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20:35 |世界溫州人家園
9月29日,是一代國學大師、溫州著名鄉賢南懷瑾辭世8周年的紀念日。
大師遠去,精神永存。當天,南懷瑾家屬、家鄉樂清市代表、身邊工作人員、專家學者、社會賢達等相聚在溫州南懷瑾書院,共同追憶、緬懷老師遠去的身影和風範。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溫州市政協副主席、市文史館館長徐有平出席並發言。
座談會現場
南懷瑾在其95年的生命歷程中,飽讀詩書,潛心參道修行,為傳承、保衛、弘揚中國文化作出重要貢獻;以其博大的家國情懷,為祖國統一、家鄉建設發揮重大作用。當天的活動,既是紀念緬懷南懷瑾,也是弘揚他的精神品格、繼承他的未盡事業。
瞻仰儀式
1
憶南師
正泰集團董事局主席南存輝
最明故鄉月,最念故人情。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打開了話匣子:「南懷瑾先生是我的族伯父,他待我十分親切,曾贈我6字處事箴言:要認真,別當真。」
南存輝回憶道,先生還曾送他一幅對聯——須知道義無價寶,切記富貴有盡期。「這麼多年來,我是這樣想,也這樣做的。辦企業,賺錢第一,但不是唯一;做事業不貪心,不偷懶。」南存輝說,現在回過頭來看,正泰之所以能在激烈競爭的環境當中,特別是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疫情危機之下,依然保持穩健發展,跟我們內心的這種想法、接受的教育、經營的哲學有很大的關係。
溫州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黃益友
座談會上,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黃益友分享了南懷瑾書院建設的緣起。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真正的真理,就在最平凡之間。」「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看起來都是平凡的人。」……一句句來自南懷瑾的至理名言,帶給黃益友很大的人生啟迪。
黃益友說,南懷瑾書院的建成,是弘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的一個重要窗口,這是一個多元的、開放的文化地標,又是市民讀書學習、修身養性的網紅打卡地之一。
溫州市生態園管委會主任鄭華
溫州市生態園管委會主任鄭華全程參與南懷瑾書院的建設。
「這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讓我增加了對南懷瑾先生的崇拜和崇敬之情。」鄭華說,這幾年來,隨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入學習,他更加樹立了不畏艱難認真做事的決心。「今後,我們會不遺餘力建好南懷瑾書院,發揚傳播南懷瑾先生的事業。」
南懷瑾家鄉代表葉旭豔
「雖然老師離開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談笑風生,記憶猶新。」來自南懷瑾家鄉樂清市的代表葉旭豔說道。葉旭豔曾在樂清市翁垟街道文化站工作過36年,多年來,他致力於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後來出資創辦樂清市旭陽寄宿小學,讓誦讀國學經典成為學生每天的必修課。
20年前,葉旭豔有幸收到南懷瑾贈予的一對手錶,至今都沒捨得戴。「借今天這個機會,我想把這對手錶捐贈給南懷瑾書院,就當物歸原主吧。」
2
展未來
溫州南懷瑾書院院務長柯小敏
作為南懷瑾家鄉的紀念和研究機構,溫州南懷瑾書院院務長柯小敏給自己的定位是:弘揚好南懷瑾先生的精神和學術事業,讓到訪書院的各界人士,在先生的家鄉接受洗禮,從而認識完整的南懷瑾形象。
「我們要做出溫州特色。」柯小敏說,接下去,南懷瑾書院要繼續寫好故事腳本,廣泛搜集各類史料,逐步充實館藏書籍,辦一個網上南懷瑾書院。
南懷瑾人文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陳建克
南懷瑾書院致力於對外展示南懷瑾先生獨特的人格魅力與文化成就,書院建成的背後,離不開南懷瑾人文公益基金會的大力支持。
該基金會理事長陳建克表態,隨著南懷瑾書院二期工程陸續建成和開放,基金會將繼續發揮好經費支持保障,進一步推動書院各項重點工作的開展與計劃落實,致力於將書院建設成為具有國內標杆、國際影響力的地標。
南懷瑾身邊工作人員馮大明
回憶起南懷瑾,原浙江金溫鐵道開發有限公司辦公室總經理馮大明激動地說:「我曾在南老師指導下工作,這是我人生中最幸運的事。」
南懷瑾心繫家鄉,金溫鐵路正是在他的「催生」下建成通車,成為我國第一條合資鐵路,改善了溫州和外界的交通聯繫。
眼下,南懷瑾書院二期正處於建設階段,馮大明有個大計劃:收集史料,編成文字,出一本名為《南懷瑾催生金溫鐵路紀實》的書籍,作為二期展館的重要展品之一。
南懷瑾鄉村教師獎獲得者朱利鋒
來自永嘉縣沙頭鎮花坦小學的老師朱利鋒,曾在2015年入選第二屆由南懷瑾文教基金會與北京桂馨基金會設立的「南師鄉村教師」計劃,自那之後,他開始研讀南懷瑾著作《論語別裁》。
朱利鋒說,南懷瑾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言語,讓他懂得何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並懂得做一個平凡而真實的自己,而他也一直在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平凡而幸福的公民,成就每個孩子。
南懷瑾研究學者南航
自2019年開始,南懷瑾研究學者南航開始為南懷瑾書院的展廳撰寫文本,在這個過程中,南航一再刷新了對南懷瑾的認識。
「雖然南先生1948年後再沒回鄉,但一直牽掛家鄉,他的根在溫州,家鄉部門機構與人士的求字求文求捐助,他大都是有求必應,儘量滿足。」南航說,南懷瑾還是一位大慈善家,不但自己一個人做慈善,還帶動周圍朋友企業家等一起做慈善捐資。在他看來,南懷瑾還有很多內容值得發掘,而且將成為今後不斷有新發現的一個課題,一個巨大的文化現象。
3
提建議
市政協副主席、溫州市文史館館長徐有平
如何真正把南懷瑾書院打造成世界溫州人的情感地標、文化坐標?對此,市政協副主席、溫州市文史館館長徐有平提出三點意見。
研究好南懷瑾先生的學識,以南懷瑾書院為平臺,加強與各類高校、研究機構、各界學者的合作,堅定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傳承南懷瑾先生愛國愛鄉的精神,以南懷瑾書院為基地,開展各類文化研習教育活動,增強海內外溫州人的文化認同感和家鄉歸屬感;落實南懷瑾先生的希望,以南懷瑾書院為紐帶,凝聚世界溫州人的精神力量和人脈資源,為溫州發展凝心聚力,催生家鄉更美好的明天。
南懷瑾人文公益基金會監事王超俊
對於南懷瑾書院的建設,南懷瑾人文公益基金會監事王超俊提出幾點建議:藉助一切可能加強遺產保護;加強文化研究,形成文化與力量;利用信息化、多媒體、雲展覽等手段,加大宣傳,逐步擴大南懷瑾書院影響力。
南懷瑾先生嫡孫南品樂
南懷瑾離世雖已整整8年,但他的思想、精神、品格、博大精深始終沒有離去。「人生不讀南懷瑾,閱盡詩篇也枉然。」南懷瑾的嫡孫南品樂說,希望社會各界人士多閱讀南懷瑾先生的著作,收穫肯定會很大。
資深媒體人湯琰琰
南懷瑾書院開館以來,活動頻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書院這個平臺,更深入了解到南懷瑾這位傑出溫州鄉賢。
對書院下一步的活動,資深媒體人湯琰琰提三點建議:要有層次感,針對不同人群細分活動主題,既有針對文化人士、國學愛好者;也要有針對兒童、年輕群體,新溫州人群體等;要有節奏感,根據不同的時間節點和季節安排活動,比如,日常生活中可以安排常規讀南師經典書籍活動,寒暑假則針對學生的研學活動等;要有參與感,南懷瑾是一位風趣、幽默、親切的大師,可適時舉辦南師名言漫畫比賽、表情包比賽、名言圖片設計比賽等活動,讓南師和南懷瑾書院通過網絡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記者丨張銀燕
攝影丨朱保鋼
編輯丨Jocelin
責編丨雲鷹
16013829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