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實踐之浙江大花園:人在畫中遊 景在心中留

2020-12-28 人民網

原標題:「兩山」實踐之浙江大花園:人在畫中遊 景在心中留

圖為浙江湖州安吉餘村 江楊燁 攝

「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

圖為浙江嘉興潘家浜 江楊燁 攝

大花園建設是浙江對「兩山」的有力實踐。從「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到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遊發展……近年來,浙江持續發力,走綠色發展之路,做「地球衛士」;串珠成鏈,變「盆景」為「風景」。

如今的浙江,山水與城鄉融為一體、自然與文化相得益彰,人在畫中遊,景在心中留已是常態。

圖為浙江紹興新昌 新昌縣文化廣電旅遊局供圖

大花園之景:串珠成鏈詩畫浙江

「詩畫浙江」大花園建設使浙江特有的風情,在村落、海島、名山綻放。

距離浙江嘉興烏鎮不到10公裡的地方,有一個潘家浜村。走進村落大門,臨水長廊,一步一景。村內,河網密布,河流清澈見底,水草和小魚在裡面嬉戲。

「2014年,這些都是臭水河,村民習慣往河裡排放豬糞,氣味相當刺鼻。」原潘家浜村黨支部書記章何兵回憶起,多年前,潘家浜村70%的村民靠養豬種蠶為生,是個名副其實的「養豬村」。

2016年,潘家浜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對村內的千年梓樹、宋代古井、清代古居等歷史遺蹟進行了保護,改善了鄉村面貌。

從「養豬村」到嘉興唯一一個上榜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首批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的村落,潘家浜村踐行著「兩山」的理念,用短短幾年時間,實現美麗蝶變。

圖為大運河(杭州段) 杭州市京杭運河(杭州段)綜合保護中心供圖

在「兩山」理念發源地湖州安吉餘村,油菜花田、荷花蓮藕,在四季更替間,變的是五彩花田裡的農作物,不變的是流水潺潺。在美麗庭院裡,百姓安居樂業。

74歲的杭州人鸝先生告訴記者,他正是看中了安吉的綠水青山,才在該縣買了房子養老。跟他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

安吉餘村、潘家浜只是浙江鄉村發展的縮影。截至2019年底,浙江建有A級景區村2938個,村莊景區化覆蓋率超過三成。

美麗鄉村創建,讓農村成了花園;大花園示範縣建設,讓大花園成色更足。目前,浙江已有20個縣(市、區)入選浙江大花園示範縣建設單位。

圖為「衢州有禮」號遊輪從杭州起航 衢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供圖

其中,紹興新昌縣打造「唐詩之路精華地」、麗水龍泉深耕「劍瓷文化」……大花園示範縣創建過程中,各地創出自身特色,折射出「詩畫浙江」之美。

為串聯起鄉村、縣域的風光,一條條綠道為大花園建設插上翅膀。截至2019年3月,浙江已建成綠道5800餘公裡,打通了全域旅遊脈絡。

未來,市民遊客在浙江,可感受到人在景中遊,車在景中行的意境。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褚子育曾表示,近年來浙江旅遊取得的成績,更是浙江堅持以「兩山」理論為指引,踐行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加速推動「大花園」建設的成果展現。

浙江省還定了個計劃:到2022年,浙江省將形成「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地、一城一風光」的大美格局,建設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

圖為浙江寧波夜景 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供圖

大花園之文:「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翻開一份浙江地圖可見,大運河、錢塘江、曹娥江、椒江、楠溪江、甌江等浙江省內主要水系、古道,組成了一個「文」字的金文字形。

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在浙江留下的畫作、詩篇是大花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浙江建設的重要內容。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表達了詩仙李白對台州天台山的神往;「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寫的是紹興天姥山山勢高峻……

據悉,浙江根據文化古蹤、名山秀川、靈峰異壑、海島風光等地理特徵和文化特質,提出打造浙東唐詩之路、錢塘江詩路、甌江山水詩路和大運河詩路,串聯浙江詩畫山水。

浙江省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認為,水是江南文化空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浸潤了浙江溫婉的氣質,和勇立潮頭的精神。唐詩之路建構、傳承了江南詩意文化,打造了獨具韻味的經典江南。

為解碼詩路文化,浙江各個市區縣正在打造可看、可聽、可體驗的詩路文旅產品,展示文化自信。

5月,杭州—衢州遊輪起航。遊輪行駛沿線,可看到,錢塘江、富春江串聯成畫,嚴子陵釣臺、子胥渡、七裡揚帆等景點串珠成鏈。

該線路開通首日,杭州的王先生帶著家人前來體驗。他說,坐著「衢州有禮」號遊輪遊詩路,別具詩情畫意。

據不完全統計,自唐代以來有1000餘位詩人在錢塘江留下萬餘首詩詞佳作,譜寫成今日的「錢塘江詩路」。

山川湖海,名篇佳作,在浙江廣袤的土地上,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目前,浙江正投入20億元,打造「四條詩路」。同時,浙江以「詩」串聯各地典型區域文化,打造「一文含四帶,十地耀百珠」的詩路文化空間形態。

其中,南孔文化聖地是浙江十個區域文化高地之一,是浙江衢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當地在大花園建設和「四條詩路」的建設中,挖掘南孔歷史文化,倡導市民遊客「使用公筷」「行作揖禮」「垃圾不落地」等文明行為,使「衢州有禮」城市品牌深入人心。

大花園建設具有促進生態文化繁榮的意義。浙江農林大學黨委書記沈滿洪接受採訪時表示,「大花園」激勵文化工作者進行文學作品和詩畫作品的創作,打造成真正意義上的「詩畫浙江」。

圖為浙江麗水龍泉 郭正文 攝

大花園之園丁:滿足感幸福感

大花園是自然環境的底色、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人人成園丁處處成花園」行動是號召浙江省人民參與大花園建設的重要載體。

大花園建設具有前瞻性,其目標與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是一致的。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錢文榮接受採訪時表示,「兩山」轉化路徑分三步走,一是環境改善;二是「綠水青山」轉換成「金山銀山」;現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百姓在大花園建設過程中不斷獲得幸福感。

潘家浜村落環境得到改善之後,激發了村民的創業熱情,夏建祥回鄉創業,他告訴記者,從豬臭不敢開窗,到現在村裡如景區;從開民宿,到現在打造集餐飲、住宿、戶外拓展、農產品展銷為一體的綜合性農莊,自己的幸福感更強了!

在麗水青田,華僑們返鄉投身「大花園」建設。住鄉村酒店、吃純正西餐、喝地道意式濃咖成為了當地的獨特風景。

徐雪芬的義大利丈夫出生於冰淇淋製造世家。她在回國時,就將冰淇淋工藝帶了家鄉,結合麗水青田特產,製造出具有青田特色的楊梅冰淇淋。徐雪芬說,30多年前剛出國時,覺得外國的營商環境特別好。現在,回國反而成了常態。

圖為浙江舟山 舟山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 供圖

湖州顧渚村從「賣山林」到「賣風景」,吸引了大批長三角地區的遊客。目前,顧渚村有鄉村民宿480餘家,每一戶農家樂平均收入在27萬元左右。

隨著幸福產業的不斷壯大,大花園建設正逐步邁向百姓共享。位於杭州市拱墅區的「運河·百縣千碗」美食文旅小鎮開門迎客,運河邊就可以吃遍浙江;麗水市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打造「麗水山耕」品牌,售賣綠色、放心的農產品……大花園建設正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美景、文化構建了「養眼、養肺、養胃、養腦、養心」的浙江品質生活畫卷,成為了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至2035年,浙江要建成綠色美麗和諧幸福的現代化大花園和美麗中國示範區,成為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高度發達的重要窗口。

浙江省長袁家軍認為,大花園不僅是浙江的大花園,也是長三角乃至全中國的大花園。浙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數量均居全國首位,浙江完全有條件成為全國的最佳旅遊目的地。(謝盼盼 江楊燁)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相關焦點

  • 「兩山」轉化看浙江龍泉路徑:山水林田間覓美好生活
    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15年前,發軔於浙江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其轉化實踐方興未艾。農民們正在水田間勞作 範宇斌 攝  山是江浙之巔,水為三江之源,浙西南的綠水青山孕育「處州十縣好龍泉」。
  • 浙江民宿-麗水古堰畫鄉.畫中遊客棧
    .浙江民宿-麗水古堰畫鄉.畫中遊客棧,位於大港頭鎮江濱路,麗水更是有著別樣的風情與姿態。或許,有很多人聽說過麗水的美,麗水的故事。對於麗水,很多人一來,便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懷揣著一種美好的情愫。畫中遊客棧位於畫鄉景區內,有著很棒的江景,而且非常方便。
  • 江南水鄉中生活著的千年古鎮,人在景中遊,畫在心中移
    古鎮地勢平坦,河流縱橫,處處綠波蕩漾,家家臨水映人。春秋戰國時代,西塘就是吳越兩國相爭的交界地,故也有吳根越角之稱。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之時,弄堂上的燈籠倒映在水中,及能將人帶入遐想中。西塘鎮最大的特色是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廊棚造型古樸,一色的黑瓦蓋頂,沿河而建,連為一體,綿延不斷,催人發思古之悠情,成為古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普陀 打造浙江省海上大花園樣板區
    江日報大花園是自然生態與人文環境的結合體、現代都市與田園鄉村的融合體、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匯體,全面彰顯生態環境之美、產業綠色之美、人文韻味之美、生活幸福之美和創新活力之美,是統籌保護與開發、推進綠色發展的新載體,是現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態和底色,也是開放、活力、幸福普陀建設的落腳點。
  • 農民日報專題報導以花園作詞 用山水譜曲——浙江麗水:花園鄉村...
    如何讓鄉村留得住鄉愁,既成為都市人嚮往的鄉村生活目的地,又讓農民有奔頭,過上美好生活?這是各地都在努力破解的課題。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浙江省麗水市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萌發地,是「麗水之贊」的光榮賦予地,也是浙江省唯一的所有縣(市、區)均為革命根據地的地級市。新時代美麗鄉村怎麼建,全國看浙江,浙江怎麼辦?
  • 詩畫浙江美麗大花園裡的「溫州元素」
    近年來,溫州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為詩畫浙江美麗大花園貢獻「溫州元素」。構建生態文明生活新格局「創立用」助綠色生活蔚然成風溫州市120多家環保組織,3萬多名環保志願者的「百團萬人」隊伍與生態環境宣教陣地結對共建,加強活動組織、志願服務等工作,進一步發揮「美麗溫州體驗地」宣教作用。2018年以來,全市生態環境宣教陣地共接待1萬多批次30多萬人次參觀。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倚綠生金,以景換銀
  • 推進「童話雲和」大花園建設 續寫「八八戰略」在麗水雲和實踐的新...
    原標題:推進「童話雲和」大花園建設 續寫「八八戰略」在雲和實踐的新時代篇章 習總書記的「麗水之贊」,點讚的是守護生態環境的決心,點讚的是打開「兩山」通道的擔當,點讚的是綠色協調發展的定力。
  • 「大畫濰坊」寫生創作走進諸城,「龍城畫中遊」繪畫大賽同步啟動
    7月11日上午,「大畫濰坊」——藝術進景區寫生創作活動走進諸城暨「炫藝龍城」狀元府杯「龍城畫中遊」繪畫大賽在諸城市啟動。「我們希望通過畫家們的藝術實踐,讓更多人了解濰坊、畫好濰坊、宣傳濰坊。希望通過『大畫濰坊』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強濰坊各縣市區之間的藝術交流,把『大畫濰坊』系列活動打造成為我市一個立得住、樹得起、叫得響的文旅品牌。」濰坊市美術館館長邱兆鋒說。
  • 以堰聞名 以畫為魂 古堰畫鄉小鎮全力打造浙江大花園最美核心「金...
    浙江日報 施 翼蓮都古堰畫鄉小鎮,位於麗水市蓮都區大港頭鎮和碧湖鎮,是麗水市區的地標。她天生麗質,「獨享」八百裡甌江最美麗的河段。從一個安靜古樸的小鎮,到聞名世界的古堰畫鄉,她以堰聞名,以畫為魂,因畫而生,一幅巴比松油畫,串起了她的前世今生,繪就了她的滄桑巨變。
  • 浙江實施大花園建設行動計劃
    新華社杭州3月29日電(記者嶽德亮)浙江省近日決定,以「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為契機,以大花園核心區(衢州市、麗水市)和示範縣為重點,實施大花園建設行動計劃,加快構建以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為核心的「兩山」轉化評估體系。
  • 大花園建設是浙江踐行鄉村振興戰略重要行動
    推進新昌大佛寺文化旅遊區、寧波天一閣月湖景區、文成劉伯溫故裡、臨海市台州府城文化景區、縉雲仙都景區、麗水古堰畫鄉、建德新安江景區、遂昌金礦、武義牛頭山景區、安吉餘村「兩山」景區等爭創國家5A級景區,到2022年全省5A級景區力爭達到25家,全域旅遊示範省成功創建,旅遊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加快打造一批千萬級遊客的特大景區,全面建成「詩畫浙江」最佳旅遊目的地,帶動全省鄉村旅遊發展。
  • 16個案例入選 浙江自然資源踐行「兩山」理念典型案例公布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後,餘村做好規劃統籌,深化餘村發展內涵,發展鄉愁產業和品牌農業,宜學宜居宜旅」的「兩山」生態遊大格局初見雛形。十五年,餘村努力將「生態資本」轉化為「富民資本」,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模範生、樣板地和先行者。
  • 青田入選新一批10個全省大花園示範縣建設單位名單
    近年來,青田縣創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把大花園示範縣創建作為貫徹落實省委「兩個高水平」和「四大」建設的重要抓手,致力打造浙江極具歐陸風情特色的美麗幸福「僑鄉大花園」。一是堅守綠水青山,繪就僑鄉大花園的最靚底色。
  • 從戰略高度思考和推進大花園建設
    大花園是現代化浙江的發展形態和底色。2018年,浙江全年接待遊客6.9億人次,旅遊總收入1萬億元。浙江打造大花園,就是要圍繞建設全國領先的綠色發展高地、全球知名的健康養生福地、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遊目的地,以衢州、麗水為核心區,加快打造詩畫浙江的鮮活樣板。未來大花園將成為現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態。
  • 浙江遂昌高坪鄉:探尋「嚮往的鄉村花園」
    同時大花園建設要有標準,體現標準基礎上的個性、特色,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高坪核心區位發揮標杆價值。「創新區、大花園建設的目標是率先把麗水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空間格局優化、綠色經濟發達、人民生活幸福、體制機制完善的大花園,實際上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社會、文明高度發達,形成全域大美格局。」
  • 浙江日報跨版丨舟山:堅定踐行「兩山」理念 全面展示「重要窗口...
    沉甸甸的經濟「半年報」來之不易,一連串向好的數據,展現的是舟山經濟的特色亮點,彰顯的是舟山發展的硬核力量,也是舟山堅定踐行「兩山」理念,推動新時代高質量趕超發展的「舟山實踐」。舟山全市上下擼起袖子加油幹,全力打造獨具海洋海島特色的美麗新樣板,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持續增強,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綠、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人在畫中遊!揚州淥洋湖水上森林
    【人在畫中遊!揚州淥洋湖水上森林】9月12日,初秋時節,江蘇省揚州市淥洋湖溼地公園的水上森林景色宜人,水杉、池杉等樹木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宛如畫卷,遊客在林中穿梭遊覽,呈現出「船在林中走,人在畫中遊」的獨特風景。
  • 雨山區:學「兩山」理念 悟初心使命
    11月21日,雨山區邀請浙江省湖州市委黨校副校長胡繼妹教授作題為《「兩山報告會上,胡繼妹從認識論的角度,宣講了習近平「兩山」理論的豐富內涵,同時從實踐的角度,宣講了踐行「兩山」理論的浙江實踐。大家一致認為,報告會內容豐富、邏輯嚴密,對雨山區幹部群眾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紮實踐行「兩山」理念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今後工作中要全面對標看齊「杭嘉湖」,以爭創一流的工作標準,把環境整治、生態修復的各項工作謀深、抓細、做實。
  • 20年鍥而不捨統籌城鄉發展 打造浙江最美大花園核心園 精心繪出...
    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城鄉統籌作為第一抓手,按照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要求,統籌美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建設,打響了「秀山麗水、詩畫田園、養生福地、長壽之鄉」區域品牌。
  • 山水懷柔彰顯「兩山」大格局
    來源標題:山水懷柔彰顯「兩山」大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根本遵循。懷柔區深刻認識到,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