掛上陣,不料舊傷復發,在一次扣殺中再次發生跟腱斷裂。
「李先生的跟腱可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勞損,所以更容易斷裂。」溫醫大附二院創傷骨科副主任、足踝外科主任洪建軍說,跟腱是人體中最長和最強大的肌腱,長約15釐米,可以承受相當於700公斤的重量。所謂的「阿喀琉斯之踵」,指的就是腳後跟往上3至4釐米處的跟腱位置,最易在運動中受傷。像在籃球、羽毛球等較劇烈的體育活動中,起跳扣殺等動作,跟腱受到的力量甚至可以達到人體重量的7倍。而「飛人」劉翔之所以退役,正是飽受跟腱炎困擾的結果。
尖頭高跟鞋讓模特大腳趾歪了
在溫從事平面模特工作的湖北姑娘小張,20多歲。由於工作原因,她需要常年穿尖頭高跟鞋。久而久之,小張的第一足趾靠向第二足趾,並「藏」在了第二足趾下方。
前不久,小張感覺腳掌發疼,無法穿鞋堅持工作,才去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中度公式外翻,需要接受手術治療。醫生將她的第一足趾切下,掰正後再重新接回縫合。
洪建軍說,公式外翻患者一般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的第一足趾內側韌帶功能退化,變得鬆弛。不過,公式外翻患者如果沒有疼痛感,是不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像小張的情況已經比較嚴重,所以才有疼痛感。
「公式外翻患者的腳步受力點會產生偏移,嚴重的會導致疼痛。」洪建軍說,像小張這些因為工作原因而患上公式外翻的患者,往往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長期穿不合腳或高跟尖頭的鞋子。
洪建軍說,在日常的足部門診中,蹠筋膜炎的患者佔到兩成以上,是值得關注的人群。而這類患者,又以教師、營業員等需要長久站立工作的職業居多。
形象地講,足底結構就像一把弓弦貼地的弓,而久站容易使得「弓弦」部分鬆弛,繼而產生疼痛感。洪建軍建議,輕微的蹠筋膜炎患者,可通過充足的休息,或是足部牽拉、足療等方式,緩解疼痛症狀。嚴重的話,就要做封閉治療甚至是接受手術。
平時行走鍛鍊以萬步為宜
如今「微信運動」的興起,讓不少市民加入了暴走族的行列。對此,洪建軍說,在正常飲食的前提下,每天行走8000步至10000步比較合理,行走步數過多也可能給足部帶來負擔,甚至誘發疾病。
除此之外,運動型扭傷、骨折等在鍛鍊運動中十分常見。洪建軍建議,市民應學會科學運動,在運動前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平時注意腿部肌肉鍛鍊,必要時可穿戴護踝等。
一旦扭傷怎麼辦?洪建軍說,除了儘快就醫外,患者可對受傷部位先行固定、加壓包紮,受傷24小時內還要採取冰敷,並抬高肢體,防止腫脹。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