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正式公布

2020-12-27 中國科學院

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8月1日,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上,5個以該所命名的深海生物新物種正式公布,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據介紹,海洋生物分類是中科院海洋所自建所起孕育形成的特色學科,匯聚了曾呈奎、劉瑞玉、鄭守儀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領頭分類學家,創建了全國海洋生物門類最為齊整、研究力量最為雄厚的分類學和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隊,涉及了幾乎所有重要海洋生物門類的分類研究,是我國海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中心和策源地。

  近年來,從近海走向深海,海洋所在西太平洋海山、熱液和冷泉等深海的生物多樣性探測與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獲得大量新發現。

  在此次發布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中,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高約33釐米,呈扇狀,亮紫色,隸屬珊瑚綱、軟珊瑚目、紫柳珊瑚科。2019年發現於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1549米水深處。

  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長6~7釐米,體覆閃亮的金色魚叉狀剛毛,隸屬多毛綱、鱗沙蠶科、鏢毛蟲屬。於2019年發現於卡羅琳海山888~980米的巖石底。

  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體長達12釐米,前部呈粉紅色,以紅珊瑚為食,是首次在西太平洋發現的深海海蛞蝓(又稱海兔),隸屬腹足綱、裸鰓目、三歧海牛科。2019年發現於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970~1262米深的巖石底。

  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是鎧甲蝦新種,隸屬甲殼動物亞門、軟甲綱、十足目、異胸蝦科。成體長約18釐米,頭胸甲冑區長有六邊形排列的刺,螯足和步足細長,長有6或7列尖刺。該種與柳珊瑚共生,於2017年、2018年分別發現於卡羅琳海山和麥哲倫海山1246~1366米深處。

  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高達450釐米,長莖稈上生有多個分支,頂端具蘑菇狀的小海綿體,隸屬六放海綿綱、松骨海綿目、花骨海綿科。2017、2019年發現於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859~1054米深的巖石上。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20-08-03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提出東亞鼠尾草屬物種新分類系統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提出東亞鼠尾草屬物種新分類系統 2018-10-15 中國科學報 高雅麗   綜合形態學、生物地理、分子系統學等研究證據,團隊提出了東亞鼠尾草屬物種新的分類系統,建立了一新亞屬,即東亞鼠尾草亞屬,並將其劃分為8個組。該研究為全面認識東亞鼠尾草屬物種多樣性與系統演化和進一步在全球範圍內後續開展鼠尾草屬系統發育、生物地理格局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 海洋所發布5個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深海新物種
    8月1日,在慶祝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70周年紀念大會上,現場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為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 巨型蟑螂、凸眼魷魚 科學家在印度洋深海發現新物種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一個由於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專家組成的考察團隊在印度洋深海發現了一批新物種,包括巨型深海蟑螂、凸眼魷魚等,令人大開眼界。專家指出,這處海域之前從未採集過海洋生物樣本,想不到收穫竟然如此豐富。資料圖:深海生物。
  • 大西洋發現12支新物種隱藏在深海之中
    來源:新浪科技一種叫做Epizoanthus martinsae的鞘群海葵屬生物生活在海底近400米的黑珊瑚上。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通過五年間對大西洋深海進行全面勘測研究,發現了12種新物種。他們表示,由於此前海底環境未被深入勘測,一些海苔蘚、軟體動物和珊瑚物種一直沒被發現。
  • 中科院海洋所發布5種以該所命名的深海新物種
    據中科院網站8月3日消息,8月1日,在慶祝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70周年紀念大會上,現場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為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 8種新發現的奇異深海生物
    遠在太陽的觸角下,在最黑暗的深處,剛剛發現了大量神秘的生物和噩夢般的風景。僅在過去的10年裡,由於海洋生物普查的冒險研究人員,數千種以前未知的物種被從深海中拉了出來。這裡有八個最奇怪的發現。 新孢子蟲 在2000到2500米的深處發現的這種奇怪的、細長的橙色動物已被確認為新囊藻屬,是迄今為止僅有的5個標本之一
  • 深海山脈發現神奇新物種:黑色魔鬼魚刺尖帶毒
    據英國媒體報導,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可持續生態系統和最大的生物圈,同時也是人類研究最少的領域。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們正在海底山脈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以下是科學家們發現的新奇海底物種。1. 「黑色魔鬼魚」:琵琶魚
  • 海洋科學家發現深海熱液區甲殼動物新物種 —新聞—科學網
    發現原深茗荷 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深海甲殼動物多樣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深海4000米發現新物種:又Q又彈像果凍,形似水母卻少了很多條「腿」
    據報導,這個新物種被命名為Duobrachium sparksae,屬於櫛水母動物門(又稱海胡桃)。櫛水母約有100至150種左右,全部都是肉食性,主要以小型節肢類和各種海中動物的幼體為食。  2015年4月,研究團隊在波多黎各海域附近進行深潛,並利用水下機器人記錄畫面。最終,在大約3900米深的海中拍攝到了三個動物,其中一隻動物似乎在用觸鬚將自己錨定在海底。
  • 科學家在深海裡發現了詭異新物種
    海底一直是讓人類著迷的地方,尤其是人類到目前為止只探索到海底中1%的生物,所以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其餘的99%究竟是怎樣的。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已經比以往更加深入地探索海底,今天給你們介紹4種深海中真實存在的詭異生物。
  • 【中國科學報】攀鱸「西遊記」
    生物地理的困擾  過去,人們可能會認為,由於那些連綿的山河、陸地,還有無邊大海的屏障作用,生物尤其是淡水生物絕不會擴散到遠隔重洋的地域。可事實卻並非如此,有些近緣的淡水魚類出現在了相隔非常遙遠的不同地點,而且,一些類群的分布還很特殊,屬於洲際間斷分布。這種地理格局的形成機制一直都困擾著生物地理學研究者。
  • 【中國科學報】世界山茶屬植物品種資料庫正式開通
    【中國科學報】世界山茶屬植物品種資料庫正式開通 2019-05-23 中國科學報 高雅麗 【,世界山茶屬植物品種資料庫已基本建成並於5月21日正式對外開放使用,這是為數不多由中國人主導、其他國家山茶屬植物知名專家協助完成的重要資料庫之一。
  • 中科院用「海洋所」命名五種深海生物
    8月1日,在慶祝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70周年紀念大會上,現場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新發布的深海生物新物種。它們分別為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近年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從近海走向深海,在西太平洋海山、熱液和冷泉等深海的生物多樣性探測與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獲得大量新發現。
  • 這不是科幻電影CGI特效,是科學家在深海發現的新物種
    圖片上具有光滑表面的膠狀物體雖然看起來很像科幻電影中用CGI製作出的生物,但這其實是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為海底發現的新物種所拍下的照片:隸屬櫛水母(comb jelly)門的Duobrachium sparksae。
  • 深海熱液口附近新物種不斷湧現 海星長尾巴
    「黑煙囪」進行探索,這片深海位於開曼群島的海槽中,距離表面海水大約5000米。根據本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喬恩·科普裡介紹:「深潛器正在監測海底熱液流的溫度,並收集一些深海水體樣本,我相信在未來的數個月內會發現其他新的生命形式。」圖中顯示的深海遙控潛艇對世界上已知最深的熱液噴口進行研究,處於大洋深處環境中的生物常年得不到陽光的照射,可形成特殊的生命形式,此外,這裡的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
  • 深海研究員:深海出現神秘物種,像被切了頭的雞!
    所以他們在東南極洲外海的南大洋裡,拍攝到了一種深海浮遊海參,而且這個物種是從來沒有見過的,把它命名為夢海鼠也稱為無頭雞怪。這個物種僅在墨西哥被拍到一次,這次又在澳大利亞南三公裡以下的水域裡發現了這個物種,據他們介紹。
  • 成都生物所等在西藏墨脫髮現2個角蟾屬Megophrys新物種
    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地貌複雜,海拔差異大,生境類型多樣,擁有從熱帶雨林到高寒流石灘的幾乎所有植被類型,熱量充足,雨量充沛,這樣的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近年來,我國學者在墨脫縣境內已發現了多個兩棲類新物種,暗示了該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水平仍被低估。
  • 深海出現神秘兩足生物,上岸就會融化,專家:研究不了
    我們人類雖然生活在陸地,也成為了陸地上的霸主,但是地球實際上是一個70%都是水組成的星球,深海直到目前為止也還是人類的禁區,海洋到底有多深,這個問題科學家到目前都還不能給出答案。而由於人體的脆弱,人們根本就不能下潛到深海去探索這方神秘的世界,哪怕是乘坐專門的潛艇也頂多下潛個幾千米就非常了不起了。好在科學家們可以通過製造先進的深海探測設備,聲吶探測設備對深海進行觀測研究。深海的秘密人類發現的不過是冰山一角,據科學家透露,人類對深海的了解甚至不如對星空的了解,因此,深海中到底有些什麼,人類根本就不知道。
  • 奇異的深海生物:觸鬚八爪魚形似幽靈
    ,跟隨科考船幾乎遊遍了全球各大海域,拍攝了大量深海奇異生物的照片。在謝爾的作品中,許多奇異的生物都發現於美國東海岸。   水下機器人將捕捉到的深海生物裝入自己身上的容器內,然而再將其帶到海面之上,再由謝爾在冷藏室內進行拍攝。
  • 十大最不尋常的深海生物 模樣真是千奇百怪!
    在新技術的幫助下,科學家們每年都在探索新的地區,並在海底尋找新的生物。在深海中有許多未知的和看不見的海洋生物,其中大部分尚未被探索,深海中有無數的植物和海洋生物,大多數新發現的深海生物看起來都很可怕,令人毛骨悚然和怪異,下面列出的是十大最不尋常的深海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