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獸系列中的雷克薩就是一個典型。他因為獸人的墮落而失望,選擇與自己的夥伴米莎流浪荒野,但其心中卻一直保留著對獸人前途的牽掛。在偶然邂逅薩爾之後,這位老獵人被新酋長的抱負所感動,毅然投身於部落的建設,幫助薩爾解決了各種爭端,並因此獲得了部落勇士的稱號。
可在功成之後,雷克薩又一次自我放逐,回歸了荒野,但這次,他是為了部落而離開,在荒野之中,他監視著各種敵人的動向,用自己的方式為部落盡責,相信當危難再臨,老獵人會再舉長弓。
可以說,自我放逐,並非他們的目的,而是其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他們的心並未因孤獨而與文明割裂,相反,他們時刻關注著自然世界與文明世界,並願意隨時提供幫助。
其實《無主之地3》中獸王的定位和雷克薩就比較像
獨特的正義
巡林客之所以會走上自我放逐的道路,和他們的處事方式,有很大的關聯。
雖然在許多作品之中,他們都會以長弓搭箭的經典形象出現,但實際上,巡林客的戰鬥並不局限於此。依託長期的森林生活,他們能夠從大自然裡藉助各種力量,陷阱、夜色、動物、密林,皆是他們的助力。
《無主之地3》裡獸王的「動物」夥伴
這是他們的風格,但放在一些人的眼裡,就成為了狡詐。如果你玩過《博德之門》的話,一定會對巡林客隊友和聖堂隊友之間的爭執留下一些印象。兩者雖都屬善良守序陣營,但其在戰鬥和行事的觀念上,完全是迥異的存在。
他們的理念和審美都不相同,在處理事務時,巡林客要更加靈活,為實現目的,他們願意變通和改變。但聖堂呢,這些武士們將教條視為真理,哪怕是以卵擊石,他們都會高喊著信仰撞個粉碎。因此,巡林客就成為了他們鄙夷的存在。
面對自己的隊友,兩者的態度也有極大的差異。由於巡林客常常孑然一身,不太需要他人的幫助,所以他們也能容忍與自己不同的異類,不管是書呆子法師還是煩人的牧師,他們從不會因別人的古怪而感到不悅,而聖堂武士那古板的反應,則常常會激化隊友之間的矛盾。
這種行為的懸殊,源自兩者對正義和道德的不同理解。
聖堂們遵循的正義,來自各種規章和律法,而巡林客們的正義,則源自他們內心,以及對自然法則的信仰。這意味著巡林客在伸張正義之時,更注重採取直接有效的手段。他們的正義,屬於民間,而非官方,頗有「事了拂身去,深藏功與名」的韻味。
抱有這種心態和準則的人,當然不會穿起盔甲,舉起長槍,在官方的名義下去行使正義。他們更適合游離在社會之外,按照自己的準則,去解決各種爭端。
後記
其實巡林客形象所代表的,是一種獨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其涉及人與自然的關係探討,暗含著正義標準的討論。
至於歷史上真的有沒有這樣一個群體,我們並不能得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其集合守護者、放逐者、叛逆者三位一體的形象,必會被許多的方式繼承的發展。可能會是遊戲,也可能會是影視小說。隨著媒介的不同,各種迥異的巡林客也會出現,獸王這個廢土機器遊俠就是個例子。我期待著,能有更多的演繹。
無主之地3將於2019年9月13日在PS4,Xbox One和Windows PC平臺上的Epic遊戲商城全球正式上市!
Epic遊戲商城國區已開啟預購,無主之地3標準版售價29.99美元,另外超級豪華版在預購期間限時促銷售價69,99美元,上市後會恢復到89.99美元。
無主之地系列的SHiFT會員計劃-秘藏局內人計劃現已開啟,玩家可在無主之地系列前作的遊戲內進行免費註冊,獲得豐厚獎勵,具體如何註冊、登陸和使用:點擊了解註冊教程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無主之地3專區
友情提示:支持鍵盤左右鍵「←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