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

2020-12-15 澎湃新聞

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

2020-06-25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6月24日,在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指導下,由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共同舉辦的《「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衷和樓大廳揭幕。此次展覽系首次將一大會址紀念館、二大會址紀念館、四大紀念館的展覽組合在一起進行展出,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的奮鬥歷程。該展覽也拉開了「理想之光·真理之路」同濟大學迎接建黨10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的序幕。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二級巡視員楊偉人,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二級巡視員曹力奮,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主持工作)徐明,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尤瑋,中共四大紀念館館長童科出席,共同為展覽揭幕,並共同啟動同濟大學迎接建黨10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出席活動的有全體在校校領導、黨委常委、校長助理、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二級黨委書記和部分師生代表,活動由校黨委副書記吳廣明主持。

方守恩表示,學校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拉開同濟大學「理想之光•真理之路」迎接建黨10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的序幕,是為了更好地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以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從中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艱、擔當之要,教育廣大師生厚植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此次展覽為師生們的「四史」學習教育提供了生動的歷史教材,用這種協同協作的方式將優質黨史教育資源引進高校,也是學校「開門辦思政」的又一創新探索。

楊偉人表示,同濟大學這次啟動迎接建黨百年系列主題活動,特別是與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籤約合作,舉辦黨史專題展覽,聘任校外育人教師,進一步推進黨史文化育人,是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的積極創新,期待學校在黨建、思政工作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徐明表示,展覽以豐富而詳實的史料圖片和文字,系統、全面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初創時期的奮鬥歷程。相信展覽的舉辦,一定能激勵同濟師生回顧黨的光輝歷程,繼承黨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展覽由「偉大開端」「嶄新局面」「力量之源」「偉大足跡」四個部分組成,前三個部分分別為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的展覽內容,第四個部分展示了早期黨的領導機關、黨的部分重要會議、重要宣傳教育機構以及黨的主要領導人在上海留下的革命足跡。該展覽一共有99幅展板,最後一塊展板為留言互動板,師生可圍繞「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進行回答留言。

當天,同濟大學分別與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籤署共建黨史育人基地的協議。校館雙方將共享黨史教育資源,館方將優秀黨史研究成果在同濟大學展出,同濟大學聘請館方黨史專家為「四史」教育專家團專家;共建立德樹人平臺,同濟大學將選送優秀學生前往各紀念館開展志願者工作,成為紀念館「志願者人才輸送與培養基地」;共同創新「四史」教育模式,同濟大學協助館方設計策劃形式多樣、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打造全媒體時代的「四史」教育新模式;共同開展黨史研究,同濟大學將結合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優勢,聯合開展黨史研究課題、短期研修班等項目,為館方的黨史研究、人才培養、隊伍建設提供支撐。校黨委副書記徐建平、徐明、尤瑋、童科分別代表校方和館方籤約。

徐明、尤瑋、童科,以及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徐蓉教授、張勁教授、李雅茹副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四史」教育專家團專家,方守恩為他們頒發了聘書。

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的展期結束後,展覽將移至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及附屬中小學校進行展出。

文字:黃艾嬌

圖片:江平、週遊

原標題:《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安徽省委常委集體瞻仰中共一大二大會址和中共四大紀念館
    原標題:省委常委集體瞻仰中共一大二大會址和中共四大紀念館 6月2日,省委常委專程赴上海集體瞻仰中共一大、中共二大會址和中共四大紀念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中共一大會址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全面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
  • 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71年前的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標誌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身處黨的誕生地,發生在這座光榮之城的紅色故事你了解多少?日前舉行的「初心之地 紅色之城」——上海·黨的誕生地巡展,首次聚集中共一大、二大會址紀念館和中共四大紀念館的館藏精華,精心挑選了300多張照片,分偉大開端、嶄新局面、力量之源三大部分,再現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勾勒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留下的紅色印跡。
  • ...奮鬥歷程,李強同全市黨員代表瞻仰中共一大、二大會址和四大...
    今天上午,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市政協主席吳志明,市委副書記尹弘和全市基層黨員代表,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集體瞻仰了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二大會址和中共四大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銘記奮鬥歷程。李強強調,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
  • 喜報| 中共四大紀念館「力量之源·紅色100」項目榮獲優秀創意案例
    近日,由中央網信辦網評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和人民網聯合開展的「網聚『政』能量 共築同心圓」——各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評選結果公布,中共四大紀念館「力量之源·紅色100」項目榮獲優秀創意類案例。
  • 從1919到1949|中共一大會址館藏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文物故事
    中共二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宣言》 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宣言》是一份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文件。 宣言既堅持了一大綱領所規定的黨的最終奮鬥目標,即黨的最高綱領,又制定出了黨在現階段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即黨的最低綱領,初步闡明了現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策略、任務和目標,指明了中國革命的方向。 從黨的一大確定直接搞社會主義革命,到二大確定首先進行民主革命然後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這是黨的戰略方針的一次重大轉變。
  • 中共四大紀念館發布Q版人物盲盒,你喜歡哪一款?
    2020年9月28日,中共四大紀念館發布以館內「工農聯盟」主題雕塑為原型的Q版人物設計盲盒。本文圖片均為中共四大紀念館 供圖上海的紅色場館也有Q版人物盲盒了。9月28日,「『為國旗添彩 匯力量之源』——學『四史』守初心 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主題系列活動在中共四大紀念館舉行,以館內「工農聯盟」主題雕塑為原型的Q版人物設計盲盒正式發布。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共四大紀念館獲悉,中共四大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
  • 中共最早黨員之一贈予中共一大國際代表的禮物是如何回歸上海的
    原標題:親歷者講述:中共最早黨員之一贈予中共一大國際代表的禮物,是如何回歸上海的?  兩年前的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完成了1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展覽陳列擴容,重新向公眾開放,紀念館新增了文物陳列120件。
  • 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館聯合承辦2020「先賢與上海城市記憶」論壇
    6月26日,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指導,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上海中共黨史人物研究中心、漁陽裡歷史文化研究會、俞秀松研究中心、上海國際友人研究會主辦,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館聯合承辦的2020「先賢與上海城市記憶」論壇進行了首次實景網上直播。
  •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忠誠守護者——記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新...
    今年七一前夕,正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執勤的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副所長李勇,看到進館排隊的人群中有位拄著拐杖的白髮老人,舊軍裝上別著黨徽和一排排軍功章。在得知老人是一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黨員、專程從湖南來一大會址參觀後,李勇肅然起敬,主動攙扶他進館,並陪同講解。
  • 或許就在你身邊 趁著國慶長假追尋上海紅色遺址-三山會館 中共四大...
    貼心提示  國慶節開館時間:9:00—17:00,假期8天全開  地址:黃浦區黃陂南路374號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  新館改造後文物史料生動豐富  你知道中國共產黨的首部黨章是何時誕生的嗎?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你能夠找到答案。
  • 中共四大紀念館、上海圖書館、中華藝術宮等多個場館閉館
    1月24日,中共四大紀念館發布閉館公告。公告稱,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經研究決定,中共四大紀念館及海派文化中心自1月24日(除夕)起閉館,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當日,上海圖書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也發出閉館通告。
  • 中共一大在他家召開!通曉四國語言,他是馬克思主義「播火者」
    中共一大會議舊址在望志路106號(現興業路76號),是一幢沿街一樓一底磚木結構舊式石庫門住宅,這裡曾是「一大」上海代表李漢俊(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發起人之一)的家。1921年7月30日晚的中共一大第六次會議剛開始,法租界巡捕房的密探突然闖入會場,多數代表及時轉移。
  • 上海工匠創作世界最大生漆藝術畫盤,贈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袁野(右一)將他歷時三年創作的「紫砂胎大漆彩繪大盤」贈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上海市總工會 圖為獻禮建黨100周年,12月15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漆藝術畫盤「紫砂胎大漆彩繪大盤」被贈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 「一大會址」日記|紅色故事·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與中共一大
    「一大會址」日記|紅色故事·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與中共一大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官網 2018-02-26 17:20
  • 聚焦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由同濟大學攜手雲龍舉辦的雲龍縣管理幹部...
    聚焦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由同濟大學攜手雲龍舉辦的雲龍縣管理幹部培訓班在浙江台州、陝西渭南舉行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0-09-02
  • 中共一大代表,有哪些見證了開國大典?
    1921年,中共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他們的職業有教授、律師、雜誌主編,其中並無工人和農民。這個黨日後成為世界最大的政黨,最初這十三名代表,以及中共早期的領導人李大釗、陳獨秀,以及共產國際和蘇俄的代表們,卻有著不同的命運。
  • 中共一大神秘代表撥開迷霧終現真容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著名黨史理論專家李忠傑教授說,感謝俄羅斯、蒙古學者的熱情幫助,也感謝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鍥而不捨的努力。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副會長、中共黨史學會常務理事張靜如教授也說,「真是重要發現,太不容易了!」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教授、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學科組成員、中共黨史學會常務理事邵維正少將,聽說中共創建史有如此重要發現,也格外高興,稱之為「重要成果」。
  •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最終人生結局(下)
    7月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會後回山東成立中共山東區支部,任支部書記。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山東分部成立後,任分部主任。翌年1月,赴莫斯科參加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回國後,6月領導濟南理髮業大罷工。7月,創辦《山東勞動周刊》,任主編。同月,出席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二大。會後留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工作,參與制定了《勞動法大綱》。
  •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腎臟內科舉辦2020「腎愛無憂,同舟共濟...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腎臟內科舉辦2020「腎愛無憂,同舟共濟」線上腎友會 2020-12-22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環同濟「四史」學習教育推進會暨同濟大學-四平路街道聯組學習會舉行
    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吳廣明,楊浦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程繡明出席會議並講話。同濟大學、楊浦區委組織部相關部門負責人,四平路街道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和「兩新」黨組織書記代表,楊浦區區域化黨建聯盟四平分會成員單位、社區企事業單位黨組織代表等近百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