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進村,見一桌餃子,只吃兩個,便惶恐退走!

2021-01-07 夜讀聊齋魅添香

文||丫丫個敏

鬼子進村

在抗日戰爭中,沒有比「鬼子進村」更令人恐懼的詞語了。

小鬼子燒殺淫掠無惡不作,在中華大地上犯下滔天罪行。當時,一旦鬼子進村,就意味著一場劫難來臨。

小編今天要說的這個小故事,屬於十分湊巧的一件事。

1943年中秋,膠東軍區16團駐紮山東某地,因取得一場作戰勝利,官兵們十分高興,於是商量著吃一頓餃子慶祝。

就在餃子上桌的時候,突然槍聲大作,小鬼子竟然選擇這個時候進村掃蕩。16團好漢不吃眼前虧,只能眼巴巴地捨棄桌子上的餃子,撤到外圍尋找戰機。

餃子

不過,令人奇怪的一幕發生了。

小鬼子剛剛進村不一會兒,便急急如喪家之犬逃出村子。

16團官兵不知何故,待敵人走遠後,又返回村子裡。令人驚詫的是,桌子上的餃子只少了幾個,地上還有鬼子吐出的餃子餡。

這到底何故?答案很簡單,但也十分搞笑。

16團的團長名叫江燮元,他特別喜歡吃餃子,更特別的是喜歡在餃子餡裡拌上辣椒。

即使現如今,吃辣椒味兒餃子的人,應該也是極少數吧。小鬼子吃到這樣味道的兩個餃子,頓時以為是八路軍在餃子裡投毒,疑為陷阱怕被埋伏,因此急忙退走。

江燮元將軍

因辣椒餃子而退敵,這在當時成為一樁奇談。

江燮元出生於1914年,江西永新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關於江燮元將軍,最著名的戰役當為塔山阻擊戰,時任4縱12師師長;最令人感動的事跡,莫過於「父子三人上戰場」。

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時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的江燮元將軍率55軍和43軍出徵,共斃敵15000餘人。

就在這次作戰中,江燮元將軍的兩個兒子,也拼殺戰鬥在第一線。江將軍的第三個兒子江魯平時任某師作訓科參謀,小兒子江南平任某師偵察連班長。

江燮元在指揮作戰

在戰鬥中,兩個兒子都先後光榮負傷,將軍從不問他們傷的如何,而是高興的說:立功了。

父子三人同上戰場,這在我軍歷史上也算頭一份兒了。

雖然江燮元的軍銜並不算高,但他的手下卻出了一位軍委副主席,他就是張萬年。

1948年至1950年,張萬年任4縱12師36團通信股參謀、副股長、股長。而此時的師首長,正是江燮元。

張萬年

張萬年1993年被晉升上將軍銜,1995年當選軍委副主席。

江燮元將軍1990年逝世,享年76歲。

相關焦點

  • 不要再被電視劇騙了,手撕鬼子是不可能的,真實的鬼子進村是這樣
    不要再被電視劇騙了,手撕鬼子是不可能的,真實的鬼子進村是這樣戰爭是殘酷的,許多人因此無家可歸,甚至能夠存活下來的,至今都不會忘記;就像是無情的殺伐機器;當然也有很多人們不為所知的「真相」。抗日期間無數英雄奮起反抗,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最令百姓所恐懼的便是「鬼子進村」;然而電視中所看到的是,整齊的步伐,規範的整容,逼迫每戶人家是否知道八路軍的下落,並沒有什麼出格的事情,只有那些過激的村民才會被懲罰;然而真相就是這樣的嗎?
  • 金華百歲老人王小塔:把兩個日本鬼子摔進爛泥田
    說起70多年前,赤手空拳把兩個全副武裝的日本鬼子摔進爛泥田的壯舉,今年100歲的王小塔老人顯得很自豪。每一個百歲老人都是一個世紀的見證人,王小塔的人生經歷尤為豐富多彩,聽老人講述生平,就像在重溫歷史一樣。
  • 鬼子進村為何總是愛抓雞?是影視搞笑要求還是另有隱情?
    在前幾年,抗日劇的火爆是現象級的,各種各樣的抗日劇走進了我們的視線當中,雖然演繹的劇情不同,演員不同,但是它們都有一個相似點,那就是這裡面的鬼子總是喜歡到農民家裡去捉雞,總是鬧得雞飛狗跳,有時倒黴的鬼子還會被雞跳到臉上,一時間平白的增添了一分搞笑氛圍,但是這些鬼子抓雞到底是為了搞笑呢還是另有隱情
  • 包文婧給餃子「兩個行李袋」,頭也不回地向前走,餃子表情好有趣
    大偉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包文婧丟給餃子「兩個行李袋」頭也不回地向前走,氣的餃子飈出東北腔。 相信大家都知道餃子是包貝爾和包文婧的女兒吧!曾經那個時候包文婧帶著她參加了一檔親子節目時,當時的餃子因為非常的可愛,並且常常能夠語出驚人,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 老兵王拓:俘虜一個鬼子不容易 要把他改造過來
    王拓看到一班長一槍刺向一個高大的鬼子,鬼子竟然雙手一下子攥住了刺刀。一班長雙手一擰,鬼子的血頓時順著刺刀流下來,班長再刺一刀,扎進了鬼子的胸部。鬼子倒下了。  戰鬥持續了兩個小時,200多人的部隊消滅了所有的鬼子,並俘虜了漢奸。鬼子的機槍手在臨死前拆散了機槍,並把各部件扔得遠遠的。戰士們將機槍部件撿拾起來,回到營部後重新組裝。這是一架俗稱為「歪把子」的輕機槍。
  • 這是八路軍真實的作戰場面:圖4衝進鬼子司令部,圖6繳獲將軍專車
    這是八路軍真實的作戰場面:圖4衝進鬼子司令部,圖6繳獲將軍專車 這次戰鬥共斃傷日偽軍400餘人,繳獲各種炮6門、輕重機槍6挺、步槍近百支,連鬼子的司令部都被一鍋端。圖上是八路軍戰士衝入了鬼子司令部。
  • 坐飛機回村吃餃子
    本報訊(記者馬如鋼通訊員賈黎明)1月20日是陰曆小年,孟州市化工鎮崔奶奶竟坐飛機趕回村為吃一頓餃子。啥餃子能讓崔奶奶如此破份子?崔奶奶說,別說坐飛機,就是坐火箭也值!    崔奶奶名叫崔春花,今年69歲,是孟州市化工鎮橫山村人。
  • 湘西頭號美女土匪:誰割五個鬼子的頭就嫁給他!
    成年後她嫌甄字生僻難寫,將它去掉了,立志落草為王,便在氏字上面加個草頭,自稱呂芪。不知是山清還是水秀的緣故,這呂芪天生就是一個美人胚,哪怕日曬雨淋,風颳霜打,或上山打樵,或下河摸蝦,她的皮膚總是白晰細嫩,不到16歲就已出落成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了。男人爭相追求她,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 做韭菜餡餃子,記住只放「兩個料」,分享正確做法,餃子鮮香味正
    導語:做韭菜餡餃子,記住只放「兩個料」,分享正確做法,餃子鮮香味正餃子很多人愛吃,到了冬天人們吃餃子的頻率更高,吃著舒服又暖和,即便餃子裡沒有肉,也吃得香。說到素餡餃子,韭菜雞蛋餡最招人喜歡,我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愛吃,就連不怎麼愛吃蔬菜的孩子,見到韭菜雞蛋餃子也能連吃十個,挺有意思。韭菜不是冬天的應季菜,炒著吃口感不怎麼好,但做成餡料包餃子還是很不錯的,所以每次到超市見到最新鮮的韭菜,我都會果斷買上一大把,馬上回家拌餡包餃子,而且一做就是韭菜雞蛋餡的,百吃不厭。
  • 70年前永嘉陡門村戰鬥重挫日軍 村民遭報復性掃蕩
    日軍尖兵從樂清駐地白石鎮高垟村出發,500餘人在漢奸阿豹的帶領下,經清水垟—松羅—嶺下—江岙—東坑,鬼子抓住東坑村民陳士喜逼其帶路至陡門村村口。  「哪一個!」國軍二十一師六十一團駐守在火巖岙口的哨兵朝著水明堂嶺叢林中人頭攢動的隊伍連喊三聲。見無人應答,哨兵便開槍示警。
  • 老兵邱澤鑫憶敵後鬥爭:5個鬼子靠200漢奸幫兇
    演戲也是抗日  戲反映了對鬼子的痛恨,觀眾不覺得是在演戲,因為他們感同身受  「有老身,一陣陣心中悲傷,想起我的老頭子,死得真冤枉。日本鬼子來掃蕩,來到了咱家鄉,又提雞來又搶糧,家具騾馬都搶光。」這是秧歌劇《大參軍》中一個老太婆的一段唱詞,她的老伴在日本進村掃蕩的時候被殺害,在秧歌劇中她號召人們都去參軍打日本鬼子。
  • 只為不被日軍侮辱,懷孕7月的她與3個鬼子廝殺,身中37刀後奇蹟生還
    上午9點鐘時,6個日本兵突然闖入了地下室,強行拉走了6個年輕婦女。李秀英是被拉走的其中之一。 當她醒來時,父親和難友已經將她抬進了地下室的帆布床上。李秀英醒來後,覺得自己這樣死了非常不值,以其自殺或者被辱,不如與鬼子拼一拼,殺一個夠本、兩個解恨。 她告訴老父:「萬一我被鬼子殺了,你告訴我的丈夫和弟弟,我沒有受辱,要他們為我報仇!」
  • 神秘「一桌席」:一頓只做一桌飯 讓人追了20年
    私房菜圈兒就有這麼一家館子,講究的是「菜有菜味兒,人有人味兒」,沒有菜譜,老闆親自下廚,一頓只做一桌菜,數易其址,不事宣傳,有點和慣見的市場手法絕緣,但靠著熟客的口碑,讓人追著吃了20多年。很少有人能把家常菜做成盛宴。然而他卻可以。幽靜的院落,繞過滿園桂花香,進了古樸的大門,便是卞兒哥的「一桌席」。
  • 「廳級村官」進村 用土辦法成了萬州玉竹村村民的貼心人
    2017年8月,王治華主動請纓來到萬州區溪口鄉玉竹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成了重慶唯一一名副廳級村官。在擔任村官的1年零7個月時間裡,他只回過5次北京。這一次回去,他本是為了給玉竹村爭取水肥一體化項目,沒想到一回去便因血壓高被醫生「勒令」住了院。
  • 今天頭伏,你吃餃子了嗎?去媽家吃餃子,生氣只吃了兩個
    暑伏吃餃子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餃子的形狀有些類似元寶,元寶屬金,金寶藏伏,而「伏」與「福」諧音,因此,頭伏吃餃子的諧意就是「元寶藏福」,有很吉祥的寓意在裡面。昨天晚上,老媽打電話說:明天入伏,要吃餃子,你中午別帶飯了,來家裡吃吧。我有些猶疑,不太想去。
  • 湯圓還是餃子?來備一桌豐盛的冬至晚餐吧~
    湯圓還是餃子? 不知道各位冒險家在今天 是想吃餃子還是想吃湯圓呢? 小官微首先完成的就是這個小火鍋 紅色帶釉陶瓦作為湯底+海綿+綠色羊毛 埋進
  • 抗日老兵親歷戰爭 演話劇揭露日本鬼子侵華暴行
    溫天柏說,他的兩個哥哥躲到村外的親戚家的水缸內才倖免於難。當時,他躲在牆壁夾層縫隙中,等日軍離開後,他一口氣跑到湖灘上,躲在一個船艙內,後跳入巢湖逃過一劫。火燒村莊,日軍屠殺村民316人「那場面很慘啊,機槍掃射,手榴彈爆炸聲,整個村莊一片火海。」 溫天柏老人說,溫村與河口村70多人拼命逃出村口時,被日軍機槍全部打死。
  • 從漢奸隊伍走出來的抗戰老兵,戰場上打鬼子靠皮帶救了一命!
    在抗日戰爭期間,據說有幾十萬的漢奸為鬼子賣命。這些皇協軍們忘記了自己是中國人,幫著鬼子幹欺負中國人的事情。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走投無路,誰又願意當漢奸呢?今天的主人公,曾就是一名漢奸。他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 關於春節貼對聯 冬至吃餃子的傳說
    每當過年的時候,按照傳統習俗,家家戶戶都貼對聯、吃餃子,貼對聯、吃餃子的由來是什麼呢?一、貼對聯的傳說。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的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子貢聽後回報孔子,孔子想了一會便對子貢說:「你告訴他:天地間好人多壞人少,借時喜歡還時惱。」範旦聽了之後覺得非常滿意,就裝了一筆筒的米交給子貢,子貢見給的米不多,但也不好意思再多討要,就回去把筆筒裡的米全倒進了鍋裡。誰曾想竟然煮了滿滿地一大鍋米,怎麼吃也吃不完。
  • 他見日軍押送麵粉的車行駛而過,心生一計,安排手下準備「巴豆」
    李巖見沒有什麼要交代的了,便順著西山縣城南大門走到縣城外面,直衝著西山南大道奔去,等到李巖快到目的地的時候便放慢了腳步,一邊左右觀察著一邊緩緩摸索,最後來到南大道左側的樹林前停下,李巖拔出戰術匕首,撥開擋在自己面前的樹葉枝杈,過了十分鐘以後,李巖的腳步再次停了下來,沒有繼續前進,因為他看到正前方離自己不遠的地方,有一處簡易的木棚,可能是由於鬼子時間緊急,所以這木棚很簡陋