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群您有十個好友在/中國最大廚師群/留言也可以發布招聘!
文丨職業餐飲網 焦逸夢
3年前,趕著外賣風口,他做智能化純線上外賣,虧了200多萬!
3年後,在長沙,他轉戰滷味小吃外賣,40平小店,2張桌子,日賣5000元!
他就是黃波!他這次二次創業的品牌叫幾個大叔壹品蹄,人均50元,用滷汁「蓋」飯,用「高壓滷製」法讓出品效率直接翻倍,探索了滷味小吃快餐化!
那麼,他的這2次創業經歷又有哪些值得學習的經驗呢?我們這就採訪了黃波!
第一次創業:
趕外賣風口,做智能化外賣,虧200多萬
黃波原來是個醫生,第一次創業是在2016年,那時外賣剛剛興起。
於是,黃波就和朋友合夥幹起了外賣,租了一個400平的店,引入機器,從食材的切配到炒菜到盛放到餐盒裡全都實現了智能化。
做純外賣,僅售午餐盒飯,最高日售2000份,按客單價18元計算,最好的時候一天營收能做到3萬6千元!
但一年後,因為合伙人想走資本路線」賣項目「,而黃波想做品牌,雙方目標發生分歧,智能化外賣項目就中斷了,黃波的200萬也打了水漂……而這200多萬,是30多歲的黃波,沒靠家裡人,全靠自己一點點攢出來的。
這段失敗經歷已經過去2年了,但如今再談起來,黃波多少還是有些哽咽。
第二次創業:
主打滷味外賣,用滷汁「蓋」飯,40平店日賣5000元
但他並沒有放棄做餐飲,在3年後,他重整旗鼓,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目前,幾個大叔壹品蹄已開了半年多,小店就位於長沙的荷花池老巷子裡。
記者是下午3點左右到店採訪的,當時壹品蹄的出品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為晚餐做準備。裝修簡易,牆上貼著簡單的幾個大叔的漫畫圖,店面不大,主營外賣,不過店內也有兩張桌子可以到店食用。
但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它,卻做到了40平小店日賣5000元的成績,它是怎麼做的呢?
1、不用重複使用的老滷,用每天調製的新鮮滷水
區別於傳統滷味大鍋同滷、重複使用滷水的滷製方式,壹品蹄的滷汁是一次性使用,一鍋一種食材,更加乾淨衛生。
壹品蹄用的是每天調製的新鮮滷水,不僅更健康,更衛生,而且不會越滷越鹹,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味道,不會掩蓋食材的本味。
(小火煸炒出香味後,加入大叔自製辣椒醬)
(稍許翻動,入豬蹄,並加開水沒過豬蹄)
2、只滷「高膠原蛋白」、「高澱粉」的菜
本著醬汁滷一切的思想,一品蹄前期大膽嘗試了多種食材,最後才確定了7個葷菜、3個素菜。
就像火鍋一樣,裡面可以涮」基圍蝦「,那滷汁也試試滷海鮮嘛,比如滷一些墨魚仔等,但最後發現味道很怪,滷海帶也不行,只要有海味的都不行,經過多次嘗試後,一品蹄的團隊總結出,只有膠原蛋白高的葷菜,才適合其滷汁,比如豬蹄、牛腩 、鳳爪、牛尾等。
素菜方面,也滷過豆製品,但最後的結果是豆製品都發乾發硬,沒法吃了,所以,團隊就總結出,澱粉含量高的素菜或蛋類才能拿來煮,比如藕、土豆、鵪鶉蛋等。
3、葷菜佔80%,單點1斤起,人均50元
初看壹品蹄會覺得價格偏貴,比如一小份鳳爪售價24元,小份豬蹄售價28元,小份牛尾48元,小份牛肋排48元。
但在它的產品結構中,葷菜就佔了80%,而出品是以純肉的形式,沒有任何配菜來「濫竽充數」,而相同的份量和食材在正餐大菜裡,可能價格會直接高上一倍。
如果2個人點餐,一般會點2個葷菜,1個素菜,折合下來,人均能做到50元左右,並且每一份單點的滷味足有一斤重!每一份都會在確定足稱後打包,這樣價值感就出來了!
4、創新」滷汁蓋飯「,探索滷味小吃快餐化
有一次黃波在家裡研發滷味,突然有點兒餓,就直接把滷汁蓋在了米飯上,沒想到還挺好吃,於是就心血來潮上線了滷汁蓋飯,沒想到一經上線就很受歡迎,點擊率蹭蹭上漲!
沒想到一個偶然的舉動,讓做著滷味小吃的壹品蹄有了額外收穫,快餐的剛需市場從此也打開了!
用湯汁混合著米飯吃,米飯充分吸入滷汁,滷汁味不油膩,不齁鹹;而且價格特別實惠18-28元之間,還會贈送店裡自製的泡菜!
而壹品蹄的很多產品,如牛腩、豬蹄、鳳爪都可做天然的碼子(北方人叫澆頭),和面、米粉、米飯、饅頭融合,可以組合成很多產品。
當然,一品蹄70%的營收還是由滷味小吃貢獻的,30%的營收由滷汁蓋飯等剛需主食貢獻。
5、用「高壓滷製」,讓效率翻倍
傳統滷味需要反覆煮,不僅依賴人工,更耗費時間,按傳統烹製法,一般至少需要90分鐘,牛肉類大概要180分鐘。
而壹品蹄就通過「高壓滷製」,將滷味出品時間控制在40分鐘,耗時減半,效率翻倍!
怎麼實現的呢?
傳統的滷味採用的是低壓浸泡法,這比較耗時間,而壹品蹄通過前期的簡單炒制後,就直接將食材倒入高壓定製鍋具內,而高壓滷製使得食材能在最短時間內飽滿吸收滷汁的香味,同時保持充足的肉香,還省去了不少時間。
職業餐飲網小結:
沒有人的創業能一帆風順,跌倒不怕,怕的是你沒有重新再來的勇氣!
即便餐飲大環境不好,市場機會也從不缺乏,腳踏實地積累餐飲經驗,大展拳腳做嘗試,或許明天就是柳暗花明!
(本文作者焦逸夢
原作者擁有版權源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