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大才女小提琴拉到雪梨歌劇院 被稱校園版「帕格尼尼」

2021-01-10 浙江日報

2018-04-25 06:3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林曉瑩 郭芯宇 記者 馬悅

她憑藉一把小提琴,幾乎「拉」遍了校園大大小小的活動。還在雪梨歌劇院獨奏,獲得國內外專家讚揚。

她叫賴思雨,來自浙江工商大學財會學院大二學生,今年才22歲。

聽賴思雨拉小提琴,仿佛在安逸的森林裡漫步,這個被稱校園版「帕格尼尼」的女孩前不久在香港國際音樂節頒獎典禮上獲得了很好的觀眾緣,還出訪德國、奧地利、捷克的莫扎特音樂節……

4歲開學,小提琴陪伴整個童年

初見賴思雨,簡單的襯衫搭配白色背帶褲,一副透明邊框眼鏡,咧嘴一笑,簡單又俏皮,看似一個假小子。

提起小提琴,賴思雨像是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嘴角上揚,眼睛裡不自覺流露出欣喜,語速也會隨之快起來。

「一開始並沒有那麼喜歡拉琴,剛開始就以為是拉箱子。」說到這,賴思雨哈哈大笑,「記得當時媽媽的一個朋友來家裡玩,問我要不要拉小提琴,那時我才4歲,哪知道什麼是小提琴,以為和拉箱子一樣,想想應該就是比誰拉得快,於是就一口答應了學小提琴。」

學了之後才發現,不是力氣大拉的快就叫小提琴。賴思雨在媽媽的鼓勵下,慢慢地開始練習小提琴,時間久了,便越發感到缺琴不可。

「小提琴就像另一個我,陪伴我整個童年,每每演奏起旋律,像是講述著屬於我的故事。」賴思雨說。

前幾天,賴思雨在競選學校的「商大之星」,得到不少學弟學妹的點讚,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她笑著說,那很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在高二時,賴思雨就登上了雪梨歌劇院獨奏,「你站在舞臺上,整個劇場只有一束光打到你身上,你的眼裡只有琴和弓,人琴合一,那種感覺真好!」

在拉提琴的路上,賴思雨獲得大大小小省級及以上獎項近20個。她坦言參加香港音樂節沒想到自己會拿浙江賽區大學組第一名,但這一路走過來她得到很多關心和感動。她也十分珍惜每次比賽,因為比賽她學習到很多音樂知識,也認識了很好的音樂導師和交到了很多新朋友。

18年13140小時,換了5把琴

「你能想像,學了8年小提琴,卻不識譜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賴思雨說,她學拉小提琴這18年,走了不少「彎路」。

賴思雨出生在麗水,她說,「當時縣裡大概只有一個小提琴老師,並且還不是專業老師。」

「老師不教譜,每次上課,她拉一段旋律,要我記住,回去自己試著拉。」賴思雨說,她就是聽著旋律,拉了8年。「那時候,我總覺得小提琴和二胡沒什麼區別,拉的都是一些老曲子。」

正式接觸到專業的小提琴老師時,賴思雨已經12歲了。

「那是痛苦的階段,專業老師的高標準和新要求,與8年來學的完全不同。」賴思雨說,「那時候,我完全屬於不會拉琴的狀態。姿勢不對,為了改姿勢,我把尺子用繩子繞著,綁住手腕,使自己保持正確的手型。」

這一改,就是三年。

「是塊獨奏的好料子,要是早點送來上海音樂學院讀高中,必成大器,現在有些晚了。」賴思雨說,當時老師帶她去上海,向一位小提琴家求學的時候,得到這麼一句話,一下子她失落了,成為小提琴獨奏家是從小的願望,她不會放棄,依舊每天堅持練習。

每天2小時,18年,共13140小時,她整整換了5把琴。

賴思雨說,每天2個小時的練習時間是雷打不動的,從業餘走向專業,提琴在她身上也烙下了歲月的繭子。她的脖子上有一塊因常年練琴形成的疤痕,她把這個疤痕稱為「琴吻」。

眼看就要大三,面臨畢業。賴思雨想在畢業前完成ACCA注會師的所有考試。對於未來,她打算出國讀研,繼續深造音樂演奏。

相關焦點

  • 著名小提琴作曲大師—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從小就在父親極其嚴厲的教育下學習音樂。5歲起開始隨父學習曼陀鈴,7歲時開始學拉小提琴,9歲時他已開始登臺演出,演奏他根據法國革命歌曲《卡馬尼奧拉》改編的一組變奏曲。從1793年起,帕格尼尼開始舉行個人獨奏音樂會,他的演奏水平也隨一次次登臺演出而迅速提高。
  • 成都又一網紅免費公園,被稱成都版「雪梨歌劇院」,遊客好評頗高
    說到四川牽動大家是什麼呢?美食美景還是美人,這裡想必承載著不少遊客的味蕾,還有美好的遊玩回憶吧。美味的麻辣火鍋,慢節奏愜意的生活氛圍,還有一條條古韻味十足的寬窄巷子,這些都是傳承依舊的歷史建築,還有長久以來的行為模式了,但是它現代化的一面同樣也有著很大的魅力。
  • 進入聞名雪梨歌劇院
    去圓形碼頭再次欣賞雪梨的地標。雪梨歌劇院在圓形碼頭附近,這座「形若潔白蚌殼,宛如出海風帆」形狀的歌劇院是由丹麥建築師喬恩·烏松JornUtzon設計的,他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剪下的橙色花瓣。在雪梨歌劇院的設計競賽中,烏松的設計最終被來自32個國家的233個參賽作品採用,該工程於動工,歷經於竣工。然而偉大的建築師從來沒有見過他設計的那座偉大的建築!雪梨歌劇院的外觀由三組巨大的殼體組成,他們矗立在南北長186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基礎上,東西最寬處97米。
  • 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簡介
    CCTV.com消息:    在澳大利亞雪梨大橋附近有一個三面環水的奔尼浪島。在這座島上矗立著一組似群帆泊港,如白鶴驚飛的建築群,它就是舉世聞名的雪梨歌劇院。  雪梨歌劇院佔地1.8公頃,坐落在距離海面19米的花崗巖基座上,最高的殼頂距海面60米,總建築面積88000平方米,有一個2700座的音樂廳,一個1550座的歌劇院,一個420座的小劇場。此外,還有展覽、錄音、酒吧、餐廳等大小房間900個。實際上是一座可以滿足多種需要的文化中心。  雪梨歌劇院造型獨特,外觀不凡。八個薄殼分成兩組,每組四個,分別覆蓋這兩個大廳。
  • 雪梨歌劇院背後的故事令人遺憾!設計者拒絕出席歌劇院開幕式
    當談論到雪梨歌劇院時,路易斯·康說:「太陽不知道自己的光線有多美,直到它從這棟建築反射出去。」約翰·伍重(Jorn Utzon),一位有些名不見經傳的丹麥建築師,普利茲克獎得主。他於1957年1月29日被宣布為「雪梨貝尼朗岬角(Bennelong Point)國家歌劇院全球競賽」的獲勝者。
  • 雪梨歌劇院背後的故事:設計師歷程將被搬上熒幕
    ,近日,雪梨歌劇院背後的故事將被拍成電影,首度登上大銀幕。  這部影片名為《烏松,雪梨歌劇院背後的男人》(Utzon, The Man Behind The Opera House),該故事講述了雪梨歌劇院的丹麥設計師烏松(Jorn Utzon)在建造雪梨歌劇院的道路上如何突破重重阻礙,與各方勢力作鬥爭,堅持原則,最終成就了雪梨歌劇院這一地標性建築。資料圖: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上燃放起了絢爛的煙花。
  • 中國最美大劇院,隱藏在冰雪世界中,完全不輸雪梨歌劇院
    每個時代的建築風格不一,如果問「你印象中最具特色的建築是什麼」,我想你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如果加上一個「是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大部分人肯定會脫口而出「雪梨歌劇院」,沒錯這個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作為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已經被世界認識與了解。
  • 「雪梨歌劇院」圖案被發現在垃圾桶裡
    當然,澳大利亞的雪梨也有自己的標誌性建築,那就是外表美麗夢幻的雪梨歌劇院。我要帶你去這座美麗的,充滿故事的建築。雪梨歌劇院位於雪梨城市北部,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他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也是藝術家夢想的頂峰。歌劇院始建於大劇院於正式竣工。該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文化遺產。
  • 爆笑校園:白吃村「拉弓小提琴」聞名世界!呆頭的粑粑色香味俱全
    爆笑校園:白吃村「拉弓小提琴」聞名世界!呆頭的粑粑色香味俱全旺財在音樂方面非常的有天賦,所以他學習了吉他和小提琴。雖然他已經拉得很好了,但是他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總覺得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想著要是有個高手可以指點他的話就好了。
  • 除了歌劇院,雪梨親子遊還能去哪裡
    雪梨南部的貝特灣(Bate Bay),弧線形的海岸線也很美。下了飛機直接出租到雪梨市中心華爾道夫公寓酒店,2套公寓可以住4個家庭。二樓的昆蟲展館巨大的鱷魚標本海德公園北門,聖瑪麗大教堂,雪梨雄偉的建築之一。
  • 北京市學生金帆藝術團將亮相雪梨歌劇院
    資料圖 中新社發 姜長庚 攝 中新社雪梨6月11日電 (崔琳)由近500名青少年演員組成的北京市學生金帆藝術團,將於7月27日在雪梨歌劇院音樂廳上演「讓世界充滿愛」專場演出。11日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承辦方澳豐集團介紹了相關情況。北京市學生金帆藝術團成立於1986年,是中國校園中出現的第一支高水平、大規模、成體系的學生藝術團體,擁有十幾個藝術門類、113個分團和萬餘名團員的大型綜合學生藝術團體。
  • 到澳大利亞雪梨旅遊,有三個地方你一個都不能錯過
    到澳大利亞雪梨旅遊,以下三個地方,你一個都不能錯過。每一座城都有屬於自己的永恆經典,或是建築地標、或是人文遺產、或是一份存世的記憶,如巴黎的羅浮宮和艾菲爾鐵塔,如倫敦的大本鐘和倫敦眼,如雪梨的歌劇院和海港大橋。與雪梨歌劇院的只可遠觀大不相同,雪梨海港大橋會給人一種愛上它的衝動,雪梨人稱這座有著優美弧線的單孔大橋是可愛的「晾衣架」,而每當夜晚時分,海港大橋則會閃爍著璀璨的燈光如彩虹般懸在天際。
  • 「4000年美女」拉小提琴豔驚四座!然而專家卻這麼說…
    因為有功底,湖南衛視選擇了她在晚會上演奏小提琴,這也引來了華裔小提琴家Brett和Eddy的質疑。圖 鞠婧禕Brett和Eddy今年26歲,在微博上以「TwoSetViolin雙琴俠」之名活動,是澳大利亞華裔小提琴家,雙雙畢業於澳大利亞著名學府格裡菲斯大學,兩人曾在雪梨交響樂團和昆士蘭交響樂團擔任小提琴師。
  • 雪梨歌劇院設計者,丹麥建築大師:約翰·伍重(JornUtzon)
    1957年它在國際競爭中獲勝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的設計。伍重到世界各地廣泛遊歷,曾到過墨西哥、摩洛哥、印度、尼泊爾、日本以及中國等地;1955年,他在北京訪問了梁思成先生。這些經歷和工作經驗使他形成了對建築藝術和建築技巧的不倦的追求精神,這也是雪梨歌劇院創作之源和一大背景。
  • 敏茨演奏《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秋》
    於是,11歲的敏茨臨時替代帕爾曼,與以色列愛樂樂團合作,在祖賓·梅塔的指揮下成功地演奏了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引起巨大的轟動。這次成功的演出不僅使敏茨的名聲大振,還引起了斯特恩的重視,並在斯特恩的幫助下,得以獲獎學金赴美國留學。
  • 用音樂傳遞愛心 譚晶唱響雪梨歌劇院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雪梨11月12日電 11日晚,中國歌唱家譚晶在雪梨歌劇院舉行2019「界·MORE」演唱會,用歌聲講述中國故事,吸引兩千餘名華人華僑及當地觀眾前來聆聽
  • 世界十大歌劇院 中國僅廣州歌劇院上榜
    9.俄羅斯莫斯科大劇院俄羅斯莫斯科大劇院是小編覺得最有感覺的歌劇院,這是有名的芭蕾舞與歌劇劇院,如果你想看最好的芭蕾舞表演者,該劇院一定少不了。該劇院擁有世界一流的歌劇團、芭蕾舞團、管弦樂團和合唱團,是最具代表性的俄國大劇院。
  • 照騙景點雪梨歌劇院,遠看珍珠白近看牙漬黃,遊客卻都選擇保密
    澳大利亞的雪梨歌劇院,這個被稱為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建築,就是「照騙」景點之一。而且這個「騙子」還有著一段憂傷的曾經。雪梨歌劇院是雪梨的代名詞雪梨是許多遊客在澳大利亞行程的第一站。作為世界上最迷人城市之一的雪梨,擁有無數值得去觀賞的景點。
  • 送給學小提琴的孩子
    送給學小提琴的孩子:1.小提琴需要練童子功,也就是練手指,起步學年齡較小。拉左手練習不能間斷。(配圖1是我淘到的很好的左手練習庫存書,供琴童爸媽參考),無論拉到什麼時候,左手練習就要練到什麼時候。孩子初中前拉過帕格尼尼,巴赫,柴可夫斯基D大調協奏曲,但左手練習每天練。
  • 北京少年金帆管弦樂團除夕夜獻技雪梨歌劇院 少年自信展中華風採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雪梨2月16日訊 2月15日農曆新年除夕夜,雪梨歌劇院在中國紅的燈光映襯下顯得格外喜慶。作為文化使者的小音樂家們,在雪梨藝術文化的殿堂上,充分展示了中國少年交響樂團的藝術風採。  此次北京少年金帆管弦樂團受邀在雪梨歌劇院音樂廳舉辦的《除夕音樂會》上做開場表演後,還演奏了《保衛黃河》,這是一支中國經典曲目,選自《黃河》鋼琴協奏曲,讓澳大利亞觀眾領略到了中國樂曲獨特的魅力。孩子們的精深表演給雪梨的觀眾帶來了春天的祝願和中國新年的祥和與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