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破產重組後 華晨被質疑「逃廢債」

2020-12-14 中國網財經

  來源:中新汽車微信號

  宣布破產重組後,華晨被質疑「逃廢債」

  由於長時間經營不善,華晨集團早已處於淘汰邊緣。今年以來,華晨集團積累多年的隱患開始集中爆發。

  破產重整另存貓膩?

  11月20日下午,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法院判決有嚴重問題。」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華晨汽車集團2020年債券半年報顯示,集團總負債1328.44億元,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產後,資產負債率為71.4%,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326.77億元。但華晨下屬的華晨寶馬的股權的價值就應該達到1000億規模。華晨寶馬年銷量目前達到60萬輛,銷售收入應該在2000億,年度盈利應該在100億以上,因此華晨的總體資產應該遠高於債務。而且2022年的股權交割就能有326億的應收款。「企業實際資產遠高於債務,隱瞞資產的手法已經被媒體多次曝光。」崔東樹指出。

  崔東樹認為,在這種人所共知的企業運營常識信息下,法院竟然能判企業破產重組,說明法院的審判有嚴重的問題,這樣的錯判應該是全國絕無僅有的。

  而對於網傳的華晨破產重組後或由遼寧交通集團接管,崔東樹表示,這樣的做法實際是把華晨變成資產性公司,無法形成汽車整車企業的產業鏈合力發展,自主與合資的發展將進一步分離。

  「由於破產重整的問題很大,銀行和投資界都會把信用丟失的標籤貼上,因此未來的華晨貸款和融資都是很難的。企業旗下的產品銷售實際也是信用為基礎的,消費者買車是信任未來使用階段的車企會對車輛的產品責任負責,現在企業失信,未來華晨雷諾、華晨中華等品牌翻身就沒有啥希望了。」崔東樹如是說。

  被指存在惡意逃廢債嫌疑

  除此之外,華晨集團還存在涉嫌惡意逃廢債的嫌疑。 10月24號,華晨集團在一份聲明中確認,由於集團因流動性緊張,資金面臨較大困難,該公司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17華汽05」無法按時兌付。

  11月16日,華晨集團發布公告稱,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

  對華晨違約事件,金融機構表示強烈不滿,多家機構指責華晨有惡意逃廢債嫌疑,其債務違約前後不斷轉移高價值資產,並將其旗下上市公司註冊地由上海改為遼寧。

  而對於華晨集團的破產重組,多家金融機構債權人也明確表示並不希望華晨進入破產。而其主承銷商國開證券亦向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發出溝通行,指出華晨集團「目前出現的債務違約問題並非客觀情況所致,其財務情況較好,並不具備清理債務的法定條件及情形。」

  國開證券進一步表明,「華晨集團作為遼寧省重點國有企業,在存在多項大額可變現資產的情況下,先通過轉讓核心資產並將上述核心資產以對外融資名義設立質押保護,同時隱匿轉讓及融資所得,而後向法院申請破產以利用破產程序逃避債務履行,其利用破產程序逃廢債務的目的也很明顯。」

  11月20日,華晨集團收到中國證監會的書面通知。根據該通知,中國證監會已就華晨涉嫌違反信息披露法律法規對華晨展開調查。此外,華晨亦收到中國證監會遼寧監管局有關華晨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並就若干重大事項對其債券償付的影響進行公告的警示函。

  引起中央高度重視

  11月21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召開金融委第四十三次會議中表明,華晨的債務違約問題已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警覺。

  會議指出,要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嚴查欺詐發行、虛假信息披露、惡意轉移資產、挪用發行資金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的根據所在。

  據悉,國企逃廢債對信用市場的衝擊尤其大。國企是金融機構的「座上賓」,國企的「含金量」就體現在其在取得貸款、發行債券時的先附性信用。國企不講信用,鑽法律的空子玩逃廢債的把戲,那無疑將玩死金融機構,從而摧毀整個市場建構,進而敗壞整個經濟運行。

  與此同時,國企信用債風險也引起了多地政府以及多金融機構的警覺。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近日出席會議並提到,這是晉商的基因,在我們的腦海裡從來就沒有閃現過欠債不還的念頭,也決不允許省屬國企負責人有這樣的念頭。

  可惜,在汽車市場的大潮中,華晨集團早已跑偏了方向。

(責任編輯:張倩蓉)

相關焦點

  • 周末重磅:金融委嚴罰「逃廢債」,華晨集團遭證監會立案調查,機構看...
    「周末期間,市場重要消息有:重磅會議定調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茅臺官宣四季度計劃直銷量,或超前三季總和。題材方面,LME三個月期銅價格升至2018年6月以來最高水平;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即將召開。機構方面,中信證券和安信證券均看好順周期板塊成為市場行情主線。
  • 永煤、華晨衝擊波後續:超千億信用債取消發行,債市將迎重新定價
    逃廢債助推債市恐慌華晨、永煤債券違約所引發的市場恐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惡意逃廢債可能產生的破窗效應。細究華晨、永煤的違約操作,市場對其最大的質疑,就是涉嫌惡意逃廢債等不講武德的行為。以永煤為例,該公司在10月20日剛發完10億元中票,三季報顯示帳戶現金餘額328億元,經營性現金流量74億元。
  • 萬字剖析華晨困局:一場意外的破產重整
    「法院突然宣布破產重整的消息,集團內部都覺得非常意外,打亂了原定的工作計劃,」接近華晨集團的人士告訴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今年九月集團新聞發言人還鄭重介紹了集團的十四五規劃,從具體產品到整體戰略有一攬子計劃,如果知道要破產,還做這個規劃幹嘛?」
  • 華晨資不抵債,申請破產重組
    寒天凍地的季節裡,華晨集團正面臨著直降冰點的窘迫境地。近日,資產總額超過1900億元的華晨集團,因資不抵債,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組,至此引發一片驚嘆:賣寶馬的竟然沒錢?的確,與寶馬合資好似令華晨擁有了主角光環。可這坐擁千億級別資產的"主角",現在的令人唏噓不已。
  • 20餘家華晨債權人抱團討說法,對大國企走向破產感到錯愕
    會議上共設有近十項議案,包括建立雙方定期溝通機制,履行信披義務;承諾不逃廢債、制定合理償債計劃;披露目前公司財務、資產情況;停止處置資產等等。經由現場債權人表決,現場議案逐一得以通過。但債權人並不買帳,認為華晨集團參會方並未就核心問題給出有效回應,讓人頗為失望。「華晨集團手中最值錢核心資產,也就是有關華晨寶馬持股收益的華晨中國股權轉讓,這一核心問題依然成謎。」
  • 從「自主一哥」到破產重整 華晨何以至此?
    法院正式受理華晨集團破產重整一案當天,11月20日,證監會發函決定對華晨集團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立案調查,並對其有關債券涉及的中介機構進行同步核查,嚴肅查處有關違法違規行為。12月4日,華晨集團前董事長祁玉民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12月8日,華晨集團發公告宣布,公司所有續存債券於12月21日開市起停牌。
  • 監管部門如發現逃廢債等行為將嚴打
    接近監管層人士透露  監管部門如發現逃廢債等行為將嚴打  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近期一隻10億元人民幣短期債券意外違約,引得市場議論紛紛,更有觀點質疑此舉有逃廢債之嫌。接近監管部門人士11月13日對記者表示,監管部門對債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一直保持「零容忍」態度,如發現逃廢債這類行為,將進行嚴厲打擊,維護市場良好秩序。
  • 被寶馬一腳踢開的華晨申請破產,給所有合資企業敲響了警鐘
    因為在這一天,曾經美國上市第一人-華晨汽車集團,申請了破產重整。  像一個身家上億的老闆說我自己付不起1000塊的欠債,只能破產了。  而華晨集團破產和債務違約,所牽連的並不只是這一家企業,還關係到了投資人、供應商,以及遼寧的商業信用評級。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背靠地方國資委,曾經美國上市第一人,遼寧最大的國企,是怎麼一步步淪落到了今天這幅田地。
  • 華晨集團破產重組後 旗下上市公司股價大起大落上演過山車
    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華晨集團破產,引無數震驚和唏噓。同時,該事件對相關上市公司的影響也受大家關注。11月23日開盤不多時,華晨集團旗下多數上市公司便呈現股價集體下跌態勢。其中華晨中國股價走勢最為激烈、大起大落。早盤高開,漲幅最高逼近1%,隨後走低,10分鐘內跌幅達2.8%,此後來回震蕩。截至上午10時整,上述多個上市公司股價下跌。華晨中國跌0.8%,金杯汽車跌3.9%,申華控股跌2.4%。此前11月20日,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當日收盤,金杯汽車、申華控股曾雙雙漲停,華晨中國、新晨動力也大幅上漲。
  • 證券時報頭版評論:華晨集團破產重整 終局之後當有反思
    消息傳來,市場上一片唏噓,有人感慨一度風光無兩的知名企業竟然落到這步田地,也有人質疑為何坐擁優質資產卻任憑窟窿越補越大。然而,市場經濟需要終局,如果窮盡經濟手段無法協調各方利益,就只能把定分止爭的任務交給法律。
  • 維信金科維信卡卡貸:多方攜手,打擊逃廢債力度再加強
    維信金科維信卡卡貸:多方攜手,打擊逃廢債力度再加強 近年來,逃廢債是消費金融企業普遍面臨的難題,再加上突入起來的疫情,部分平臺資產端承壓,導致不良情況激增,受到了逃廢債產業鏈的侵擾
  • 代工工廠的悲劇,華晨破產,華晨這2個字以後還用不用摳掉?
    近日,自主品牌華晨集團因債務危機被債權人向法院申請破產重組,那麼很多人買了華晨寶馬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車尾的(華晨)兩個字扣掉。但是就在十一月二十號,華晨集團正式宣告破產。當然很多人依然是不相信的,都說這(寶馬)每年銷售量這麼好,華晨數錢都數不過來呢,怎麼可能會就這麼破產呢,這呀還要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金杯汽車開始說起。金杯是華晨集團的祖宗。這裡啊有個人很關鍵他。叫趙希友看得出來的確很稀有,他當時啊是遼寧農機局的局長,我們叫他小趙,上面啊給小趙下命令,要組建一家汽車廠。小趙說,行,你們上面的領導能不能給點資源什麼的。
  • 1933億華晨集團被破產重整!帳上513億資金去哪了?
    01破產重整早在「意料之中」?法院裁定顯示,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進一步指出,「(華晨集團)破產重整後,所有保全執行都已解除,(目前)等管理人進場和重整方案的出臺。弱勢的債權人已經沒有應對計劃了,之前該做的也都做了。」該債權人認為,「法院受理之後進入司法程序,大家就平等了,最後的博弈可能是在重整方案上。
  • FaradayFuture官方宣布:賈躍亭正式申請個人破產重組
    10月14日下午消息,FaradayFuture官方宣布,賈躍亭正式申請個人破產重組,並成立由債權人委員會和信託受託人控制和管理的債權人信託。賈躍亭債務處理小組今日發布《有關賈躍亭先生個人破產重組及成立債權人信託的聲明》(以下簡稱聲明)中表示,賈躍亭已於美國當地時間10月13日根據美國相關法律第11章(chapter 11)主動申請個人破產重組,這將成為解決賈躍亭個人餘下債務並保障債權人利益的最佳方案。
  • 華晨汽車集團已經進入破產重整。拔出蘿蔔帶出泥。債券違規零容忍
    近日,坐落在有共和國裝備部之稱的瀋陽,擁有員工4萬人資產580億的華晨汽車集團,因為不能兌付總額10個億私募債「17華汽05」,為近期連連暴雷的中國債券市場又拋下一枚重彈。中國證監會高度重視,及時下發了行政警示函,東方金誠也發出公告,下調了華晨集團的主體信用等級,評級展望也全部調整為負值。為了有效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現在華晨集團已經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拔出蘿蔔帶出泥,發行過程中銀行和券商及相關中介機構都分別受到追責。
  • 個人可以破產,又一大省宣布了!破產保護=「老賴」福音?
    「誠信而不幸」的債務人,有機會得到債務豁免,不用再苦惱砸鍋賣鐵、父債子還、夫債妻還了。針對「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法院可以免予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強制執行措施,為陷入嚴重財務困境但誠實守信的自然人,提供債務重組的機會,在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工作中充分探索個人破產的制度因素。而針對債權人,法院將引入管理人等手段,更加徹底調查債務人財產狀況,維護債權人正當利益。
  • 又一名企破產,還是家生產寶馬的企業!破產第一件事竟是交稅?
    近日,關於企業破產的新聞一波接一波。先有國民遊戲機「小霸王」被傳破產,後有艾格破產清算上了微博熱搜。前兩天,華晨汽車正式宣布破產的消息也「步前兩者後塵」,登上了熱搜,更是挑動了眾多企業的敏感神經,畢竟這可是生產過寶馬的企業啊!
  • 破產陰霾下新品上市,華晨造車尚能飯否?
    來源:北京商報雖然華晨集團已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但該集團旗下合資品牌仍正常發布新品。11月29日,華晨雷諾金杯合資後首款輕型商用車產品——金杯海獅王在北京區域上市。在自主業務持續虧損情況下,包括華晨雷諾金杯在內的合資板塊,對華晨集團的重要性持續提升。
  • 巴西宣布國家破產,國家破產究竟是怎麼回事,欠的外債還用還嗎?
    但是,債就是債,就算巴西還不上,這帳也一直在本子上記著。如果巴西不還,它的信用就會越差,以後基本上告別外債了。現在的國際形勢,一個借不到外債的國家,一個外資不會進去的國家,基本上就沒有在場上玩的資格了,您回家玩泥巴去吧。典型的例子有希臘。希臘2008年,GDP總量就已經達到35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