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裡,培訓機構上課火熱)
(在婁底中心城區大部分的培訓機構門口都貼上了《通告》)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鄧濤)又是一年暑假時。在湘中大地,和天氣一樣火熱的,還有孩子們的培訓班。在婁底市相關部門的整治下,校外培訓機構的亂象得到有效治理,但家長們送孩子上培訓班的心依舊在,本該是孩子們快快樂樂的美好時光,卻因變成「第二課堂」的培訓課,讓暑假變成了「第三學期」。
頂著火辣辣的太陽,父母為什麼要把孩子往培訓班趕呢?培訓班補課真的是成績差的學生向「名列前茅」前進的通道嗎?除了培訓補習,家長們還能為青少年帶來哪些「刻骨銘心」的回憶?
家長:暑假「孩子」放哪兒 選擇輔導班當「保姆」
孩子如何過暑假?在孩子眼裡,看電視、出去玩、睡懶覺是過暑假最好的選擇,但往往會被家長們選擇的培訓班所代替,正如家長們所言:就怕人生還沒開始,就輸在起跑線。
「孩子還小,一個人在家呆不住,出去玩又不放心,2個月時間,還怕假期玩野了,開學收不了心。」周先生和妻子平時工作日都要上班,孩子沒人照顧,為此,他給平時數學成績較差的小學4年級女兒報了一個數學補習班和街舞培訓班。
「這次孩子考得太差了,必須報培訓班,要找好的培訓機構,一對一,貴一點也行,要在暑假完成超越。」「孩子一個人在家寫暑假作業,靜不下心,培訓班有同學可以一起寫作業。」……在培訓機構,諸多家長討論到。還有家長說,孩子才二年級,自己又要上班,培訓機構離家也不近,準備「請」出鄉下的父母來負責接送。
「我家孩子成績還不錯,自制能力也行,本來是不打算報班的,但是和親戚朋友聊天發現,他們的孩子都報了班,就有點急了。「」大家都在補課,我能不補嗎?回來就和孩子他爸商量是不是報個班。」最後,趙女士根據孩子的興趣,給他報了一個書法班。
孩子:對文化課說不上有多愛 對興趣班有點喜歡
從7月12到14日,在春園步行街、九億步行街、農資大廈、婁底二中等地的培訓機構裡,記者和培訓補習的孩子聊天發現,文化課+興趣班,是時下中小學生的標配。文化課主要是學校裡的各門學科或延伸教育,而興趣班主要有書法、舞蹈、美術、跆拳道、聲樂等。
「還沒期末考試完,媽媽就給我報了物理和數學,生怕報滿了,沒名額了。現在,晚上還要參加和聲訓練。」讀初二的佳佳說道,她每年寒暑假都參加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而且每個培訓機構擅長的科目不同,上不同的課就去不同的學校,到處「趕場子」,根本沒時間玩。她抱怨道,「暑假無非是換個地方上課,對假期沒一點期待。」
「期末考試沒考好,和家裡怎麼說都沒用,要是考得好,我肯定不來上課。」讀高一的張同學對補課顯得很不樂意,因為考得不好,沒有和家長「討價還價」的權力,媽媽把培訓費交了後,他只得按時「出勤」。在問起他班上其他同學的「補習情況」時,張同學說,他報了物理、數學、英語3門課,班上還有報4、5門的。
樂樂是名4年級的學生,在春園步行街一個跆拳道館學習跆拳道,當問起他是家裡要求還是自願時,他說是自己要求參加的,他很喜歡跆拳道,覺得很酷。他還補習了英語,他覺得自己英語成績不好。
樂樂還說,他的同桌莉莉參加了芭蕾、遊泳、圍棋三個興趣班,莉莉只喜歡芭蕾,遊泳和圍棋是她媽媽要求她去的。
是否報班 補多補少 因人而異
都說現在的家長太焦慮,也有不少家長不贊同。「其實我也想孩子暑假輕輕鬆鬆,補課又花錢又累,但是現在我家孩子『小升初』,學校班級升學氛圍太濃了,真的沒辦法。」曾先生說,孩子升學階段最緊張的好像是家長。
家長和孩子的想法各不相同,各培訓機構的課程安排也不盡相同,有上1天休1天的,有上5天休1天的,有一次課2個小時的,有一次課1個半小時的。收費也根據報班、一對一等培訓方式以及培訓對象的年級等而有所差異,文化課報班平均下來,80元左右一次課,一對一,初中每個年級,從200到300元一次課不等,高中階段學費更高。
一位培訓機構的初中老師說,暑假應該有八九成的初中生補課了,補多補少又因人而異。補課分成三種,一種是去培訓機構補習,另一種是家教,還有就是網課,但網課在婁底城區並不普遍。暑假的培訓主要是為了以後考試能有好成績,但也有部分學生在假期參加圍棋、球類等興趣班,還有很少一部分的學生家長出於長遠目標,讓孩子去參加演講口才、古典文學、外語口譯等發展個人素質的課程。
與大多數同齡人不同的是,5年級的小李從沒有參加過文化課培訓班,李爸爸如往常一樣暑假給小李報了一個她喜歡的鋼琴班。李先生說,孩子的成績在班上不是最好的,也不要求她做到最好,不掉隊就行了。學習最重要的是興趣,有興趣才學得好,應該通過暑假作業來「查漏補缺」,一味地培訓補習,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也難以起到效果,豐富假期生活應該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特長。李先生還說,等鋼琴課上完,準備讓孩子回鄉下和爺爺奶奶生活,讓他體驗農村生活,感受鄉土民情,近距離接觸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