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李雨心 張杰 徐語楊 荀超 曾潔 閆雯雯
還有兩周時間,我們終將揮別這風雲詭譎的2020。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發起的「名人堂」大有名堂。自2014創辦起,到今年已是第六次進行年終盤點。是歷屆最感慨的一次,也是最糾結的一次。
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重創世界,各個國家的諸多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中國也不例外。電影、音樂、演出、旅遊等領域甚至一度陷入癱瘓。
感謝國家對疫情防控的大力舉措,讓百姓的生活在年中時重啟,在年終時回歸本色。
《活著》
於是這一年我們看到振奮信心的電影《奪冠》,感受了姐姐們的「乘風破浪」,揭曉了發人深思的《沉默的真相》,重讀了餘華的名作《活著》……甚至,在前不久還一同見證了馬首回歸祖國的盛事。
馬首回歸圓明園
2020,也是充滿著離別味道的一年。從年初的科比,到年尾的馬拉度納、金基德和黃宗英,還有美國的「黑豹」查德維克·博斯曼,英國的007肖恩康納利,中國的「四料影帝」謝園,日本的「國民偶像」三浦春馬……他們都相繼離我們遠行。
黃宗英
三浦春馬
名者,「名堂」也,用厚重的作品和人生閱歷寫下此字,落筆有千鈞;人者,一撇一捺,極盡簡單,似回首人生,又如展望前景,流年過眼,煙雲猶在。無論在世的名人還是故去的名人,他們帶給我們的慰籍永藏心底,感恩有你!
金基德
肖恩康納利
作為2021封面新聞用戶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12月15日開始,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封面研究院人文研究所組織評選和發布的2020名人堂年度人文榜相關活動將會重磅開啟,結合H5趣味測試和可視化視頻,將陸續推出名家訪談和年度熱詞金句盤點。12月28日,再重磅發布年度文旅大事件、作家、音樂、綜藝、電視劇(網劇)、電影等諸多子榜獲獎名單。
查德維克·博斯曼
謝園
本屆名人堂年度人文榜評選是頒獎禮,亦是「告別禮」,通過此次評選,我們一起大聲說:「2020,走好,不送!」
電影:疫情防控給力,中國影市「彎道超車」
據燈塔實時數據顯示,北京時間10月15日0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累計票房達129.5億人民幣(合19.3億美元)。這個票房成績也讓中國正式超越北美,歷史上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更值得驕傲的是國產電影票房佔比近85%,外媒表示,中國電影票房今年「彎道超車」得力於中國政府對新冠疫情防控的卓有成效。
《我和我的家鄉》
因為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正準備在春節爆發的中國影市集體「啞火」,隨之而來的是國內電影院長達半年的關門和歇業。那段時間電影人擺地攤、送外賣的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沒想到自中國影院7月20日復工以來,這麼快「幸福就來敲門」。細品之下,會發現這次「彎道超車」並不是偶然,比如中國政府對疫情防控取得的矚目成就;影市之前積攢的優質「存貨」不少;還有中國電影人的堅韌和執著;以及廣大影迷對中國電影的熱情與信心。
《姜子牙》
11月25日,貓眼專業版發布《2020賀歲檔前瞻》報告。報告顯示,截至11月23日,中國年度累計票房成功突破160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影市的總票房中,國產電影佔比84%。今年上映的影片中,《八佰》以31億位列票房冠軍,《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緊隨其後,票房分別為28億元、16億元。
《送你一朵小紅花》
12月,中國影市迎來最後的狂歡,為中國首次成為全球影市第一名奠定勝局。中外電影「神仙打仗」讓影迷過足癮。進口片方面, 《神奇女俠1984》壓軸登場,動畫 《心靈奇旅》也很值得期待。此外, 還有《怪物獵人》 《隱形人》 《崖上的波妞》 《獵殺T34》等。 國產片方面,「聖誕檔」有 《拆彈專家2》 《晴雅集》,「元旦檔」有 《送你一朵小紅花》 《溫暖的抱抱》 《陽光劫匪》。在這兩個重要檔期之外,還有 《赤狐書生》 《沐浴之王》 《緊急救援》陸續上映。業內分析,2020年中國影市最終有望挑戰200億大關。
熱劇:懸疑燒腦劇爆紅,優質短劇正當時
「一起爬山嗎?」回想起今年大屏小屏中最火最「出圈」的影視梗,自然少不了《隱秘的角落》中的爬山梗。並且不光在國內的觀眾中,獲得口碑和熱度,今年11月4日,由秦昊、王景春等主演的《隱秘的角落》,確定將於2021年1月登陸日本播出。日本宣傳方稱讚原著作者紫金陳,是「中國的東野圭吾」。
《隱秘的角落》
懸疑燒腦劇爆紅,優質短劇正當時。今年6月,愛奇藝推出「迷霧劇場」,並先後播出《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非常目擊》《沉默的真相》等短劇集。在《隱秘的角落》之後,《沉默的真相》同樣成為「爆款」。此外,《唐人街探案》《嘆息橋》《龍嶺迷窟》《我是餘歡水》等口碑出圈的優質網劇,均不到20集。劇場模式+精品短劇的大獲成功,正在成為視頻平臺搶佔市場和打響品牌的必爭之地。
《龍嶺迷窟》
當然,2020年的影視作品也是「她文化」乘風破浪的一年。這不僅體現在綜藝上的女團選秀密集、爆款頻出,更表現在《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等影視劇播出所引發的關於女性成長的激烈討論中。
《三十而已》
其中,《三十而已》以三位30歲的都市女性的視角展開,討論這一年齡節點的女性在職場與生活中的困境,她們的的成長、掙扎、努力。在脫離了「大女主」劇的爽劇模式之後,這類聚焦女性題材的影視劇,憑藉更具有深度和社會性的人物刻畫,成為2020年影視劇作品中的一抹亮色。
音樂:「治癒」成核心詞彙,疫情對演出市場是雙刃劍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音樂在今年多了一個核心詞彙——治癒。年初,一大批以「抗疫」為主題的音樂被大量創作和傳唱,從草根式的《武漢伢》到明星匯集的《堅信愛會贏》,為長夜裡行走的武漢及全國人民帶來了溫暖的曙光。陰霾散去,也因此掀起了一場關於」音樂是否具有治療作用「的大討論。無論如何,具有強烈的表達情感的音樂在疫情時期成為了重要的「救援力量」,注入靈魂。
《武漢伢》
疫情影響下,音樂、演出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損失慘重。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3月,全國就取消或延期演出約3萬場,損失票房超過30億。蔡依林、陳奕迅等一大批大型演唱會被取消,粉絲一片哀嚎。但音樂產業在線下市場的受阻卻激發出了蓬勃的線上生機,5G技術也使得音樂視頻化場景有了更多想像空間。劉若英、五月天、tfboys7周年慶典等演出移居線上,並且成功實現了付費線上演唱會模式。
五月天
劉若英
陳奕迅也舉辦「日出」線上演唱會為疫情中停工的行業從業人員助威和募款,但正如不少音樂人和經營者所預料,疫情對於音樂演出是把雙刃劍,未來的音樂模式將如何發展,尚且不好說。
圖書:名著再版成熱點,宅家讀書大流行
在網際網路時代,短視頻、圖像閱讀奪走了人很多文字閱讀、紙本閱讀時間,讓不少人感慨整塊閱讀紙質書的時間大大減少。但是,好的閱讀並不僅限於文字和紙本。只要有優質的內容,視頻和圖像,屏幕閱讀,都可以給人的靈魂帶來營養。當然,文字、紙質出版,依然是閱讀的基石。
《我的二本學生》
尤其是這個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與軌跡。許多人在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紛紛利用 「宅家」時光,在書海中盡情遨遊,從閱讀中獲得精神慰藉和自我提升。在亞馬遜中國今年4月發布的「2020全民閱讀報告」調查中,有超過七成讀者反饋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間的閱讀量相較平日有所增加。
《鼠疫》
縱觀2020年的出版市場,一如既往的有好書,也有不那麼好的書。在圖書市場上,尤其出現了一大批跟疫情相關、跟提升人的自然保護意識相關的非虛構作品。像加繆的《鼠疫》等經典作品被出版社再版,衝上網上和實體書店暢銷排行榜。
雖然疫情在全世界還沒有完全結束,但人們的生活還要繼續。在2020年,關注人的生活本身,普通年輕人的命運,幫助內心世界治癒,關注人工智慧與人的關係的作品,依然深受人們歡迎。比如黃燈的《我的二本學生》,比如麥克尤恩的《我這樣的機器》等。
文旅:雲上觀展探尋新時代的詩與遠方
「看了直播,好羨慕故宮的貓,要來要來!」「搶到1號的門票,約了喜歡的姑娘,故宮等我!」4月30日晚,故宮博物院宣布將於5月1日起有序開放,網友們用隊形整齊的「終於等到你」刷屏。
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自1月24日起,全國5354家博物館陸續向社會公告暫停開放,故宮也是其中之一。沒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花花草草在寧靜的宮殿裡逕自開放。
冬日故宮
4月5日,閉館72天後,故宮博物館開啟2020年首場直播,在宣教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遊園,讓觀眾一睹故宮的春意之美、建築之美、空靈之美。春光無限卻空無一人,這樣的故宮吸引全網圍觀。
雲上觀展,是疫情期間大多數博物館的默契。當古老的文物搭上新銳的科技,各式各樣的雲展覽應運而生。2020年1月27日,國家文物局召開會議,部署文物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針對各個博物館的閉館狀態,文物局鼓勵各地文物博物館機構因地制宜開展線上展覽展示工作。於是,雲觀展、雲直播、雲社教層出不窮。據國家文物局統計,疫情期間全國上線的雲展覽超過2000個。僅春節期間,博物館網上展覽總瀏覽量超過50億人次,身臨其境的觀展效果得到觀眾的認可。
三星堆重器
回顧2020年,疫情改變了文旅從業者的思維方式,也改變了大多數人的文旅消費習慣。無論是三星堆將展覽開幕式放到雲上,當天訪問量超過21萬人次;2020科博會首設「雲展館」,打造國內最大規模的全場景3D建模科技展會;還是景區也開始推廣VR全景展示,讓觀眾「沉浸式」體驗,可謂人在家中坐,美景天上來。
5G時代,網際網路的「雲文化」迅速滲透到文旅生活的方方面面,雲旅遊、雲演藝、雲娛樂、雲直播、雲展覽等新業態如雨後春筍,「網絡體驗+消費」新模式助推文旅產業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