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可吃到新鮮蠶豆?正在上海舉辦的南通名特優農展會以及專場推介會上,記者嘗到了一款來自南通的新品鮮食蠶豆,如果跟隨「跟著維度吃菜」的原理,它是市場上最晚成熟面世的蠶豆,顆粒飽滿,吃口香糯,極受歡迎。
這樣的農產品,南通帶來了很多。來上海舉辦名特優展會也是南通構建滬蘇通核心「金三角」強支點城市的首個重大舉措。活動首次把江蘇沿江地區農科所納入展銷推介方陣。具有百年歷史、為江蘇沿江地區提供農業科技支撐的一類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沿江所攜多個大健康產業相關農業新品參展,既有中國種植推廣面積最大的蘇玉糯11號新品,鮮食大豆蠶豆等等,也有以學名「裸大麥」即元麥為原料研發的保健新品,更有與嘉安食品合作研發,日本銷量第一的卡樂比鮮食蠶豆瓣等等。
據悉,本次展會南通展區共有標準攤位24個,根據「好中選優,優中選精」的原則,篩選出37個參展主體、75個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市場知名度,能帶動特色產業發展、傳承農村文化的公共區域品牌及特色的農產品,數量同比增加68.2%、59.6%。
推介會上,9個農業經貿合作項目現場籤約,籤約總金額40.25億元,比去年增加48.1%。項目涉及瓜果蔬菜、生豬健康養殖、禽業、休閒觀光、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農產品交易市場以及農作物品種研發等領域。
由於獨一無二的地理條件和土地資源稟賦,南通已經成為上海市民家門口的「菜園子」。上海蔬菜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吳夢秋表示,目前,上海在南通掛牌成立了5家上海外延蔬菜生產基地、10家上海市市外蔬菜主供應基地。在市商務委組織的第三方績效評價中,南通基地總分和單項分全國第一。外延基地和市外基地為南通農業對接上海、蔬菜產業向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
吳夢秋表示,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進入上海消費市場的南通農產品超過160萬噸,其中不少鮮活的農產品都是通過上海蔬菜集團的流通平臺、細分渠道進入上海的百姓的餐桌,為豐富上海市民的菜盤子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據悉,本地展銷的農產品都具有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提供每個農產品的二維碼,供消費者追溯,這也是歷屆展會所沒有的。追溯機制來自南通近一年來的努力成果。今年以來,南通在江蘇率先創新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一票通」溯源單、追溯二維碼捆綁的「一證一票一碼」追溯模式,通過完善部門協作機制,基本構建了「產地生產準出—流通環節檢驗—市場終端倒逼」的閉環式管理機制。根據江蘇省南通市農業農村局披露,截至11月14日,南通有2286個規模農業經營主體納入合格證管理名錄,可追溯農產品3338種。
作者:徐晶卉
編輯:張天弛
責任編輯:戎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