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炒作、違法發幣……區塊鏈不法騙局需警惕

2020-12-10 映象網

隨著區塊鏈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區塊鏈在投融資領域的熱度不斷升溫。同時,投機炒作、市場操縱甚至違規違法等行為普遍,對公眾認知形成誤導,對產業發展造成幹擾。在發展區塊鏈的過程中亟待加強監管和引導,防範金融風險,嚴厲打擊投機行為,避免群眾上當受騙,維護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當前,區塊鏈技術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其熱度提升的同時,也引來了社會資本的炒作。值得關注的是,當前,我國的區塊鏈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應用尚未成熟,安全性有待強化。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亟需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和引導,避免走上歧途。

不要參與股市炒作

迅雷股價暴漲170%、超百隻個股集體漲停、入場資金多達數百億元、朋友圈被區塊鏈刷屏、關於區塊鏈的投資課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不得不說,過去一段時間,整個A股最熱的概念之一就是「區塊鏈」。在資本、機構、自媒體的集體炒作下,區塊鏈成了惡意炒作的「重災區」。

股票只要沾邊區塊鏈概念,股價就能收穫幾個漲停。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花式蹭熱點,借區塊鏈概念刻意炒作,已經成為許多上市公司拉高股價的手段。比如,某彩印包裝企業10月28日早間突然宣布,公司已與火幣中國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區塊鏈領域開展合作。消息一出,該公司股價當日開盤就收穫漲停。

對外披露旗下子公司布局區塊鏈業務,是上市公司蹭區塊鏈熱點的另一種方式。比如,某材料研發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參股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布局區塊鏈領域,不出意外開盤漲停。

更奇葩的是,一些上市公司哪怕在同一時間有公司高管遭到公安機關逮捕,由於公司與區塊鏈概念沾邊,仍然收穫了漲停。

顯然,如果普通投資者參與這些股票的炒作,很難不被「割韭菜」。

「有不少國內上市公司打著區塊鏈的幌子來炒作股價,但實際業務和區塊鏈並無關聯,它們也並不關心區塊鏈技術能否落地。」Cobo創始人兼CEO毛世行告訴經濟日報記者,目前業務真正涉及區塊鏈的上市公司以及真正有應用落地的區塊鏈項目很少。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研究員徐忠表示,目前,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剛剛起步,現階段除了區塊鏈物理性能不高以外,區塊鏈經濟功能尚存短板。應在持續研究和試驗的基礎上,理性客觀評估區塊鏈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據統計,3000餘家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超過500家公司公布了自己和區塊鏈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數量佔到了整個A股公司的六分之一,但其中披露具體區塊鏈業務內容且屬實的只有不到40家。

「對於普通人來說,遇到區塊鏈概念的股票時首先要保持謹慎,儘量從多個渠道搜集一下關於上市公司的信息;如果真的想投資區塊鏈,更重要的是學習區塊鏈的相關知識,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辨別能力,避免上當造成資金損失。」毛世行說。

千萬警惕不法騙局

在上市公司炒作區塊鏈概念的同時,一些借區塊鏈行騙、違法發幣的苗頭也開始顯現,一些非法發幣、炒幣的公司藉助社會對區塊鏈的高度關注,又開始鼓吹代幣交易,引誘一些投資者買幣、充值。

10月25日,一直不溫不火的比特幣價格突然強勢走高,在7400美元附近快速拉升,並於26日上午突破1萬美元大關,最高漲幅近40%。除比特幣以外,流通量佔比前100名的數字貨幣幾乎全線上漲。

隨著「比特幣」等區塊鏈資產價格的大幅飆升,普通投資者對區塊鏈以及數字貨幣投資的興趣又有點回升,不法分子也正是瞄上了這一點,打著「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的旗號實施詐騙。

「任何可能改變世界的事物,在發展初期都是模糊的,區塊鏈的特殊性在於跟金融聯繫很緊密,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幣世界創始人、CEO譚晨輝介紹,區塊鏈騙局主要有三種:第一類是空氣幣,發幣者描繪的應用場景僅停留在發布的白皮書上,不會實際推動落地;第二類是傳銷盤,屬於擊鼓傳花的資金遊戲;第三類則更加複雜化,會通過手機遊戲等形式進行多層包裝。

「最常見的推銷方法就是宣揚超高收益,比如打著百倍幣、千倍幣的旗號,並通過拉盤等引誘投資者購買。結果無不是項目方攜款跑路,而導致投資者遭受損失。」毛世行說。

「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而應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增強風險意識。」譚晨輝表示。

嚴格監管健康發展

目前,區塊鏈投融資領域泡沫明顯,投機炒作、市場操縱甚至違規違法等行為頻出,對公眾認知形成誤導,對產業發展造成幹擾。對此只有加強監管和引導,才能實現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實現區塊鏈在數字經濟時代應有的價值,佔據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時代網際網路科技制高點。

譚晨輝認為,區塊鏈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像所有的新興行業一樣,最初會有不規範的地方,也難以避免要走一些彎路。這就需要國家加強立法和監管,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首要的是防範金融風險,特別是涉及公開發行交易的項目,必須繼續嚴厲打擊投機行為。對於違規的區塊鏈投機行為,各級政府部門在繼續嚴監管的基礎上,更應不斷升級監管手段,加大打擊力度,避免群眾上當受騙,維護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還要防止「一窩蜂」的炒作現象死灰復燃。全球金融科技實驗室專家顧問鄭磊表示,區塊鏈技術能夠朝著協助經濟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的方向發展。然而,區塊鏈服務實體經濟的共識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建立,但「炒作共識」卻早已深入人心,這是本輪區塊鏈發展的最大風險所在。政府應該對這個領域的創新善加引導,加以適宜的監管,讓區塊鏈能在既寬容自由又符合科技倫理、服務民生、強化社會信任機制的道路上穩步推進。

在清華x-lab青藤鏈盟研究院院長鍾宏看來,區塊鏈發展還面臨3個方向的挑戰:首先是自主技術創新,區塊鏈技術大規模商業應用,還面臨一系列的技術攻堅;其次,加速區塊鏈技術產業化,急需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以及產業標準和相關配套法律法規的儘快出臺;再次,區塊鏈產業發展亟待建立兩個市場即應用市場和資本市場,落實對區塊鏈產業的扶持則需要儘快出臺頂層設計。(記者 王軼辰)

相關焦點

  • 警惕「虛擬貨幣」騙局
    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行非法集資之實  警惕「虛擬貨幣」騙局(理財參謀)  近日,銀保監會等五部門發布提示稱,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
  • 揭秘|「區塊鏈」騙局詐騙團夥越來越懶,套上挖礦遊戲外衣直接騙!
    來源:防騙大數據來源:一本區塊鏈他們不再煞有介事,將騙局包裝成看似有一些技術底蘊的區塊鏈項目。他們甚至不再發幣,只是將區塊鏈作為概念與營銷噱頭,直接圈錢。在操盤手看來,這樣不僅來錢更快,還降低了受騙者的入場門檻。但這些騙局,正在逐個崩盤。
  • 借「區塊鏈」名義設騙局要當心
    這些借「區塊鏈」名義所設騙局要當心!最近這段時間,有一個詞兒是特別的火:區塊鏈。但很多人都是一說都知道,一問卻不明白。簡單地說:這項技術是基於密碼學等的數據管理新方式。區塊鏈技術因為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優點,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不過《焦點訪談》記者發現,伴隨著區塊鏈的熱潮,社會上也出現了種種亂象。
  • 「亦跑」騙局:借區塊鏈名義,炒虛擬幣
    然後,當這些APP搭上金融,甚至是「區塊鏈」的概念,就衍生出一場騙局。甚至,有的受害者並不知,區塊鏈究竟是什麼?走路失足掉「陷阱」近期,有大量投訴人在21CN聚投訴上反映稱,亦跑APP靠走路步數換取「花豆」,且打著「區塊鏈」名義炒作花豆價格,可至年底,其藉故關閉系統,最終公司申請註銷,人去樓空。
  • 這些偽「區塊鏈」騙局要當心!
    這個所謂的區塊鏈錢包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對方並沒有過多透露,反而勸記者,如果對區塊鏈感興趣,他還可以推薦別的項目。專業人士告訴記者,像這樣借用幾個專業名詞,宣稱高收益的,實際是赤裸裸的欺詐。利用區塊鏈概念搞資金盤,圈點錢就跑路,這樣簡單的騙局相對還好識破,但有些項目,稍微包裝一下,識別起來就有些難度了。
  • 如煙花般絢麗的區塊鏈平臺,剝下代幣狼皮後如何生存?
    上述的公眾號和貼吧被官方平臺封禁的原因,是由於初創者利用公眾號等相關渠道非法集資以獲取利益,而相關區塊鏈、代幣等傳播渠道的關閉也表明了區塊鏈代幣市場的亂象橫生。其二,以區塊鏈技術打掩護來發行代幣。發幣監管政策的實施,讓人們把目光從虛擬貨幣轉移到區塊鏈技術身上,而這樣的轉移,同樣給國內的發幣者們提供了潛藏ICO項目的契機。2018年被稱為中國區塊鏈的元年,而據公開數據顯示,從去年下半年至今,新增加的區塊鏈媒體、自媒體高達485家。
  • 11.1《法國菜區塊鏈每日必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純:應該擁抱區塊鏈...
    下面小編分享法國菜區塊鏈每日必知:2019年11月01日《法國菜區塊鏈每日必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純:應該擁抱區塊鏈監管1、肖磊:警惕美國先於中國抓住區塊鏈的核心部分財經作家肖磊今日發表題為《警惕美國先於中國抓住區塊鏈的核心部分》的分析文章。肖磊在文章中稱,對於政府來說,在區塊鏈層面,到底應該抓什麼,應該主導什麼,這個是需要深思熟慮的。
  • 上市公司扎堆進軍區塊鏈 如何判斷是炒作還是創新?
    上市公司扎堆進軍區塊鏈 如何判斷是炒作還是創新?事實上,區塊鏈已成當前不少上市公司眼中的「香餑餑」,藉助區塊鏈技術,實現自身業務轉型升級成了眾多上市公司投身於此的主要動因。不過,當前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落地場景有待檢驗,上市公司一窩蜂湧入存在項目失敗的風險。此外,部分企業並無實際項目落地,存在炒作概念的可能性。
  • 江蘇警方破獲涉案金額超千萬元水晶國際區塊鏈騙局
    江蘇警方破獲涉案金額超千萬元水晶國際區塊鏈騙局11月20日消息,江蘇警方破獲柬埔寨水晶國際區塊鏈騙局,犯罪嫌疑人在直播間介紹股票行情、推出區塊鏈數字貨幣交易、教授水晶國際App的使用方法,誘騙被害人註冊充值。
  • 學習區塊鏈開發的書記專題及常見問題 - CSDN
    由OK區塊鏈工程院發起的北京區塊鏈生態投資基金在北京金融局支持下,重點支持北京地區區塊鏈生態教育和培訓、非金融貨幣領域的區塊鏈場景應用、區塊鏈底層技術架構研發、區塊鏈技術助力傳統企業和產業轉型升級等幾個方面進行投資。主要投資無幣區塊鏈。這幾天還有一件大事,影到數字貨幣普跌。
  • 國家互金安全技術專委會吳震:區塊鏈管理可遵循「以鏈管鏈,以技術...
    國家網際網路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吳震表示,技術上對區塊鏈管理不是特別困難,但總體上提倡以鏈管鏈,以技術對技術。對於區塊鏈存的風險,吳震認為主要有三點。第一是經濟風險。具體而言,首先,區塊鏈領域存在詐騙問題,其中包括空氣幣、傳銷幣、蹭鏈等。空氣幣就是發布一個項目,但是什麼都沒有做什麼,這種認為空氣幣。
  • 區塊鏈概念炒作火爆 多家公司紛紛澄清是什麼意思?
    最近區塊鏈概念股炒作火爆,不僅A股如此,港股、美股乃至全球股市都是如此。不過,這兩天A股市場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那就是一些區塊鏈概念公司紛紛發布澄清公告,表示自己與區塊鏈無關,或區塊鏈對公司影響很小,當然也有明確表示公司涉及區塊鏈的。
  • 區塊鏈遊戲如雨後春筍,你眼熟幾個?
    遊戲行業一直以來被視為區塊鏈極好的應用落地場景。道具無法流通、遊戲數據造假、道具增發導致貶值等痛點促使著區塊鏈遊戲項目相繼誕生。此外,有一個存在極為特殊——區塊鏈技術。當遊戲和區塊鏈結合,玩家便可以在遊戲中使用以太幣等數字貨幣進行交易。掀起區塊鏈熱潮的遊戲就是2017年橫空出世的太坊養貓(CryptoKitties)。該遊戲憑藉當時相對新奇創新的模式,瞬間火爆全球幣圈,一時之間風頭無二,以太坊網絡甚至也被加密貓給搞擁堵了幾天,實在令人哭笑不得。
  • 區塊鏈的股價最近怎麼樣
    有業內專家認為,近200家的區塊鏈概念股中,大部分上市公司並無具體區塊鏈實際業務,只是打擦邊球、利用概念炒作股價。 不只是業內專家,監管部門對於上市公司的炒作概念行為也頗為警惕,多次下發監管函為概念股「排水分」。
  • 發幣自救失敗,D站死於盜版
    去年6月,號稱以D站為主要流量入口的區塊鏈項目D社出現在幣圈,發行了總量為100億的Token DILI,宣稱要靠區塊鏈的方式「為原創作者和瀏覽者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與收益通道」。至於該項目在白皮書中描述的DApp、原創內容、二次元電商、遊戲發行、萌娘直播、IP眾籌、二次元藝人育成計劃等場景,均未通過「區塊鏈技術得到實質性進展,包括其所謂的用區塊鏈Token為原創作者和瀏覽者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與收益通道也沒有實現。在D站上,DILI從未真正流通。
  • 區塊鏈行業的發展路線問題探討
    目前市場上雖然都認可區塊鏈行業未來的前景,但是對於具體的發展路線卻有很多爭議,比如區塊鏈到底是應該以聯盟鏈為主,還是應該以公鏈為主?到底是否一定需要發幣?去中心化是否真的必不可少?等等。 比如「區塊鏈到底是否需要發幣」的問題,支持發幣的人說,通證可以實現資產數位化,可以實現大規模的強協作,可以讓價值得到有效傳遞,意義重大;不支持發幣的人說區塊鏈當然可以離得開發幣,他們認為無幣區塊鏈,使得信息得以更加有效的傳遞,他們認為無幣區塊鏈甚至將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主流。
  • 孫宇晨發布致歉信:將修整一段時間,從營銷炒作回歸區塊鏈技術
    孫宇晨稱未來因病將修整一段時間,減少微博發聲,閉門謝客,減少媒體的採訪,一切從營銷炒作回歸區塊鏈技術的深耕與研發。6月4日,孫宇晨宣布以456萬美元成功拍下巴菲特午宴。並將在7月25日舊金山的傑克遜廣場,將與巴菲特及七位受邀嘉賓在一家名為Quince的米其林三星餐廳共進午餐。
  • 預警:遇到「清債系統」趕緊退群 是「區塊鏈」傳銷騙局
    近期,多地監管部門對假借區塊鏈技術的推廣宣傳,虛擬貨幣炒作行為進行新一輪清理整頓的同時,部分企業卻頂風作案。近日,來自安徽的邱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邱先生告訴鷹鑑,有一個叫做「清債系統」平臺的網站,涉嫌假借區塊鏈技術的名義,發行虛擬貨幣進行炒作,並大肆發展下線。
  • 比特幣瘋狂的發展之後,很多不fa分子都用區塊鏈的幌子來實行騙局
    比特幣BTC等數字貨幣騙局:FBI已經介入調查,逮捕XRP高官,約談COINBASE,追捕幣安創始人2020年比特幣最新騙局,用資本操控價格僅2020年上半年,合約爆倉騙取了2400萬美元幾個加密數字貨幣大交易所和以灰度為代表的機構私下勾結,利用資本操控貨幣價格進而爆倉掉用戶的合約歸自己所有.
  • PA周刊 區塊鏈正式納入新基建;區塊鏈服務網絡BSN商用啟動
    摘要:區塊鏈正式納入新基建範圍;區塊鏈服務網絡BSN正式商用啟動;成都/雄安有望成為數字貨幣新試點地區;Lendf.Me被黑客攻擊;億邦國際在美遞交IPO。10家上市公司披露區塊鏈相關業務或計劃。3.互金整治小組會議:加強虛擬貨幣投機炒作等領域新增風險監測近日,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了網際網路金融和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