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冠肺炎防疫阻擊戰打響時,武漢市洪山區機關黨員幹部"雙進雙防控"關山街工作隊的 5 名女隊員站在了防疫前線,用實際行動守護這座英雄的城市。她們是孩子眼中的慈祥母親,是丈夫眼中的溫柔妻子,是父母眼中的乖巧女兒,然而在戰"疫"打響時,他們是疫情防控戰線上的志願者。
"您好,我們是民大社區的黨員志願者,請問您家裡有什麼困難需要我們提供幫助嗎?"在接到工作隊慰問一線醫務人員家屬的任務後,民大社區工作組組長、洪山區人民法院女法官李薇立即聯繫了轄區 5 戶醫護人員的家屬,詢問他們家中缺少什麼,需要什麼。
家住民大社區東區的王老師的愛人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生,兩位老人和兩個孩子留在家中。孩子一個 4 歲、一個 9 個月,需要不同種類的維生素滴劑以及水果、蔬菜、魚肉等補充營養。在了解到王老師家的需求後,李薇和其他志願者們立馬分頭前往藥店、超市購買其急需的物資,沒有買到鮮肉,她又立即聯繫社區團購。
李薇(左 1)幫助居民購買、運送物資
隨後,她又組織工作隊隊員自發捐款獻愛心,購買了魚肉、水果、蔬菜等 400 餘元的生活物資,送到了王老師家。小區沒有電梯,她不顧自己的腿傷,拎著十幾斤的重物,爬到了 7 樓,將物資送到王老師家屬手中時,面對感謝,她連連擺手說:"一線醫務人員貢獻最大,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你們一定要注意身體,加強防護,你們的平安健康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
和李薇一樣,洪山區人大常委會幹部潘黎在疫情暴發後,帶病堅持在社區防控一線,與病患開展一對一結對子、隨訪病人、幫他們送生活及消毒用品……這些都是潘黎在社區的工作內容。
潘黎
"聽說政府有平價肉賣,我們小區有嗎""聽說別的社區為居民買了平價肉"……網上關於儲備凍豬肉的消息一出來,葛光社區居民群裡就有了各種呼聲,葛光社區工作組組長、洪山區人民法院檢察官李仲萍聽在耳裡,急在心裡。
經過社區工作者、下沉黨員志願者的共同努力,幾噸凍豬肉像小山一樣堆放在社區門口了。李仲萍在與社區書記一起會商後,決定兵分三路,把分成小份的肉,標上價格送到每棟樓前,讓居民下樓排隊自願購買,間隔一米遠,同時為不會使用微信、支付寶的老人提供現金收款。
任務下達後,李仲萍帶領社區群幹和下沉黨員幹部一起有序分送,從天亮忙到天黑,終於將幾百份豬肉及時送到了居民手中。
李仲萍
洪山區更新改造局幹部田娟下沉的曙光家園小區屬業主自我管理小區,她與另外五名隊員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當起了小區物管員、保安員、保潔員、快遞員和消殺員。
田娟在為社區服務
進社區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進網格逐戶排查體溫、入戶消毒、勸返衝崗者、勸導拒不隔離的病患、聯繫志願者接送居民看病、發放愛心蔬菜、圈存煤氣卡、組織團購,甚至掌勺給隊員煮中餐,儘管一天的工作排得滿滿當當,她還是堅持在下班前抽空與隊員進行一下工作小結。下沉社區一個多月,忙到深夜才睡覺已經成為田娟的生活常態。
如果把疫情防控工作比作一張網,聯絡員就是這個網上的樞紐,連接起防疫大網,築牢防疫聯絡屏障。李琪就是洪山區關山街"雙進雙防控"工作隊最重要的角色——聯絡員。
1 月 28 日,接到擔任工作隊聯絡員的通知後,李琪迅速與 27 個社區工作組組長取得聯繫,組建微信群,主動作為。上情下達、綜合協調、匯總資料、摸排數據……李琪每天在工作群傳達洪山區指揮部視頻會議精神,擬定工作要點,做到工作提示有重點,社區落實有指南。從匯總各類材料、數據上報,到一天工作信息匯總,經手上報的每一個數據、每一份材料她都認真檢查核對。
李琪
在接到慰問一線醫護人員的名單後,李琪連夜將省部屬、市屬、區屬共 361 名醫護人員,按 27 個社區分類整理,點對點反饋給各工作組,讓各工作組的工作開展更便捷高效。諸如工作隊員異動、防護用品發放等數據她都瞭然於心,真正做到了"一口清"。
她準確掌握各種防控關鍵詞的定義範圍,成為工作隊的活詞典。"小李,治癒後出院怎麼辦""小李,小區嚴控是什麼標準""小李,轄區有孕婦要生產了,哪家醫院收孕產婦"……對於組長們的每一個問題,李琪都耐心準確解答。每天及時匯總工作信息,組織編發簡報,推廣典型做法和隊員優秀事跡,不知不覺中,她已在社區服務工作了 40 餘天。
肩上有責任,心中有牽掛。她們就是洪山區機關黨員幹部"雙進雙防控"關山街工作隊的五朵金花,也是這場戰疫女性集體的縮影,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挺身而出。(中國食品安全報網記者胡毅、熊源、通訊員庫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