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daily,連接全球百萬智慧財產權精英
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cheese
原標題:號稱日本授權的宇治小山園竟是中國製造?
IPRdaily導讀:近日,日本電視臺專門報導了一宗抹茶抄襲案件,這宗案件具體是關於「丸久小山園」這個品牌的。據日本電視臺的報導,侵權現象3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如今隨著網紅店的興起,在中國掛名「宇治」的茶類宇治產品多達191件。筆者在電商平臺上搜索了「宇治茶」,出來了各種各樣帶著宇治前綴的茶。這是怎麼回事?
疫情期間,相信大家都在家裡待了很久,每天都穿著睡衣和拖鞋,可能都不知道外面已經不知不覺從冬天變成春天了。
正所謂春寒料峭,雖然春天溫度也沒那麼高,但是抹茶女孩已經蠢蠢欲動。開始想念炎炎夏日吃上一口抹茶冰淇淋的極致體驗了。
近日因疫情無聊在家的筆者上網衝浪的時候看到了一則新聞,日本電視臺專門報導了一宗抹茶抄襲案件,這宗案件具體是關於「丸久小山園」這個品牌的。對於抹茶超迷戀的筆者來說,丸久小山園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品牌了,那就和筆者一起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吧!
日本電視臺報導:竟損失3億日元
據日本電視臺的報導,侵權現象3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如今隨著網紅店的興起,在中國掛名「宇治」的茶類宇治產品多達191件,在中國泛濫的山寨版「宇治茶」已經嚴重損害了正版品牌在國際上的信譽,日本京都茶行協會對此表示憂慮,找上了國會議員,希望能夠幫助對抗山寨產品。
日本電視臺對兩款產品進行了展示對比,還分別衝泡試喝,兩款產品雖然在外包裝是看起來極為相似,但是在衝泡後的顏色和口感上都存在著明顯差異,中國的這款產品在口感上有種苦澀的味道。
(左為日本本土品牌「丸久小山園」,右為中國的某一品牌產品)
筆者禁不住好奇在電商平臺上搜索了「宇治茶」,沒想到還真的是出來了各種各樣帶著宇治前綴的茶。放幾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1
2
3
4
包裝千奇百怪,而且保質期也都不是一般的長,大多為十二個月,而抹茶的一大特點之一是「保鮮期短」,一般來說,日本抹茶粉的保質期為6至7個月,抹茶粉的保質期不超過6個月,稍講究的抹茶老店出品的抹茶粉很多都是兩個月保質期的。大家選擇的時候可參考這個時間選擇合適的產品。
另外,也有包裝極為類似,但是發貨地各不相同的產品,杭州、上海、廣州這些大城市都成為電商平臺上日本丸久小山園產品的發貨地之一。
雖然電商平臺上的商品名字大多帶有「日本」、「丸久小山園」、「宇治」等字樣,但是在網上銷售很多產品並不是真正的日本老字號丸久小山園的產品,很多也不是產自宇治地區的產品,想要品嘗正宗的丸久小山園的宇治茶的味道的話,購買時一定要仔細區分~
丸久小山園的智慧財產權情況
那說到現在,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宇治茶呢?
我們所說的宇治茶其實並不是一個品牌,這只是類似我們說「西湖龍井」、「信陽毛尖」一樣,只有在日本京都、奈良、滋賀、三重四個府縣生產,再由京都府的制茶業者與府內加工製成的綠茶,才有資格稱之為「宇治茶」。
而上面日本電視臺報導的「丸久小山園」品牌抹茶正是宇治茶老鋪的最著名的代表之一。
丸久小山園的公司全稱是株式會社丸久小山園,是依日本國法律組成和存在的企業,追溯至其創立之初,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且多次獲得日本茶業界極高榮譽。
筆者在京都遊玩時,曾在丸久小山園開設的京都店鋪裡品嘗過抹茶和抹茶冰激淋,味道真的很棒!和店裡的店員聊天時,了解到「丸久小山園」的創始人是小山久次郎先生,從創始人的名字創立了「丸久小山園」的品牌,該企業是家族企業,茶葉產自自家經營的茶園,制茶工藝也代代相傳。日本「丸久小山園」品牌的抹茶、煎茶等都是日本最高級別的茶,據說還受到日本皇室的青睞。
本著智慧財產權人的自覺,筆者又去查詢了丸久小山園的智慧財產權情況。
根據商標網顯示,株式會社丸久小山園共申請17件商標,但只有5件商標成功註冊,分別是第31792696號小山久次郎商標、第31792695號又玄商標、第30186432號久小山園商標、第28168120號MARUKYU KOYAMAEN、第18400843號久小山園商標。看起來這五個成功註冊的商標和漢字「丸久」、「宇治」字樣都不沾邊。
接著,筆者先後在商標網上查詢了「宇治」、「丸久」、「小山園」等字樣的相關商標,發現有家叫餘姚綠谷工坊食品有限公司的企業反覆申請了這些商標。且申請的這些商標多為30類茶飲料; 茶; 凍酸奶甜點。
據介紹,這家企業是一家以茶樹育種,茶園管理,碾茶生產,抹茶應用,餐飲連鎖全產業鏈運營的現代化食品公司。公司旗下擁有宇治小山園(定位為高端抹茶品牌),青昔(抹茶餐飲連鎖品牌),味客吉(家庭烘焙輔料品牌),壹杯時光(時尚茶飲品牌),姚友堂(高端滋補保健品品牌)等業務品牌。
根據商標網顯示,這家企業共申請了176件商標,其中有包含地名「宇治」商標67件,包含「小山園」商標33件。
除了申請包含地名「宇治」的商標,該公司也把「宇治市」的英文名「UJI」申請為商標了。
在日本,伊藤久右衛門是一家老字號店鋪,且總店都在宇治。抹茶種類,從昂貴上品到平民選擇應有盡有,不管荷包是鼓是癟,都不會空手而歸。
筆者又去企查查查詢該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信息,該企業擁有4項作品著作權,其中有一項作品就是2017年11月22日發表的「宇治小山園」。
當然,與丸久小山園「撞名」的,除了餘姚綠谷工坊食品有限公司,還有一家名叫「上海時雨貿易有限公司」的企業。
據筆者查詢,上海時雨貿易有限公司共申請了31件商標,且這31件商標名稱都帶有「宇治」字樣的前綴,都為30類。
不知道有人看到「宇治丸久小山園」和「宇治小山園」這兩個商標,會不會疑惑到底誰才是日本的丸久小山園,其實這兩個都不是。
真假產品傻傻分不清楚
更令人吃驚的是餘姚綠谷工坊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產品包裝,這和丸久小山園的也太像了。
為了方便對比,這裡附上丸久小山園的產品圖片。
餘姚綠谷工坊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產品
丸久小山園旗下產品
在視覺上看,二者的包裝整體配色都是三種顏色:白、灰、青,只是顏色的飽和度存在著差異。
在包裝的正中間,丸久小山園標註了「若竹」,而餘姚綠谷工坊旗下的產品標註的是「宇治若竹」,多了「宇治」兩個字。
另外,丸久小山園的產品左下角標註了「宇治久小山園」字樣(久字被小圓圈包裹),而餘姚綠的左下角標註了「宇治小山園」字樣,沒有被小圓圈包裹的久字。
兩款產品右上角的「抹茶」字樣也極為相似,兩者都是綠底白字,但是丸久小山園的綠底更為方正,且「抹茶」字體是一種書法字體。
兩款產品在排版上幾乎一模一樣,只存在著一些細節處的差別,如果是對丸久小山園不怎麼熟悉的話,還真有可能買錯。
筆者又去看了餘姚綠谷工坊官方網站標註的產品信息,果然這款產品也是實打實地標註了產地:中國大陸,另外寫了保質期18個月。
恕我直言,18個月對於抹茶產品來說,也太長了......
日本授權竟是假象?
筆者接著在電商平臺上看到了購買過餘姚綠谷工坊該款商品的買家對該產品的一條評價。
什麼,這家公司居然在日本還註冊的有公司?
該產品背後標註的該產品的生產廠商為「寧波宇治小山園食品有限公司」,根據企查查顯示寧波宇治小山園食品有限公司的的法定代表人名叫袁夢娜。而餘姚綠谷工坊食品有限公司的主要成員就是袁夢娜和姚超,且餘姚綠谷工坊還對外投資了寧波宇治小山園食品有限公司。
看來寧波宇治小山園食品有限公司和餘姚綠谷工坊食品有限公司的關係也是非常的緊密。
根據企查查顯示,寧波宇治小山園食品有限公司的企業類型為中外合資。這家合資的企業名叫宇治小山園株式會社。
等等,這個公司的名字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這不就是餘姚綠谷工坊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產品標註那家授權生產的公司嗎?
但是這家宇治小山園株式會社的公司名稱雖有「宇治」二字,實際該註冊地址並不在宇治市,而在神奈川市,是2017年12月5日成立的。而餘姚綠谷的產品明確標註了是在國內生產,非進口產品......
合資又授權,名字也和株式會社丸久小山園那麼像,筆者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大家對這件事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來留言~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cheese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