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時節,採茶忙,今年受新冠肺炎影響,龍井村村的龍井茶的產銷情況是怎樣的?
記者了解到,目前,西湖景區正在積極研判疫情防控下的龍井茶產銷形勢工作,景區已復工茶企8家,其它的茶企也在積極做好復工工作。
今年茶葉長勢如何,大概的採摘時間與往年相比有無變化?今年龍井茶開採大致安排在什麼時間?
目前剛到2月下旬,按照往年情況,西湖龍井茶開採時間一般在3月中下旬,但去年是暖冬,根據浙江省茶葉氣象服務中心的《近期氣象條件對春茶生長的影響》分析,2020年冬季全省平均氣溫比往年高2.8℃,且3月7-17日有明顯的氣溫回升,19-22日有8-10℃的強降溫。
初步估計,2020年龍井茶採摘時間大抵會與往年接近或略微提前幾天,大概時間在3月中旬左右,規模開採大概一般要到3月下旬左右,因距開採時間尚有一定時間,準確開採時間目前尚難確定。
如何解決疫情影響下,茶葉採摘、炒制用工緊缺情況?
據前期西湖街道初步摸底,名勝區範圍內採茶工、炒茶工年需求量約為1.1萬人左右,來源地基本為安徽、江西及省內衢州等地,在名勝區和街道的協調指導下,由農戶自行招募。
今年將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結合往年人員需求,積極做好採茶工、炒茶工的組織落實工作,發動各村閒置勞動力參與採茶,重點挖掘本地因疫情未外出打工、身體健康的勞動力臨時從事採茶和茶葉加工等工作。
號召廣大茶農,積極動員起來,千方百計組織生產自救,並與往年採茶工保持密切聯繫,做好信息溝通,不足用工人員應立足於本地周邊地區召集,多方挖掘人力資源潛力,採茶工到位後應按防控要求做好登記、分組、報告。
外地採茶工進入杭州後,按照 「健康碼」的相關要求,必須在一個小時內向所在村、社報告,主動申領「健康碼」,並實行動態管理,憑「健康碼」掃碼或亮碼通行和採茶,老年採茶工確無健康碼的,憑村級相關證明等有效證件進入。
缺少採茶工、倒春寒等情況,西湖龍井是否減產,價格會不會有些變化?
據目前茶園觀測情況,茶葉長勢情況良好,如不遇倒春寒,總體產量將與往年基本持平(春茶年產量在110噸左右)。
但今年受疫情影響,採茶工、炒茶工人員到位數量是否能保障茶葉的採制、加工等方面,今年的具體產量情況目前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3月下旬的寒潮是否會帶來影響,也有很大的關係。西湖龍井茶的價格近幾年總體比較穩定,但今年受疫情影響,春茶期間,外地遊客進入茶區購茶的人員數量可能會受影響。
根據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最新發布的《 新冠肺炎疫情對茶產業影響評估及應對建議》,近期受疫情影響,線上線下渠道交易均同比下滑,對傳統實體渠道影響相對較大;但疫情不會改變茶葉總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態勢,其影響主要體現在消費場景改變與消費產品結構調整方面。
總體來講,西湖龍井茶的產量和購買情況將直接影響今年價格走勢,預計會有一定程度的波動。
西湖名勝區將通過出臺產業化扶持政策,對積極收購本地茶農茶葉的茶企給予一定的財政補助,確保老百姓收入和茶葉價格保持平穩
怎樣保證茶葉的食品安全,讓老百姓喝的放心?
根據今年疫情情況,在鮮葉採摘、加工、銷售等各環節均應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常消毒,做好自我防護,保持茶簍、茶匾、茶鍋等工具清潔衛生,生產過程中也要做到山頭分散、地塊分散、人員分散、加工分散。加工企業要對茶葉加工設備進行清潔檢查,排除用電隱患。
在茶葉食品安全方面,近年來一直加強西湖龍井茶統防統治工作,茶葉安全一直有保障。
今年將繼續執行春茶採摘前,繼續加強春茶期間茶園田間管理工作,政府將繼續開展炒茶專用油統一採購、免費發放和茶葉收購期間隨機抽檢等工作,保障茶葉質量安全。
受疫情影響,目前全市提倡無接觸服務,線上購買,那麼對於這一方面,西湖景區有沒有什麼創新舉措,保證大家最快最安全地喝上新茶。今年龍井茶出售途徑,會不會更多地轉向網絡?
根據疫情情況,已決定取消今年線下西湖龍井茶開茶節活動的舉辦。
倡導各經營主體加強網上宣傳,開發線上銷售渠道,使用淘寶網、京東、微店等線上交易和現代物流手段。引導熟悉的消費者通過網絡渠道(網店、微信等)購買。
在不可避免的線下銷售過程中,必須請客人用免洗消毒液洗手後,坐下品茶商談,避免客人直接觸碰茶葉,客人喝過的茶杯必須消毒(如無消毒櫃的,高溫蒸煮消毒)。
我們初步預計,今年線上的龍井茶銷售比例會增加。
目前龍井茶即將到來的採摘季,茶農或茶企有哪些困境?比如採茶工能不能及時回來,缺口大不大?
前期對採茶工的問題已多次研究方案,包括專車接送或委託中介機構以及聯繫周邊地區等。
但由於轄區採茶工來源較為分散,統一接送可行性不高,周邊地區如淳安等採茶工也緊缺,採茶工的缺口方面我們將積極通過各種途徑,擴大人員來源,確保春茶產量不減。
下一步計劃在四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密切關注疫情形勢和氣象變化。嚴格遵守省、市、區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的各項規定和防控措施,通過網絡等渠道及時了解疫情信息、產業動態和氣象變化。
根據形勢發展準確做好整體春茶銷售研判,引導茶農、茶企轉變經營思路,拓寬銷售渠道,嫁接各類線上交易平臺,加大電商銷售力度,在組織產品方面力求準確。
二是合理引導茶葉證明標識發放。根據市級有關部門的部署,按照管理辦法,細緻的做好茶標的發放和兌換工作,準確預判茶標識發放過程中可能產生問題,優化和簡化發放方式。
三是積極出臺相關產業扶持政策。根據今年特殊情況,在茶企、茶村、茶農方面,除了上級有關部門在稅收、社保、房租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外,及時調整名勝區西湖龍井茶產業化扶持辦法,提高扶持標準,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