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5月13日訊(記者鄒浩 通訊員趙聰穎 肖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湖北多地農產品銷售受到影響,在各大電商進入前的二三月份,湖北秭歸的紅肉臍橙等出現嚴重滯銷,給當地去年剛脫貧的農戶帶來極大返貧風險。華中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業團隊負責人錢君得知秭歸臍橙滯銷的消息後,結合專業所長,動員團隊成員積極助力秭歸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3月至今,該創業團隊已助力5個鄉村近百餘個果農銷售10萬斤臍橙,為農戶整體創造收益超過35萬元,為10餘戶剛脫貧的農戶戶均帶來8000元左右的經濟收益,轉「危」為「機」,令秭歸臍橙從「滯銷」變 「暢銷」。
錢君(右)與秭歸縣採果隊負責人上山選果把控品質
錢君是該校園藝林學學院「95後」在校研究生,在園藝專業學習的他深知柑橘等農產品儲存銷售期的時間寶貴。臍橙助銷的背後,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果子在田間多放一天,對於秭歸的果農而言就是多一天的損失」,錢君一直這樣激勵著整個團隊。確定想法後,創業團隊迅速前往秭歸縣鄉村與農戶洽談助農合作,以「包園」形式採購農戶柑橘,用實際行動詮釋知農愛農的初心。從消息統計、資料庫建立到完整的銷售計劃擬定,團隊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一方面,團隊負責選品、聯繫果農、協商價格和協調發貨;另一方面,團隊組建配送志願隊,完成農產品到漢終端配送,聯繫商超、社區及線上銷售平臺,擴大助銷渠道。
3月16日,全國各地及湖北部分疫情不嚴重地區陸續解除交通管制,團隊成員陸續從安徽、江西等地趕赴果蔬滯銷嚴重地區,實地了解產區情況,親自負責把關產品品質,協調發貨物流運輸。採摘、打單、包裝、發貨…… 錢君說,自己已記不清每天要彎多少次腰、走多少裡路、搬多少貨箱,但想到自己是實實在在幫果農們幹實事,解難題,渾身似乎又有了無窮的熱情和力量。
3月19日,當1000件紅肉臍橙首次落地武漢後,配送志願隊在4個小時內將愛心臍橙配送至武漢20餘個社區,價格、品質收穫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秭歸縣花果園村的老沈在他們的幫助下已完成了20畝倫晚臍橙的採摘銷售,即使帶著口罩也難掩他的滿面笑容。老沈感慨道:「1996年,華農鄧秀新院士在秭歸推廣晚熟品種技術,大大提高了秭歸臍橙的競爭力。24年後,我們再次得益於華農學子的助力度過疫情難關,華農人一直是我們農民的『貼心人』。」
目前,該大學生創業團隊累計行駛裡程1.5萬公裡,深入30餘個果蔬滯銷鄉鎮,累積統計滯銷面積10萬餘畝,對接24個大型商超及供銷集團,通過志願服務隊配送至近百個社區,助力百餘個秭歸果農銷售10萬斤臍橙,將秭歸臍橙從「滯銷」 變 「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