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閱讀①丨戴上口罩,也是「戴」上良心

2020-12-21 澎湃新聞

廣西師大出版社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不定期地在推送二條位置發布一些有關「防疫」的文章,它們大多來自於我們的作者或者是圖書,有的是醫學知識的科普,有的是來自於醫生的防護建議。希望它們能夠幫助大家,解除焦慮,增加專業知識,同樣也祝願我們這個特別的欄目可以早日退休。

防疫閱讀 ①

戴上口罩,也是「戴」上良心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至今,根據官方預防應對指導,「出門戴口罩」被列在第一條,口罩成為當前最暢銷物品,線上線下幾度售罄。「戴口罩」在當下,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他人、對公眾的責任。

尤拉·比斯在《免疫》一書的其中一個章節寫到關於疫苗接種和良心拷問的權衡,討論了類似的個體責任與公眾責任的關係:

通過接種產生的免疫力所帶來的慈悲善行之一,是讓一小部分人能夠放棄接種卻不會置他們自己或者他人於極大的險境中。但這小部分人的準確數目則和具體疾病、相關疫苗以及影響人數都有關。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只有超越了閾值,造成了不良後果之後才能知道閾值在哪裡。所以,那些良心抗拒者(即出於「良心」考慮的拒絕接種者,後文有詳述)實際上正處於可能會引發疫情的險境。我們的法規準許一部分人因為健康、宗教或者哲學的原因不必接種。但是我們該不該讓自己成為那一小部分人這個問題,卻的的確確是一個要憑良心回答的問題。

……「這裡的問題在於標準的雙重性,即只給你自己保留特別豁免的權利。」

相較於接種一些疫苗可能面臨的風險,戴口罩是成本極低的行為,作為當前應對疫情的預防措施,希望得到更多人的重視和執行,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下文節選自《免疫》:

「直接而迫在眉睫的危險」 這個概念,在流行病肆虐的時期曾被用來為強制性接種辯護。而在現今主要與戰爭相關的「由於道德或宗教原因而拒服役者」這個概念,最初指的是那些拒絕接種的人。英國曾在1853年推行《強制接種法案》,要求所有新生兒都必須接種疫苗,這項法令遭到大眾的廣泛抵制。後續法令規定,抵抗接種者可以被多次罰款,於是那些付不起罰金的人要麼財產被沒收和拍賣,要麼人被投入監獄。到了1898年,政府給法令增添了一項允許父母申請豁免接種的良心條款。條款定義比較模糊不清,僅僅要求反對者的理由能「說服」法官,證明他是出於良心。該條款引出了上千起良心反對的案件,在某些地區甚至絕大部分的新生兒都藉此條款免於接種,同時,它也引發了「良心具體是指什麼」的辯論。

早在良心反對被寫入法律條文之前,拒絕接種者就已經用它來區分自己和那些因為疏忽瀆職而沒有給子女接種的父母。「良心」這個詞,是為了表示不接種是由關心孩子的家長在思量過後做出的決定。良心反對者爭辯說,良心不能也不應該被法官評估,而法官們自己也被這個問題困擾,該不該要求證據來證明良心的存在。最終,「說服」這個詞被從良心條款中移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備忘錄,清晰指出反對者必須持有誠實的信念,堅信接種會給她的孩子造成傷害,但是她的信念不需要是合理有據的。在辯論法律時,議員們能確定的是,良心是很難被界定和定義的。

美國從來沒有推行過聯邦政府級別的強制接種法律。在20世紀早期,有些州有強制性法規,但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州都不強求接種,有部分州甚至還有反對強制接種的法律。一些學區會要求兒童在接種後才能去公立學校上學,這一點和現在一樣,但這個要求常常被執行得很活泛。比如說,在賓夕法尼亞州格林維爾市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入學兒童都有醫療豁免讓他們免於接種。

那時候唯一推薦的疫苗是天花疫苗,但是該疫苗有嚴重的副作用,而且常常被細菌汙染。在世紀更迭的時候,這個國家出現了一種溫和的新型天花,現在為人所知的名字是「輕型天花」(或「類天花」),它大約會導致1%的感染者死亡,而重型天花的致死率通常是30%。因為被這種新型天花殺死的人變少了,本是無組織的疫苗反對者開始組織起來,發展成由社會活動家羅拉·利特領導的反疫苗運動,利特呼喊著蠱惑人心的口號:「做你自己的醫生。管你自己的事。」在某些地區,暴徒用武力驅趕接種者。記者阿瑟·艾倫寫道:「接種暴亂隨處可見。」

在「免疫力」一詞被使用在疾病這一語境中之前,這個詞主要出現在法律文書中,被用於描述豁免對政府的服務或義務。這個詞在表示 「不用服務」之外 ,逐漸開始具有「不會染病」的意思,這是在19世紀末期政府開始強制接種之後的事。而詞意交匯碰撞之處,是不接受對疾病的免疫力這種選擇,恰恰是由當年的良心法案讓人們不用依從政府的這種豁免權賦予的。而讓自己對疾病不具抵抗力的舉動,在今時今日也依然是一種法律特權。

先不談詞典定義,擁有良心到底是個什麼意思,現在的我們可能不比1898年的人懂的更多。我們能識別什麼算是沒良心——我們會說「她真沒良心」,但確切說起來她沒有的是什麼?我拿這個問題問了我姐姐,她在耶穌會大學教授倫理學,同時還是北美康德學會的會員。「這是個棘手的問題,」她回答我說,「在18世紀康德寫過,我們有義務去檢視自己的良心。這暗示著良心不是透明的,它必須被仔細審視和小心破譯。康德認為良心是內在的法官,因此使用法庭的比喻來解釋它的運作。在良心的法庭中,自己既是法官也是被審判者。」

通過接種產生的免疫力所帶來的慈悲善行之一,是讓一小部分人能夠放棄接種卻不會置他們自己或者他人於極大的險境中。但這小部分人的準確數目——讓群體免疫力失去效果、疾病風險顯著增加、不管接種不接種都有風險的人數的閾值——則和具體疾病、相關疫苗以及影響人數都有關。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只有超越了閾值,造成了不良後果之後才能知道閾值在哪裡。所以,那些良心抗拒者實際上正處於可能會引發疫情的險境。我們的法規準許一部分人因為健康、宗教或者哲學的原因不必接種。但是我們該不該讓自己成為那一小部分人這個問題,卻的的確確是一個要憑良心回答的問題。

在《疫苗之書》中名為《給你的孩子接種是你的社會責任嗎?》的章節中,鮑勃醫生發問:「我們能指責父母將自己子女的健康凌駕於其他人之上的行為嗎?」這本來是個反問句,但鮑勃醫生的默認答案卻不是我心中的回答。在該書的另一章節中,鮑勃醫生向那些害怕麻風腮疫苗的父母傳授如下建議:「我同時還警告他們不要將自己對疫苗的擔憂講給鄰居聽,因為如果有太多的人不接種麻風腮疫苗的話,我們很可能會看到這些疾病的發病率大幅度升高。」

我不需要去詢問倫理學家都能看出來這裡有些什麼不對勁。但是我姐姐一言挑明了我的不適感:「這裡的問題在於標準的雙重性,即只給你自己保留特別豁免的權利。」這讓她想起了哲學家約翰·羅爾斯提出的一種思維方式:設想一下,你不知道你在社會中處於什麼境地——富有、貧窮、受教育、有保險、沒有醫療服務、嬰兒、成人、免疫系統健康等,不一而足——但是你會意識到各色人等各有各的需求。在那種情況下,你想要的政策,是無論你處於哪種境地都能受到平等對待的政策。

「想像一下依賴關係,」我姐姐建議說,「你不擁有你自己的身體——我們不是那樣的,我們的身體不是獨立的。我們身體的健康從來都依賴於其他人所做的選擇。」

她在這裡暫時停頓,搜索合適的詞語,這不像平素伶牙俐齒的她。「我甚至不知道該怎麼談論這個話題,」她坦承,「重點在於,獨立性只是個幻覺。」

《免疫》

著者:[美]尤拉·比斯

譯者:彭茂宇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書由三十篇文筆優雅、思想深入的文章構成,作者尤拉·比斯新為人母時,這個全新角色使得她陷入了媽媽們常有的一種焦慮當中:對政府和醫療機構無法完全信任,擔心孩子呼吸的空氣、吃的食物、用的床墊、吃的藥以及使用的疫苗中究竟是什麼……她發覺人們實際上是無法讓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對這個世界免疫」的,於是,她開始了一場針對「免疫」的細緻的調研,而本書則是她研究內容的集結,本質上,也是與新父母們,以及社會大眾的誠懇交談——談信任問題,談取捨問題,談科學的可貴,以及人們有時候的急功冒進。

轉載自小閱讀Random

原標題:《防疫閱讀①丨戴上口罩,也是「戴」上良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關注丨北京應急響應級別下調,口罩這樣戴
    關注丨北京應急響應級別下調,口罩這樣戴 2020-06-11 04: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出門戴口罩,少年我先行」 主題班會說防疫
    既有自編的防疫順口溜,也有防疫知識兒歌,還有學生表演的洗手操……11月17日,一場以「出門戴口罩,少年我先行」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在位於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的市87小舉行。「戴口罩,防病毒;戴口罩,護健康;戴口罩,好公民。
  • 防疫追蹤:一線醫生是如何戴上緊缺的口罩的?
    川報觀察記者 文銘權 樊邦平 這是才到的口罩,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2月4日18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眉山醫院發熱門診門口,發熱門診護士陳曉紅剛把一隻醫用外科口罩交到護士何婷手中,叮囑之聲還未說完,何婷便戴上口罩一溜煙奔入大門。
  • 冬季防疫不能松,戴口罩的正確方法你知道嗎?
    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也是飛沫傳播,因此,冬季防疫不能鬆懈,科學規範地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戴口罩既能保護自己不被別人感染,又能在自己有了呼吸道症狀時保護身邊人。下面,就重溫一下戴口罩的一些細節吧!
  • 秋冬防疫:正確洗手和戴摘口罩不可少
    進入秋冬季,常態化防疫不可鬆懈,為幫助大家持續做好防疫措施,記者聯合區內醫院——北京愛育華婦兒醫院推出系列與防疫相關的科普知識,助大家採取正確、科學的方法戰「疫」,健康過秋冬。特殊時期,正確洗手和佩戴口罩尤為重要。
  • 把口罩戴反一會後再改過來繼續戴,臺防疫指揮官被質疑:是專業的嗎?
    活動現場,有媒體發現陳時中把防疫口罩戴反了。報導稱,活動現場,陳時中錯把口罩有顏色的一面朝內佩戴,過了好一會,發現自己戴錯後,他又把同一隻口罩反過來,將有顏色的一面朝外戴上。此事在島內引發爭議。報導稱,當天出席活動的還有臺北市長柯文哲和新北市長侯友宜。
  • 奧地利強化防疫措施要求民眾戴口罩購物
    4月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一名佩戴口罩的男子走出一家超市。奧地利政府3月30日宣布強化防疫措施,包括要求民眾到超市購物時必須戴口罩。奧地利總理庫爾茨當天上午召開記者會,宣布從4月1日起在超市門口發放口罩,民眾進入超市購物時必須戴口罩。
  • 長沙防疫意識怎麼樣?步行街僅三成市民戴口罩
    逛步行街、逛商場,長沙市民的防疫意識怎麼樣? 瀟湘晨報記者走訪發現,進出醫院的市民戴口罩意識強,其他場所市民較少戴口罩。 沒有戴口罩的市民有的是因為天氣熱,有的是看到湖南疫情平穩後有所放鬆。
  • 鹹寧防疫宣傳大使上線!鹹寶和小寧也戴上口罩啦
    鹹寧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委文明辦聯合鹹寶小寧運營方上善潤澤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推出了防疫宣傳漫畫作品,與廣大市民朋友見面了。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鹹寧城市吉祥物 「鹹寶」與「小寧」化身鹹寧防疫宣傳大使,呼籲廣大市民朋友倡導拜年新模式,「宅」過春節,少出門,戴口罩,講衛生,多學習,做好科學防控。
  • 大同市疾控中心提醒——規範戴口罩 防疫不鬆懈
    近期,我國多地出現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疫情防控常態下戴口罩很重要。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出門一定要規範佩戴口罩,防疫不鬆懈。  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持續傳播,國內多地出現本地傳播疫情,多種傳染病疊加,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難度。
  • 上海一乘客公交車上拒戴口罩,被警察帶走!
    本文轉自【新民晚報】;原標題:上海一乘客公交車上拒戴口罩,被警察帶走!16日下午有一位乘客上公交後卻偏要違反規定不僅不戴口罩還不聽駕駛員及眾人的提醒勸告最終駕駛員不得不打110進行報警處理11月16日下午3時12分左右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累計超過6736萬人感染,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全國多地也陸續出現散發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
  • 有空的時候,我打開空調,戴上口罩,當我出去的時候
    在昨晚的直播中,張文宏醫生說中國的防疫工作做得很好,情況下人戴口罩的概率很低。他說天氣熱的時候,你可以打開空調,戴上口罩。為了人民群眾的安全,全國在「一頂頭盔」方面開展了一場勸說整頓活動,整改重點是:汽車駕駛員和乘客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帶;摩託車和電動自行車騎手未按要求戴安全帽。
  • 青島公交車上,小夥「別樣」戴口罩引發大姨群懟,這樣真不好
    視頻中,一個小夥子上了公交車,眾所周知,現在青島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都要求戴口罩,這個小夥子的確也戴了口罩,但是他戴口罩有點圖省事:將兩個鼻孔露在外面。公交車司機提醒他「不準把鼻子漏出來」,小夥子反駁:我這樣戴怎麼了,誰說的,哪個規定的!
  • 東西方戴口罩習慣對比:中國人傾向於一次性醫用口罩
    雖然也有人佩戴布制口罩,不少日本人還在社交媒體上秀出自己圖案各異的布藝口罩,但實際在街上能看到的,還是一次性醫用口罩居多。在韓國,有些人會每天更換新的一次性口罩,有些人則在用了幾天、內層潮溼之後才將口罩丟棄。在中國也是基本上看不到自製口罩的蹤影。東亞民眾佩戴口罩的習慣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就早已建立。
  • 公共場所強制戴口罩!德國巴伐利亞州宣布多項防疫新規
    據《圖片報》報導,巴伐利亞州作為目前疫情最嚴重的聯邦州,已宣布延長防疫限制措施。(圖片來自bild.de)巴伐利亞州州長馬庫斯·索德爾在柏林時間9月22日下午宣布,在7天感染率超過50紅線的所有地區實行更加嚴格的防疫措施,並強調了多項詳細規定。「常戴口罩!少喝酒!聚會人數不能多!」是該州最新一攬子防疫政策的重點。
  • 戴口罩引起眼鏡起霧 株洲高速上小車撞上隔離帶
    現在正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時刻為了大家的安全出門一定要戴口罩不過,對於戴眼鏡駕車的人們來說戴口罩時就要格外要留意最近,在武深高速板杉南互通一小車駕駛員就因為戴口罩引起眼鏡起霧撞上了隔離護欄當時是晚上8點20左右,株洲高速警察接到報警,武深高速板杉南樞紐互通匝道內一小車與護欄發生碰撞。
  • 成都溫江區,一女子口罩不戴在嘴上,戴在了車牌上,這是怎麼回事
    現在為了大家安全,去公共場合基本都是要戴口罩的,戴口罩,也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考慮,但是卻有人把口罩戴在了車牌上,這是何故呢?近日,在成都溫江區,一女子將車停在了溫江區燎原路,而該女子知道這裡是不能停車,停車就是違章,但是女子智商超人,下車以後,把口罩,戴在了車牌上,本想這樣就能逃脫電子眼抓拍,免去處罰,結果,她的一系列行為,全被拍了下來。
  • 如何洗手、戴口罩?《知識春晚》科普防疫知識
    如何洗手、戴口罩?《知識春晚》科普防疫知識 2020-01-29 23:41: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吉翔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9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12月19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報告2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目前,已對上述確診病例居住的集中隔離酒店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