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打的、坐地鐵、乘大巴去祿口機場,哪種方式最快最方便? 快報記者體驗地鐵機場線,幫你算筆帳;想試乘兩條新線的市民快撥96060搶票
地鐵機場線車廂沒想像中那麼窄
7月1日,南京地鐵機場線(S1)將通車,市民前往祿口機場可以乘地鐵去了。不過,也有很多人糾結,開車、打車、乘機場大巴、坐地鐵,到底哪個更方便更快捷呢?昨天,現代快報記者給大家算了筆「帳」。
另外,還要告訴「地鐵迷」一個好消息,現代快報爭取到了部分地鐵10號線、機場線6月28日的試乘票,有興趣的讀者趕快撥打快報熱線96060報名吧,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哦! 通訊員 迪軒 現代快報記者 毛麗萍
乘車體驗
南京南站到祿口機場
坐地鐵只要35分鐘
習慣了地鐵1號線、2號線,當你坐上機場線時,絕對會有種不一樣的感覺,那就是快!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提前體驗了機場線。13:10,機場線南京南站站臺上空蕩蕩的,電子顯示屏已提前「上班」。工作人員說,機場線現在完全是按照時刻表在跑,10分鐘左右一趟。
過了幾分鐘,地鐵進站。登上地鐵,感覺B型車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窄,裡面跟1號、2號線不太一樣,有行李架,老弱病殘孕專座的位置從車廂兩端,改成了平均分布在車廂,每節車廂4個。
一路上,速度很「給力」,大約35分鐘,「遙遠」的祿口機場就到了。
據介紹,機場線最高時速100公裡,平均時速80公裡左右。
換乘體驗
1號線和機場線站點
將實現「互通」
還有4天,機場線就要通車了。怎麼乘?到了祿口機場站,離候機大廳遠不遠?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搭乘地鐵1號線到達南京南站,出站後,發現南京南站原有的地下通道正在進行改造,「現在從1號線換乘機場線,需要刷卡出站後,再進站,等這邊改造好了,就不需要出站了,直接換乘就行。」工作人員說,乘客將無需二次購票,實現多線無縫便捷換乘。
到了祿口機場站,記者發現,站廳層與站臺層除了直下直下的廂式電梯外,還連接有手扶式電梯,乘兩段電梯上來,左拐就直接進入祿口機場T2航站樓的候機大廳,右拐則通往T1航站樓。由於T2航站樓還沒有通,因此中間有隔離,還過不去。機場相關負責人稱,T1、T2航站樓之間的距離也不算太遠,走快一點的話只要五六分鐘。
5條地鐵線
將在南京南站換乘
機場線南京南站站位於南京南站北廣場地下,共設5個出入口,採用地下二層側式站臺形式,與一號線和在建的三號線實現同站換乘。此外,地鐵6號線、寧高城際線(機場線)、寧和城際線也將在此換乘,也就意味著5條線在南京南站換乘。
據了解,南京南控制中心採用多線集中共享建設的前衛設計理念,主要管轄南京市南城線路,包括3號線、5號線、6號線、寧高城際線、寧和城際線、寧溧城際線6條線路。6線共享式調度方案在南京尚屬首次,多線共享更能充分體現調度資源集中化,線網調度協調化,在發生緊急事件時做到線路間應急指揮的協同化。
從新街口到機場,哪種方式最快最方便?
打的、開車、坐地鐵、乘機場大巴,從新街口到機場哪種方式最省錢、最方便、最快捷?現代快報記者為大家算了一筆「帳」,供大家出行參考。
機場大巴
地鐵
開車
打車
車費計算 坐公交車到漢中門2元,乘機場大巴到機場,20元,共22元 一號線轉機場線,共7元 60元左右(含過路費等各項花銷,不含停車費) 120元左右
運營時間 無論早晚,只要有航班,就有發往南京市區的旅客班車,客流高峰時10分鐘一班,平時間隔20分鐘,最長不超過30分鐘 機場線首末班車時間為,南京南站首班車6:00,末班車22:00,祿口機場首班車6:40,末班車22:00,平均10分鐘一班 不限 不限
途中耗時 從新街口到漢中門乘車到祿口機場,耗時60分鐘以上 從新街口出發去南京南站大概需要20分鐘,再轉機場線,35分鐘到機場,其中換乘等車5分鐘,至少要1小時才能抵達機場,沒有特殊情況,到達時間很精確 現在的機場高速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120公裡,不到一小時就能到達。不過,紅綠燈、雨雪、堵車等因素可能影響到達時間 同左
舒適程度 有座,司機會主動幫忙提放行李,也很輕鬆 1號線擁擠,機場線預計初期客流不會爆發式增長,舒適性較好,但行李得完全靠自己 不擠,不急,點到點,舒適度很高,但停車貴、麻煩 舒適度一般,沒有停車煩惱
建議
行李比較多,不開車,不打車的話,建議直接乘坐機場大巴。目前,7月1日起,機場大巴在市區站點增加到5個:龍蟠中路站、萬達廣場站、南京南站客運站、火車站東廣場站、漢中門站。站點位置覆蓋南京市區的東、西、南、北、中,市區發往機場的班車將每日達140班。
如果帶著大件行李乘地鐵到南京南站,再轉機場線,步行距離較長,所以會有點不方便,尤其到機場T1航站樓,拖著行李要跑一段距離,會感覺累。到T2航站樓則很方便,通過直上直下電梯,就可直接進入二期候車大廳。
如果旅客在飛機起飛前兩個半小時乘坐機場大巴,因班車責任原因導致誤機,機場將賠償旅客機票改籤或退票的差價損失,因此乘機場大巴相對更有保障;而地鐵在沒有特殊情況下,時間可以掐得很準,但碰到意外,就很難說了。
來源: 現代快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