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3·22」恐襲周年】「恐襲事件一年後,布魯塞爾機場很...

2020-12-26 中國青年報

    中青在線布魯塞爾3月2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駐歐盟記者 鞠輝)2016年3月22日早上7時58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郊的扎芬特姆國際機場發生嚴重恐怖主義爆炸襲擊。事發時的現場情況怎樣?採取了那些應急措施?一年來的切身感受如何?帶著這些問題,中國青年報記者在「3·22」恐襲事件一周年之際獨家採訪了海南航空駐布魯塞爾辦事處總經理楊九洲。

    「當時的爆炸聲震耳欲聾,事發現場硝煙瀰漫,慘不忍睹。」時隔一年之後,楊九洲對發生在布魯塞爾扎芬特姆機場的恐襲事件仍心有餘悸。據比利時警方證實,事發當天,3名恐怖分子在布魯塞爾機場國際出發大廳區域引爆隨身攜帶的重磅自製炸彈,發動自殺式恐怖襲擊。劇烈爆炸共造成11人死亡、100多人受傷,機場主航站樓內玻璃震碎,出發大廳嚴重受損。「太懸了!爆炸地點距離海南航空布魯塞爾機場票務櫃檯近在咫尺,」楊九洲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講述,「所幸當時飛往國內的航班還沒有開始辦理值機,因此乘機旅客和海航員工都得以躲過一劫。」ù作為國內唯一開通布魯塞爾航線的航空公司,恐怖襲擊發生時,海南航空北京—布魯塞爾航班正在布魯塞爾機場過站。有4名正在機場值班的海南航空工作人員親歷了爆炸襲擊,除其中1人輕微受傷之外,航班機組人員和駐布魯塞爾辦事處人員全部安全,飛機也未受損。

    爆炸發生後,比利時當局迅速將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並宣布啟動最高級別安全警戒。布魯塞爾機場緊急關閉,所有航班取消。「險情就是命令,」楊九洲說,「身處恐襲事件最前沿的海航駐布魯塞爾辦事處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海口總部運行指揮中心的指導下,投入緊張的善後處置工作。」據悉,北京—布魯塞爾航線是海南航空迄今為止運營時間最長的一條歐洲航線。自2006年開通直航以來,這條「空中走廊」不僅為中比、中歐人員往來提供了極大便利,而且也成為很多旅客中轉歐洲和非洲國家的優先選擇。楊九洲表示,布魯塞爾機場因恐襲事件關閉後,搭乘海航航班到達布魯塞爾並準備轉機去往最終目的地的旅客被迫滯留。其中很多過境旅客沒有辦理申根籤證,身上沒有歐元,甚至無法與當地人進行溝通。由於布魯塞爾機場的關閉時間一延再延,而承擔他們後續航程的國外航空公司以其尚未登機為由,拒絕為他們安排食宿。楊九洲說,在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的請求和協調下,海航駐布魯塞爾辦事處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與滯留同胞取得聯繫,免費為他們提供食宿並協助完成後續旅程。

    與此同時,如何最大限度確保原先計劃從布魯塞爾搭乘海航班機前往中國的旅客安全便捷出發,成為海航面臨的當務之急。據楊九洲介紹,在海航總部運行指揮中心的協調下,海航布魯塞爾辦事處馬不停蹄地研究開闢轉運路線,最終確定從布魯塞爾調機至巴黎,再執飛巴黎—北京加班航班的方案。3月26日,海航成功安排原定從布魯塞爾出發的175名乘客經由巴黎安全飛回國內。而為了確保無縫對接,海航布魯塞爾辦事處還專門租用大巴車將94名旅客安全準時送達巴黎機場。「很多人可能以為只是簡單的調整飛行路線,」楊九洲說,「但這背後牽扯到新的時刻和航權批覆、飛越國家的許可以及大量需航空公司自身承擔的保障工作,難度之高、壓力之大是外人難以想像的。」回憶起當時夜以繼日、連續奮戰的情景,楊九洲只是微笑著表示:「雖然很累,但看到旅客們在那種環境下安全順利地踏上旅途,心裡感到很欣慰!」

    布魯塞爾扎芬特姆機場在恐襲發生12天後重新開放,並在2016年6月全面恢復運營,但截至目前仍維持3級安全警戒。楊九洲的辦公室就在布魯塞爾機場,他親眼目睹了機場重建和恢復的全過程。談到「3·22」恐襲一年來的切身感受,楊九洲說,從恐襲發生直到現在,在機場的各個出入口、出發和到達大廳、機場火車站等幾乎每一個角落,隨處可見荷槍實彈的警察和士兵24小時巡邏值守,在一些建築物制高點上還經常能看到狙擊手待命。在機場主入口外面也增設了新的安檢區域。「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安保人員時刻保持著高度警惕,」楊九洲說,「有一次,我看到一位旅客因為趕著去海關退稅就把行李落在了無人看管的地方,很快就引起了軍警的注意並遭到詳細盤查。」此外,為了防範汽車炸彈,機場當局還取消了原先緊鄰出發大廳的快速下客停車區域,並且重新規劃了私家車、公交車以及計程車的停車位置。海航也相應提升了在布魯塞爾機場的安保標準,新僱用了一家航空安保公司,給旅客和飛機提供雙重安全保障。楊九洲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雖然一年前的悲劇令人難以忘卻,但現在的布魯塞爾機場讓人感覺很安全。」(國際部編輯)

相關焦點

  • 比利時恐襲最後嫌疑人落網 比警告稱該國或面臨新恐怖威脅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王輝】比利時聯邦檢方日前表示,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恐怖襲擊最後一名嫌疑人日前落網——31歲的穆罕默德·阿布裡尼供認自己就是恐襲事件中逃脫的白衣戴帽男子。《紐約時報》10日稱,比利時聯邦檢方辦公室發言人9日透露,3月22日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自殺式炸彈襲擊發生時,機場監控視頻中有一名戴帽子的白衣男子形跡可疑,這名男子目前已經落網。阿布裡尼供認,當天離開布魯塞爾國際機場後,他將白色上衣扔進垃圾桶,深色帽子賣給別人。警方說,阿布裡尼當時將攜帶的包也扔掉,包裡裝有大量炸藥,還有一個遙控裝置。
  • 亡者與英雄:華人在海外遇恐襲,如何保平安?
    【恐怖襲擊:籠罩在歐洲上空的噩夢】資料圖:比利時警察戴面罩搜查布魯塞爾恐襲案嫌犯公寓。在過去兩年裡,歐洲大陸被恐怖襲擊的陰霾持續籠罩,安全形勢極其嚴峻。西班牙巴塞隆納貨車撞人恐怖襲擊事件再次為各國的「反恐」事業敲響警鐘,也說明了歐洲仍處於反恐鬥爭的最前線。
  • 布魯塞爾暴恐:到了對「政治正確」發問的時候麼?
    後幾天各種傳聞持續不斷,包括布魯塞爾地鐵中所發生的新劫案,以及圍繞比利時核電站的種種傳聞,但這些傳聞迄今或被證實是誤傳、誇大,或尚未被官方確認與「3.22」事件直接有關。 3月27日正式宣布的官方傷亡數據,是31人死亡(包括3名襲擊者)和至少270人受傷。
  • 巴黎恐襲逃犯長兄勸弟歸家:願他進監獄而非墓地
    巴黎恐襲逃犯長兄勸弟歸家:願他進監獄而非墓地 2015-11-23 05:26:16   巴黎系列恐襲逃犯長兄露面勸弟歸家:「願他進監獄而非墓地」  中新社布魯塞爾11月22日電(記者 沈晨)巴黎系列恐襲嫌犯薩拉赫·阿卜杜勒· 薩拉姆依舊在逃,他的長兄穆罕默德·阿卜杜勒· 薩拉姆11月22日在布魯塞爾公開談及其弟,稱「更願看見他進監獄而不是進墓地」。
  • 比利時火車站遭恐襲 嫌犯曾高喊阿拉伯語口號
    新華社布魯塞爾6月20日電(記者潘革平)比利時聯邦檢察院網站20日晚發布消息說,一名30多歲的男子當晚在布魯塞爾中央火車站引爆攜帶的爆炸裝置,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名男子被隨後趕來的軍人開槍擊中。中央火車站已經停運,附近的大廣場已經清場。
  • 比利時恐襲引發安全反思
    來源:人民日報5月30日,比利時聯邦檢察官溫克·羅根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9日發生在東部城市列日的襲擊事件是一次「恐怖襲擊」,目前正在調查襲擊者是否還有同夥。男子搶走警察槍枝並把兩人打死,後在逃竄途中又打死一名路人。襲擊者最終被擊斃。比利時首相米歇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向受害者及其家屬表示哀悼和慰問,強調會與在前線執行艱巨任務的所有人員團結一致,共同抵抗恐怖主義威脅。
  • 卡車撞人恐襲事件後紐約萬聖節遊行如期舉行
    卡車撞人恐襲事件後紐約萬聖節遊行如期舉行5) "← →"翻頁 當地時間10月31日晚,在紐約曼哈頓下城區發生卡車撞人恐襲事件幾小時後
  • 中國旅行社排查在布魯塞爾遊客安全,有航空公司稱可免費改籤
    事發後,上海各旅行社、旅遊網緊急排查在歐團隊遊客,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目前暫無上海遊客的傷亡報告。 海南航空在爆炸發生後發出通知,稱遊客於22日24時(含)前購買了3月23日0時(含)至4月5日24時(不含)期間中國到布魯塞爾的海航航班並已定妥座位的,可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免費改期辦理。
  • 恐襲之後,波士頓不相信眼淚
    《恐襲波士頓》中國大陸海報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 去年末至今年初,有兩部關於2013年4月波士頓馬拉松恐怖襲擊事件的電影在美國上映,一部是紀錄片《馬拉松:愛國者日爆炸案》,另一部是劇情片《恐襲波士頓》,國內已經引進後者,正在公映
  • 柏林聖誕市場遭恐襲四周年 民眾獻花點蠟哀悼逝者
    本文轉自【IC photo】;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9日,德國柏林,人們為布賴特沙伊德廣場的聖誕市場恐襲遇難者獻上鮮花、蠟燭和花圈。2016年12月19日,布賴特沙伊德廣場遭遇恐怖襲擊,一輛大貨車衝向聖誕市場上的人群,造成1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 丹麥恐襲案為何牽動法國人的心?
    還親自去到恐襲發生的兩處地點(一處文化中心和一個猶太教堂)哀悼死難者和表達法國對丹麥人民的聲援。法國社會黨也呼籲黨員上街,舉行聲援集會。 法國的政要和黨派為何對丹麥發生的恐襲案如此關心呢? 首先,這個恐襲案同巴黎一個多月前發生的案件十分相似。都是主要針對漫畫家、猶太人和警察進行襲擊。也就是說他們的襲擊目標十分相似。所幸的是,瑞典漫畫家拉什·維爾克斯在襲擊中倖免於難。
  • 馬克·沃爾伯格自監自演《恐襲波士頓》
    由彼得·博格執導,馬克·沃爾伯格主演,凱文·貝肯、約翰·古德曼、J·K·西蒙斯、米歇爾·莫納漢、歐陽萬成等眾多好萊塢實力影星聯袂出演的《恐襲波士頓》內地已定檔11月17日。近日,片方發布了「全民英雄」特輯,分享了片中唯一一位虛構人物,由馬克·沃爾伯格飾演的波士頓警員湯米的創作理念及其寓意。
  • 奧地利持續追查維也納恐襲事件 已有16人被捕
    中新社柏林11月4日電 維也納消息:奧地利官方3日在該國多地實施搜捕,截至當天晚間共逮捕14名與2日在維也納實施恐怖襲擊的槍手有關的人員。此外,瑞士當天逮捕了兩名據信與維也納恐襲事件兇嫌有密切聯繫者。  當地時間2日晚,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市中心多地發生槍擊,官方宣布這是一起恐襲事件。截至3日晚,恐襲共造成4人遇害、23人受傷。
  • 英議會遇襲正值布魯塞爾恐襲一周年安全官員:此前或有跡象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3月22日,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多人在議會大廈附近的威斯敏斯特橋受傷流血,其中一名襲擊者被擊中。目前已經導致包括一名襲擊者在內的5人死亡,至少20人受傷。倫敦威斯敏斯特橋上,一名女子抱著一名受傷倒地的男子在等待救援。據新華社消息,英國警察已將發生在英國議會大廈外的槍擊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事件。
  • 《恐襲波士頓》: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全程高能危機四伏
    特別是在中國觀眾看來,充滿爆炸打鬥場面和特效渲染的《正義聯盟》相比既沒有大場面,又沒有特效加分,單純依靠敘事取勝的《恐襲波士頓》要更具可看性。相信這也是許多觀眾在電影上映時最終選擇不看這部電影的原因,然而時隔數年之後,我要說,相比一鍋亂燉的《正義聯盟》,這部看似貌不驚人的《恐襲波士頓》更值得人們細細品味。人們常說,主旋律作品是中國的特產,相信《恐襲波士頓》可以改變不少人的內心看法。
  • 《恐襲波士頓》背後的故事
    《恐襲波士頓》背後的故事 時間:2017.11.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劉方舟 分享到:
  • 維也納恐襲 奧政府承認安全疏忽
    奧地利內政部長卡爾·內哈默4日承認,鄰國斯洛伐克曾向奧方提供有關2日維也納恐怖襲擊事件兇手動向的情報,但後續「溝通出錯」,未能及時阻止槍擊慘案發生。內哈默同時確認,在現場被擊斃的20歲兇手是單獨作案,並無其他槍手協同襲擊。
  • 《恐襲波士頓》:波士頓市民真實身份參演
    《恐襲波士頓》:波士頓市民真實身份參演本報訊(記者 肖揚)《恐襲波士頓》 將於11月17日上映,取材於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恐怖襲擊真實事件,導演彼得·博格表示拍攝本片不是為了引起仇恨和揭露傷疤,更多的是為了展示波士頓警民在那場事件後團結一致、應對危機的精神。
  • 《恐襲波士頓》:所有的事情都在那一天被改變了
    《恐襲波士頓》劇照 本期的佳片《恐襲波士頓》,就是根據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真實事件改編。此次拍攝《恐襲波士頓》是馬克·沃爾伯格與導演彼得·博格的第三次合作。說到接演這部影片的原因,馬克這樣表示:原本要在2001年9·11那天搭乘那班直接撞上雙子星的航班,但由於受朋友之邀,才臨時轉機前往多倫多影展去觀賞新片,也因此逃過一劫。對於他來說,這次事件令他終身難忘,他也想通過影片為所有波士頓人民和警局,以及所有參與的人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