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剛把元帥軍銜空投給保盧斯,為什麼保盧斯就投降了蘇軍

2020-12-16 張生全精彩歷史

1942年11月19日,集結在頓河中遊和史達林格勒四周的蘇聯百萬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撕開了德軍第6集團軍孱弱的兩翼,對頓河和伏爾加河之間的保盧斯部實施鉗形包圍。

保盧斯反覆研判了形勢之後,在司令部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和部下達成一致決議,那就是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並請求希特勒給予空中補給。

但德軍的補給遲遲不到,而戰場形勢卻每況愈下。在此情況下,保盧斯的部下強烈建議組織突圍。但請求突圍的報告,被希特勒強硬地否決了,保盧斯接到的命令依然是固守待援。

保盧斯相信了希特勒給予補給的承諾,最終服從了希特勒的命令。但在幾周之後,自身難保的德國空軍中斷了空中補給,保盧斯陷入了孤軍奮戰的境地。

(保盧斯舊照)

1943年1月10日,蘇軍發起了最後的攻勢,第6集團軍被蘇軍分割包圍,經過半個月的激烈交火,強弩之末的德軍敗局已定。面對蘇軍發出立即投降的最後通牒,保盧斯又一次電告希特勒,想放棄抵抗,減少無謂的傷亡。但冷酷的希特勒再一次拒絕了他的要求,嚴令堅守到底,直至最後的一兵一卒。

1943年1月31日,走投無路的盧保斯只得向蘇軍繳械投降。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投降的前一天,希特勒為了激發保盧斯的鬥志,籤發了晉升他為陸軍元帥的命令。元帥肩章還火速通過空投的方式,送到了保盧斯被圍困的史達林格勒近郊。

面對這一尷尬的榮譽,保盧斯抑制不住內心的痛苦和苦澀,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元帥真慷慨。」

但是,保盧斯還是馬上把這一消息寫進了每個德國士兵都有的《士兵冊》裡。

事實上,元帥的肩章並未送達保盧斯的手上。當蘇軍俘虜他時,按照以前的肩章稱呼了他的軍銜,他還連忙作了糾正。保盧斯也由此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位被俘的德軍元帥。

1890年2月,保盧斯出生在德國黑森的布賴泰瑙。

高中畢業後,嚮往著報效祖國的保盧斯,報考了皇家海軍學院,但由於他並非貴族後裔,因此被校方拒絕了。失意的保盧斯,轉而來到了馬爾堡大學學習法律。但因不感興趣而導致功課荒廢,最終被勸退。

求學無門的保盧斯,只好報名參加步兵,一年後被提拔為少尉軍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盧斯屢立戰功,驍勇善戰,得到了上級的青睞,軍銜快速升遷。

(蘇德戰爭)

1939年,保盧斯晉升為少將。1941年底,他接手了第6集團軍司令一職。

正當保盧斯的戎馬生涯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卻在54歲時,成為了蘇軍的階下囚,開始了自己的戰俘生涯。

保盧斯投降後,希特勒極為惱火,對著部下怒吼道:「保盧斯就這麼怕死嗎?堂堂德國元帥,難道不會用指甲刀自殺?他怎麼可以向布爾什維克投降?如果他缺乏開槍的勇氣,他完全可以讓手下人幫忙,將自己活埋嘛。」

投降的保盧斯和他的20多位將軍,隨後被蘇軍送到了史達林格勒南郊的別卡託夫卡,這裡還沒有被戰火波及到。面對戰俘生活,保盧斯極為不適應,他向蘇軍提出了很多要求,諸如改善早餐營養、增加就餐次數、提供乾白葡萄酒、閱讀報紙等。負責看押的蘇軍滿足了他的部分請求。

當然,保盧斯的投降,也讓德軍顏面盡失。他們一方面封鎖了保盧斯投降的消息,一方面對外宣稱,保盧斯並非主動投降,而是戰鬥到了最後一刻服毒自殺了。後來又改口稱,英勇的保盧斯和陣地共存亡,在遭到蘇軍的炸彈轟炸後,保盧斯戰死在了指揮所裡。由於找不到保盧斯的屍體,德軍不得不又宣稱,保盧斯確實被蘇軍俘虜了,在蘇軍集中營中遭到了毒刑拷打,最終被折磨致死。

(史達林格勒戰役)

為進一步掩人耳目,德軍甚至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後,為保盧斯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希特勒親自出席,並將還沒來得及授給保盧斯的鑲鑽元帥杖,放在了一副空棺材的上面。

另一方面,德軍也開始了秘密營救保盧斯的行動,而此時的保盧斯,已經被轉移到了莫斯科以東的小城蘇茲達爾。德軍在探查到保盧斯的關押地點後,從空中和地面分別派遣特工潛入蘇茲達爾,伺機營救保盧斯。但幾次的努力均告失敗,派出的營救人員也都被蘇軍消滅了。

當然了,德國特工的努力並非一點成效都沒有,其中有一位特工就冒著生命危險,將保盧斯被蘇軍關押的消息告訴了他的妻子。隨後,保盧斯的妻子給他帶去了一封信,正是這封信,促使保盧斯勇敢地站在了紐倫堡審判庭上,指控並承認了納粹德國的罪行:「我在史達林格勒雖然是執行上級的命令,但也是蓄意犯罪。」

1953年2月,保盧斯被蘇聯釋放,回到德國德雷斯頓定居。但保盧斯飽受德國人的指責,認為他不但葬送了裝備精良的30萬德軍,而且還為了活命,苟且偷生地投降了蘇軍。這樣的批評和指責一直伴隨保盧斯,直到他去世。

1957年2月1日,保盧斯因病去世。

(參考資料:《史達林格勒》《血捍莫斯科》)

相關焦點

  • 保盧斯元帥兵敗史達林格勒,抗命投降,本國卻為他舉辦了隆重葬禮
    陸地的後勤補給已經被切斷,保盧斯的部隊只能靠有限的德軍空投食品來維持生命,每個士兵每天只能得到150克麵包,他們就是想吃草根樹皮,天寒地凍的戰場也沒有這樣的機會。這樣的軍人武器都扛不動,路都走不成,讓他們打仗簡直就是開國際玩笑。可以想像,如果後勤供應恢復不了,即使不用蘇軍進攻,要不了多久,他們也會全部被餓死凍死。
  • 假如保盧斯不聽從希特勒的命令,曼斯坦因能救出第六集團軍嗎?
    希特勒見保盧斯第六集團軍陷入絕境中,派出曼斯坦因前去營救第六集團軍,曼斯坦因接到命令,立馬制定冬季風暴行動,打算解救保盧斯第六集團軍。曼斯坦因本就威名在外,他已行動起來,蘇軍不敢大意立馬出動優勢兵力阻擋曼斯坦因,同時繼續執行對保盧斯包圍策略,蘇軍經過一番交戰後,徹底擊碎了曼斯坦因解救保盧斯第六集團軍企圖。
  • 除了朱可夫元帥,誰才是蘇聯衛國戰爭排名第二的戰將?
    在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紅軍誕生了無數戰功卓著的將領,共有37位將領獲得元帥軍銜,其中最耀眼的毫無疑問是朱可夫。如果要問 排名第二的蘇聯紅軍將領,人們眾說紛紜。也有人說是華西列夫斯基元帥,他是蘇軍總參謀長,史達林格勒反攻作戰的指導者,克裡米亞的收復者和加裡寧格勒的解放者,參與指揮和籌劃了蘇聯衛國戰爭中的所有戰役。不過,在二戰以後,曾有歷史學家詢問原德軍的將軍們:「誰是蘇聯最傑出的戰地指揮官?」大家本以為答案會是朱可夫,但出人意料的是,幾乎所有德軍將領的答案都是蘇聯的另一位元帥——羅科索夫斯基。
  • 戰場上彈盡糧絕,投降還是死磕?東西方軍人選擇大不一樣
    從小到大,我們看到太多英雄的故事,講的多是寧死不屈,在戰場上即便是彈盡糧絕,沒有了任何後援的力量,明知道毫無取勝的希望,但仍然選擇倔強地死戰到底,寧死也不會投降。因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在戰場上投降的人多是一些慫包蛋,真正的英雄是絕不會投降的。
  • 希特勒用史達林兒子交換德軍元帥,史達林大喊9個字,字字戳心
    朱可夫是蘇聯大元帥,是二戰蘇聯戰神,被蘇聯人民稱為「蘇德戰場上的救火隊長,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朱可夫。」史達林則是精神領袖,在關鍵時刻,號召起了蘇聯人民的抗德勇氣。 當時湊巧的是,蘇聯紅軍也抓獲了德軍元帥保盧斯。 希特勒表示,願意用史達林的兒子交換保盧斯。保盧斯是何許人也?希特勒竟然要用史達林的兒子去交換。保盧斯是德軍大元帥,是希特勒的心腹,具有高超的軍事指揮能力,是草擬巴巴羅薩計劃的軍事家之一。保盧斯領導的第十集團軍,可以說是所向披靡,攻城拔寨,如入無人之境。
  • 蘇軍能守住列寧格勒,為什麼史達林格勒卻被破城?
    為什麼德軍進不去列寧格勒市卻殺進了史達林格勒呢?要了解這個因素,需要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去看,從中可以看出戰爭形勢的瞬間萬變,以及優秀軍事家對於戰爭和歷史走勢的影響。德軍元帥曼施坦因回憶錄《失去的勝利》裡記載,1941年他帶領的軍隊在列寧格勒秋季遭到了泥濘道路的阻隔,森林也給德軍戰略部署增加了難度。而且身為軍長的他居然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連休息的床都沒有,因為當地的俄國人因為貧窮,房子裡壓根連床都沒有。蘇軍雖然沒來得及堅壁清野,但是一貧如洗的環境也增加了德軍的推進難度。
  • 蘇軍頂級將才,指揮一堆破爛挫敗古德裡安,元帥軍銜卻遲到14年
    由於蘇軍早有準備,當德軍一踏入埋伏圈,前者發起猛烈打擊,逼迫德軍倉皇撤退。這場戰鬥令德軍損失坦克11輛,卡車8輛,蘇軍還從德軍的坦克殘骸和陣亡士兵屍體身上搜到了若干情報。德軍方面並沒有意識到對手的強悍,只是認為這場失利不過是中了埋伏,因此,次日清晨,德軍便捲土重來。不同的是,德軍剛一靠近蘇軍陣地便立刻擺出了戰鬥陣型。在一番交火後,蘇軍一個反坦克炮兵連幾乎被全殲。
  • 美國最高軍銜為什麼是五星上將,而不是元帥?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五星上將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元帥軍銜,肩章上鑲有五顆星徽,是美國軍隊中級別最高的軍銜,象徵著美國軍人至高的榮譽。那麼美國最高軍銜為什麼是五星上將,而不是元帥呢?也就是說二戰前美國的最高軍銜是上將,這種情況在和平時期是沒有問題的。但等到美國參加二戰後,就發現問題很多。首先是和盟軍聯合作戰的問題,當時英蘇等國的最高軍銜都是元帥,而美國僅僅是個上將,讓美國將軍們有種低人一等的感覺,更加不利於美軍爭奪聯軍統帥的位置,總不能讓美國的上將去指揮英蘇的元帥吧。
  • 蘇聯軍銜史上最後的元帥:"8·19"時曾被拘留
    在蘇聯軍銜史上,共有41位蘇聯元帥。2013年5月28日,維·庫利科夫以92歲高齡停止呼吸,41位蘇聯元帥中,如今僅彼得羅夫和亞佐夫健在。  89歲的德·季·亞佐夫 蘇聯軍銜史上最後一位元帥  不久將滿89歲的德·季·亞佐夫是唯一未獲蘇聯英雄稱號的蘇聯元帥,是唯一沒有元帥軍銜便擔任國防部長的蘇聯元帥,他還是蘇聯軍銜史上最後一位蘇聯元帥。1923年11月8日亞佐夫出生在鄂姆斯克的亞佐沃村,他是唯一出生於西伯利亞的蘇聯元帥。
  • 法國名將福煦:史上唯一擁有三個國家元帥軍銜的人
    元帥是一個國家最高級別的軍銜,最先出現於法國,繼而被世界各國效仿。美國沒有元帥軍銜,他們的五星上將相當於元帥。一般來說,一位將領能夠獲得本國授予的元帥軍銜,已經是至高無上的榮譽了。畢竟,在任何一個國家,獲得元帥軍銜的人都不會太多。
  • 元帥之路 《新彈彈堂》軍銜系統火熱上線
    而4399《新彈彈堂》的彈友們都是熱心上進的好青年,為了給諸位一個自我進步的渠道,4399《新彈彈堂》特在1.1新版中增加了軍銜系統。只要在競技場中奮勇拼殺,勇冠三軍,下一個三軍元帥就是你!大丈夫,當持手中三尺長劍,立不世之功、萬載威名!
  • 圖文詳解二戰德國將帥級軍銜!德國元帥果然是最帥的
    二戰德國軍銜自士兵至元帥共有8等22級,其中最受人們關注的就要數德國的元帥和將官級軍銜了,今天就專門為大家整理了二戰期間德國的將帥級軍銜,僅供大家欣賞。戈林早在1935年就被授予空軍元帥軍銜,但是後來因為有很多將軍被授予元帥軍銜,為了顯示戈林的特殊地位,1940年希特勒又授予他帝國元帥的軍銜,地位高於其他元帥。
  • 全球軍銜最高的人,獲7國元帥軍銜,只因他打敗了一個人
    軍銜,在15-16世紀產生於西歐一些國家,習慣上稱為西歐式軍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根據軍人的職務、軍事素養和業務素養、資歷貢獻以及軍兵種或勤務區分,授予軍人的一種銜稱。隨常備軍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軍事制度。到了17-18世紀,軍銜制為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軍隊所採用。
  • 一場因石油而爆發的戰役,德軍如何攻陷蘇軍的塞瓦斯託波爾要塞?
    石油資源在工業革命之後就是所有國家能源的重中之重,沒有石油汽車、輪船、坦克、裝甲車、飛機都只能是擺設德軍在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為什麼頻繁使用閃電戰石油也是其中之一的原因因為德軍的能源補給不支持他們打長時間的戰爭,這也是他們之所以和蘇聯開戰的主要因素。
  • 真實的蘇軍政委,別被《兵臨城下》給騙了,他們都是帶頭衝鋒的
    如果你看過像什麼《兵臨城下》或者《登陸之日》這樣的小丑電影的話,你就知道,劇中可謂是把蘇軍政委黑了個底朝天,在電影裡面,蘇軍政委就是一個打黑槍的存在,在後面,裝備了機槍和各種輕武器,然後,只要有士兵當逃兵後撤,就請他們吃花生米,但大家知道嗎?真實的蘇軍政委絕對不像電影裡面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