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開展適老化改造 3000戶老年人家庭先行試點

2020-12-1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10月21日,太原市民政局消息,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幫助困難老人家庭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我市將面向有適老化改造需求的老年人家庭,老舊及無物業社區開展適老化改造(以下簡稱「適老化改造」),前期對全市100個單元樓道、3000戶老年人家庭先行試點。

&nbsp&nbsp&nbsp&nbsp改造內容包括:一、建築硬體類改造。對老年人的起居空間和衛浴空間進行改造,即家庭出入口、牆體安裝扶手、安全抓杆;衛生間的水盆、馬桶、牆面上加裝扶手及握杆;浴室加裝安全浴凳或助浴椅;蹲坑加裝坐便椅等。改造項目為:一字型扶手(臥室)、一字型扶手(客廳)、床邊扶手、上翻馬桶扶手、L型扶手、可置物扶手、馬桶扶手、助浴椅。

&nbsp&nbsp&nbsp&nbsp二、家具家裝類改造。主要對桌椅、燈具、五金配件等家具家裝進行無障礙化、自動化、智能化等適老化改造處理。改造項目為:床邊桌、感應式夜燈、樓道感應控制燈、智能遙控開關、玄關摺疊椅、換鞋凳等。

&nbsp&nbsp&nbsp&nbsp三、輔助器具類改造。主要對老年人缺失的生理功能進行補償、代償,為老年人配備輔助器具、設備、儀器,改善和提高老年人適應居家生活環境的能力,也就是為老年人配備放大鏡、血壓計、血糖儀、輪式助步車、四腳拐杖、步行輔助車、防褥瘡床墊、可移動坐便器等。

&nbsp&nbsp&nbsp&nbsp四、配備智能化助老服務設施。主要為老年人配備智能化的設備,如智能拐杖、智能手環,提供智能化服務。

&nbsp&nbsp&nbsp&nbsp五、老舊及無物業小區樓道改造。即根據實際情況對老舊及無物業小區樓道進行安裝扶手、凳子、燈、美化牆面等改造。

&nbsp&nbsp&nbsp&nbsp目前,十縣(市、區)民政局、社區辦正在根據實際情況以街道為單位選擇試點進行申報。

&nbsp&nbsp&nbsp&nbsp申報條件為:以家庭為單位。截止申報日期年滿60周歲,且具有太原市戶籍並在當地實際居住有適老化改造需求的老年人均可申報。

&nbsp&nbsp&nbsp&nbsp對於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老年人可以優先申報:長期獨居的城市「三無」老年人;城市低保老年人;困難家庭老年人(社區出具證明);失獨家庭老年人;受國家定期撫恤金的城市老年人;榮獲市級及以上勞動模範稱號的老年人;因公致殘、見義勇為傷殘等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老年人。對於申報改造的房屋,老年人應擁有其產權或長期使用權,且近兩年內沒有納入拆遷規劃。對於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舊及無物業小區,可以優先申報。

相關焦點

  • 老人家庭都能進行適老房改造啦!上海推出適老化改造服務平臺,五個...
    目前,上海在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長寧區華陽路街道、徐匯區凌雲路街道、楊浦區控江路街道與江浦路街道、閔行區江川路街道,率先啟動市場化適老化改造試點,到八月底六個試點街道中已有85戶老人申請,7個老人的家已經變樣了。上海市民政局透露,目前上海有518萬為老人,根據估計有數十萬戶老人家庭居室環境適老化改造需求,需要增加適老的設施設備,消除風險因素。
  • 居家適老化改造留出千億級市場空間,重塑了誰的想像?
    早在2014年,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就曾出臺文件,推動老年人家庭及居住區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一些城市相繼啟動相關改造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有三十餘個城市和區縣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試點,他們主要通過政府採購服務的方式,利用財政收入、彩票公益金等,在規定的額度範圍內,重點面向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免費提供居家適老化改造服務,數十萬老年人家庭因此獲益。
  • 南寧:2000戶特殊老年人家庭有望先獲補貼
    原標題:明年南寧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試點,推廣使用高齡補助發放系統  2000戶特殊老年人家庭有望先獲補貼  昨日,記者從南寧市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2021年南寧市將重點開展幾項敬老惠民工程: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試點、推廣使用高齡補助發放系統,以及實施公益性養老床位入住評估輪候制度。
  • 番禺區啟動「耆善安家」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
    近日,番禺區舉行「耆善安家」特殊困難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啟動儀式暨為老服務宣傳活動。副區長文曦,區民政局,區慈善會,各鎮街分管領導、民政辦負責人,村(居)委民政事務工作代表以及各社工站代表100多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 小坊上潮|上海這項試點造福老人!還有補貼!如何申請?
    最近,上海正在試點「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小坊對此也是密切關注目前,上海正在全市五個區、六個街道開展老人家庭居室環境適老化改造試點,這是全國首個市場化適老化改造項目。從9月至今短短一個多月,申請人數就從90戶迅速增長到了500多戶。
  • 江蘇完成3萬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江蘇,90%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為了讓老人在家也能生活得更安全、更舒心,居家適老化改造被列入了省政府民生實事工程。今年以來,江蘇共對3萬戶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重度殘疾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今年94歲的空巢老人畢家鎔和老伴王雅仙居住在南京玄武區,上個月家裡完成了適老化改造。衛生間裡加裝了一字型扶手、防滑墊,廚房安裝了水浸監測報警器;房間裡防撞條、感應夜燈等一應俱全。
  • 小改造大關懷!寮步穩步推進「適老化」改造
    今年6月起,寮步鎮啟動了適老化改造項目,為切實幫助困難老年人家庭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根據東莞市民政局、市慈善會開展的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要求,在全鎮轄區內進行摸底排查,篩查出75戶困難老年人改造對象,而尹梅奶奶就是其中一戶。12月9日一大早,寮步鎮居家養老社工就帶著市項目施工隊來到了尹梅奶奶家。
  • 杭州第一戶適老化改造在拱墅區和睦新村開工
    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是杭州今年要做的一項重點工作。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市兩會上,杭州提出要加強居住環境改造工作,開展老舊小區綜合性微改造試點,統籌推進立面、道路、綠化等微改造,建設品質社區、未來社區,將其列為2019年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的建設內容之一。  昨天,下城區和拱墅區都傳來消息,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已各自開始行動起來。
  • 小龍坎街道34戶困難老人家庭完成適老化改造
    近兩年,小龍坎街道對34戶特困老人家庭進行了居家適老化改造。適老化改造改什麼、怎麼改?會給老年人居家生活帶來怎樣的便利?12月29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陳曉玲家裡的這些居家適老化改造產品,是小龍坎街道今年根據他的實際情況量身配備的。5年前,陳曉玲患上嚴重的腦梗,身體半身癱瘓,長期與輪椅為伴。「這些助殘設施,是我生活的依靠,有了街道和社區的關心幫助,我心情好多了,生活的信心也更強了。」陳曉玲表示,以前家裡沒有助殘設施,起身落坐擔心跌倒,坐輪椅不能出門,坐久了還很難受,現在有了電動輪椅,可以到小區走走,曬曬太陽,買菜購物也很方便。
  • 改造清單來了!廣東9部門聯合發文推進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
    《通知》明確了兩個階段的目標任務,今年年底前,採取政府補貼等方式,對民政部等九部委印發的《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規定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範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以下統稱「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啟動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十四五」期間,繼續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有條件的地方可將改造對象範圍擴大到城鄉低保對象中的高齡
  • 花山區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服務採購
    花山區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服務採購競爭性磋商公告安徽永涵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受馬鞍山市花山區民政局的委託,現對花山區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服務採購進行競爭性磋商,歡迎具備條件的國內供應商參加磋商
  • 「原創」大觀微議:適老化改造多多益善
    作者 戴先任從今年6月份起,上海江蘇路街道開展為老服務應用場景試點工作,提升轄區內智慧養老服務水平。其中之一,便是當獨居老人家中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時,系統會判斷老人家中有事,並及時向居委會預警。
  • 無錫新吳區江溪街道:適老化改造升溫「居家享老」
    身體機能下降,房屋設置、設施不適老會給老年人帶來種種不便,甚至存在意想不到的起居風險。什麼樣的家居環境和設施更適合他們的晚年生活?如何讓他們體驗到個性化的「居家享老」?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幫助獨居、困難等特殊老年家庭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從2018年的「聰明屋」項目啟步,江溪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在適老化改造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求進。
  • 福建印發實施方案 為困難老人提供家庭適老化改造
    省民政廳、財政廳近日聯合印發《福建省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實施方案》,將為我省散居特困、低保家庭中的80周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適老化改造,從而降低老人在家庭發生意外的風險。
  • 「適老化」改造讓科技更好服務老年人
    「0.01立方米的呵護」既溫暖了老年人,也給科技如何服務老年人群體這一課題提供了有益的嘗試。自動服務可成為科技服務養老的方向。當前,我們社會正邁入老齡化時代,獨居、空巢現象越來越普遍。老年人學習能力不足,難以掌握智能科技,無法實現與現代智能科技的有效互動,難免產生被拋棄之感。自動服務不需老人操作卻能服務老人,是最理想的科技呈現方式。
  • 工信部答澎湃:網站APP適老化改造納入企業信用評價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要求推進網際網路應用的適老化改造,鼓勵企業提供相關應用的「長輩模式」。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隋靜。中國網 圖11月26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隋靜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om)記者提問時表示,工信部已在篩選一批跟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新聞媒體、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生活娛樂、網絡購物、政務服務平臺等多類別、近百個網際網路網站、手機APP,動員對這些網站和APP進行適老化和信息無障礙的改造。
  • 適老化改造才是居家養老最大的亮點
    那麼什麼樣的家居環境和家具設施才適合老年人生活呢?能否通過改造家居環境、設施以及配備器具,來增強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安全性、便利性?在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當下,家居適老化改造,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家裝「小手術」生活幫大忙 不久前的一次意外摔倒,讓張先生意識到70歲的父親真的老了。「我們平時都很忙,只能周末過來看看老人。
  • 區民政局 居家安全適老化改造工作惠居民
    為進一步增強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實際需求,區民政局以需求為導向,推動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護條件,增強居家生活設施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目前,第一批改造任務已經全部完成,通過前期入戶勘查,制定「一戶一方案」,改造內容主要涉及衛生間、居室、生活區等場所,安裝助行扶手、起身扶手、助浴設備、蹲坑改馬桶等項目,實現老年人行動便利、如廁無障礙、沐浴無障礙等功能。「安大爺,新安裝的扶手用得慣嗎?」日前,記者隨區民政局和社區工作人員來到居住在唐家口街道曉德裡社區肢體殘疾人安大爺的家。
  • 整廚房 加扶手 裝電梯 適老改造沉下去,幸福指數升上來
    其中,加快既有住宅電梯加裝,開展1070戶經濟困難、高齡、失能失智、獨居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等項目赫然在列。在整個老舊小區改造相關工作中,為老人提供居家安全保障的適老化改造、為老人提供上下樓便利的加裝電梯,無一不是呼聲極高的舉措。而今年,杭州在這兩個方面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 近百條細則定義理想老年餐桌,國企老字號適老化改造先行一步
    「雖然只有薄薄十幾頁,但裡面的每句話,都是我們依託法規政策、查了大量資料才制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老年人吃得更好更健康。」標準中的「老年餐桌」,不光是適宜老年人就餐的場所、設施設備及用品,也包括了為老年人提供餐飲服務的餐飲服務經營者。為了這份「標準」,大約從兩年前起,協會便開始醞釀籌備。而政府對老年餐桌工作的重視,其實可以追溯到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