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所眾知,近代日本海軍自明治維新建立以來,就以英國海軍為師,短短七十年間躋身世界海軍三強之列,而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的驕人戰績更是在風頭上壓了昔日老師一頭。在二戰中,英國海軍與日本海軍僅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有過正面交鋒,無論是馬來海戰、爪哇海戰,還是印度洋海戰,英軍艦隊均告敗北,從而留給後人日本海軍戰鬥力勝過英國海軍的印象。其實,當時英國海軍主力根本不在遠東地區,且日軍佔有明顯的戰場優勢。那麼假設英國海軍全力出擊與日本海軍交戰,又會是怎樣的結果呢?排除持久戰中資源消耗的因素,僅就雙方艦隊作戰能力進行比較,下面按照幾種可能的海戰模式加以分析。
■1941年12月10日的馬來海戰是日本海軍對陣英國海軍取得的最著名勝利,當天日本海軍的59架九六式陸攻和26架一式陸攻乾淨利落地擊沉了英國海軍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自身僅損失3架飛機。
主力艦水面交戰:雖然在二戰條件下日德蘭式的艦隊決戰很難出現,但英日兩國海軍中肯定有不少人熱衷於以這種方式決出勝負,英國人的日德蘭情結不比日本人的日本海情結弱。
英國海軍主力艦隊包括17艘戰列艦(5艘R級、5艘伊莉莎白女王級、5艘英王喬治五世級、2艘納爾遜級)和3艘戰列巡洋艦(2艘聲望級和1艘胡德),共計20艘,裝備356毫米艦炮50門、381毫米艦炮100門、406毫米艦炮18門,共計168門。日本海軍主力艦隊擁有12艘戰列艦(4艘金剛級、2艘扶桑級、2艘伊勢級、2艘長門級和2艘大和級),裝備356毫米艦炮80門、410毫米艦炮16門、460毫米艦炮18門,共計114門。由此可見,英國海軍擁有數量優勢,而日本海軍在16英寸以上艦炮上有優勢,但是2艘大和級未必能夠抵消數量上的劣勢,
還有一點是英國海軍主力艦在遠程火控上要優於日本海軍,不要看日本人自己吹炮術天下第一,實際上現代遠程炮控技術的開山鼻祖還是英國海軍,日本海軍也不過亦步亦趨地學習著,其射擊技術遠沒有想像的那麼高,所以主力艦決戰,英國海軍勝出的可能性較大。
■英王喬治五世級是英國皇家海軍在二戰前建造的最新型戰列艦,但它屬於典型的條約型戰列艦,裝備10門356毫米主炮,主炮口徑和威力都是同時代戰列艦中最低的。
■2艘大和級超級戰列艦實力超群,但它們的存在未必能夠抵消日本海軍在主力艦數量和火力上的劣勢。
航空母艦交戰:這個才是二戰時期海上決戰的正確打開方式,而在這方面日本海軍確實有吹牛逼的資本。1941年至1942年間,日本海軍航母機動部隊的戰鬥力的確是勝過英美海軍,美國海軍也是在1943年之後才逐步超越了日本海軍,英國海軍航母艦隊的實力要差日美一大截。
在二戰中,英國海軍能夠用於艦隊作戰的航母有10艘左右(暴怒、2艘勇敢、皇家方舟、6艘光輝級,後續建造的巨像級基本沒有參戰),其中的主力光輝級是針對歐洲水域與岸基航空兵交戰而設計的,其特點是重裝甲、低載機量,並不適合太平洋戰場模式下的航母對攻。英國航母的另一個致命弱點是艦載機性能太差,前期居然靠雙翼「劍魚」扛大旗,後期靠美制艦載機。
日本海軍的大中型艦隊航母除去戰爭後期的雲龍級和信濃號,大致有9艘(赤城、加賀、飛龍、蒼龍、翔鶴、瑞鶴、隼鷹、飛鷹、大鳳),但是日軍航母的載機數量和艦載機性能明顯高於英國海軍,假如以1941年時的巔峰狀態迎戰英國海軍,很可能戰而勝之。
■1941年12月奇襲珍珠港時,日軍艦載機攻擊隊正從赤城號航母的寬闊甲板上準備起飛。二戰巔峰時期的日本海軍航母機動部隊整體戰力確實遠遠勝過英國海軍的同行們。
■英國光輝級航母是針對歐洲海域的作戰環境所設計,並不太適合航母間交戰。
非主力艦水面交戰:在主力艦、航母的交戰之外,巡洋艦以下艦艇的水面交戰更可能發生。
在重巡洋艦方面,日軍擁有18艘重巡,其中12艘裝備10門203毫米艦炮和強力雷裝,還有2艘航空巡洋艦,以航速快、攻擊力強悍著稱;相比之下,英軍擁有15艘重巡,裝備6-8門203毫米艦炮,性能相對均衡,火力和航速不及日軍重巡,但火控能力較優。
輕巡洋艦方面,英國海軍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不算一戰時期遺留的老式輕巡,僅戰前和戰時新造輕巡就超過50艘!日本海軍的輕巡出現過相當長的空檔,14艘5500噸輕巡撐了20多年,新造的阿賀野級和大澱也與標準火炮輕巡差距甚大,所以輕巡對決,日軍完敗。
驅逐艦方面,英國海軍驅逐艦數量更多,性能更加均衡,而日本海軍驅逐艦的雷擊能力突出。估計有人會說日本海軍的夜戰能力強,抱歉,英國海軍在雷達運用上的經驗甚至比美軍還要豐富,在地中海的夜間海戰完全壓制義大利海軍,所以日本海軍的夜戰優勢在英國海軍面前怕是沒啥可吹的。但是日本海軍在水面戰中有一個優勢就是遠程氧氣魚雷,這個將在水面交戰中賦予日軍突襲的優勢。
總之,非主力艦交戰中,雙方各有優勢,日軍勝在重巡火力強和魚雷的戰術優勢,英軍勝在數量優勢和火控優勢,勝負還看具體交戰態勢,五五開吧。
■日本海軍高雄級重巡洋艦開火射擊的場面,火力強、重雷裝、航速快是日軍重巡的優勢。
■英國皇家海軍斐濟級輕巡洋艦,裝備12門152毫米主炮,滿載排水量超過10000噸。英軍在輕巡洋艦實力方面完爆日本海軍。
潛艇戰和反潛戰:英日兩軍的潛艇部隊規模差不多,日軍潛艇在性能上略優,但是戰術運用上就不用提了,一門心思地想攻擊大型戰艦,自己往對方反潛警戒最嚴密的地方硬闖。
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潛艇部隊擊沉盟軍驅逐艦以上的戰艦僅10艘,擊沉商船不過179艘,約90萬噸,自身反而損失了131艘潛艇,佔戰時服役潛艇總數的近70%!反潛能力更是日本海軍的短板,在戰爭中由於反潛能力的薄弱,日本人讓美國海軍潛艇部隊狂刷戰績,聯合艦隊30%的戰艦和商船隊60%的商船都被美軍潛艇摧毀。
與之相對,英國海軍潛艇部隊雖然處在較為次要的角色上,但戰績頗有驚喜,在戰爭期間擊沉了57艘敵艦和約200萬噸的商船,特別值得的一提的是,英軍潛艇擊沉過多達35艘潛艇。反潛能力更加是英國海軍的強項,在持續數年的大西洋之戰中,英國海軍早已將反潛技能修煉得爐火純青,連潛艇戰水平最強的德國海軍都付出了超過700艘潛艇被擊沉的慘重代價,自投羅網的日軍潛艇只會更慘。所以在潛艇戰和反潛戰的對決上,英國海軍完勝。
■上圖為二戰中日軍準備的性能優越的伊400型潛艇,日本海軍雖然潛艇性能比英軍佔優,但戰術運用方面卻一塌糊塗。
■二戰時英國海軍潛艇在敵方海岸炮擊商船,就潛艇戰水平而言,英國海軍明顯高於日本海軍。
綜上所述,日本海軍除了在航母戰鬥力、重巡戰鬥力和遠程雷擊能力上相對英國海軍具有優勢,其他各方面都遜色於對手,甚至被對手壓制。所以,日本海軍如果與英國海軍發生正面對決,只有充分發揮其航空兵優勢和雷擊戰優勢,才有可能擊敗對手,這個更加考驗日軍艦隊指揮官的臨戰指揮能力和決斷能力。然而,二戰中的日本海軍最缺乏的就是能夠做出準確判斷和合理戰術選擇的高級指揮官,假如由南雲、慄田之流統率艦隊,就不要指望能夠戰勝英國皇家海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