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遊戲看點」是手遊那點事推出的一週遊戲資訊吐槽欄目。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本周看點小編給大家說說最近的熱門遊戲《堡壘之夜》手機版(以下簡稱「堡壘之夜」)。昨天《堡壘之夜》iOS端終於開放免邀請碼測試,隨後在大部分國家的App Store免費遊戲榜排名上也成功反超《PUBG Mobile》。據App Annie數據顯示,《堡壘之夜》在昨天更新版本後,拿下了45個市場的免費遊戲榜Top1。
App Store《堡壘之夜手機版》3月30日數據
對比之下《PUBG Mobile》確實受到了影響,以同樣數據為例,《PUBG Mobile》昨天只拿到了18個市場的免費遊戲榜Top1。
App Store《PUBG Mobile》3月30日數據
那麼《堡壘之夜》到底優秀在哪裡,能讓歐美玩家為之瘋狂。礙於目前中國區沒有上架這款遊戲,因此小編就在本周看點裡帶大家先行體驗。
玩法:「掘地求生」,建造系統融入吃雞玩法
相信小夥伴們都應該知道《堡壘之夜》是一款在玩法上略有不同的「吃雞遊戲」,但具體不同的概念或許還不夠清晰,其實本作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建造系統。
在加入了建造系統之後,《堡壘之夜》允許玩家在吃雞過程中隨時「大興土木」,可以就地建個掩體來保護自己,做到了真正的「掘地求生」。
被打殘血的小編隨手就建個牆擋子彈
但建造是需要材料的,《堡壘之夜》提供了3種材料供玩家選擇,耐久度從低到高分別是木材、石材和鋼材。而獲得材料的方法,就是:
拆個木屋get個木材
在《堡壘之夜》的地圖上,玩家可以體驗一把當「拆遷大隊」的感覺,遊戲內除了基本地形和小部分模型以外,幾乎所有建築都能讓玩家拆卸。玩家通過對建築平A的方式來拆卸建築,同時獲得該建築對應建造材料。
用料決定建築的耐久度(防禦力)
獲得足夠的材料後,玩家就可以自行建造建築,但可建造物的種類不算太多,目前只提供了牆面、地面、樓梯和屋頂4種。
雖然遊戲提供了玩家自建掩護的玩法,但躲在建築裡不一定就是安全。小編在把一位玩家打到殘血後,該玩家選擇了原地建掩護把自己圍起來,但建築並沒有想像中堅固。
除了普通掩體以外,「陷阱」可以說是更為有趣的一種玩法。但陷阱並不是玩家角色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在遊戲內拾取陷阱圖紙,才能獲得建造該陷阱的方法,陷阱的設置讓整個戰局更有趣:
開個門看看,wtf?
角色死亡後會自動置換到對手視角:
小編死於牆上的陷阱
建造系統的加入讓《堡壘之夜》在吃雞玩法的基礎上有了另一種樂趣,但除了加法以外,本作在對比《絕地求生》的操控設計上還做了更多減法,一切從簡。
操控:從操控設計到手感,還需進一步優化移動端適配
由於建造系統的加入,《堡壘之夜》在操控界面上配備鍵位,用於切換兩套在不同情況下的操作模式。
戰鬥模式操控方式
建造模式操控方式
《堡壘之夜》目前版本沒有提供自定義鍵位功能,而且默認鍵位的設置也略有不足,比如很多玩家吐槽的蹲下、跳躍鍵位擺放不合理。
小編在最初的體驗過程中,發現《堡壘之夜》的玩家非常喜歡剛正面,並不像《絕地求生》裡那樣遍地伏地魔。
細看一下,哦...是因為遊戲沒有「伏地」這個功能
而在《絕地求生》裡用於區分玩家層級的「壓槍」技術,在《堡壘之夜》是不存在的,什麼後座力、什麼彈道下垂、提前量等等,在直線彈道的設定下都沒有意義。
「不偏不倚」的彈道
更為「簡化」的是,《堡壘之夜》手機版還提供了「全自動」的輔助標準,射擊瞄準時幾乎能自動追蹤對手位置,感覺就差幫玩家自動射擊了。
簡化設計獲取海量用戶的同時,也會丟失硬核玩家
《堡壘之夜》在射擊上通過卡通畫風、更簡單的遊戲機制、更好的優化成為一款「另類」的吃雞遊戲,坐擁4000萬用戶的成績證明這是一個成功的做法。但對於一些硬核玩家而言,這些「簡化」設計使原本講究競技元素的吃雞玩法丟失了樂趣。
小編在體驗了一輪《堡壘之夜》後,還是選擇回到《刺激戰場》。
開心的時間過得特別快,最後彩蛋小編為大家準備了:
製作人:說來話長...
以上為本期看點全部內容,我們下期見,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