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管理學院舉辦「一帶一路」論壇 啟動駐華高級外交官項目

2020-12-17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18年1月17日,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舉辦的「一帶一路」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回顧與展望」。會上,北大光華「一帶一路」駐華高級外交官項目啟動。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五年來,該倡議已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並取得積極成果。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政府、企業以及學界的嘉賓,共同探討、回顧與展望「一帶一路」倡議。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張曉強,外交部原副部長何亞非,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劉爭鳴,新加坡、希臘、以色列、波蘭駐華大使,以及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等出席了論壇並分享了他們的見解。

 
論壇現場

在「一帶一路」論壇上,張曉強、何亞非、劉爭鳴分別作了主旨演講。

張曉強表示,「一帶一路」建設近五年來已從理念變為行動,取得了超出預期的良好效果。政策溝通不斷深化、設施聯通不斷提升、貿易投資水平不斷提升、資金融通逐步擴大、民心相通不斷促進。他強調,「一帶一路」是開放型的合作機制,廣大非洲、拉美國家,美國、日本等也可以參加進來。不過,「一帶一路」倡議也面臨一些困難與挑戰。比如,金融及資本市場的發展也必須同時防範過高的負債和金融風險等。

何亞非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有助於推動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向更加普惠、公平、包容的方向發展,全球化的前景面臨巨大的不確定因素,全球治理亟需必要的調整和改革,以適應世界力量平衡的變化;倡議也有助於實現世界政治、經濟的再平衡,為實現世界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切實可行的路徑和強大動力,世界經濟發展需要新思想、新動力、新路徑。他認為,未來如何在戰略層面進行有效溝通、穩步發展大國合作、消除文明衝突和地緣政治風險,已經成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議程。

劉爭鳴圍繞「絲路基金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這一主題展開。他表示,自成立以來,絲路基金始終堅持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運行方向,積極尋找投資機會,對接投資所在國的發展戰略,在創新投資模式、支持「一帶一路」建設方面開展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截至目前,絲路基金已籤約18個項目,承諾投資金額約72億美元,投資覆蓋了俄羅斯、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及歐洲等地區,在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金融合作四大領域均有涉足。此外,絲路基金還單獨出資20億美元設立了中哈產能合作基金。未來,絲路基金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踐行者,將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和創新金融合作模式上繼續探索、不懈努力。

在圓桌對話環節,新加坡駐華大使Stanley LOH、希臘駐中國及蒙古大使Leonidas ROKANAS、以色列駐華大使Zvi Heifetz、波蘭駐華大使Wojciech JAJACZKOWSKI參與對話。嘉賓們圍繞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倡議、在此倡議下中國與大使所在國雙方合作進展與亮點、可持續的雙邊關係、新型全球化與自由貿易、企業投資、政企合作、人才交流等話題展開討論,他們對「一帶一路」倡議前景看好,認為其未來能夠加強各國之間的合作與協作。

劉俏在論壇最後作主旨演講。劉俏表示,「一帶一路」的倡議並不是提供一個菜單式的解決方案,它是一個開放性的平臺,提供的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在全球化面臨各種挑戰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更多交流發展經驗、討論政策、相互合作,共同鑄就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計劃。 「一帶一路」駐華外交官項目的設立就是希望邀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擁有豐富多元思維視角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討論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探討如何建立一個美好的未來。

此次論壇是北大光華「一帶一路」駐華高級外交官項目的組成部分。新加坡、希臘、以色列、泰國、吉爾吉斯斯坦、墨西哥、哥斯大黎加、阿聯、波蘭等國駐華大使,與劉俏、劉爭鳴在論壇上共同正式啟動了北大光華「一帶一路」駐華高級外交官項目。

 
北大光華「一帶一路」駐華高級外交官項目啟動

北大光華「一帶一路」駐華高級外交官項目得到各國駐華使館的積極響應,外交官們踴躍報名。經過嚴格篩選,項目共錄取大使公使等參贊以上級別的外交官50人。他們分別來自加拿大、英國、德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新加坡、泰國、巴基斯坦、澳大利亞、墨西哥、智利、南非、肯亞等36個國家。

隨著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相對貢獻歷史性提升,全球經濟增長重心已經從發達國家轉向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是推動中國與參與國家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同時也為全球可持續增長提供新的解決思路和方案的偉大實踐。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之際,論壇的舉辦和北大光華「一帶一路」駐華高級外交官項目的啟動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大學是中國的國之重器,120年匯集了許多學者專家,光華管理學院秉承百年北大深厚文化和學術底蘊,歷經三十餘年的發展,成為亞太地區最優秀的商學院之一。光華將發揮學術機構優勢,以學術角度系統梳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經驗以及中國模式,全面、客觀、深入地講述中國發展故事,分享發展理念,與來自多元背景的外交官深入交流,面對新型全球化時代的挑戰,探討『一帶一路』合作機遇。」劉俏道出了北大光華「一帶一路」駐華高級外交官項目的核心目標。

據項目學術主任馬力教授介紹,項目將分別在2018年1月和3月各進行一個模塊。除了對「一帶一路」建設增進了解外,學員們還將從宏觀到微觀深入學習中國發展模式,學習包括新型全球化、「一帶一路」工業園區建設,國家發展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區域經濟與城鎮化,「中國制度創新:政府、市場與產業政策」,解析中國企業2.0,移動互聯下的新業態等豐富課程。在本次論壇後,50位高級外交官開始了第一模塊的學習。

 
外交官進行第一模塊的學習

本次論壇除了上述演講嘉賓以及50名「大使項目」成員參加外,還邀請到各大商會、跨國企業、知名媒體近200名特約嘉賓出席。

編輯:白楊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全球領創者項目」開學論壇成功舉辦
    2018年5月28日,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主辦的「新時代中國企業的全球機遇與挑戰」全球領創者項目啟動儀式暨開學論壇在光華管理學院舉行。外交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僑辦原副主任何亞非,國務院參事徐憲平,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智利駐華大使Jaime Chomali,葛洲壩股份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兼葛洲壩國際公司、海外投資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曉華先生,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副董事長李克平,外交部政策規劃司參贊秦宏,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黨委書記馬化祥,以及全球領創者項目其他導師、學院領導和全球領創者項目創始成員共同出席本次論壇
  • 第二屆「一帶一路」青島板橋鎮論壇成功舉辦
    2018年9月26日,由藍迪國際智庫主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青島板橋鎮論壇在膠州隆重舉行。他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青島和膠州將與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等重要國家在拓展雙向投資合作,建設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方面獲得進一步發展。藍迪國際智庫將帶領平臺企業,積極推動合作示範區的相關項目合作。
  • 2017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整合實踐項目啟動
    【MBA中國網訊】央視網消息:月18日,2017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整合實踐項目啟動儀式成功舉辦。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整合實踐項目是一項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商業教育合作項目,是MBA全日制與國際班的必修課,旨在通過企業和學校聯合打造的實踐平臺,解決企業當前存在的實際問題,並提高MBA學生的綜合管理能力。
  • "一帶一路"創新創業國際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辦
    【MBA環球網 訊】由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陝西盛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中國改革試點探索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乾海咖啡共同承辦,北京市康達(西安)律師事務所、陝西創新創業聯盟 、陝西永秀智庫協辦的「青年中國志 絲路復興夢」2015歐亞經濟論壇——「一帶一路」創新創業國際高峰論壇在西安曲江國際飯店舉辦。
  • 騰訊攜手北大光華 啟動「北大-青騰未來產業學堂」
    4月23日,騰訊「青騰大學戰略升級發布會暨北大-青騰未來產業班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辦。在發布會上,騰訊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宣布,聯合成立國內首個產業網際網路課堂——「北大-青騰未來產業學堂」。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王立新,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騰訊集團高級管理顧問、青騰大學教務長楊國安,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影,共同見證學堂啟動。
  • 「聚力同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20周年校友論壇
    【MBA中國網訊】12月14日,「聚力同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20周年校友論壇在北京舉行,這是光華EMBA校友的家聚,近千名校友濟濟一堂,共同為光華EMBA20周年慶生。
  • 2018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全國公開課深圳站開講
    2018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全國公開課深圳站6月30日舉行。此次公開課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主辦,GIO華興控股集團聯合主辦。位處深圳市中心的會場,迎來了眾多熱愛商學的聽眾,現場座無虛席,火爆異常。北大光華的楊雲紅教授和華碩校友為近400名觀眾帶來了近三個小時的精彩演講。
  • 「『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的長三角」論壇舉辦
    為深入研究長三角區域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功能創新,12月9日,中國進出口銀行一帶一路金融研究院(上海)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聯合舉辦「新格局、新階段與區域化新發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的長三角」論壇。
  • 厄瓜多駐華大使:一帶一路開啟中厄合作新篇章
    厄瓜多駐華大使卡洛斯·拉雷亞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 吳思萱 攝 人民網北京12月15日電 (吳思萱)在厄瓜多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兩周年之際,厄瓜多駐華大使卡洛斯·拉雷亞接受人民網獨家專訪。他表示,「一帶一路」推動互利共贏,開啟了中厄合作發展新篇章。中國的脫貧成就創造了奇蹟,經驗值得拉美國家借鑑。
  • 第十七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
    :中國製造2025 主持人 張崢 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助理、本科研究生項目執行主任 金融碩士項目執行主任
  • 投洽會•中緬經濟合作發展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
    9月8日,在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組委會、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緬甸駐華大使館的支持下,由中緬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簡稱「中緬中心」)主辦的投洽會•中緬經濟合作發展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中緬經濟合作發展論壇」正是在共建中緬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搭建起中緬投資發展和項目合作的平臺,溝通政策,分享機會,對接項目,協同發展,服務於中緬經濟走廊和「一帶一路」建設。
  • 20國外交官在南寧論道中國傳統酒文化
    「莫老爺酒業」項目通過評審並獲得多項稱號11月5日上午,由歐洲聯盟文化總署、歐洲亞洲華人華僑聯合會聯合主辦,廣西莫老爺酒業有限公司獨家承辦的「世界外交官『一帶一路』中國行·南寧商貿文化之旅——中國傳統酒文化高峰論壇」 在廣西南寧隆重舉行。
  • 「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2020年「貿易暢通」雲上高級研修班開班
    10月30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陳江和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2020年"貿易暢通"雲上高級研修班採取"線上"雲端直播和"線下"現場授課相結合方式在華僑大學開班。共有來自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義大利、馬來西亞、蒙古、寮國等20個國家和地區的80名高級別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商界精英參加本期研修班。
  • MBA院校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
    985、211【學制】:基本學制:2年最新改革:一、招生方式:「提前面試、聯考底線」申請者先參加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組織的面試,通過後獲得準錄取資格,而後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分數達到全國分數線即可成為光華管理學院
  • 臨沂大學外院服務「一帶一路」探索國際交流合作新模式
    每年秋天,學院學生團隊都來到商博會,各語種和專業的同學被分派到相應展館,為外賓做西語、朝鮮語、英語、俄語等多語種翻譯服務及外國參展商與組委會的語言溝通工作。這是該學院發揮學科優勢,培養國際化視野的人才,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地方經濟的一個縮影。臨大外院以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應用型人才為主體。
  • 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
    由農業農村部、甘肅省政府及世界旅遊聯盟、法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在這裡舉行。  在甘肅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起點上,我省以建設山川秀美新甘肅為目標,以「千村美麗」「萬村整潔」等為抓手,掀起了一場美麗鄉村建設熱潮。
  • 精描美麗鄉村工筆畫 共繪「一帶一路」大寫意——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側記
    由農業農村部、甘肅省政府及世界旅遊聯盟、法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在這裡舉行。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在康縣舉行。在甘肅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起點上,我省以建設山川秀美新甘肅為目標,以「千村美麗」「萬村整潔」等為抓手,掀起了一場美麗鄉村建設熱潮。
  • 北大光華大灣區發展論壇深圳舉辦
    在本次論壇上,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艾學峰發表了開幕致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瑞思集團董事長崔湘秀發表了主辦方致辭。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彭森,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徐憲平,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金融學系教授劉俏,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教授陳玉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厲偉等嘉賓發表了主旨演講。
  • 北大光華與世界銀行OLC聯名推出「中國發展」英文線上課程
    它一路奔騰而來,又裹挾著哪些新問題、新挑戰?它的發展有規律可循嗎?能不能為其他經濟體的發展提供借鑑?北大光華與世界銀行OLC,聯名推出「中國發展」英文線上課程。2021年1月11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世界銀行Open Learning Campus(OLC)共同合作,聯名推出的「新興經濟體的發展:中國案例」MOOC英文線上課程,將正式上線。
  • 北大光華大灣區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由北大光華與瑞思集團聯合主辦的「北大光華大灣區發展論壇」於11月15 日在深圳舉行。本次論壇以「致敬特區40載,改革創新再出發」為主題,10餘位來自政、學、企各界嘉賓齊聚深圳,建言特區發展,暢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