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在近20年,國內房價一直都在上漲,但是因為受到「有房才有家」的傳統觀念影響,絕大部分國人仍然願意買房,即便每個月要背負幾千元的房貸,當然了還有一部分國人也會選擇「再等等」,萬一過了幾年,房價就下跌了呢。
其實從2020年開始,因為受到「疫」環境的影響,很多城市的售樓部都關了門,國內樓市也一度進入「冷卻時期」,部分中小型開發商甚至因此而破產,一些大型開發商為了儘快資金回籠,於是紛紛開始了打折促銷活動,其中就包括咱們熟知的恆大、華潤等等,本來一部分國人認為現在買房人數比往常要少,還在考慮是否要買房時,隨著復工的到來,樓市又迎來了新一波的「旺季」,買房人數不斷上漲,這對於原本就有買房打算的人來說,無形中形成了不小的壓力,一方面擔心現在不買房,以後會買不起,而另一方面又擔心房價萬一下跌,那麼自己就是「血本無歸」了。那麼2020年要是不買房,5年後房價會變成「金價」還是「白菜價」呢?下面關於這個問題就來解釋一下。
從樓市政策方面來看,近幾年國家不斷加強對樓市的調控力度,不論是2016年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還是確定「房住不炒」定位,以及今年剛出臺的三道紅線,這些都能看出樓市調控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尤其是三道紅線,這對於以「資金為命脈」的開發商來說是個不小的影響,就拿負債率來說吧,根據統計,目前國內負債率超過70%的房企已經超過了30家,並且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大型房企,因此為了保證在2021年能繼續借到貸款,降價賣房就成為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所以從這方面來說,房價上漲的希望很小。
從供求關係方面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截止到2019年,全國戶均住房擁有套數已經達到了1.5套,換句話說現階段全國並不缺房子住,而現在之所以還在不斷的造房子,除了因為炒房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城鎮化率還要繼續提高,畢竟根據國際上的經驗來說,城鎮化率在達到70%之前都會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因此隨著國內房子數量持續增加,供求關係就會從之前的「供小於求」轉變成「供大於求」,所以說隨著買房可選擇的增加,房價也大概率會上漲。
除此之外,不論是商業大佬還是一些經濟方面的專家,其中比如說馬雲、李迅雷等,他們都認為未來房價上漲的概率並不大,下面就來解釋一下。
相信大家對「房價如蔥」這4個字並不陌生,當然了,這句話並不說未來房價會像蔥一樣便宜,而是說未來房價會回歸到普通水平,絕大部分人都能買得起房子,因此馬雲也告訴年輕人,現在要以事業為重,如果是一個人在外面工作的話,可以先選擇租房子,然後等到事業穩定下來之後,再選擇買房也不遲。
國內經濟方面的專家李迅雷早在2017年時就發表過相關言論,他認為國內房價「要麼在2020年,要麼在2021年就會普遍下跌」,目前國內各個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還足以支撐樓市長期的發展,並且再加上貨幣的增速對經濟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未來房價會處於一個下行趨勢。
總結一下
2020年不買房,5年後房價會變成「金價」還是「白菜價」?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的看法都不一樣,買過房的人認為房價肯定還會上漲,而沒買房的人則可能會認為大概率會下跌,但是不論怎麼樣,咱們都要知道買房的意義在哪,說到底不就是為了結婚、上學嗎?只要買房子買來是自己住的,其實這就已經足夠了。
如果你還有其他方面的看法,可以在下方評論,咱們可以一起交流交流。
歡迎關注@巧談大樓市,帶你了解更多房產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