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鄉村小道,路邊白楊樹的葉子在烈日下閃閃發光。行至西安國際港務區新築街道於新村,平整的水泥路四通八達,每家每戶門前都開著各色鮮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也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如今,西安國際港務區既增「顏值」又添「氣質」的農村越來越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正在讓全區村莊變美、生活變富、產業變強。
規劃先行 以「小美」聚「大美」
陽光透過於飛龍家院子的葡萄藤,灑下斑駁的光點,一串串碧綠的葡萄掛在枝頭。葡萄藤下,錯落有致的綠植一字排開,月季、杜鵑、茉莉……各色花卉裝點下,庭院別有韻味。「我們現在住上了新房子,院裡有花木,屋內設施和城裡一樣,日子過得美得很。」家住於新村的於飛龍談起如今的新生活一臉驕傲。
從過去的「垃圾路邊堆,汙水路上流,屋外髒亂差」,到如今「垃圾有分類,汙水有了『家』,門前搞綠化」,於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於新村黨總支書記於軍武說:「西安國際港務區請來陝西省建築研究院專家團隊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技術諮詢服務。技術團隊按照規劃,以主題莊園集群、鄉村小鎮集群為載體,打造出中西文化交融、特色農副產品、商貿、田園休閒度假、康養宜居的美麗鄉村。」
據了解,西安國際港務區在推進美麗宜居村莊建設中,把美麗人家創建工作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同步推進,廣泛動員村民,實現群眾自我管理,打造有特色、有亮點、有文化的美麗人家樣板,以美麗人家的「小美」,聚合美麗宜居鄉村的「大美」。
汙水革命 有「面子」也有「裡子」
「以前村裡最怕下雨,地上汙水橫流,人都不想出門。現在好了,汙水有汙水管道,雨水有雨水管道,再也不怕下雨了。」蘭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江彥昌說。
從城裡回蘭家莊村生活一年多的沙麗亞說:「以前村裡道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濘,汙水也沒有地方排放,導致村裡環境又髒亂,氣味又難聞。現在有了汙水處理管道,村子變乾淨了,我們住著也舒心了。」
自開展農村汙水革命以來,西安國際港務區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合理確定符合轄區實際的治理模式、治理技術。按照「以城帶鄉、就近聯建、獨立建設」的做法,西安國際港務區將靠近城鎮、園區周邊村莊的生活汙水納入城鎮、園區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對規模較大的獨立村莊或有條件的相鄰村莊,建設或聯合建設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工程;對位置偏遠、規模較小、居住分散、汙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莊,建設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或進行汙水有效管控,統籌推進農村汙水治理和改廁,實現生活汙水全收集、全處理。截至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已在11個村開工建設農村汙水治理工程。
村美業旺 獲得感幸福感滿滿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和樂景象,已成為很多都市人的生活追求,周末去農村享受田園生活也成了當下的熱潮。
據於軍武介紹,隨著村莊人居環境的改善,現在村上已經形成了「人人是美麗鄉村形象,處處是美麗鄉村環境」的良好氛圍,部分村民辦起了農家樂、民宿,在家門口就能掙錢。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西安國際港務區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不斷增加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除了保護好自然風光外,西安國際港務區持續壯大蔬菜、葡萄、苗木種植等無公害特色農業。同時,大力開展電商銷售、物流管理、電子信息產品組裝等技能培訓,帶動轄區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共享園區發展紅利。
「下一步,西安國際港務區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大農村道路、汙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持續做優特色產業,以技能培訓帶動群眾就業,讓轄區群眾共享園區產業發展成果,著力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城鄉融合發展的陸港樣本。」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副主任李翔說。
責任編輯: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