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 況
【國名 】葡萄牙共和國(The Portuguese Republic)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左綠右紅兩部分組成,綠色部分是一個豎長方形,紅色部分接近正方形,其面積為綠色部分的一倍半。紅、綠連線的中間繪有葡萄牙國徽。紅色表示對1910年成立第二共和國的慶賀,綠色表示對被稱為「航海家」的亨利親王的敬意。
【國徽】主體部分是一個金色的渾天儀,這是古老的航海儀器,代表葡萄牙人的航海成就。渾天儀中央為一面白盾,盾面上五個藍色小盾組成十字形,每個小藍盾上有五個白色圓堡。五個小藍盾是紀念阿爾豐沙一世在奧利基戰役中擊敗摩爾人的五個君主所取得的勝利;白色圓堡是葡萄牙古老的標誌,也象徵耶穌基督打敗異教徒的力量。白色盾形重疊於大紅盾中,紅盾周邊有七個城堡,紀念葡萄牙從摩爾人手中收復的省份。渾天儀周圍飾橄欖枝。
【國花】薰衣草
【國慶日】6月10日(1580年)
【共和國日】10月5日
【全國鬥爭日】6月13日
【國家政要】總統卡瓦科·席爾瓦(Cavaco Silva) ,2006年1月當選,2006年3月就職;總理若澤·蘇格拉底(Jose Socrates) ,2005年3月任職。前總統若熱·桑帕約(Jorge Sampaio )。
【自然地理】面積為9.19萬平方公裡(2005年12月)。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西南部。東、北與西班牙毗鄰,西南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832公裡。地形北高南低,多為山地和丘陵。北部是梅塞塔高原;中部山區平均海拔800~1000米,埃什特雷拉峰海拔1991米;南部和西部分別為丘陵和沿海平原。主要河流有特茹河、杜羅河(流經境內322公裡)和蒙特古河。北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平均氣溫1月7~11℃,7月20~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
【人口】1056.96多萬 (2005年底)。其中99%以上為葡萄牙人,其餘為西班牙人等。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97%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裡斯本(lisbon ),人口56.47萬(2001年),全年平均氣溫16. 9℃,最高氣溫37. 2℃(7月),最低氣溫2. 1℃(1月)。
裡斯本市郊的昔日王宮 |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18個行政區,分別為:裡斯本、波爾圖、科英布拉、維阿納多卡斯楚、布臘加、維拉裡爾、布拉甘薩、瓜爾達、萊利亞、阿維羅、維塞烏、桑塔倫、埃武臘、法羅、卡斯特洛布蘭科、波爾塔萊格雷、貝雅、錫圖巴爾。另有馬德拉和亞速爾2個自治區。
【簡史】歐洲古國之一。長期受羅馬人、日耳曼人和摩爾人統治。1143年成為獨立王國。15和16世紀開始向海外擴張,先後在非洲、亞洲、美洲建立大量殖民地,成為海上強國。1580年被西班牙吞併,1640年擺脫西班牙統治。1703年淪為英國附屬國。1820年,葡立憲主義者發動革命驅逐英軍。1891年成立第一共和國。1910年10月成立第二共和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協約國。1926年5月,第二共和國被推翻,建立軍人政府。1932年,薩拉查(Salazar)就任總理,在葡萄牙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1974年4月,一批中下級軍官組成的「武裝部隊運動」推翻統治葡40餘年的極右政權,開始民主化進程,同時放棄在非洲的殖民地。1986年經選舉產生了60年來的第一位文人總統。葡於1986年加入歐共體,1999年成為首批加入歐元區的國家之一。
政 治
【憲法】現行憲法於1976年制定,後經歷了六次修改。最近一次修訂於2004年完成。憲法規定,總統、議會、政府和法院是國家權力機構;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根據政府提名任免總參謀長和三軍將領。總統在聽取各黨派、國務委員會的意見後才能解散議會,只有「在必要時」才能解散政府和罷免總理。
【議會】議會為一院制,議員230人,任期4年。各黨派議席分配如下:社會黨121席,社會黨75席,葡共12席,人民黨12席,左翼集團8席,綠黨2席。
【司法機構】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機構,院長由法官選舉產生。最高法院院長在國家領導人中排名第四,位於總統、議長和總理之後,如前三位領導人不在國內或無力履行其職責時,最高法院院長可代任國家元首職務。
【政黨】葡實行多黨制,主要政黨有:
(1)社會黨(Partido Socialista):1973年4月在「葡萄牙社會主義運動」基礎上重建。1995年起執政至2002年4月。
(2)社會民主黨(Partido Social Democrata):1974年5月成立,原名人民民主黨,1976年改為現名。曾於1985年至1995年10月連續執政10年,2002年4月再次上臺執政,直到2005年3月。
(3)葡萄牙共產黨(Partido Comunista Portugues):1921年成立。
(4)人民黨(Partido Popular):1974年7月成立。前身是社會民主中心黨,1995年2月改名人民黨。
(5)左翼集團(Bloco da Esquerda)
軍 事
總統為三軍最高統帥,國防部長通過總參謀部和各軍種參謀部領導武裝力量。
葡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國家安全部隊組成。實行義務兵、志願兵、合同兵三結合的兵役制。服役期:義務兵4個月,志願兵8~10個月,合同兵不定期,但至少一年以上。
2006年國防預算開支19.09億歐元,佔政府預算的4.3%,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3%。
2005年,葡正規軍有總兵力4.49萬人。其中陸軍2.67萬人,海軍1.095萬人,空軍0.725萬人。此外,葡還有預備役部隊21.093萬人,準軍事部隊4.77萬人,其中共和國國民衛隊2.61萬人,公安警察2.16萬人。
2003年,葡萄牙開始實施一項新的軍隊規劃法。根據規劃法,葡將在18年內投資50億歐元,更新軍隊的武器裝備、軍用設施,以提高和加快部隊的現代化步伐。
外 交
葡主張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普遍發展友好合作關係。立足歐盟,支持並積極參與歐洲一體化建設。注重加強同北約的關係,保持同美國的傳統關係是葡對外政策的基石。主張西方加強對俄的援助,支持北約東擴,但認為應顧及俄的安全利益。主張通過政治談判解決巴以衝突。加強同非洲葡語國家的關係並努力為解決葡語國家和地區問題發揮作用是葡外交重點之一。日益重視發展同亞洲,特別是中、日、印(度)和北非阿拉伯國家的合作關係。葡與世界上18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有外交關係,共設146個駐外使領館。其中使館70個,職業領館66個,駐國際組織代表團10個。
【同歐盟的關係 】歐盟是葡對外關係中的基礎。葡積極支持並參與歐洲一體化進程,贊成歐盟東擴;反對將國家分成不同等級,反對歐盟決策權過分集中在少數國家手中。歐盟憲法約批准進程在法國、荷蘭等國受挫後,葡推遲了原定於2005年10月在本國舉行的歐洲憲法公投。葡認為歐盟發展速度和擴大進程應放緩,但不希望停止。2007年下半年,葡成功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主持完成修訂和籤署《裡斯本條約》,引導歐盟走出「制憲」困境,推動歐盟制定「裡斯本戰略」第二個3年規劃,進一步增強歐盟經濟活力和競爭力,還完成申根區東擴至中東歐9國。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展示其小國辦大外交的能力受到歐盟內外普遍讚譽。同時,葡保持與西、法、德等歐盟大國的高層交往,促進經濟和科技合作;積極推進歐盟能源戰略規劃,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重視與歐盟各國聯合打擊非法移民和反對恐怖主義,正式啟動電子生物指紋護照和籤證制度;成功促成歐洲海洋安全局總部落戶裡斯本。葡對外貿易主要集中在歐盟內部。
【同美國的關係】葡是美國的傳統盟國,也是北約成員國,歷來把同美國的關係放在優先地位。「9.11」事件後,葡堅決支持美反恐軍事行動,並為其執行反恐和救援任務的飛機在亞速爾群島拉日什軍事基地起降提供便利。葡在保持發展與美政治、經濟關係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軍事合作。2005年,葡美雙方進行了外長級互訪,雙方重新籤署了引渡條約,並表示願意推動建立葡、美和非洲葡語國家三方合作機制。葡主張歐洲應創造條件,進行更富建設性的跨大西洋合作。同年9月,美國遭受颶風災害後,葡向美援助了大量日用品,並提供了佔葡2%石油儲備量的50萬桶原油。2006年,葡繼續保持與美國的傳統關係。對國際上關注的美中情局運送囚犯的飛機多次過境葡事,葡政府態度謹慎。2007年,葡繼續加強與美在安防領域的實質合作,支持美設立非洲司令部。7月,美國務卿賴斯參加在裡斯本舉行的中東問題四方會談並訪葡。
【同非洲葡語國家的關係】發展同非洲葡語國家(莫三比克、安哥拉、維德角、幾內亞比索、聖多美普林西比)關係是葡外交重點之一。由於歷史原因,葡同五國的關係較為密切。近幾年,為發揮葡在歐、非兩大陸的橋梁作用,葡積極發展同五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2004年,葡對非洲葡語國家共提供6.4億歐元的雙邊援款,主要用於各國社會、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及跨領域合作項目。2006年,葡與非洲葡語國家保持了高層互訪勢頭,大量增加在非能源和軍事等領域投資。葡成立對非洲葡語國家工作小組,定期召開對非工作研討會,為葡企業在非發展牽線搭橋,重點開展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2007年輪值歐盟主席國以來,不斷加大對非洲葡語國家投入,倡導召開第二屆歐非峰會,建立了歐非雙方在平等基礎上進行戰略對話的新型關係,推動維德角成為歐盟聯繫國,組織召開幾內亞比索販毒問題國際會議,與莫三比克籤署多項合作協議,向安哥拉提供11億歐元信貸,大力協助東帝汶政府維護社會穩定,承諾駐東維和部隊在聯合國任務結束後繼續駐留。葡還極力響應「地中海聯盟」倡議,重視同北非馬格里布國家間的溝通與合作,維護南歐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葡還積極利用葡語國家共同體(Community of Portuguese-Speaking Countries, Comunidade dos Países de Língua Portuguesa,簡稱CPLP,即葡共體),推動葡語國家之間的政治、外交、經貿、文化合作。該共同體於1996年7月由葡萄牙和巴西倡議成立,總部設在裡斯本,成員國包括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三比克、維德角、幾內亞比索、聖多美普林西比、東帝汶(2002年加入)。葡積極推動葡共體發展,充分利用該組織企業論壇和葡語教學計劃,希望通過擴大葡共體在世界上的影響,提升其國際地位。2004年,葡向葡共體提供了1056.2萬歐元的援助。2008年7月,第7屆葡語國家共同體峰會在裡斯本召開,發表《裡斯本聲明》,葡接替幾內亞比索擔任2008至2010年葡共體輪值主席國,席爾瓦總統任輪值主席。葡視葡共體為其外交三大支柱之一,重視推進葡共體內部建設,提高其國際地位和影響。
【同西班牙的關係】葡1974年「四·二五」革命後,葡西關係一度緊張,1975年末起趨於正常。1977年11月,兩國籤訂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兩國政府首腦定期舉行會晤,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其他問題交換意見。2003年2月,葡西兩國籤署了《海事安全事務合作與建立快速報警共同機制的聯合聲明》。2004年,葡總理和西首相實現互訪。2005年11月,葡西首腦會議在葡舉行,兩國總理出席,雙方籤署了邊境合作、旅遊、就業、建立伊比利亞電力市場、高速鐵路、海洋測量等雙邊合作協定。西是葡最大的貿易夥伴。2008年1月,葡總理索克拉特斯和西首相薩帕特羅共同主持召開第二十三屆伊比利亞峰會,探討如何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兩國各領域合作,包括安防合作,不斷密切和提升雙邊關係。
【同獨立國協和其他東歐國家的關係】蘇聯解體後,葡主張西方加強對俄的援助,幫助俄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葡支持俄與歐盟改善關係,認為俄在平衡國際關係中作用十分重要。葡願與俄建立全方位合作,在良好的政治基礎上,加強雙方貿易、文化關係。1994年7月,葡總理席爾瓦對俄進行工作訪問,兩國政府籤署了友好合作條約以及投資保護、文化、工業技術、公路運輸、醫藥科學等六項合作協議。2001年,葡總統桑帕約訪俄,雙方籤署了《領事協議》和《外長級政治磋商議定書》。近年來,葡與東歐國家的往來有所增加,葡表示支持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和北約的要求,但認為應以與俄保持穩定的安全關係為基礎。
【同東帝汶的關係】東帝汶是葡萄牙前殖民地,1951年名義上改為葡海外省。1974年葡國內發生「四·二五」事件後,葡新政權主張非殖民化,允許東帝汶舉行公民投票,實行自決。1975年,成立不久的革陣、民盟和民協三個東帝汶主要政黨因權力之爭發生內亂,局勢失控。同年12月,印尼趁機出兵東帝汶,並於次年7月宣布東為其第27個省。1992-1999年,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葡與印尼外長就東帝汶問題進行了12輪談判,最終雙方就東帝汶的民族自決問題達成共識。1999年8月,在聯合國的監督下,東帝汶進行了全民投票,78.5%的東帝汶人支持獨立。同年12月,葡外長伽馬訪問東帝汶。2000年,葡總統、總理和議長相繼對東進行了訪問。2002年5月20日,葡總統、總理出席了東帝汶建國慶典。
【同中國的關係】中葡交往歷史悠久。1502年,葡萄牙就向明朝政府派遣了使節。1979年2月8日,葡萄牙與中國建交。1999年澳門問題順利解決,為兩國關係全面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2005年1月,桑帕約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發表聯合新聞公報。2005年12月,溫家寶總理對葡萄牙進行正式訪問。中葡兩國總理籤署聯合聲明。2010年11月,胡錦濤主席將對葡萄牙進行國事訪問。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07年全年雙邊貿易額為22.10億美元,同比增長29%,其中我出口18.26億美元,同比增長34.3%,進口3.85億美元,同比增長8.7%。
經 濟
葡是歐盟中等發達國家,工業基礎較薄弱。紡織、製鞋、釀酒、旅遊等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軟木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出口位居世界第一。1986年葡加入歐共體後,得到大量撥款,經濟發展較快,人均收入增加。20世紀90年代初,因受歐洲經濟衰退的影響,葡經濟增長率逐年下降,1995年開始復甦。1997-2001年,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達2.9%,高於歐盟平均水平。1998年更高達4.6%。1999年1月1日,葡作為首批歐盟國家加入歐元區。經濟從2002年起有所下滑,2003年經濟負增長1.3%。
社會黨政府上臺以來,為扭轉經濟停滯不前的局面,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實行經濟緊縮政策,加大投資力度和私有化進程,擴大基礎設施建設,創造就業機會,大力發展銀行、金融、保險、旅遊等服務行業,取得一定成效,受內需和出口增長拉動,近年來經濟持續復甦。
● 貨幣名稱:歐元(Euro)
【資源】礦產資源較豐富,主要有:鎢、銅、黃鐵、鈾、赤鐵、磁鐵礦和大理石,鎢儲量為西歐第一位,大理石出口佔世界第二位。森林面積360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1/3,其軟木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出口佔世界第一位,因而有「軟木王國」之稱。
葡萄牙是世界上主要的葡萄酒生產國之一,北部的波爾圖是著名的葡萄酒產地。葡萄牙的西紅柿醬聞名歐洲,是歐洲市場的最大供應者。葡萄牙海洋捕撈業較發達,以捕撈沙丁魚、金槍魚、鱈魚為主。
【工業】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力、紡織、服裝、製鞋、食品、化工、造紙、電子器械、陶瓷、釀酒、軟木等。軟木年產量15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軟木樹種植面積佔世界種植面積的30%,出口佔世界第一位。汽車、機電、模具、製藥和可再生能源等產業發展較快。葡全國19%的能源供應來自可再生能源,位居歐洲第三,僅次於瑞典和奧地利。
【服務業】葡服務業從90年代開始迅速發展,其產值連年增長。到20世紀末,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以及該行業在全國就業人口中的比例已接近歐洲發達國家水平。葡服務業主要包括銀行、保險、旅館、餐飲、交通、倉儲、通訊、房地產、社會救助及其它集體、社會和個人服務。
【旅遊業】葡萄牙山清水秀、風景如畫,古堡、宮殿、博物館等古建築隨處可見。西、南兩側有800多公里海岸線,有很多細沙海灘。它的大部分地區為地中海氣候。旅遊業是葡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和彌補外貿赤字的重要手段。葡現擁有各類旅館三千多所。主要遊客來自英國、德國、西班牙、荷蘭、法國、愛爾蘭、義大利、美國、瑞典和比利時等國。主要旅遊勝地有阿爾加維、裡斯本、法羅、波爾圖、馬德拉島等,每年接待的外國遊客都超過其人口。2007年外國遊客1200萬,在世界130個國家和地區旅遊競爭力排名中列第22位。
裡斯本街頭公交電車 |
【交通運輸】以陸路運輸為主。主要港口有裡斯本、阿威羅、錫圖巴爾、錫奈什、豐沙爾(位於馬德拉群島)和蓬塔德爾加達(位於亞速爾群島)。葡全國有4家航空公司和16條國際航線。在裡斯本、波爾圖和法羅設有國際機場。
【對外貿易】進口主要產品有機械、儀表、汽車、石油、化工產品、農產品和常用金屬等;出口主要產品為機械、儀表、汽車、服裝、紡織品、常用金屬、鞋類、紙漿、木材和軟木等,大理石出口居世界前列。
【人民生活】2007年起,葡最低月工資為403歐元。人均預期壽命76.9歲,男性為74.9歲,女性為81.2歲。
文化教育
【文化】
● 葡萄牙祖父母日
葡萄牙從2003年起把7月26日定為祖父母日,國民這一天要儘量與祖父母在一起,發揚敬老愛老之優良風氣。
葡萄牙議會2003年5月22日通過一項議案,把7月26日定為國家祖父母日,強調祖父母是聯繫家庭和社會的根本性因素,他們在傳播智慧與經驗以及穩定數代人的關係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有益作用。葡議會還要求根除在家庭內歧視和虐待老人的惡劣現象,並抨擊了一些人節假日出遊而把老人送往養老院的做法。在街頭和商場,這一天到處可見到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或購物的祥和情景。
● 葡萄牙狂歡節
葡萄牙狂歡節 |
【教育】 實行12年義務教育(小學4年,中學預備班2年,中學3年),又稱基礎教育,高中教育3年。高等教育為大學4-5年。
2008年義務教育預算為59.85億歐元,科技和高教預算為25.09億歐元。25-64歲之間的人口中僅有20.6%受過中等教育。文盲率為9%,在擴大前的歐盟中為最高。
主要高等學校有裡斯本大學、科英布拉大學、波爾圖大學、裡斯本技術大學、米尼奧大學、阿維羅大學、埃武臘大學和國家行政管理學院。
葡萄牙有各類博物館近300座,圖書館1960多所,各類電影院、劇院347多所,畫廊或展覽館306多所。
新聞出版
葡全國性報刊23家,地方性報紙216種,各種期刊1334種。主要報刊有:《新聞日報》,半官方;《快報》,私營周報;《公眾報》,私營日報;《晨郵報》,私營日報;《新聞報》,國家參與資本。
盧薩社是1987年由葡萄牙通訊社和葡萄牙新聞社合併而成的國家通訊社。
主要有葡萄牙廣播電臺、復興電臺(宗教背景)、商業電臺等。電視臺三家:葡萄牙國家電視臺、SIC電視臺(私營)和獨立電視臺。
資料來源: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