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運動員的實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2020-12-19 FF聊健身

實戰能力,從來都是民間普羅大眾對武術運動員以及其他練對抗類(如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拳擊、自由式摔跤、柔道等)練習者訓練成果的評判標準。就拿我來說,昨天打計程車去體校,司機師傅和我閒聊,得知我是先學習的武術套路然後改項散打的以後,就問了我一個問題:「那你們練武術的平時上街能打幾個人呀?」

電影《武俠》

我心說,練武術的又不是流氓,幹嘛上街就打人上街就抽別人呀?那不成了惡霸了嗎?要真是那樣,現在掃黑除惡高壓姿態這麼緊張,趕快避避風頭去唄,還上什麼街呀!於是我就把闡述了N多次的理論又複述了一回,我告訴他,我們練得是體育運動項目,是有規則的,不是上街打架,您說那是違法行為,是要吃牢飯的……不過既然說到這兒了,我給您舉幾個例子,您品鑑品鑑,您就知道這散打運動員實戰能力怎麼樣了。

散打比賽當中的接腿技術

張三兒的煩惱

我的一個朋友叫張三兒,散打專業隊習武十載,練得一身好武藝,尤其是一招「墊步側踹腿」,所有和他打過實戰的人無不挑大拇哥,各位就知道他這腿法有多麼厲害了。某天,他和幾個同學在飯店聚餐,他這幾個同學也都十七八歲,那可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幾個人推杯換盞,就有些迷迷糊糊了,據張三回憶,也就是上廁所的時候,和旁桌的人打一照面,那位喝踩了他一腳沒道歉,張三當時就急了,一個側踹腿給人家踹躺下,貼著地面劃了三米遠,人家那桌人也急了,一酒瓶子上了張三的頭,沒給他再來一腳的機會。張三後來回憶說,那之後才知道原來雪花啤酒大綠棒子也夠腥氣的。

雪花啤酒大綠棒子

結果張三在派出所醒酒,悔不當初,這幾個人連男帶女,做了筆錄,經過民警調解,第二天一早才回了宿舍。這事以後,張三滴酒不沾,我問他,你怎麼沒學李小龍一腳一個給他們都踹躺了,他說醒醒吧你那是電影看多了。

見義勇為的張三兒

有天張三回宿舍,告訴我們他見義勇為讓警察表揚了,一腳側踹打翻了持刀匪徒,我們紛紛投出敬仰的目光時,他才娓娓道來……

這天張三和女朋友逛街,兩個人正在花前月下討論結婚彩禮等問題,忽而看到前面公交站牌圍著一幫人,張三也是好事之人,拉著女朋友就擠進了人牆,這才得見,一名手持警棍、警盾的執法人員正在與一名蒙面人對峙!這位蒙面人身高一米七多,虎背熊腰,手中還拿著一把亮堂堂的刀,儼然一副重案要犯的模樣。

張三心裡琢磨,這武術得用在刀刃上呀,就算打不過持刀的匪徒,能給民警打個助攻也是好的,於是他從人群外面繞到匪徒的背後,女朋友拉也沒拉住,張三一個墊步側踹踢到蒙面匪徒背上,那匪徒沒留神讓踢的翻了一跟頭,刀也掉了。但是令張三納悶的是,和他對峙那位警察不僅沒有上去制服劫匪,反而上來拉扯張三,這時女朋友也跑過來了,給民警鞠了一躬,趕緊賠禮道歉,張三一扭頭看見旁邊還有拿著錄像機的,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民警同志在進行反恐演習!他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把那位化妝為劫匪的民警同志扶起來,好說歹說才免了派出所之行……

種其因者,須食其果

張三兒當年在散打隊的時候,也有人問他上街能打幾個,他一直告訴別人,赤手空拳打三四個人沒問題,這話說的未嘗不可,三四個外行以散打規則跟他打絕不是張三對手,車輪戰也不行。從散打隊出來以後,張三辦了張健身卡,開始在健身房裡繼續訓練,原教練就曾經用「火藥」來形容張三的飛揚跋扈,說他總有一天得闖禍。果不其然,張三在健身房裡和一個銷售看不對眼,這堆「火藥」一點就著,兩人針鋒相對,一觸即發。

後來再見張三,我們已經幾乎認不出了,啤酒肚,滿嘴鬍子,雞窩腦袋,最令我們大跌眼鏡的是他的右手,軟塌塌的聳拉著,他這才給我們展示,他的小臂韌帶和肌肉已經完全的斷裂,這便是無法復原的傷病,可稱殘疾。

和我們說起當年在健身房與銷售約架的事,滿滿的悔恨,原來,那個銷售之前練過跆拳道,但是他知道赤手空拳自己不是張三的對手,無論是拳法腿法還是摔法都不是個兒,所以他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偷偷在內兜裡藏了把某寶上購買的小折刀……

強者恆強

聽我講完,計程車司機神色複雜,若有所思,沉吟半晌,他問我:「那學武術這麼多年到底有什麼用?」

其實呀,無論是練武術,還是跆拳道,都是在一定規則下競技的體育項目,無論是青少年練習,還是成年人練習,都可以起到強健體魄、增加氣質的作用,與其窩在沙發裡刷一整天抖音,不如抽出兩三個小時,做做體育鍛鍊,有益身心健康。

其次,習武之人一般心理素質比較好,抗壓抗挫折能力高,有研究表明,習武之人的抑鬱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千分之一,我想,一個精神上的巨人,也一定會是事業有成的。最重要的一點,武術是我國千年歷史流傳下來的瑰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傳承武術,發揚武術!

武術是傳統文化精華之所在

單選|一幫運動員在擂臺上混戰,您認為誰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想聽更多武術故事就請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實戰武術比散打更厲害 中國功夫為什麼比拳擊格鬥強
    也總有人拿擂臺來檢驗實戰的能力。多數人不能很正確的認識實戰這個詞的真正意義。實戰的意思就是在真正的街頭巷尾的環境中,發生戰鬥,打敗敵人保護自己。我們國家的高級保鏢幾乎都是傳統武術八極拳的習練者,而並不是散打拳擊。如很重要的人物保鏢,曾經都是八極拳造詣很高的武師。並不是那時候沒有散打沒有拳擊,而是他們不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 散打根本不能實戰?職業武師談談現代搏擊的利弊
    關於武術能不能實戰的話題也談了很久很久,今天也談談現代搏擊到底能不能實戰。關於現代搏擊來說,其實許多武術迷或是武痴也並不知道現代搏擊的來源,也正是這樣,許多理解上的偏頗也成為了傳統武術和西方搏擊格鬥術的討論不休的原因。
  • 為什麼練過武術和散打的大多實戰能力不行?
    常有初學者提出類似多長時間能學會(功夫)的問題,他們認為掌握了那些動作就OK了,那麼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玩反恐精英的拿起真槍也能成為神槍手呢? 有人一定要問:也打過實戰,為什麼實戰能力仍然不行呢?先說場上的那種吧(和街頭的實戰區分開來),就是武校還有社會上一些專業和還有業餘培訓的,訓練期間定期組織學員打實戰以檢驗訓練成果。關於武術這個概念歷來存有爭議,有人認為武術分傳統武術和現代散打,有人則認為武術就是單指傳統武術,散打不屬於武術範疇。關於這個暫且放在一邊只說實戰能力吧。
  • 青城掌門認為打得過99%普通人,與散打運動員無法比
    吳京在這部電影裡,打敗了十多個身手非常好的國外僱傭兵,展示出了非常強的打鬥能力。那麼吳京真的能打嗎?青城掌門做出了他的解讀。青城掌門認為,吳京是著名的電影演員,他的前身是一個專業武術隊的隊員。而且拿過全國武術套路比賽的冠軍。他很喜歡吳京影視劇裡面的一些武術動作。
  • 軍體拳在格鬥中有用嗎,此問題相當於特種兵打得過散打運動員嗎?
    軍體拳在格鬥中有用嗎,此問題相當於特種兵打得過散打運動員嗎? 軍體拳(擒敵拳)雖然是一種格鬥術,但其本質實際上還是一種套路,存在於套路與格鬥之間,實用性必然有,要不然也沒有它存在的意義了,但是實用性的多少實際上不在於軍體拳本身,而在於使用者本人,本人強,善於運用,那麼實用性必然不差,若訓練練的再好
  • 專業散打運動員打架厲害嗎?
    職業散打運動員打架很厲害,因為職業散打運動員都會進行專業訓練,經過專業訓練後,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力量協調、進攻意識都很強,而普通人不經過專業訓練,身體各方面都不如職業散打運動員,但普通人當中也會有一些經常打架的人,這些人有自己的一整套戰術,誰厲害誰就不好說。
  • 散打王跨界打拳擊,殺入4強創造歷史,中國拳擊到底有多差?
    昨天,女子拳擊世錦賽傳來消息,散打世界冠軍王聰代表中國參加60KG女子比賽,兩次讀秒蒙古選手蒙克呼日,成功晉級半決賽!由於政策的變動,一部分中國散打運動員被國家安排跨界拳擊,備戰東京奧運會,當初參加國內選拔賽的時候,散打女王王聰和「功夫熊貓」葉翔就幹掉了中國體制內的拳擊冠軍,讓人大跌眼鏡;這次除了王聰,還有好幾位散打運動員「擠掉了」拳擊冠軍的名額,來參加拳擊世錦賽,因為每個級別只能派一個人,而散打運動員參賽也就意味著拳擊在競選的時候輸掉了
  • 散打技術|中國散打和西洋拳擊,有何異同?
    散打運動和拳擊運動的服飾特點比較散打錦標賽運動員比賽時,需雙手佩戴標準拳套,穿無袖、圓領、無門襟,並且左胸前標有「中國武術協會」會徽的上衣;及褲帶為黃色、左下方印有「中國武術協會」會徽的短褲(能遮住半截大腿)。散打職業賽事,運動員赤裸上身著短褲。
  • 這就是外國人眼中最強的實戰中國功夫!
    這就是外國人眼中最強的實戰中國功夫! 散打對於各位武粉來說都不陌生,經常有拳迷拿散打與泰拳、踢拳、空手道等武技進行比較,討論孰強孰弱,因觀點不同而爭的面紅耳赤。甚至還有小白拳迷特意開出「散打和泰拳誰實戰更厲害?」這樣的帖子,來求證答案。
  • 傳武大師與散打選手過招,一腿就被踢得棄權!
    在當今社會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一直被許多拳迷所詬病,特別是一些假大師的出現更是讓不少拳迷對傳武深感憎惡。比如像閆芳、雷雷之類的假大師,虛假的嘴臉被揭露後,在武林引起一片譁然。 大致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散打是從傳武中提煉出來的;另一種的觀點是散打與傳武沒有任何關係,散打就是拳擊+腿法+摔跤構成的,屬於現代搏擊。現在暫且不談散打與傳武之間到底有何種關係,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散打的訓練體系與實戰能力要高過傳武許多。不過,至今還有一些小白還執迷不悟,認為真正的傳武高手是很厲害的,這些高手隱匿於深山老林中訓練,他們一般都不出手。
  • 專訪馮傑:專業散打運動員為什麼不能和普通人打架?
    專訪馮傑:專業散打運動員為什麼不能和普通人打架? 「打普通人丟人,被人打更丟人」和大部分散打運動員一樣,馮傑從小淘氣,不愛學習,八歲開始練習武術套路。「沒練散打之前,到處惹是生非,練了散打以後,知道練武之人要有武德,就不再打架了。」
  • 專業的散打運動員和比自己體重大的普通人對決,誰能贏?
    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散打運動員,打一個普通人應該是很輕鬆的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去擊打對方的弱點,找到對方的軟肋並且很輕鬆的就能夠ko對方。在正規的散打比賽中,一般都是按照運動員的級別來分配的。也就是說50公斤和50公斤的打比賽,60的就和60的打。但是如果說一個練過散打的運動員打一個比自己體重重的普通人呢?能不能打得過?我認為級別只要差的不是太大的話完全沒有問題。
  • 散打講堂,三屆散打王傳奇,東柳西高北苑誰更強?
    但不可否認,作為散打技術型選手的傑出代表,苑玉寶在散打歷史上已經留下了自己璀璨的一筆。寶力高是散打王各路猛將中進步最快的運動員。他與柳海龍的風格截然不同。力度大,進攻兇悍,屬拼打型隊員。從2003年世界散打王爭霸賽兩人有效進攻技術統計可以對比一下:作為拼打型選手,寶力高綜合進攻的能力很強,拳腿膝摔均衡。
  • 散打講堂:打人如拔草,全靠步法好!拳王阿里給散打的啟示
    我們散打能從中領悟到什麼?步法,是實戰技擊中的重要技術內容,步法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攻防技術的應用效果。拳諺云:「拳到步不到,打人不為妙,拳到步也到,打人如拔草。很多散打愛好者在練習和實戰中,常是一步一頓,走一步停一下,不能連續流暢地運動,更不能在快速運動中出拳、出腿。其原因一是重心分配不均勻,不能很快恢復平衡,一個動作做完了,需要再次起動,使移動速度變慢;另一原因是過於追求重心的平穩,雙腳牢牢地釘在地上,移動一下,就停一下。
  • 草原蒼狼巴特爾:散打運動員字典裡沒有怕字
    在練習摔跤一段時間後,巴特爾開始被散打所吸引,隨即拜有「儒帥」之稱的趙學軍為師。這時,巴特爾發現自己更適合散打,於是開始專心鑽研散打。初出茅廬的巴特爾在教練趙學軍的指導下,榮獲2003賽季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新秀賽冠軍,這是巴特爾的第一個冠軍頭銜。
  • 傳統武術、散打和拳擊,哪個更適合街頭防衛?
    現代社會,傳統武術不再有一招制敵、置人於死地的需求,不再有鏢師押鏢的工作需要,很多傳統武術練習者都是民間拳師,都有自己的工作,很多人為了生活忙碌,沒有時間深入研究和傳承,這就讓有些傳統武術更偏重於套路,缺乏實戰。
  • 30 歲老炮零基礎練散打,是不是太晚了?
    散打是不是要從小開始練?我25歲了,可以練習散打嗎?我都過30了還可以學散打嗎?很多散打愛好者會有諸如此類的疑問。在回答以上這些問題前,不妨先看這樣一個故事。哈裡·利伯曼年過八十,每天靠下棋打發日子,一天在公園下棋的時候碰到一位畫家,畫家建議他不如學繪畫。
  • 「紀實」中國散打客場對戰美國職業拳擊
    通過比賽,使我國的散打運動員提高了體能和抗擊打能力,增強了信心。在此基礎上,武術管理中心於1999年全面推出了新的比賽形式,在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上正式脫掉護頭、護胸、護腿和護腳背。運動員只穿戴拳套、護齒和護襠,使比賽更為激烈精彩。
  • 散打運動員能打過特種兵嗎?不要再被蒙在鼓裡了,答案令人意外!
    吉松結合國際特種兵大賽談了感受,「比賽中,特種兵要負重30多公斤的武器裝備和生存物資,在4天3夜內,奔襲近200公裡,後有『追兵』,前有『堵截』,要高度警惕、不停地小跑著奔襲,全程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體能消耗達到了極限,肉體已經麻木,惟有精神存在,沒有頑強的毅力和百鍊成鋼的體魄,是根本無法完成任務的。」吉松的介紹,更加感受到「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道理。
  • 超級散打王恩師翟壽濤:他曾是山東首位全國散打冠軍
    梁老師教了我四年長拳,這四年為我今後走上散打道路奠定了基礎。1986年,我遇到了曹茂恩老師,曹老師見我身體素質很好,而且比較喜歡對抗項目,就教我散打。1988年曹老師又送我到武漢體院專業學習了四年散打。在此期間,具體講是1990年,我為山東省奪得了第一塊全國散打金牌,我能有今天的成績是和曹老師的培養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