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好萊塢西部大片無一例外地戴著牛仔帽,穿著牛仔靴和藍色牛仔褲,塑造了牛仔浪漫、自私和勇敢的形象。現實生活中的牛仔都是普通的農場工人,騎馬、放牛、放羊、種地。無論如何,「牛仔」,這是一種回歸自然的方式,屬於整個世界。「牛仔之於西部,俠客之於江湖」這是好萊塢影星約翰·韋恩的一句名言,他一貫瀟灑與飄逸的硬漢形象,代表著銀幕上那些被藝術浪漫化的牛仔臉譜。
狹義的說和他們的「牛仔精神」只屬於那個特殊的時代:曾幾何時,北美還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到處是充滿敵意的土著和兇猛的野獸,等待著人們陸續發現「新大陸」。因此,在政府的號召下,成群結隊的牛仔大規模進軍北美西部,冒險、擴張領土、徵服蠻荒牛仔,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勝利做出了貢獻。這些由貴族、奴隸、富人和窮人組成的龐大軍團,通過飄忽不定的傳說和奇聞異事,迅速成為一個受到世界廣泛尊重的特殊群體。這些都是事實,都是在遙遠的歷史檔案和黑白電影裡偷偷存在的。
而現實生活中的牛仔,只是普通的農場工人,騎在馬背上,放牛,放羊,種地,修籬笆,開著突如其來的噪音的拖拉機,在夕陽中漸行漸遠,默默的經歷著一直平靜的生活的洗禮。那些上了年紀的牛仔都很酷,沉著臉,粗糙有力的手,深邃銳利的眼睛,壓抑著隱藏的技巧。時光倒流幾年,他們也在飛奔的馬背上或兇猛的公牛上尋找徵服的欲望。它們也和巨大的牛一起獨自遷徙。他們還和一群老朋友圍在篝火旁,喝著啤酒彈著吉他,笑著生活。也許只有陌生的遊客才能帶出他們被遺忘已久的傳奇。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牛仔褲文化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全球集體趨勢。風格變化有突破性的演變。廣角褲和喇叭褲已經從傳統的直腿款式改變了。從喇叭褲到80年代的蘿蔔褲。20世紀80年代後期,牛仔褲為了追求牛仔褲的原汁原味,從合身演變為直裁。進入90年代,李維的宣傳手法更有新意。自1847年以來,列維的神話已經超過了一個半世紀,這確實是牛仔和美國文化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