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調味粉行業的著名品牌「王守義十三香」因一消費者訴該公司十三香調味品添加「違禁」中藥一事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近日,正在參加河南省政協會議的王守義十三香調味品集團公司總經理王銀良特地派人來京,就此事發出聲明予以澄清。
事件起因:消費者起訴
近日,一名叫李華增的消費者在北京盛興永泰商貿有限公司廣渠門店購買了由河南駐馬店市王守義十三香調味品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王守義十三香一盒,單價1.7元;王守義餃子餡調料一盒,單價1.8元,合計金額3.5元。購買後發現產品包裝配料表中註明,產品含有蓽茇、木香兩味中藥材,經諮詢了解到,這兩味中藥僅可用於保健食品,而「王守義十三香」只是普通食品調味品而非保健食品。據此,李華增認為「王守義十三香」違反了《食品衛生法》《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禁止普通食品和普通調味品添加中藥材的規定。日前,李華增將王守義十三香集團公司告上北京市崇文法院,要求獲得雙倍賠償。
隨後,北京多家媒體跟進報導了此事,一石激起千層浪。之後,國內的一些媒體對此報導進行轉載,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和王守義十三香集團的高度重視。
回應:「十三香」沒有違法
面對突如其來的「京城訴訟案」和一些社會媒體的「事實報導」,「十三香」大聲喊「冤」,並積極做出回應。該公司表示,在歡迎全國廣大消費者對其產品進行評價、監督的同時,對在此事中發生一些消費者對國家法律法規的理解不夠全面的做法,給予充分諒解。
據了解,「十三香添加中藥」事件發生後,鄭州市衛生局就如何認定「王守義十三香添加中藥」的問題正式向省衛生廳遞交了書面請示。近日,河南省衛生廳正式給予了批覆,省衛生廳認定,「十三香」是王守義自1959年創辦的調味料品牌產品,歷經4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國內調味品行業的二十強企業之一,具有較高的品牌價值。該批覆指出:「"王守義十三香"作為調味品,使用地域廣、時間長,早已為廣大消費者所接受,其中加入的木香、蓽茇可視為傳統食品,應按照普通調味品進行管理。」
另外,據有關人士介紹,按照國家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的《禁止食品加藥衛生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傳統上把藥品作為添加劑成分加入、不宣傳療效,並有30年以上連續生產歷史的定型包裝食品品種經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並向衛生部備案後可以經銷。王守義十三香的生產歷史已經超過30年,並在河南省衛生廳備案。
日前,北京眾天中瑞律師事務所受王守義十三香調味品集團委託,就產品中含中藥成被告一事發表法律聲明。
聲明指出,十三香系列調味品的質量是安全可靠的,產品中所含有的原料成分符合國家有關食品安全的規定,對人體無害。在公司40餘年的生產銷售歷史中,從未發生過因食用十三香調味品而對消費者健康造成損害的案例。
該公司生產的十三香調味品及所使用的主要原料經過河南省衛生廳批准並備案,沒有違反現行法律法規及相關衛生管理辦法的規定。
聲明稱,該公司生產十三香調味品的歷史已有40餘年,並按照現行法律法規規定辦理了相關手續,取得了相關行政管理機關的批准,完全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及相關衛生管理辦法的規定。
該公司充分理解消費者由於對法律法規的理解不夠全面,以致造成對公司產品的誤解。同時,也真誠地希望媒體能對此事作出客觀公正的報導。
聲明還附有一份河南省衛生廳關於王守義十三香使用木香、蓽茇中藥的批覆,批覆指出上述中藥可視為傳統食品,應按普通調味品進行管理。眾天中瑞律師事務所律師譚偉業解釋說,可以認為上述中藥不在禁用範圍。
譚律師向記者透露,到目前為止,王守義集團公司尚未接到法院通知。
關於「十三香」
據介紹,「十三香」由王守義始創於1959年。王守義十三香系列調料屬於清真調味品,公司現已形成以「王守義十三香」為主導產品,以餃子餡調料、滷料、孜然粉、精粉、黑白胡椒粉、麻辣鮮等為系列產品。「王守義十三香」系列調味品的推出,改變了以往只有「五香粉」、「八大味」等單一粗糙調味品的市場結構,形成了家喻戶曉、老少皆知的品牌效應。
歷經40餘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國內調味品行業的二十強企業之一,具有較高的品牌價值。王守義十三香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員工2000多人,總資產兩億多元,每年上繳國家稅金均在1000萬元以上,累計創利稅近億元的大企業。2003年國內銷售額達到8億元。
後 記
這起「王守義十三香訴訟案」受損失的無疑是企業,「王守義十三香」可能由此陷入一場誠信危機。
中國馳名商標,是靠質量和信譽得來的。樹一個品牌難,但毀一個品牌卻很容易。縱觀品牌侵權讓人觸目驚心:「原陽大米事件」致使全國產糧大省河南原本暢銷的米業挨了「重重的一拳」後至今迷走低端;「巨能鈣事件」雖然事後國家權威部門給了清白,但無法彌補的損失誰來承擔,而今「王守義十三香」也在合法經營40多年後難逃「劫數」。
在社會日益關注民生和提倡以人為本的今天,社會對食品安全謹慎、認真的態度和精神值得稱道。但維權本身也是一把「雙刃劍」,消費者在最大限度自我保護的同時,也不應該傷害作為一體互動、唇齒相依的生產銷售者的權利,特別是要警惕和防止那些打著消費者旗號、以一己之私利或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無事生非、弄虛作假、製造駭人聽聞事端、引起社會恐慌的事件發生。
http://business.sohu.com/20131127/n390869947.shtml business.sohu.com false 中國企業報 http://www.ceccen.com/html/2013-11-27/2013-11-27_1385519600.html report 2435 近日,國內調味粉行業的著名品牌「王守義十三香」因一消費者訴該公司十三香調味品添加「違禁」中藥一事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近日,正在參加河南省政協會議的王守義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